收藏 分销(赏)

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基础心理学知识.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8186842 上传时间:2025-02-0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基础心理学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基础心理学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基础心理学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基础心理学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基础心理学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学习笔记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需要和动机:以欲望、要求的形式体现出来,反应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推感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

2、验,以人的需要为中介。意志:人的思维决议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体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其支配力的强弱用于评价其意志的品质。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气质:相称于日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是心理活动动力特性的总和,即表目前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性。性格:表目前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性。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情感、意志。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成果但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是一个主观,能够是事物的形象,也能够是概念,还能够是体验。心理现象既是脑的

3、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盖伦提出拮据这个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分类。古代的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研究用的是思辩和总结个人经验的措施,不具备实证的性质,在19世纪前属于哲学的范围。冯特于187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被看作是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二、学派的纷争结构心理学:为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当采取内省试验的措施,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及它们怎样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企图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阐明整个人

4、的心理,只问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组成,不问意识内容的起源、意义和作用。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和詹姆士实用主义思想的推进下建立,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个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合用功效;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强调心理学研究应当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行为主义: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研究行为。以为心理研究行为的任务,应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依照刺激推知反依照反应推知刺激;以为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能够行为,并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

5、人的心理和行为,也是一个经典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以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组成它的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以为人的心理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提出了潜意识和前意识;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以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罗杰斯、马斯洛,以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人自身的坐,倡导充足发

6、挥人的潜能。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标准和措施研究心理现象的标准:客观性标准,辩证发展的标准,理论联系实际的标准。研究心理现象的措施:观测法、调查法、个案法、试验法。观测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标有计划地系统观测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觉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措施。观测法的注意事项:观测者不应干预活动的进行,只客观的进行观测,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加以统计然后进行分析。不能控制条件,只能听任活动的自然进行;所取得的资料,不能按事件发

7、生的先后简单地做因果联系的解释。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心理活动的措施。调查法的种类:访谈法,问卷法,心理量表法。调查法的注意事项:事先列好提问的问题或提问的提纲;问卷要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问题的设计要准确详细而不能有暗示,不能让调查对象难以了解或产生歧义。个案法:又叫个案历史技术,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以期发觉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试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测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因果联系的研究措施,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试验效果取决于

8、试验中对额外原因控制的严格程度。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外周神经系统由把中枢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及神经元组成。一、神经元及其功效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效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细胞体和树突是灰色的,轴突外部有一层白色的薄膜包围,即髓鞘,起绝缘的作用。树突接收刺激,轴突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突触: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神经元的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系神经元。二

9、、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效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看,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外周神经系统从功效上划分,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是抵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它们支配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来自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等内脏器官。自主神经依照其中枢部分和形态特点,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具备拮抗的作用,前者可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后者可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的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效中枢神经: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折地方,包括脊髓和脑。脊

10、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低级的部位,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前端重要由大型的运动神经元组成,后端重要由感觉神经元组成,中段前后端之间集中了自主神经元。脑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1、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延脑:又称延髓,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重要机构。延脑中有支配呼吸和心中的中枢。桥脑:在延脑上、小脑之前,是联系端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中脑:在桥脑之上,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脑干网状结构:脑干上的灰色的、像渔网同样的组织,负责调整脑的兴奋水平,是调整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2、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个部分组成。丘脑:集中了除嗅觉器官

11、外其他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上丘脑:参加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整。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调整内脏系统的活动。底丘脑:调整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3、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整肌肉担心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四、大脑的结构与功效端脑即大脑,中间的裂缝叫纵裂,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纵裂底上的大横行纤维束叫胼胝体,把大脑两半球连接起来。大脑的外层是密集的神经细胞体,称为大脑灰质,又叫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大脑的内部是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称为大脑白质;大脑白质内有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大脑半球的外侧面可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和

