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部分 行业相关管理规定,一、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原建质,2004213,号)主要内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5,月,13,日,第一条,为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明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规范专家论证程序,确保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积极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
2、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和拆除等建筑安全生产活动及安全管理。,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见附件一。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是指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见
3、附件二。,第五条,专项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六)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第六条,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
4、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第七条,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下列人员应当参加专家论证会:(一)专家组成员;(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三)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四)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五)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危险性较大的分
5、部分项工程范围,三、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一)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一)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
6、荷载,20kN/m,及以上。(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质,2009254,号,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1,总 则,2,方案管理,2.1,方案编制,2.2,审核论证,3,验收管理,4,施工管理,4.1,一般规定,4.2,搭设管理,4.3,使用与检查,4.4,混凝土浇筑,4.5,拆除管理,5,监督管理,6,附 则,1.2,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
7、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1.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2,方案管理,2.1,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2.1.2,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
8、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9、。,(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附图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及节点大样图、支模架与周边结构抱固节点大样图等。,2.2,审核论证,2.2.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
10、,应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2.2.4,施工单位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报告,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2.2.5,监理单位应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重点审核内容、检查方法和频率要求。,3,验收管理,3.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3.2,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
11、记录、资料。,3.2.1,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4,施工管理,4.1,一般规定,4.1.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员应当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模板支撑工程工艺、工序、作业要点和搭设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并保留记录。,第三部分 方案编制要求,第三部分 方案编制内容,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二章 编制依据,第三章 本方案支模架设计范围及特点,第一节 本方案支模
12、架设计范围,第二节 本方案支模架特点,第四章 施工部署,第一节 管理体系及项目部组成,第二节 材料、设备、劳动力组织,第三节 临时用电布置,第四节 施工进度计划,第五节 混凝土浇捣施工部署,第五章 支模架形式选用及设计,第一节 支模架形式选用,第二节 支模架设计,1,、支撑架施工荷载取值,2,、支撑架布置情况,3,、支撑架搭设参数汇总表,4,、不同形式支撑架连接方式,5,、特殊部位的处理措施,6,、与周围结构拉结措施,6,、架体基础处理措施,7,、防雷处理措施,第六章 支模架的构造要求及措施,第七章 支模架的搭设及拆除,第八章 支撑体系检查和验收要求,第九章 模板支撑体系监测监控措施,第十章
13、安全管理与维护措施,第十一章 质量保证措施,第十二章 文明施工措施,第十三章 应急预案,支撑体系预压方案,附件:支撑架计算书,1,)板底支撑架计算,2,)梁底支撑架计算,附图:,附图,1,模板支架平面布置图,附图,2,模板支架立面布置图,附图,3,模板支架剖面图,附图,4,特殊部位节点详图(后浇带、伸缩缝、沉降缝支模架节点详图、水平拉结点节点详图、梁底板底节点详图),第一章 工程概况,说明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建筑面积、结构层次、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内、外标高、场地自然地坪标高、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建筑、结构等施工图纸(浙江
14、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9,年,12,月提供的建施图、结施图,工程编号,082002,)、会审纪要、联系单。,2,、主要规范和规程,2.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2.2,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2.3,砼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8-1999,),2.4,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5,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2.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8
1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2.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254,号文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2.10,部、省、市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规定,2.12,企业标准,第三章 本方案支模架设计范围及特点,第一节 本方案支模架设计范围,说明本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范围(支模区域)和位置及相应结构工程概况(层高、支模架搭设高度、梁截面尺寸、梁跨度、板厚、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等)、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第二节 本方案支模架特点,说明本支模架特点和难点等,第四章 施工部署,第
16、一节 管理体系及项目部组成,1,、说明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2,、说明项目部组成及人员名单,第二节 材料、设备、劳动力组织,1,、说明主要材料供应情况(钢管、扣件、门架及其配件、碗扣架及配件),2,、说明主要设备规格、型号、数量(包括检测设备,如:),3,、说明主要操作班组配置情况(架子工、泥工、木工、钢筋工、电工等),4,、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1,、周转材料投入计划,表一 周转材料投入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进场时间,1,模板,18mm,厚九夹板,4500,基础施工,陆续进场,2,钢管,483.5mm,(,壁厚不小于,3.0mm),t
17、,200,基础施工,陆续进场,3,扣件,可锻铸铁制作,只,20000,基础施工,陆续进场,4,安全网,500,超高模板支架施工,5,12,对拉螺栓,12,圆钢,套,2000,基础施工,2,、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二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名称,规格,功率,数量,扳手,开口宽(),17-19,、,22-24,50,把,圆盘锯,MJ-106,3kW,2,台,平刨,MB-503,3kW,2,台,手电钻,4,把,台钻,VV508S,520W,2,台,手提电锯,M-651A,1.05kW,8,台,手提电刨,0.45kW,8,台,压刨,MB1065,7.5kW,2,台,线垂,0.5kg,30,个,砂轮切割机,
18、2,台,水准仪,2,台,钢卷尺,50m,、,5m,10,只,工程检测尺,2m,4,根,塞尺,4,把,扭矩扳手,100N.m,2,把,电子秤,1,台,3,、主要操作班组配置情况,本工程对该工程所投入劳动力原则:素质好、安全意识较强、有较高的技术素质,并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表三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序号,工种,投入人数,班组长,1,木工,30,XXX,2,架子工,10,XXX,3,钢筋工,20,XXX,4,泥(砼工),20,XXX,5,电焊工,2,XXX,6,电工,2,XXX,7,机修、后勤,2,XXX,4,、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本工程配置专职安全员一名。架子工,10,
19、名,电焊工,2,名,电工,1,名,均持证上岗。,安全员:,证书号:,架子工:,证书号:,架子工:,证书号:,架子工:,证书号:,架子工:,证书号:,架子工:,证书号:,架子工:,证书号:,架子工:,证书号:,架子工:,证书号:,架子工:,证书号:,架子工:,证书号:,电焊工:,证书号:,电焊工:,证书号:,电工:,证书号:,第三节 临时用电布置,第四节 施工进度计划,说明支模架搭设、拆除、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捣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以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第五节 混凝土浇捣施工部署,1,、说明施工流水段划分、混凝土浇捣顺序(水平流向)和程序(竖直流向)、施工缝留置位置,2,、说明混凝土浇捣设备,2.
