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财务五力分析.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185880 上传时间:2025-0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7.17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五力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财务五力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財務五力分析 一、五力分析之意義 所謂「五力」,包括收益力、安定力、活動力、成長力及生產力。此五種能力,均為衡量企業經營成績,如:業務成長、發展趨勢、營運效能、財務結構與管理效率的方法。企業之經營,其成果如何?有無貢獻?當以收益力為依據;其財務是否健全?償債能力是否充裕?財務結構是否合理?宜以安定力為衡量;其營運是否適宜?資金設備有無閒置?應以活動力來考驗;其業務之發展是否正常?趨勢走向有無上升?需以成長力判斷;其內部管理有無效率?投入之設備、人員、財務之貢獻效能有無進展?恒以生產力為度量。五力分析,係就企業各項財務報表資料,依此五種能力項目進行分析,以其結果判斷企業之經營效能,提供管理人員作為業務策劃之依據;並提供投資、債權人作為投資、借款之參考。 二、五力分析之運用 五力分析雖無法適用於所有類別的企業;但對大多數企業而言,五力分析不失為一種有效而能涵蓋全部經營活動意義的計量分析方式,茲簡略說明如后: (一)收益力 企業經營應有必要的利潤,以支持企業永續的生存及發展,故五力分析係以收益力(以獲得適當的利益為限)為首,同時亦作為前導目標。 (二)安定力 其可視為五大分析中的基礎分析。緣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結果加以分析並謀求改善,應以企業的存在為其前提。安定力分析的主旨即在期望加強並穩固企業既有的基礎。 (三)活動力 本項及次項的成長力均為五力分析中基礎與目標分析間的中,亦即指其為在穩定的安定力下欲達到收益力提高的必經手段與途徑。 活動力的提高意味著企業能充分運用其有限的資源,果真如此,收益力的增加即能自然達成。 (四)成長力 若謂活動力為使收益力增高的無形面,則成長力自屬有形的力量。企業的成長,除能擴大自己活動的能量,更能接納及形成高比率的收益。 (五)生產力 企業的存在,係以能滿足顧客的需要為其先決條件,故無論企業提供的為實質產品的銷售,抑或其他勞務的提供,均應有其效用的存在。經營活動即為投入資源、產出效用相互間的關係。亦可謂收益、安定、活動、成長諸力係以生產力為核心,生產力的提高才能確保其他四力的增加。 註:附圖及附表所示為各力的重要指標。靜態的五力分析,即以此五力來觀察企業經營活動的結果;動態的,則由經營者或診斷人員對現有五力指標的適當修正,尚可作為後續經營活動戮力以赴的目標。 附圖:經營五力分析關係模式 * 收 益 力 收益力為企業維持生存發展所獲營養足夠與否的指標。 * 安 定 力 安定力為企業強化生存發展本體體質基礎穩固與否的指標。 * 活 動 力 活動力為企業謀求生存發展所具動態活力充沛與否的指標。 * 生 產 力 生產力為企業維持永續生存發展繼起核心幅射力量大小與否的指標。 * 成 長 力 成長力為企業朝向更大更好更高生存發展境界邁進速度快慢與否的指標。 (一)收益力分析: 分析項目 分析公式 判定標準 管制目的 應對之策 1.營業 毛利率 GP(%)=營業毛利/淨營業收入 A.輕工業25%以上 B.重工業30%以上 C.服務業40%以上 D.買賣業30%以上 E.越高越好 A.管制平均每一元的淨營業額中能產生多少元的毛利。 B.即營業額與銷貨成本的差額比率大小。 A.控制進貨成本或原物料進貨成本。 B.控制原物料LOSS或浪費程度。 C.控制直接人工成本。 D.控制製造(施工)費用。 E.控制銷貨減項的發生(例:罰扣、呆帳、折扣、折讓、賠 款等)。 2.營業 純益率 NP(%)=稅後淨利/淨營業收入 A.10%以上 B.越高越好 A.管制平均每一元的淨營業額中能帶來多少的純益。 B.即稅後盈餘佔營業額的百分比。 A.控制毛利率提高。 B.