12、颞叶。其中额叶主躯体运动,顶叶主躯体感觉,枕叶主视觉,颞叶主听觉。五、大脑两半球功效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效是不对称的,称之为单侧化。左半球语言功效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如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去处这些活动占优势。右半求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占优势,如音乐、美术活动,情绪的体现和识别。罗杰斯佩里的割裂脑试验,切断连接左右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胼胝体,证明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效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胰腺、性腺等组成,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垂体腺:受丘脑控制,由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组成

13、。前叶直接影响生长的速度和生长连续的时间,并影响其他腺体的活动;后体控制泌尿、血压,并影响分娩和乳汁的分泌。肾上腺:由肾上皮质和肾上腺髓两个腺体组成,前者分泌肾上腺类固醇,受垂体腺调整,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影响;后者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肾素,其作用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所引起的现象类似。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促进机体的代谢,幸机体的发育。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巴甫洛夫对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试验,创建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兴奋和抑制;反射、反射弧和反馈;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的基本

14、过程是兴奋和抑制,两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还可相互转化。反射: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加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过,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指反射活动的成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取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备、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巴浦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二、巴甫洛夫发觉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条件反射的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消退抑制、泛化现象、分化抑制。

15、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射。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消退抑制: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予以强化,条件反射被抑制。泛化现象:在条件反射形成的早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分化抑制: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使个体对其他刺激的反应逐渐消失。条件反射的扩散和集中:神通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引起它周围其他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如条件反射的泛化;条件反射形成份化,只对条件刺激进行反应,是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集中。相互诱导:当一个神通过程进行的时候,能够引起另一个神通过程

16、的出现,叫相互诱导。引起抑制的叫负诱导,引起兴奋的过程叫正诱导。诱导能够时同时性的诱导,也能够是相继性的诱导。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动力定型的破坏会引起人的悲观情绪反应。第三节感觉知觉和记忆第一单元感觉概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感觉的种类:按照刺激起源于身体的内部还是外部,可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内部感觉: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外部感觉: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

17、包括视、听、嗅、味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高;感觉能力弱,感受性就低。感受性的高代能够拿刚才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加以度量。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试题的,二者成以比。感觉阈限能够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异感觉阈限,前者指刚才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后者指刚才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又叫差异阈限,又叫最小右觉差,缩写为JND。第三单元感觉现象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存一段时间的

18、感觉形象。包括正后像和负后像。感觉对比:不一样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感觉对比。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感觉对比。联觉:一个刺激引起一个感觉的还引起另一个感觉的现象。第四单元各种感觉一、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在380纳米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颜色的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颜色混合:两种或多个颜色混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颜色的现象。色觉异常:辨别颜色有困难,或不能辨别颜色的情况。按程度可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二、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16-0HZ的窑振动。听觉器官的感受器是科蒂氏器官。听觉的特

19、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三、嗅觉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嗅觉的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嗅细胞。四、味觉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味道的物质。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亲密的关系。五、皮肤感觉皮肤能辨别出的感觉: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痛觉、冷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皮肤对冷觉和温觉比较轻易适应,痛觉则难以适应。六、平衡觉平衡觉:又叫静觉,使人能够辨别自己是在做加速还是减速,是在做直线还是曲线运动。平衡觉的感受器: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平衡器官过于敏感,使它高度兴奋,导致恶心、呕吐的身体反应,如晕车、晕船。七、运动觉运动觉:又叫动

20、觉,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担心程度。运动觉的感受器官: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分别叫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视知觉、触摸觉、言语动觉的及身体运动的进行,都需要视觉、触觉和言语听觉与动觉的结合,以及动觉提供的反馈信息。八、内脏感觉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窒息,疲劳,便意、性、痛。内脏感觉的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器官的壁上。内脏感觉的特性:性质比较含糊,说不清楚是痒是痛,定位也不准确,尚有放射的性质。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在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九、痛觉痛觉: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痛觉的感受器:颇佳感觉和内脏感觉中、各种感觉器官中、肌肉中都有,遍及全身的所有组

