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端可调稳压电源的制作一、确定项目(约20分钟)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项目:在校企合作中,我校接到某公司的订单,要求生产一批集成稳压电源,如果我们来接手这个任务,应该如何完成?一组同学展示:1彩色图片展示:搜集稳压电源的应用场合图片。2制作实例演示:学生用制作好的稳压电源为收音机、单片机、音响设备供电,各组同学在操作中认识稳压电源的功能。二、制定计划(约2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列出元器件清单(见附表),制定实施项目的步骤和操作程序,最后由老师审核确定项目计划。项目实施步骤:组装调试、理论探究、故障排除三、实施计划(一)组装调试(约25分钟)二组工段长在此环节带领同学作好组装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引
2、导学生分析电路连接中应注意的问题。1工艺准备 学生认识、清点元器件并检测,保证元器件质量。教师提问如下问题: (1)整流桥中二极管的极性能接反吗?(2)电路图中电解电容极性的分布有什么规律?(3)三端稳压器的引脚排列如何?(4)电容器的漏电应如何检测?各组回答,教师总结强调。2动手组装调试(1)每个学生都根据电路图完成电路组装工作。(2)安装完毕后,不通电工段内互查。 (3)接通电源,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测量输出电压的范围。(二)理论探究(约30分钟)此环节要完成电路的探究,由三组同学负责。 1探讨原理利用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对电路的急切探究心理,三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设计以下问题:(1)
3、此电路由几部分组成? (2)各部分作用是什么?三组总结工作过程:直流电源通过整流、滤波、稳压实现交流电到脉动直流电再到稳恒直流电的转换。在理解了电路的整体工作情况后,又提出:(3)怎样使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大小发生变化?(4)调节电位器的大小与输出电压大小到底是什么关系呢?(5)为什么调节电位器可以改变输出电压大小?。突破难点:教师提示,学生实验探究 提示一:通电时调节R2并测量R1上的电压值变化大吗? 提示二:断电时测此时R1、R2的比值并与其电压比值对比,有什么结果?说明两电阻什么关系?2运用提高教师出示四块改装过的电路板,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学以致用。(1)整流桥中的某个二极管开路,输出电压
4、的调节范围有什么影响?(2)若电位器一端开路,电路输出会如何?(3)将电位器R2电阻调换为22K,则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有何变化?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教师利用示波器、万用表演示改装电路结果。(三)故障排除(约20分钟) 本环节完成电路故障的分析、排除任务。教师指导,小组讨论,以优带差,第四组总结分析1教师引导教师提出排除故障的两种思路:(1)原理分析法:据工作原理分析故障结果。(2)逐步排除法:利用示波器顺次观察电源、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块、可调输出端电压波形,找出故障。 2小组讨论,排除故障 3第四组总结各种故障产生原因 (1)输出电压偏低的原因:(a)整流电路二极管开路 (b)电源
5、电压偏低 (c)电阻R1开路 (d)电容漏电 (2)输出电压不可调的原因:电位器开路 (3)损坏元器件的原因:(a)二极管接反或短路 (b)电容极性接反 (c)三端稳压器引脚接错(4)纹波系数大:电容漏电4、填写表格:四、检查评估(约10分钟)主要以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成果和工作行为进行评估。第五组负责班里学生项目整体制作、完成情况的评价,评选出5-6件较优秀的作品。体会比较深刻的同学总结反思得与失,与其他人交流。过程评价表格见附表。五、记录归档(约2分钟)将项目计划及实施评估记录存档。六、知识延伸(约3分钟)第六组学生负责,给同学们提供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的、很环保的开关型稳压电源电路图,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七、 教学反思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小组学习的为依托、以项目教学为主线,为学生创造“真项目、真环境”生产条件,在这里,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实现了练技能和用工标准的“无缝对接”。三端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元器件清单序号名称型号数量1二极管1N400742变压器22025v13电容2200F14电容0.33F15电容10F16电容100F17电位器5.1k18电阻120 19稳压块LM317110二极管1N4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