控制銷售、管理之費用或比率不要過高。 C.控制財務費用不要過高。 D.控制非營業費用不要過高。 E.提高銷售單價。 3.投資 報酬率 R.O.I(%)=稅後淨利/平均總資產 =(稅後淨利/淨營業收入)X(淨營業收入/平均總資產) =稅後淨利率/ 總資產週轉率 A.銀行貸款利率以 上(貸款利率) B.越高越好 A.管制企業所投入之平均總資產與所獲得的稅後淨利相比較,表示平均投一元可獲得多少淨利。 B.影響百分比高低係數: C.總資產值。 D.獲利率。 E.營業週轉次數。 F.作為投資選擇分 析。 G.作為企業成長幅度決策分析。 A.提高企業獲利能力。 B.提高營業額。 C.提高營業週轉率。 D.避免財務負槓桿發生 E.出售閒置資產。 F.結束或縮編報酬率較低的 部門或產品。 G.實施企業減肥。 H.減緩企業的成長幅度。 4.資本 報酬率 R.O.C(%)=稅後淨利/平均業主權益淨值 =(稅後淨利/淨營業收入)X(淨營業收入/平均業主權益淨值) = =稅後淨利率/淨值週轉率 A.輕工業25%以上 B.重工業10%以上 C.一般服務買賣業 33%以上 D.工程服務業40% 以上 E.fashion服務,買賣業50%以上 E.越高越好 A.控制業主權益淨值與本期稅後淨利比較,為業主投資之獲利比率,測定業主 自有資金的報酬率。 B.C.D.三款同“投資報酬率”內之說明。 A~H同“投資報酬率”內說明。 I.開發新的產品或新市場或 新行業替代日趨沒落的產 品市場或行業。 J.關閉或結束虧損部門/企業 。 分析項目 分析公式 判定標準 管制目的 應對之策 5.資本投資回收期 X年=平均業主權益淨值/稅後淨利 A.輕工業4年以下 B.重工業10年以下 C.一般服務、買賣業3年以下 D.工程服務業2.5年以下 E.fashion服務,買賣業2年以下 E.越短(快)越好 F.應視產品壽命、產業壽命年數及設備耗用年數而定,並在其年數以內 A.控制業主所投入資本額在多久之內可以回收。 B.以作為投資選擇或改善投資效益為目的。 同“資本報酬率”之說明。 (二)安定力分析: 分析項目 分析公式 判定標準 管制目的 應對之策 1.流動比率 X%=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A.120~180%較適宜 B.最低不得低過90%,在90~120%要加強現金流量 (cash-flow)的控制及強化調現能力 A.測試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B.測試公司資金週轉能力。 A.提高營業額且提高外包比例。 B.改變為收現之交易方式。 C.縮短票期。 D.轉換部份流動負債為長期負債。 E.延長付款票據期限。 F.暫緩長期投資及固定資產 增購。 2.速動比率 X%=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 70~120%較適合 同“流動比率”之說明。 A~F同“流動比率”說明。 G.降低存貨金額。 H.呆滯、廢料之出售變現。 3.自有資本 (金)比率 X%=業主權益淨值/總資產值 A.50~70%較佳 B.最低不要低過40% A.管制企業之自有資金佔總資產之比率是否合理,自有資金是否充裕。 B.管制企業財務結構是否健全或脆弱。 C.比率過高則經營偏於保守,比率過高則企業財務安全度不足。 A.辦理現金增資。 B.處理閒置資產,償還部份負 債。 C.降低(減緩)企業成長速度。 D.以債作股。 4.負債比率 X%=負債總額/業主權益淨值 A.45~125%較適宜 B.負債比率超過 100%以上時,其獲 利率必需高過資 金成本(利率)。且短期負債比例不 得過高 A.控制企業資本結構之負債金額(比率),若過高時則安全度低。 B.間接控制企業的資金週轉能力,償債能力等。 A~C項同“自有資本比率”說明。 D.設法轉變短期負債為長期負債。 E.凍結長期投資及固定資產購置計劃。 F.提高企業獲利率。 G.轉換高資金成本的貸款為 低利率貸款。 5.固定比率 X%=固定資產淨值/業主權益淨值 A.100%以下 B.過高時短期償債能力足過低時公司顯得不夠渾厚有實力 A.控制平均每一元的淨業主權益中有多少元是用來買固定資產。 A.暫緩固定資產購置計劃。 B.辦理公司現金增資。 C.改變固定資產購買為租賃 。 (三)活動力分析 分析項目 分析公式 判定標準 管制目的 應對之策 1.