20、1,自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2.2,固定泵、汽车泵、布料机,2.3,振捣机械,3,、混凝土浇捣注意事项,1,)防止支模架产生偏心受力的措施,2,)施工荷载控制措施,3,)施工缝留置位置及要求,4,、混凝土浇捣设备,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固定泵结合塔吊浇筑混凝土。柱、梁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楼板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5,、混凝土浇捣注意事项,凝土浇捣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浇捣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集中堆放;模板上砼堆高高度不得超过,150mm.,。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砼输送管另行搭设支
21、架,不支撑在模板支架上。混凝土浇捣需另行编制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第五章 支模架形式选用及设计,第一节 支模架形式选用,根据安全、经济、施工方便等选择合适的支模架形式。方案中需说明本专项施工方案选用的模板支撑架的形式(类型)及定型产品的技术参数(根据产品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不同的部位可选择不同的支模架形式。,常用的有:门式钢管脚手架、重型门式钢管脚手架(,HR,)、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组合、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可调托座、钢格构柱与钢管脚手架组合形式等,第二节 支模架设计,1,、,支撑架施工荷载取值,举例,1,、,支撑架施工荷载取值,1.1,模
22、板支架设计时考虑的荷载标准值:模板,0.35KN/m2,及支架自重,0.428KN/m,;新浇混凝土自重,24KN/m3,;钢筋自重,1.5KN/m3,;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荷载,1.0KN/m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2.0KN/m2,。,1.2,模板支架的荷载分项系数,:,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梁取,1.35,;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1.4,。,1.3,本工程模板支架计算时梁、板支架施工活载组合均采用: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荷载,1KN/m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2.0KN/m2=3.0KN/m2,1.4,高大支撑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
23、研究院研制开发的,PKPM,施工管理软件计算(按浙江省标准计算)。,PKPM,计算软件界面,2,、支撑架布置情况,根据理论计算结果,说明不同部位支模架采用的搭设材料和材料性能、技术指标及平面布置情况,1,)说明梁板底(分类说明)小楞或次龙骨(可采用方木、钢管、槽钢等)布置方向、布置间距,2,)说明梁板底(分类说明)大楞或主龙骨(可采用方木、钢管、槽钢等)布置方向、布置间距,3,)说明梁板底(分类说明)模板支架的立杆布置情况和立杆间距(横向、纵向),4,)说明梁板底门式脚手架布置的方向(平行于梁轴线或垂直于梁轴线),门架的跨距和排距,5,)说明其他类型支模架的平面布置情况,3,、支撑架搭设参数汇
24、总表,可以表格形式说明支撑架搭设参数、搭设材料,梁底模板支架搭设参数汇总表,板底底支撑架搭设参数汇总表(,mm,),搭设参数,梁截面尺寸(),400,1200,350,800,600,500,250,750,、,250600,250500,、,250400,模板支架形式,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最大跨度,19640,7300,8950,8950,19640,搭设高度,17400,17000,17000,8950,、,8080,、,12950,、,17000,计算高度,17400,17000,17000,19640,计算截面,400,1200,350800,600,500,250,750,梁侧对拉螺
25、栓,3,道,板下均匀布置,1,道,板下均匀布置,-,梁高,750,、,600,设置,1,道,,板下均匀布置,梁侧方木,4,根,4,根,2,根,梁高,750,、,600mm3,根,其余,2,根,梁侧钢管间距,450,450,450,450,梁侧、底模板,18,厚九夹板,梁底方木布置,平行梁轴线布置,梁底方木规格、间距,6080,,,4,根,6080,,,3,根,6080,,,2,根,梁底立杆横距,(截面方向),300+300+300,300+300+300,350+300+350,900,梁底立杆纵距,(跨度方向),450,900,900,900,梁底小横杆间距,450,450,450,300,
