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_T1829-2013日光温室环境性能条件及环境测试方法.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815854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_T1829-2013日光温室环境性能条件及环境测试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13_T1829-2013日光温室环境性能条件及环境测试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13_T1829-2013日光温室环境性能条件及环境测试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13_T1829-2013日光温室环境性能条件及环境测试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13_T1829-2013日光温室环境性能条件及环境测试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40.04P 85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T 18292013日光温室环境性能条件及环境测试方法Specifications and testing method of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for solar greenhouse2013 - 12 - 02 发布2013 - 12 - 2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13/T 18292013前言本标准主要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宫彬彬、章铁军、高洪波、吴晓蕾、李敬蕊、郭向敏、赵金

2、辉、郭芬芬、王春燕、田真。IDB13/T 18292013日光温室环境性能条件及环境测试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建造地址选择的自然环境性能标准、日光温室建成后环境性能标准、以及各类环境参数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单栋日光温室的新建、改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和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405-2006被动式太阳房热工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GB/T18621-2002温室通风降温设计规范JB/T10594-2006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

3、构与性能要求JB/T10292-2001温室工程 术语NY/T 1553-2007 日光温室效能评价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日光温室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特殊情况可适当补充能量,南(前)面为采(透)光屋面,东、西、北(后)三面为保温围护墙体,并有保温后屋面和活动保温被的单坡面塑料薄膜温室。以下若不特别指明,本标准中日光温室均为不加温温室。3.2光合有效辐射照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到达或通过的光合有效辐射(400nm700nm)的能量。单位:W/m2。3.3光照度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面密度。单位:lx。光照度在自然光光谱下与光合有效辐射的换算关系为:1 W/m2=25

4、0lx。3.41NY/T 610-2002 日光温室技术条件平均透光率某一时刻(时段内),温室内地面(地面平行平面)上平均光合有效辐射照度与室外光合有效辐射照度 之比。取百分数。3.5平均日光合有效辐射照度一日内在设定时刻测得的光合有效辐射照度的平均值,用“W /m2”表示。3.6室内光合有效辐射照度均匀度室内测点中最小的平均日光合有效辐射照度与室内测点中最大日光合有效辐射照度之比。取百分数。4 建造地址自然环境条件4.1 光照建造地区平均露地光合有效辐射照度应达到80W /m2,冬季晴天每天太阳光照射时间不少于7h。4.2 排水4.3 风速建造地区应在风速小于17m/s的区域。4.4 土壤墒

5、情温室建造一般应在雨季过后,上冻前完成。土壤最优含水量应参考表1。表1 土壤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5 日光温室建成后环境性能标准5.1 日光温室采光性能5.1.1 冬至晴天 11:00-13:00 内,温室内平均光照强度应不低于 120W /m2。5.1.2 冬季晴天,室内栽培区域光合有效辐射照度均匀度应大于 70%。5.1.3 温室栽培区域永久阴影面积率不应大于 8%。5.1.4 温室后墙在晴天 11:00-13:00 内应受到太阳光照射。2建造地区地面排水良好,雨季地下水位应大于3m,土层厚度大于80cm。类型最优含水量(%)(重量比)最大干密度(t/m3)粘土19231.581.7

6、0粘壤土12151.851.95壤土17231.601.805.2 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性能5.2.1 后墙及山墙热阻温室后墙及山墙热阻值应大于或等于表2的低限热阻。常规材料的围护结构热阻可查手册进行计算。新型材料以及新型结构的温室后墙及山墙可依据公式(1)进行计算设计。R = d j(1)式中:R 围护结构热阻,m2/W;d j 墙体材料厚度;l j 材料的导热系数,W/(mK)。j lj表2 日光温室后墙及山墙低限热阻单位为:m2/W区域叶菜类温室果菜类温室河北北部(包括山区)1.42.0河北南部1.21.6注1:叶菜类温室(跨度12m以内)设计室内温度为7,果菜类温室(跨度10m以内)设计室

7、内温度为10。注2:本标准中河北北部地区(包括山区)为室外设计温度21,河北南部地区室外设计温度为15。5.2.2 后屋面后屋面2/3以上面积的保温热阻应不低于1.4m2/W。5.2.3 前屋面前屋面上应设有活动式保温材料传热系数不应大于1.8W/(m ),薄膜红外阻隔率大于等于85%。5.2.4 基础隔热层日光温室南部基础外边缘应设深度不小于0.45m,厚度不小于150mm的苯板。5.3 日光温室的气温与地温5.3.1 晴天无室内加温条件下,一日内室内气温在 15以上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4 h。5.3.2 冬季晴天,室内气温均匀度应不低于 70%。5.3.3 冬季晴天无室内加温条件下,一日内

8、地下深 0.1m 层的平均地温不应低于 10,深 0.3 m 层的平均地温不应低于 12。5.3.4 冬季,室内同一深度层的地温均匀度不应小于 80%。6 日光温室环境性能测试方法6.1 测试条件36.1.1 测试的日光温室应在全部工程竣工后进行。6.1.2 热工性能测试时,选择 1 月中旬的晴天。室内有作物,采用滴灌的,测试当日停灌;采用漫灌的,测试前 3 日内停灌。6.1.3 采光性能单独测试时,选择冬至日前后 5 天内进行,测试的温室宜选择未种植作物或作物株高在 0.50m 以下的温室进行测试。6.2 温室采光性能测试6.2.1 测点布置6.2.1.1 测量温室内三个断面(如图 1 所示

9、)位置上的光分布,每一个断面上还需要测定不同位置(如图 2 所示)的光照强度。试测时测点位置长时间处于阴影下,可将该点在直径 0.5m 的范围内作适当调整。6.2.1.2 室外设对照光照测点,布置在距测试温室 10m 以内处,高度 1m,周围无遮挡物。图1 所测断面位置分布4图2 断面上光照、温度测点的分布位置6.2.2 测定时间从温室前屋面保温覆盖物卷起开始,直到下午覆盖上为止,总观测时间不应少于 7h。6.2.3 数据处理参照NY/T 1553-2007执行。6.3 温室气温及湿度测试6.3.1 测点布置6.3.1.1 室内温度测点平面位置按图 1 布置,每一个断面上还需要测定不同位置(如

10、图 2 所示),温室前沿 0.5m 处点位上方 1.0m 处高度距离温室顶塑料膜小于 0.20m 或超出前屋面时,对应的测点可适当降低或取消。6.3.1.2 室外设对照温度测点,布置在光照测点附近,距地面 1.50m 高处。其周围不得有混凝土地面。测点处要通风,温湿度传感器要遮光。能利用当地气象台站周期气温观测资料的,可不设此测量点。6.3.2 测量时间测量日界为20:00时,从20:00时开始,人工读数每1h测1次,自动测量每隔0.5 h测一次,测试满24 h全部测点巡测一次所需时段应等分于测试正点时刻的前后。前屋面保温覆盖物卷起和盖上的时间与规定测试时间相差超过0.5h的,应于覆盖物卷起和盖上前增加一次测量。6.3.3 数据处理参照NY/T 1553-2007执行。6.4 温室地温测试6.4.1 测点布置5室内地温测点平面位置按图1布置,测点深度分别为地表以下0.1 m,0.3m 和0.5m (根据不同作物根系深度可适当调整)。测点如图3所示,温室地面为垄沟状的,地表以垄顶表面为准,测温传感器设置在垄内;对高低垄交错排列的,地表以低垄顶表面为准。图3 断面上地温测点的分布位置6.4.2 测试时间与气温测试同时或是滞后30min进行。6.4.3 数据处理参照NY/T 1553-2007执行。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