總資產 週轉率 X%=銷貨淨額/平均總資產 A.200%以上 B.越高越好 A.管制公司總資產值在一年內可營運多少轉(次)。 B.管制公司各項資產有無充份利用,有無閒置情形,有無浪費投資之處。 C.管制(提昇)公司投資報酬率或投資回收期。 A.減少現金購買情形。 B.改變現金銷售或提高訂金比率。 C.縮短應收帳款、應收票據期間。 D.減少存貨存量。 E.減少或凍結固定資產購置。 F.暫緩擴充企業規模提高為外包比率。 2.自有資本 週轉率 X%=銷貨淨額/平均業主權益淨值 A.300%以上 B.越高越好 A.管制公司之業主權益在一年內可營運多少轉(次)。 B.C項同“總資產週轉率”之說明。 同“總資產週轉率”之說明。 3.固定資產 週轉率 X%=銷貨淨額/平均固定資產淨值 A.一般在300%以上 B.輕工業在400%以上 C.服務業在600%以上 A.管制公司固定資產值在一年內可營運多少轉(次)。 B.管制公司各項固定資產有無充份利用,有無閒置情形、有無浪費投資之處。 C.管制(提昇)公司固定資產投資報酬率或投資回收期。 同“總資產週轉率”之說明。 4.存貨 週轉率 A.X%=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B.存貨週轉天數=360天/存貨週轉率 C.材料存貨週轉率=本期耗用材料/平均材料存貨 D.在製品存貨週轉率= 製成品成本/平均在製品存貨 E.製成品存貨週轉率=銷貨成本/平均製成品 週轉率越高越好 週轉天數越低越好 (一般以90天以內為佳,產業甚至30天以內) A.控制企業內之存貨,全年共使用幾次。 B.控制企業存貨使用率情形。 C.控制企業在營運過程中其存貨成本多寡。 A.降低存貨數量與金額。 B.改變進口原料為國內採購。 C.改變代料為純代工。 D.停產滯銷或緩銷產品。 E.設法取得存貨之中、長期融 資。 F.改變計劃生產為訂單生產。 G.降低LOSS預估比率,減少產品尾數庫存。 H.過期存貨拍賣或低價求售。 5.應收帳款 週轉率 X%=(應收帳款+應收票據)/賒銷淨額 X%=33%以下 A.控制公司銷貨賒帳(授信)情形及收帳能力。 B.制訂公司授信政策。 C.改善公司資金週 轉或運用能力。 D.帳齡分析與異常 應收帳款加強處理。 A.改變賒銷為現銷。 B.提高現銷比率。 C.縮短賒銷期間。 D.加強收帳的管理。 E.對異常帳齡帳目加強處理。 (四)成長率分析: 分析項目 分析公式 判定標準 管制目的 應對之策 1.營業 成長率 X%=(本期營業收入-上期營業收入)/上期營業收入 A.視公司營業目標而定 B.越高越好 A.督促公司業務部門及全體員工追求營業成長。 B.管制公司每一期之營業績效。 A.開發新市場(新市場侵略)、新產品替代已接近飽和的市場或產品。 B.提高營業獎金比率。 C.提高廣告或促銷預算。 D.增加行銷據點或經銷商。 E.改善產品形象、功能或包裝。 2.淨值 成長率 X%=(本期業主權益-上期業主權益)/上期業主權益 A.10%或銀行定期存款 利率以上 B.越高越好 A.瞭解公司營業有無賺錢,業主權益淨值有無增加。 B.促進公司提高獲利狀況及股東股值增加。 A.提高產品銷售價格。 B.降低銷售成本、管理成本。 C.減少資金成本。 D.提高公司獲利能力及銷售金額。 E.避免財務負槓桿的發生。 F.辦理資產重估。 3.總資產值 成長率 X%=(本期總資產值-上期總資產值)/上期總資產值 A.20~40%較適宜 B.過低時經營過於保守過高時經營過度膨脹 A.管制公司整體資產成長情形。 B.管制公司經營過於保守。 C.管制公司經營過度膨脹,並防止財務結構脆弱化。 A~F同“淨值成長率”之說明。 G.企業適度的信用擴張。 H.適度引進長期借款。 (五)生產力分析: 分析項目 分析公式 判定標準 管制目的 應對之策 1.人工小時 生產力 X(元/時)=本期附加價值/本期工作時間總數 A.依各行各業標準參考之 B.越高越好 A.管制企業內每一成員的投入工時,所 產生附加價值之貢 獻金額。 B.促使每一位員工之邊際貢獻值提昇。 C.去除公司呆人或無效益動作發生。 A.改變或研究生產附加價值產品。 B.去除無效率的動作(動作改善)。 C.去除公司內之呆人。 D.強制提高每人營業額或生產值。 E.改善營業方針或營業技巧。 2.每一員工 營業額 X(元/人)=銷貨淨值/平均員工人數 A.依各行各業標準參考 之 B.越高越好 A.管制企業內每一成員之平均營業金額。 B.