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本管理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 B. 变动成本法2、采取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是单件生产,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 )。 B. 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派3、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措施( )。 B. 由企业自行确定4、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依照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 )。 C. 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5、定额法下的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因为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花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 B. 新旧定额的差额6、价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B. 功效评价系数成
2、本系数7、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 )。 D. 直接人工 D8、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采取的成本计算措施是() C. 逐渐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9、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措施是( )。 A. 品种法10、计算贡献边际率,能够用单位贡献边际清除以() A. 单位售价11、影响可比产品成本减少率的原因有( )。 B. 产品单位成本12、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 B. 成本开支范围13、期间费用核算内容不应包括()。D. 制造费用核算 D 14、采取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 A. 不能提供所有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15、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花费,称为( )。 C. 生产费用
3、16、差量损益分析法下,假如决议中的有关成本只有(),能够直接比较两个不一样方案的贡献边际。 C. 变动成本17、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所有成本辨别为固定成本和() D. 变动成本 D18、质量成本趋势分析的指标有( )。 B. 销售基数 B19、因为修改旧定额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C. 定额变动差异C20、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停地重复生产一个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并且也只能按照( )。 B. 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B21、总额分析法以()模式计算利润。 D.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D22、依据掌握的各种决议成本及有关的数据,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
4、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称为()。 B. 成本决议 B23、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模型和成本模型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D. 产销量 D24、采取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于定额变动差异若是定额减少, 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还应( )。 C. 对当月产品成本没有影响 C25、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的措施称为( )。 B. 双轨制 B26、确定功效评价系数常常采取的措施是()。 B. 评分法 B27、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个预测措施称为()。 C. 选择测算法 C28、采取交互分派法分派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二阶段的对外分派应()。 A. 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
5、单位之间进行分派 A29、由厂部直接编制全厂成本计划的措施,是采取( )。 A. 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A30、某企业生产产品通过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小时和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D. D 31、采取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 若差异额较大并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也较大,差异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派的措施一般是采取() B. 定额成本的百分比 B32、采取次序分派法分派辅助生产费用时,其分派的次序是( )。 C. 辅助生产车间受益金额多少 C33、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应以各责任部门为单位,按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编制费用预算,为了计算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标准分派率
6、,应以确定的预算费用除以( )。 A. 预算生产量 A 34、按产品材料定额成本百分比分派法分派材料费用时,其合用的条件是( )。 C. 几个产品共同耗用几个材料 C35、对某些费用支出的数额、百分比作出详细要求的是( )。 B. 费用开支标准 B36、为确定某一经济指标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以掌握该项经济活动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的措施是( )。 D. 组成比率分析法 D37、在制造费用不辨别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差异是( )。 B. 实际产量标准制造费用与实际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B38、在经济决议过程中,因选用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称为()。 A. 机会