21、织。痛觉没有适宜的刺激。痛觉总是和痛苦的情绪相联系,但痛觉对机体具备保护性的作用。人们之间痛觉的感受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第五单元知觉概述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应。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了解性。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知觉特性。选择性:依照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做知觉的对象,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即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特体的知觉特性。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大小、颜色、明

22、度、形状、运动)了解性:了解和词的标示在知觉产生中的作用,就是知觉的了解性。第六单元知觉的种类一、空间知觉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方位知觉的参考物能够是自身、双耳听觉的信息。距离知觉:判断距离远近的知觉,又叫深度知觉、立体知觉。判断距离远近的线索:肌肉运动线索:包括眼睛的调整作用,双眼视轴辐合;单眼线索:包括对像的重叠,线条的透视作用,空气的透视作用,明暗阴影,运动视差;双眼线索: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重要线索。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次序性的反应。时间知觉能够借鉴的线索:计时器提供的信息,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人体生理活动、心理

23、活动周期性变化。三、运动知觉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的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形成条件: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真动:当物体的运动被感知从而产生的运动知觉。似动(动景现象、现象):物体在空间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运运动错觉:把不动的东西当作是动的,包括似动、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四、错觉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不一样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错觉,如形重错觉、视听错觉。错觉的种类:横竖、方向、长短、面积、形重、视听、倒飞等第七单元记忆及记忆过程一、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过去的经验: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

24、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人心剪发展的奠基石。二、记忆的种类:按内容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按是否意识到:外显记忆(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自动、无意识记忆)按能否陈述:陈述性记忆(一次性取得,需意识参加)和程序性记忆(数次取得,不需意识参加)。按信息保存时长和编码储存加工方式: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成果,也是对识记和保持的检查。四、遗忘及遗忘规律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

25、进行试验研究的创始人。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五、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遗忘的原因:或因自然的衰退导致,或因干扰导致。系列位置效应: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系列位置效应的类别:首因效应(首位效应)、近因效应(新近效应)第四节思维言语及想象一、思维的定义和特性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是一个反应形式。思维的重要特性:间接性、概括性。思维的间接性: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甚至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事物,借助媒介进行反晨曲,还能对尚未发生的事件做出预见。间接性形成的前提:事物之间有内在联系,并

26、被认识。思维的概括性: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知。如数,树。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思维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信息进行复杂加工的过程,其基本形式包括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分析: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的过程。综合: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抽象: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性抽取出来,并舍弃非本质的属性和特性的过程。概括: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性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三、思维的种类按思维的形态,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按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的不一样,可分为辐合思维(求同)和发散思维(求异)。按思维

27、是否具备创造性,分为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抽象思维: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辐合思维: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又叫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沿着不一样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辩证转换:需沿不一样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时为发散思维,需从各种可供选择的答案中去确定一个更适宜的答案时为辐合思维。再造思维:用已知的措施去处理问题的思维。创造思维:用独创的方式去处理问题的思维。四、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应,并以词来进行标示和记载。它是思维活动的成果和产物

28、,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包括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概念所包括的范围。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内涵越深,所含属性越多,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形成:又叫概念的掌握,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括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应了个体的思维发展水平。人工概念: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是认知心理学家在试验室里用来进行概念形成研究的试验材料。五、问题的处理及其研究问题处理: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初始状态达成目标状态的过程。影响问题处理的原因:迁移作用、原型启发作用、定势作用。迁移作用:已经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处理新问题的影响,包括

29、正迁移和负迁移。原型启发: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找到处理问题的途径或措施。定势: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的影响。第四单元语言与言语语言: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结构规则的等号系统,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言语是人们利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言语的分类:外部语言、内部言语。外部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又分为对话语言和独白语言。内部言语的特点:发音器官的隐蔽性;言语的缩减性;速度快。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运动性言语中枢、听觉性言语中枢、视觉性言语中枢、书写中枢。运动性言语中枢,又称布洛卡中枢,受损时会产生体现性失

