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本身已经不在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获取信 息, 以及如何处理这些信息。 当前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是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 造型人才,而不是只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 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 以多媒体和网络 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所以使学生能够在 信息化的环境中, 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 领,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 实践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显得
2、尤为重要。为此,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 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 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可见,“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 21 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新视点, 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 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二、课题的提出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大趋势,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
3、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 的创造性工具。 纵观人类教育的发展史, 每一项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 都给教 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使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丰富和提升。 而看不到 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 扩大教学对象、 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物质支撑, 就 很难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 就很难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人 类技术进步的成果!2、从学校发展来看,一直以来我校作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重视 电教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层台阶,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但总结我校的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还都停留在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这一阶段, 教师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些情境, 或把课外的资料通
4、过课件在课堂上呈现等等, 但 学生依然是知识的被灌输者, 教师依然是知识的施与者, 没从根本上改变学生 的学与教师的教, 也就是是一种封闭式的、 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的最初步 的形态。所以, 我们要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从而使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等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3、信息时代的核心是知识创新,要求实现全面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者的创新 动力和创新水平, 培养创新精神, 从注重知识拥有到注重思维品质、 适应能力、 分析、判断、表现以及知识创新。我校参加电教课题研究的老师还比较少,其教学观念的起点
5、还是比较低, “思想是行动的主宰”,教师的观念变了, 随之才 会带动其教学方式、 教学行为的改变, 同时, 要想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地 提升、深化,首先教师的信息素养必须提高。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对教师的提 高是相当有作用的。4、从学生发展来看。教育信息化为学习带来了机遇,但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 信息素养, 才能理解信息所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与数 学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我校电教处将认真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科新课程整合的课 题研究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拉开信息技术和中学学科新课程整和的课题研 究活动。三、理论思考1、有关概念的界定。(
6、1)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 体系。我们所界定的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1 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 包括常规媒体与多媒体整合后的媒体、 多媒体、 计算机网络等, 是一种物化形态 的技术; 2 方法。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 应用的方法, 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 信息技术就是由信息媒体和信息媒体应用 的方法两个要素所组成的。(2) “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 其基本含义是将有联系 的不同事物或学科内容综合起来,以便产生更好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数学学科教 学过程中
7、, 使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 合为一体, 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以便更好地完 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 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在数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2、理论假设。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 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学生 学习方式、 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 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1 、研究目标:(1)在中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下,使学生初步具
8、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 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的对策。(2)利于学生初步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即: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 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 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的 有效策略,为具备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奠定基础。(3)构建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 新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新型的教学方式, 实现教学内 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使教 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2 、研究内容:
9、(1)如何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对中学数学新课程学习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 使其呈现方式更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能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2)新型教学方式的内容流程、师生角色、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学 生学习方式。(3)新型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4)影响学生初步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 能的因素及相关对策。3 、研究重点: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中学数学新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 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研究。4、研究难点: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 方法、人力资源和新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1、主要思路
10、:结合中学数学新课程,优化学生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变革新课程的教学方式、 师生互动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探究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 合的基本策略。2 、研究方法:以直接观察、抽样观察和追踪观察等观察法,结合以访谈、 问卷、测试等调查手段为主的调查法, 了解学校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的现状, 借以发现存在问题, 确定研究主攻方向以及了解实验效果等。 根据本课题, 利用 文献法搜集、研究、运用文献,以了解国内外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 究的现状和研究成果等,从中寻求到本课题研究所要探究的基本策略和理论依 据。结合个案研究法、比较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单组实验法和等组实验法相 结合进行课题研究实
11、验。六、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 (2004/92004/11)设计课题方案,组建课题组;召开课题论 证会议,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制定研究制度。建立课 题研究的管理网站。(二)实验阶段: (2004/122006/6)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研究方案,开展实 证性研究;研究、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调整方案,继续实施研究。根据 四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切实搞好课题组成员的培训, 包括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方面。理论培训还要组织教师重点学习建构主义理 论,从而科学地指导自身的研究工作。 2、根据四部分的研究内容,制定每学 期的研究计划,开展实证性研究。 3、建
12、立相关的评价机制。 4、围绕课题开展学 术沙龙活动。 5、建立学生个案,搞好个案分析。 6、加强校际间交流,邀请专家 多作指导。 7、建设资源库。(三)总结阶段: (2006/62006/12)收集整理资料,完成结题报告,接受专 家鉴定。七、成果体现形式课题结题报告、学生个案分析、论文、 CAI 课件、网页等。八、研究组织分工顾问 指导:严国安(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丁星华(主管教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指导课题研究的进行,并监督管理。课题组组长:徐忠斌(电教主任、中学一级教师)课题副组长:涂飞云(数学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课题组织、方案制定、计划落实、信息收集、理论宣传。 课堂实验组长:
13、齐爱国(中学数学一级教师)组 员:尧文杰、尧国平、龚应明、肖国平、吴水平、刘玲 具体实施课题实验、撰写实验论文。信息开发组长:张国华(电教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组 员:王 军、谢慧明、方旭光、王柔刚、游耀武具体负责课件的设计和开发。九、课题实施的条件保障1、硬件条件(1)学校建有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所有教室均配备闭路电视系统和网 络线路。(2)配备了电子阅览室一间,电脑 20 台。(3)现有计算机室两间,电脑 120 台,多媒体教室两间,可供教学和学生进网络学习。2 、软件条件:(1)学校领导大力支持教学研究和教法改革,学校已经初步建立教学信息 资源库。(2)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14、A、本课题顾问严国安校长和丁星华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教育 教学管理和研究,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B、本课题负责人徐忠斌同志,学校电教处主任,组织能力出众,中学一级 教师,市优秀电化教师,县学科带头人,热心教研并擅长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主 持过县级课题“四步走”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法研究和市级课题高中政治 互动式课堂教学法实验,多个 CAI 课件在县、市“三优”评比中获一等奖,参 加过省电教馆举办的现代信息技术和中学新课程整和培训班, 并且参加了江西省 教研室的建构主义理论培训,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C、本课题副组长涂飞云同志,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 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15、, 教研经验丰富并与省、 市教研室有着直接联系, 便于获取 和收集最新教研信息与资料指导课题研究。D、本课题实验组长齐爱国同志,校学科带头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 数学教学迄今已有 18 年,并长期进行教改活动,多篇教改论文在市、省获奖。E、本课题信息组长张国华同志,学校电教处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有着丰富的信息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多篇论文和 CAI 课件县、市获奖。F 本课题其他组成员夜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 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主要理 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及教育统计的手段,所有成员均能制作课件。G 、学校大力支持本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活动并给与必要的时间保证。十、现有研究成果1、 中学政治课堂教
16、学与 CAI 徐忠斌 2003 年 发表南城教育2、 量变和质变 CAI 课件 徐忠斌 2004 年 市一等奖3、 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AI 课件 徐忠斌 2004 年 市一等奖4、 中学政治课的激趣导人 徐忠斌 2004 年 发表南城教育5、 高中政治互动式课堂教学法研究市课题 徐忠斌主持 已结题6、 二氧化碳的性质 CAI 课件 张国华 2004 年 市二等奖7、 指数函数 CAI 课件 谢慧明 2004 年 省三等奖8、 几何画版在数学课程整合中的运用齐爱国 2002 年 市一等奖9、 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齐爱国 中学数学报10、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几何画板学好数学课 齐爱国 中学数学报11、 椭圆的概念 CAI 课件 齐爱国 县一等奖12、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会学”吴水平 发表中国教育创新研究 2004 年13、 学会变为会学,会学才能学好 吴水平 2003 年 市二等奖14、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涂飞云 2000 年 市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