7、成本 A39、当几个产品共同耗用几个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派可采取( )。 D. 产品材料定额成本百分比分派法 D40、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派措施当中,最简便的措施是( )。 B. 直接分派法 B41、当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但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其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可采取()。 B. 在产品按所耗材料费用计价法 B42、那些因为过去的决议所引起,已经发生并支付过款项的成本,称为( )。 C. 淹没成本 C43、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每毕生产步骤完工产品的费用,是()。 C. 该步骤生产费用中用于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C44、可比产品减少额与可比产品减
8、少率之间的关系是( )。 C. 同方向变动 C45、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 )。 A. 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之处,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A46、某产品单位材料计划耗用量10千克,实际耗用量9.5千克,每千克计划价格50元,实际价格55元,则该产品单位成本的量差影响额是( )。 A. 25元 (9.510)5025 A47、影响产品成本的固有原因是( )。 A. 企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 A48、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 )。 B. 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B49、在成本决议中,零部件自制较外购所增加的成本,属于()。 B. 差量成本 B50、通过成本指标在不一样时期(或不一样情况)的数
9、据的对比,来揭示成本变动及其原因的一个措施是( )。 A. 对比分析法 A51、可比产品成本实际减少额是指( )。 C.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C多项选择题1、企业发生的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会使企业( )。 A. 产品总成本也许减少 C. 产品单位成本提升 E. 产品产量减少 ACE2、有关成本与产品成本不一样,它具备如下特性( )。 A. 所属概念多样化 C. 账簿中不反应 E. 决议中考虑 ACE3、在直接人工三原因分析法下,影响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差异的原因是( )。 B. 人工效率差异 C. 人工组合差异 D. 人工工资率差异BCD4、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成
10、本,属于( )。 B. 淹没成本 E. 共同成本 BE5、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方式一般包括( )。 A. 将差异转入损益科目 B. 将差异转入销售成本科目 C. 将差异结转至下期 D. 将差异在存货及销售成本之间按百分比分摊 ABCD6、制造费用审计的内容有( )。 A. 制造费用计提是否符合要求 B. 待摊费用列支的正确性 C. 预提费用列支的正确性 D. 制造费用分派的合理性 ABCD7、成本费用的审计可分为( ) C. 产品成本审计 D. 期间费用审 CD8、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A. 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B. 行政管理部门人
11、员办公费、差旅费 C. 工会经费 D. 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 E.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和土地使用税 ABCDE9、保本点的体现形式包括( )。 A. 保本额 B. 保本量 AB10、可比产品成本减少率预测中所包括的各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 )。 A. 材料消耗定额 B. 材料价格 C. 劳动生产率 E. 废品损失 ABCE 11、计入产品成本的其他费用支出有( ) A. 劳动保护费 D. 水电费 AD12、在产品计价应审计( )。 A. 计价措施是否合理 B. 计价措施是否前后一 AB13、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一样时期、不一样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
12、关成本的几个界限包括( )。 A. 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限 B. 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 C. 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 D. 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限 ABCD14、最佳订货批量决议中的有关成本包括( )。 C. 储存成本 D. 订货成本 CD15、确定最佳质量成本时,应考虑的成本有( )。 A. 预防成本 B. 检查成本 C. 内部质量损失 D. 外部质量损失 ABCD16、采取按所耗材料费用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 A. 产品成本中材料费用所占的比重较大 C. 其他加工费用比重较小 AC17、采取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13、)。 A. 定额管理基础很好 B. 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C.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ABC18、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上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的组成内容包括( )。 A. 产品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 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 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ABD19、产品成本分析的内容包括( )。 A. 可比产品成本分析 B. 单位产品成本分析 C. 联产品成本分析 D. 产品成本减少幅度预测分析 E. 单位产品成本厂际对比分析 ABCDE20、成本决议程序包括( )。 A. 提出问题 B. 成本预测 C. 成本分析 D. 确定决议目标 ADE21、在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为了
14、计算各生产步骤的成本,加强各个生产步骤的生产管理,一般要求按照( )。 A. 产品的品种计算成 D. 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E. 产品的件别计算成本 ADE22、采取交互分派法分派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时,应当( )。 B. 先在辅助生产内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派 C. 算出交互分派后的实际费用 E. 再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一次对外分派 BCE23、差量损益的计算途径有( )。 A. 依照定义计算 B. 差量收入差量成本 C. 有关收入有关成本 D. 变动收入变动成本 E. 总收入总成本 AB24、产品成本发展趋势预测重要包括( )。 A. 新产品投产前成本趋势预测 B.