30、语症。听觉性言语中枢,颞上回,又称威尔尼克,受损时会产生接收性失语症。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受损时会产生失读症。书写中枢:额中回,受损时会产生失写症。第五单元表象和想象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包括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想象:利用已经有的表象,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种类:按是否故意识有目标,分为无意想象和故意想象。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标,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如梦,幻觉。故意想象:在一定目标、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故意识地进行的想象,可分为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再造

31、想象:依照言语描述或图表模型示意,在头脑中形成对应形象的过程。幻想: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将来的想象。第五节意识与注意第一单元意识概述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应功效,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分,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行的最高产物。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深知,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包括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意识的心理机能: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查的作用,如有选择地注意以适应感觉通道的容量,利用过去的经验对目前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处理而指引行为。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指个体没有察觉到的心理

32、活动和心理过程,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睡眠和梦是特殊的意识形态。睡眠的四个阶段:一阶段:脑电波频率较低,波幅较小,身体放松,呼吸变慢,轻易被外界刺激惊醒,约10分钟。二阶段:偶然会出现短暂暴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即睡眠锭。极难被叫醒,约20分钟。三阶段:脑电脑频率连续减少,波幅更大,出现&波,有时会出现睡眠锭,约40分钟。四阶段:又称深度睡眠,脑电波大多呈&波,肌肉深入放松,身体各项功效指标变慢,约20分钟。迅速眼动阶段:&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电波出现,眼球迅速上下移动,梦境开始出现,约5-10分钟。梦的特点:人人都做梦;梦境具备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

33、不确定性;不让做梦会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弗洛伊德以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应。第二单元注意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个状态而不是心理过程。注意具备指向性和集中性,使所选择的对象处在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中心,是人进行心理活动的一个必要的条件。注意的指向性:因为感觉器官容量的限制,心理活动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某些对象的现象。意识的集中性: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目前心理活动的担心度和强度上。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故意注意(随意注意)、注意后注意(随即注意)。第三单元注意的特性注意广度: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

34、象的数量,又叫注意范围。简单任务为5-9。注意的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的动摇: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其并不影响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散: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品质,即分心。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注意转移:因为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现象。注意分派: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一样的对象,同时从事几个不一样活动的现象。注意分派的前提条件: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某些是非常纯熟的;所从事的几个活动之间应当有内在的联系。第六节需要与动机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个不平衡状态,体现为有

35、机对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的特性: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需要是不停发展的,旧的需要得到新满足,新的需要又会产生;需要是推进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需要的种类: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从满足需要的对旬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自然需要:由生理的不平衡产生的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与有机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亲密的关系,如饮食休息求偶。社会需要:反应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通过学习得来的,又称为取得性需要,如求知成就交往。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个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动机的特性:不能进行直接

36、地观测国,但查依照个体的外部行为体现加以推断。动机的产生: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驱力:生理性动机,由生理需要引起,推进个体为恢复机会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也叫驱力。诱因: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情绪也具备动机的作用。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故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生理性动机: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社会性动机: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如兴趣兴趣。内在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外在动机:由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兴趣: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备倾向性、宽广性、持久性和效能等品质。兴趣

37、:人的兴趣指向某种活动的动机。马斯洛需要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其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又称缺失性需要;层次越高的需要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又称生长需要。只有少数人能够达成自我实现的境界。第七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一单元情绪和情感概述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情绪和情感的性质: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个心理活动,反应的是客观外界

38、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主体的一个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个内心体验;有外部体现形式,即表情;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表情:情绪变化的外部体现模式。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面部表情指面部肌肉活动的模式,是判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重要标志。身段表情指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和身体的姿势。言语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在说话时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体现。表情的特性:人类体现情绪的重要方式是同样的;具备先天遗传的性质,又具备后天模仿、学习和受社会制约的特性。情绪:指感情反应的过程,也就是脑活动的过程。情感:常被用来描述具备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与情绪相比更为深刻,是长期的社会生活环境中