促使員工努力提高業績。 C.避免公司呆人。 A.增加公司新的營業項目、營業產品、銷售市場及銷售對象。 B.去除公司內之呆人。 C.提高每人營業額。 D.改善營業方針或營業技巧。 3.總資本投資效率 X%=附加價值/平均資產總值 A.依各行各業標準參考之 B.越高越好 A.管制企業之資產總值所產出的附加價值。 B.瞭解公司所營業項目之附加價值高低。 C.瞭解公司所營業項目其壽命尚有多久。 A.改善生產方式或營業方針。 B.調整生產或營業產品或項目。 C.加強產品研發,提昇產品附加價值。 D.加強市場開發及消費者導引,改變行銷附加價值較高產品。 4.資產投資 效率 X%=附加價值/平均資產淨額-未完工程 A.依各行各業標準參考之 B.越高越好 A.管制每一元的營業資產所產生多少之附加價值。 B.測試營業資產的使用效率。 A.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B.提高營業資產的使用效率。 5.每一員工 附加價值 X(元/人)=本期附加價值/平均員工人數 A.依各行各業標準參考之 B.越高越好 A.測定公司每一員工能產生多少附加價值。 B.測定公司營業發展情形。 C.考核公司人事政策是否有採「精兵政策」。 D.檢討對變動成本控制的成效。 A.提高每人營業額(產值),並提高公司產品附加價值率。 B.當每人邊際貢獻值下降時,不能再增加該單位人員。 C.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D.產品多樣化。 三、財務五力分析診斷表 項   目 經營問題 解決對策 安 定 力          固定資產+長期投資 1.固定長期適合率=─────────╳100% 淨值+長期負債 1. 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諳融資管道 2. 短期資金流供長期使用,短期償債能力薄弱 3. 負債過高,資本結構不良 4. 股東往來餘額過高 5. 實收資本額與登記資本額差異過大 1. 收支透過銀行,改善銀行關係 2. 股東往來轉增資 3. 以債作股 4. 建立完善財務規劃 5. 改變銀行貸款結構        負債總額 2.負債比率=─────────╳100% 淨 值         淨 值 3.自有資本率=─────────╳100% 總 資 產         流動資產 4.流動比率=─────────╳100% 流動負債 收 益 力         銷貨毛利 1.營業毛利率=─────────╳100% 銷貨淨額 1. 產品競爭能力不足,訂單未經篩選,產生經營虧損 2. 報表未能表達真實營業狀況 3. 生產成本無法掌握,間接成本過高 4. 營業費用未設預算管制 1. 施行產品利潤規則,淘汰獲利不良產品 2. 建立成會制度,加強成本控制,抑低生產成本 3. 分析成本習性,實施預算控制 4. 實行標準成本,建立報價系統         營業利益 2.營業利益率=─────────╳100% 銷貨淨額       稅前純益 3.純益率=─────────╳100% 銷貨淨額          稅前純益 4.總資產收益率=─────────╳100% 總 資 產 活 動 力         銷貨成本 1.存貨週轉率=─────────(次) 存 貨 1. 生產管理及存貨管理不當 2. 授信政策不當,應收款項餘額過高 3. 閒置資產過多,生產設備使用率低 4. 投資過當,導致資金成本高漲 活動力偏低 1. 加強廠內整理整頓,改善存貨管理制度 2. 擬具妥善生產及採購計劃,減 少原物料庫存 3. 改善生產流程,抑低在製品存貨 4. 嚴格控制產品交期,減少在製品存貨 5. 控制產品品質及交期,改善交易條件 6. 建立客戶資料表,加強客戶徵信          銷貨淨額 2.應收款項週轉率=─────────(次) 應收帳款+應收票據          銷貨淨額 3.總資產週轉率=─────────(次) 總 資 產 成 長 力         當年銷貨淨額 1.銷貨成長率=(───────── -1)╳100% 去年銷貨淨額 1. 市場資訊缺乏,營運策略不夠具體 2. 市場結構不良,市場開發能力簿弱 3. 產品未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4. 人員擴充過速 1. 指派專人蒐集市場資料,擬定具體營運計劃 2. 