15、可比产品成本减少趋势预测 D. 产品总成本趋势预测 ABD 25、提升价值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在保持产品必要功效的前提下,减少产品成本 B. 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升产品功效 C. 提升产品功效,同时减少产品成本 D. 成本增加不多,产品功效却有较大的提升 E. 消除过剩功效,同时成本有较大减少 ABCDE 26、所有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的任务是( )。 A. 查明所有产品和各类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B. 查明所有产品中各成本项目标计划完成情况 C. 找出成本升降幅度大的产品和成本项目 ABC27、要素费用的分派标准是( ) B.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E. 间接费用分
16、派计入产品成本 BE28、标准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详细包括( )。 A.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B. 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C. 固定制造费用花费差异 E.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ABCE29、成本决议的措施有( )。 A. 总额分析法 B. 差量损益分析法 C. 有关成本分析法 D. 成本无差异点法 E. 边际分析法 ABCDE30、定量预测措施包括( )。 A. 简单平均法 B. 加权平均法 D. 指数平滑法 ABD31、采取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产品实际成本计算的指标有()。 A. 按现行定额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 C. 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 D. 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差异
17、E.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ACDE32、辅助生产费用的次序分派法一般适合用于( )。 A. 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有着明显次序 C. 排列在先的辅助生产车间耗用排列在后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较少AC33、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有( )。 A. 责任成本差异率 B. 责任成本减少率 AB34、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标有( B. 直接材料 C. 燃料及动力 D. 废品损失 E. 直接工资 BCDE35、影响产品成本的微观原因是( )。 A. 劳动生产率水平 B. 生产设备利用效果 C. 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D. 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的利用情 ABCD判断题1、原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
18、指标与其影响原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措施,确定各原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个技术分析措施。( )2、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上升率为2%,实际减少率为0.5%,因此该企业的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减少任务没有完成。( )3、事中的成本审计是指通过对已经消耗、付款、转帐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及书面资料的检查,并通过实物的盘存和判定,使之合理、合法和正确。( )4、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当所有计入产品成本。( )5、产量变动之因此影响产品单位成本,是因为在产品所有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变动费用。( )6、应用连环替代法时,经济指标体系的组成原因必须是确实能够反应形成该项指标
19、差异的内在组成原因。( )7、可比产品减少率等于可比产品减少额与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之比。 ( )8、产品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等三个组成部分,应以费用的归集和分派两个角度来进行审计。( )9、可比产品是指此前年度或上年度未正常生产过的产品。( )10、成本审计就是要审查成本费用支出范围、标准和分派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11、检测试验费是内部故障成本的组成部分。( )12、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有不一样方式可供选择;而在定额成本制度下,各种成本差异一般应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派。( )13、标准成本制度并非一个单纯的成本计算措施,它是把成本计划、控制、计算
20、和分析相结合的一个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14、内部成本报表必须和责任会计组织相配合,以明确责任者的成本责任。 ( )15、责任成本按产品归类。( )16、对本期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是一个事后分析。( )17、采取连环替代法,在测定某一原因变动影响时,是以假定其他原因不变为条件的,意即在其他原因均为计划数时,确定这一原因变动影响程度的。( )18、成本考核要求责任者对成本负责。( )19、质量成本分析,就是通过度析产品质量与成本升降原因及其对经济效益影响程度的分析。( )20、在生产多个可比产品的条件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减少任务完成的原因有三个,即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
21、影响和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21、在分步法下成本计算所分的步骤与生产过程的步骤口径一致。( )22、确定在产品期末结存数量是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也是审查在产品成本的重要依据。( )23、基本生产车间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是编制车间直接费用计划、编制制造费用计划、编制车间产品成本计划。( )24、采取连环替代法进行产品成本分析时,替代次序确定的一般标准是:先数量原因后质量原因。( )25、利用差额计算法不需要考虑影响经济指标各原因的排列次序。( )26、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一致的。( )27、在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凡是有要求费用开支标准的,则能够参考上期实际数结合本期产品产量的增减变化等情
22、况加以确定。( )28、直接材料三原因分析法,在将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的原因分为数量和价格差异的基础上,将数量差异深入辨别为产出差异和花费差异。( )成本管理计算题部分1、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假如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元。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议。解:依题意编制有关成本分析表如下:有关成本分析表单位:元方案 项目自制A零件外购A零件变动成本1900070001*816000机会成本0有关成本共计1400016000因为14000元16000元,因此应
23、自制A零件,这么能够使企业节约元的成本。决议结论:应自制A零件。2、某企业生产A产品,假定产销平衡,预计来年该产品销量为1500件,单价为50元。增值税率为17%,营业税率为10%,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预计为0元;另外还应交纳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假犹如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要求:(1)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2)假如A产品由两道工序组成,有关的成本结构资料如下:第一工序直接材料占70%,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各占15%;第二工序半成品占80%,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各占10%。确定各工序的目标成本。解:(1)目标利润1500*50*20%15000(元)应交税金1500*50*10