39、逐渐形成的,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感要通过情绪来体现,也能制约情绪的体现方式。情绪和情感的功效:适应功效、动机功效、组织功效、信号功效。维度:对情绪和情感固有的特性进行度量的角度,包括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担心度。两极化:情绪和情感在每一维度上的变化,都具备两极对立的特性,即两极性。、维度及两极:动力性:增力和减力;激动度:激动和安静;强度:强和弱;担心度:担心和轻松。第三单元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连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基本情绪: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又叫原始情绪,如喜怒哀惧。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的不

40、一样组合派出来出的情况。心境:一个薄弱,持久而又具备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又叫心情。不是对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看待所有的事件。激情:一个强烈的、暴发式的、连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备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体现。往往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应激: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担心的情绪状态。人的高级情感重要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另外,尚有宗教情感,母爱等。第四单元意志意志:故意识地确立目标,调整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受意志支配的行动。意志行动的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双

41、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第八节能力和人格第一单元能力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知识: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通过练习而取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智力: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利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观测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代表智力发展的水平。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决定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成的水平。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能力按发展的高

42、低程度,可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能力的分类:按能力的结构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能力和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原因的关系,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按能力所包括的领域,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按创造程度,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一般能力:即日常所说的智力。特殊能力: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能力。液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处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取决于个人的禀赋,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较少,与年龄亲密有关。20岁前上升并到顶峰,30岁后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晶体能力:取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亲密关

43、系。在人的毕生中晶体能力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其速度渐趋平缓。认知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即日常所说的智力。操作能力:支配肢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如体育运动。社会交往能力:从事社交的能力,如言语感染力,组织管理能力。模仿能力: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做出与之相同行为的能力。再造能力:遵照现成的模式或程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创造能力: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觉新的规律和创造新的措施的能力。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包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影响能力发展的原因:遗传的原因;环境和教育的原因。研究遗传和环境原因影响的措施:高尔顿,谱系调查法;同卵双生

44、子观测法;养子养女与亲生父母和养父母的观测。遗传原因和环境原因的相互关系: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也许的范围或程度,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基础上能力发展的详细程度。遗传潜势很好的人,能力发展的可塑范围大,环境的影响也大;遗传潜势差的人,遗传条件限制了智力发展的也许,环境能起到的作用比较小。第二单元人格人格: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一样的时间和不一样的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备区分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效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整体性:包括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性彼此交织,相互影响,组成一个机的整体,

45、并表目前行为中。稳定性:因为各种心理特性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功效性: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备调整的功效。人格的结构: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第三单元气质气质:心理活动表目前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性。相称于日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气质类型学说:体液说,体形说,血型说,激素说。体液说:希波克拉底,将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体质类型。体形说:克雷奇米尔,据病人所犯精神病的各类和体型的关系,将人分为矮胖型,瘦弱型,强壮型,发育异常型。血型说:古川竹二,四种血型,A、B、AB、O型。激素说:伯曼,四种内分泌

46、腺类型,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又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两种基本神通过程和三个特性之间的不一样组合,组成了种高级神经活动的不一样类型。巴甫洛夫四种基本类型:兴奋型:强,不平衡;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抑制型:神通过程弱。气质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灵敏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气质类型的外在体现:胆汁质:强但不平衡;多血质:强,平衡且灵活;黏液质:强,平衡,不灵活;抑郁制:弱。气质类型的特性:具备稳定性和可塑性;没有好坏之分;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

47、效率;影响性格特性形成的难易;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第四单元性格性格: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体现出来的人格特性。态度: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个反应倾向性,是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原因组成。性格的特性: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塑的;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意义。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详细之间的人格差异核心是性格的差异。性格的结构:从性格的组成部分来分解性格,就是性格的静态结构;从性格结构的几个方面的联系上,不一样的生活情景中来考查性格,就是性格的动态结构。性格的静态结构:包括性格的态度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