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授课人 廖必国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课文内容,能正确读写,理解新词,积累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的方法。情感目标:从 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教学重难点:1 理解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的方法。2 从 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2008年5月12日,我们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灾难
2、汶川大地震,在那地动山摇,山崩地裂的瞬间,演绎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感人故事。你们看(出示多媒体,并解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同样发生在地震中的感人故事。故事发生在1994年1月17日,美国落山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高速公路多处被震断,电力设施受阻,桥梁坍塌,山崩地裂,几万房屋倒塌,数万人无家可归,成千上万的人被埋在废墟底下。就在这片废墟中,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二 抓细节描写品读,体会情感师:孩子们,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多媒体出示)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回答。(一) 明确学习要求
3、(多媒体出示)师:请孩子们默读223自然段,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语句,思考: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的了不起?(二) 学生学习,老师相机指导生:默读课文。师:指导读书方法生:学生继续读书,批注。 小组交流,汇报(三) 学生集体交流,汇报1 师:好,你从课文的哪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可能是“父亲冲向儿子的学校,看到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多媒体出示)(1)师引导:你从哪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2)生: 联系上下文,读句子,谈感受。(动作,心理描写)(3)师:读这段话,你会带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引导朗读。2 可能是12自然段,父亲在不停地挖儿子的画面:“他
4、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1)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生:谈自己的感受。(2)师:老师有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而要从8小时写起?生交流,师:是啊!整整36小时啊!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挖着。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样?生交流(3)师:引导朗读,体会父亲的了不起。(4)师:抓外貌描写,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你能想象父亲“破烂不堪”是什么样吗?生想象汇报师:指导朗读:谁能带上这份感动,用你的郎读,再现挖废墟的父亲。(生读)(5)师:抓重点词“再来”、“失常”体会父亲的了不起能说说你为什么把“
5、再来”读得很重吗?生:汇报师:现在没人“再来”阻挡他,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词“再来”,那你们找找看,曾经有那些人阻挡过他?(学生找,汇报)师: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孩子们,人们为什么认为父亲的精神失常了? 父亲的精神失常了吗?(学生找相关的语句回答,教师引读,感受)(6)配音乐师解说,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再现父亲的了不起师:说一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生汇报交流师:对,父亲会抹掉眼角的泪花继续挖,父亲就是在挣扎中挖着,他挖的哪是废墟啊!他挖的是饱含血泪的情,令人心痛的爱的啊师小结:课文就是通过写父亲的语言、外貌、外在表现、包括动作、神态,把
6、父亲的内心世界驯化出来的,体现出父亲的了不起,这是这部分的主要表达特点。3 师:我们再看看儿子阿曼达是不是也了不起,找一找,儿子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他的了不起? 学生自由读13至23自然段。(1)师:儿子的哪些语段让你感受到他的了不起?(多媒体出示):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生读句子,谈感受老师引导并指导朗读(2)师:还有哪些地方呢? 生:继续谈 师:指导朗读感受。 (3)师:大家设想一下,当时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也可能害怕,他害怕还是不害怕?请大家讨论一下,可以想象,可以用书上的语言来证明。学生讨论
7、汇报。(害怕与不害怕)师小结: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已经感受到,废墟底下的阿曼达是那样的了不起!他在废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时啊!在这38小时里他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用你的心去写,用你的想象去写,把了不起的阿曼达用你手中的笔写出来。也像刚才我们领悟到的表达方法那样,通过写他在废墟里,在黑暗当中的语言、心理、神态、来表现阿曼达的了不起!(学生写,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请几位写得有代表性的同学。)师:同学们,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一起用心地去倾听他在想什么?他会说什么? 生汇报师生分角色朗读师: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话师:你从哪体会到他们是非常幸福的呢?生汇报教
8、师适时引导,联系5、12地震,深化主题多媒体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三 拓展延伸,作业布置孩子们,我们每个人读这篇文章都会感动,感动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你们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会想些什么呢?生汇报师:生活中,父母所做的事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父爱,母爱真情。孩子们,用我们的真心,孝心回报我们内心的感动,好吗?请选择作业1 观察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感受父母的爱。2 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把对父母的感动用笔写下来,并说给父母听。3 把课文编成课本剧,在班会课上表演。附板书设计:17 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爱 父 子信任 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和你(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