26、模板支架步距,1500,梁底扣件数量,双扣件,剪刀撑,水平方向每,4.5m,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沿支架四周、纵横向每隔,4,排设置一道,扫地杆,离地(楼)面,200mm,高,纵横向连续设置,水平拉接间距,高度方向每隔,4.5,米与周边柱设置一道钢性拉结,立杆基础,素土夯实,,150,厚碎石灌浆垫层(四周设置排水沟)或结构楼面,钢管类型,483.5,(壁厚不小于,3.0mm,),扣件类型,可锻铸铁制作,搭设参数,110mm,120mm,支架形式,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搭设高度,8950,、,8080,、,12950,、,17000,计算高度,17000,步 距,1500,立杆间距,900900
27、,水平横杆间距,900,板底方木间距,6080,300,板底扣件,双扣件,剪刀撑,水平方向每,4.5m,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沿支架四周、纵向每隔,4,排设置一道,水平拉结,高度方向每隔,4.5,米与周边柱设置一道钢性拉结,扫地杆,离地(楼)面,200mm,高,纵横向连续设置,立杆基础,素土夯实,,150,厚碎石灌浆垫层(四周设置排水沟)或结构楼面,钢管类型,483.5,(壁厚不小于,3.0mm,),扣件类型,可锻铸铁制作,4,、不同形式支撑架连接方式,如:门式架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连接方式,5,、特殊部位的处理措施,5.1,说明变形缝部位(后浇带、伸缩缝、沉降缝等特殊部位支模架搭设形式),5
28、.2,说明高低跨部位、上翻梁、下翻梁、加腋部位、斜坡道等特殊 部位的支撑系统加强或处理措施,6,、与周围结构拉结措施,说明支模架与周边主体结构的刚性拉接措施。具体做法见详图,。,7,、架体基础处理措施,说明支撑架架体基础情况,包括楼板、自然地坪加固处理措施等,1,)架体为自然地坪,搭设支架场地要求平整、坚实,承载力满足上部结构荷载的要求,沉降变形在允许范围内。对施工现场地基进行硬化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沉降变形,满足支模架搭设结构稳定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采取处理措施;,2,)架体基础为楼板,需对楼板结构(包括梁、板)承载能力验算。根据验算结果提出处理意见。,8,、防雷处理措施,说明脚
29、手架防雷措施,第六章 支模架的构造要求及措施,第一节 立杆,第二节 水平,第三节 剪刀撑,第四节,其它要求,第七章 支模架的搭设及拆除方法,说明模板支架安装和拆除的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技术要求等,特别是需要分段支模的模板支架。,第一节 施工准备,第二节 钢管、扣件管理,第三节 地基与基础,第四节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搭设要求,第五节 拆除支撑架注意事项,第八章 支撑体系检查和验收要求,包括搭设材料的进场验收要求、抽样复检要求、支撑体系搭设过程中及使用前检查验收要求、拆除检查验收要求等,第一节 使用的钢管扣件检查内容,第二节 钢管支撑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的内容,第三节 支撑架验收要求,第九章 模
30、板支撑体系监测监控措施,说明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附监测点平面布置图。说明监测方法、监测人员及监测频率、监测仪器、监测报警值等,第十章 质量保证措施,第十一章 安全管理与维护措施,第十二章 文明施工措施,第十三章 应急预案,1,、危险源分析,2,、应急领导小组,3,、应急材料准备,4,、应急措施,举例:,第一节 危险源分析,根据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架特点,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源:,1,、高处坠落,2,、模板支架基础不均匀沉降,3,、模板支架局部失稳,4,、模板支架整体失稳,5,、触电事故,第二节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31、项目经理),联系电话:,副组长:(项目副经理),联系电话:,组员:(技术负责人),联系电话:,(安全员),联系电话:,(施工员),联系电话:,(材料员),联系电话:,(架子班班长),联系电话:,第三节 应急材料准备,准备钢丝绳、钢管、手动葫芦、手电筒等若干。,表九 应急材料准备一览表,序号,应急材料设备名称,单 位,数 量,1,48,3.5,(壁厚不少于,3.0mm,)钢管,m,4000,2,扣件(十字,/,旋转,/,对接),只,260/100/100,3,毛竹片,张,2000,4,手电筒,只,5,5,干粉灭火器,只,10,6,警示隔离带,m,200,7,翻斗车,辆,10,8,千斤顶,只,5,9,铁 锹,把,20,10,羊 镐,把,5,11,撬 棍,支,15,12,安全帽,顶,100,13,安全带,条,30,14,葫芦,只,3,15,麻 绳,m,50,16,对讲机,只,6,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