24、%+(1500*50*10%+0*17%)*10%8590(元)目标成本1500*5085901500051410(元)(2)2、依照下列表中资料,利用连环替代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原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甲产品材料消耗资料表项 目计量单位计划指标实际指标产品产量吨200190材料单耗千克300320材料单价元1520利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原因影响如下:或者:材料计划成本20030015900 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90320201 216 000(元)分析对象:1 216 000900 000316 000(元)产量变动的影响=(190-200)30015= - 45 000(元)单耗变动的
25、影响=190(320-300)15=57 000(元) 单价变动的影响=190320(20-15)=304 000(元)因为产量减少,使材料成本下降了45 000元;因为单耗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57 000元;因为材料单价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304 000元。以上三个原因共同影响,使材料总成本上升了316 000(45 00057 000304 000)元。4、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500件,期末在产品数量为400件,原材料系伴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的投入程度与加工进度完全一致。期末在产品的完程度为50%。有关费用资料见下表。要求采取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成
26、本。项 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 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79001722875018850本月发生费用360001032168275039950合 计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的成果如下:产品成本计算单项 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 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79001722875018850本月发c9延360001032168275039950合 计539001204196350058800完工产品成本3850086014025004月末在产品成本15400344561000168005、某企业只产销一个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
27、8000元,若该企业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他条件不变。要求:预测下一年度的保本销量及保本销售额。解:本年销量84000/614000(单位)本年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单价210000/1400015(元)固定成本(156)*1400018000108000(元)保本销量108000/(156)1(单位)保本额1*15180000(元)6、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计量单位计划实际产品产量件210200材料单耗千克1012材料单价元54材料费用元10 5009 600要求:依照上述资料,采取原因分析法分析各原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分析对象:9 60
28、0-10 500=-900(元)产量变动的影响=(200-210)105= -500(元)单耗变动的影响=200(12-10)5=2 000(元) 单价变动的影响=20012(4-5)= -2 400(元)7、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共计40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要求采取材料定额耗用量的百分比分派材料费用。材料费用分派率=40000 (30010+20025)=5甲产品应分派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乙产品应分派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8、某企业生产A产品
29、,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项目计划数实际数产品产量(件)200220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3028材料单价(元)500480材料费用要求:依照上述资料,采取原因分析法分析各种原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计算的成果如下: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项目计划数实际数产品产量(件)200220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30 28材料单价(元)500480材料费用3 000 0002 956 800分析对象:或者:材料计划成本200305003 000 000(元)材料实际成本220284802 956 8000(元)分析对象:2 956 80003 000 000-43
30、 200(元)产量变动的影响=(220-200)30500= 300 000(元)单耗变动的影响=220(28-30)500=-220 000(元) 单价变动的影响=22028(480-500)=-123 200(元)因为产量增加,使材料成本上升了300 000元;因为单耗下降,使材料成本减少了220 000元;因为材料单价减少,使材料成本减少了123 200元。以上三个原因共同影响,使材料总成本减少了43 200(300 000-220 000-123 200)元。9、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
31、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百分比分派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1)该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第一工序 70%50%=35% 第二工序 70%+30%50%=85% (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 30035%=105(件) 第二工序 30085%=255(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共计=105+255=360(件)(3)原材料费用
32、分派率=2900/(140+360)=5.8(元)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405.8=812(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605.8=2088(元) 加工费用分派率=1350/(140+360)=2.7(元) 完工产品加工费用=1402.7=378(元) 在产品加工费用=3602.7=972(元)(4)完工产品成本=812+378=1190(元)在产品成本=2088+972=306010、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共计40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要求采取材料定额耗用量的百分比分派材料费用。材
33、料费用分派成果如下:材料费用分派率40000(3001020025)5甲产品应分派负担原材料费用3000515000(元)乙产品应分派负担原材料费用5000525000(元11、某企业只生产一个产品,假定产销平衡,预计来年该产品销量为1000件,单价为100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假设该企业该产品购进货物占销售额的预计比重为30%,另外还需交纳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要求: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解:目标利润100010020%0(元)应交税金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0010010%100001000100(130%)17%(7%3%)12190(元)目标成本100010012190067810(元)因此该企业的目标成本为678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