分析產品潛力及注意市場變化 3. 加強銷售人員教育及訓練          當年每人營業額 2.每人營收成長率=(───────── -1)╳100% 去年每人營業額 生 產 力        產 值 1.每人產值=───────元 直接人工數 1. 生產流程規劃不當,線上在製品存貨過多 2. 間接人員過高 3. 自動化前未經合理化,力求人事精簡 1. 改善工廠佈置及生產流程 2. 改善生產技術,簡化工序 3. 訂定人事政策,力求人事精簡        產 值 2.每人產值=───────元 員工總人數 四、重要財務指標 重要財務比率 理論 製造業 大型 中小型 貴公司 同業利潤         流動資產 流動比率=─────────(%) 流動負債 ≧200 129.4 132.9 94.4         速動資產 速動比率=─────────(%) 流動負債 ≧100 69.7 71.7 49.6        負債總額 負債比率=─────────(%) 淨 值 <100 85.7 81.6 246.7         營業利益 營業利益率=─────────(%) 銷貨淨額 愈大愈好 6.6 7.1 1.0         銷貨成本 存貨週轉率=─────────(次) 存 貨 愈高愈好 4.4 4.5 4.1          銷貨淨額 應收款項週轉率=────────(次) 應收款項 愈高愈好 6.3 6.3 6.2          銷貨淨額 固定資產週轉率=── ────(次) 固定資產 愈高愈好 1.9 1.9 3.3 平均每人資產總額 較高為佳 611萬 684萬 190萬 平均每人年營收金額 愈高愈好 474萬 516萬 239萬 五、重要財務比率分析介紹 年 度 項 目 最近三年度財務報表 年 年 年 財 務 結 構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固定長期適合率=(固定資產淨額+長期投資) /(股東權益淨額+長期負債) 償 債 能 力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 /流動負債 經 營 能 力 應收款項週轉率(次)=賒銷淨額/平均應收款(包括應收票據) 應收款項收現日數=365/應收款項週轉率 存貨週轉率(次)=營業成本/平均存貨額 平均售貨日數=365/存貨週轉率 總資產週轉率(次)=營業淨額/資產總額 獲 利 能 力 資產報酬率(%)=﹝稅後損益+利息費用 × (1-稅率)﹞/平均資產總額 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損益/平均股東 權益淨額 占實收資本比率% 營業利益 稅前純益 純益率(%)=稅後損益/營業收入淨額 六、公司經營調整策略研討: (一)公司正確資金運用說明 資金來源 資金去路 短期資金 中期資金 長期資金 (用到)短期投資 (用到)中期投資 (用到)長期投資 註:若資金運用錯誤會產生黑字倒閉危機或資金成本過高之現象。 (二)從會計報表中找資金 ◎應收帳款↓ ◎應收票據↓ ◎存 貨↓ ◎預 付 款↓ ◎暫 付 款↓ ◎公司(股東)往來↓ ◎固定資金(長期投資)↓ ◎短期借款↑ ◎應付帳款↑ ◎應付票據↑ ◎預 收 款↑ ◎暫 收 款↑ ◎公司(股東)往來↑ ◎長期借款↑ ◎本期損益↑ 資產負債表 (借方) (貸方) ※ 最後的提醒:進行各項財務比率分析時,首先要對比率的組成先有基本的認識,尤以分子與分母的品質最為重要。所以,首先仔細了解各項資產的內容是一件大事,像現金、有價證券、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存貨、預付費用等,先要對其認定及評價基礎等所認識後才能評估其品質,同時不要忽略財務報表的附註說明,才能對比率的數值意義有更貼切的了解。當然任何分析都必須考量企業特性、經營環境、經濟情況後才會有意義,房地產公司與百貨業所要求的流動比率原本就該不同,景氣時與不景氣時,流動比率自然有差別,在美國的房地產業和在台灣的、日本的自然會有不同,同一產業不同規模,要求的比率亦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管理学资料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