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实研究过程 做靓运用提升下堡坪中小学20172018年度微型课题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推进我校“合作育人”教育教学改革,把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学科组建设,促进学科组发展,真正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有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根据过去我校此项工作开展的实际拟定新学年度工作实施方案。二、原则与目标1、一线教师人人有课题立项,人人参与微型问题的研究;2、一线教师人人有研究成果,人人有成果的推广与运用;3、通过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微型问题的研究解决,不断提升教师对生成性问题研究的意识与能力,强化学科组建设,提高学科专业素养;4、通
2、过对策略的运用,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科教学与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三、措施与方法1、科室主管,分工负责。由教科室负责课题的申报立项审核及研究过程的指导管理工作,各学科组长具体负责团队成员的分工督促工作,各课题负责人负责研究过程的落实、策略的提炼优化与推广运用;2、双线并进,人人参与。教育与教学两个部门分头落实研究主题,分解研究任务,明确研究方向。学期初两个部门分别组织教师反思梳理目前教育教学中新生成的微型问题,提炼整理成微型研究主题确立主研人并立项;3、多方整合,实效唯重。一方面,将微型问题的研究实践有效融入到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把育人场变成研究场,
3、在反复实践中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另一方面,将微型问题的研究验证与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打磨工作有机整合,在校内各级磨课及验收的同时同步检验微型策略研究运用情况,从课堂生成推进效果反观微型问题研究价值;其三,将微型策略的运用预设纳入有效备课的前置检查及日常巡课的评价维度,来促进微型成果的落实生根开花结果。4、专家引领,策略优化。一是积极推出一批研究骨干,让他们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二是邀请学区及区学科专家对学科教学进行指导帮扶,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诊断与优化,不断提升研究品质;5、搭建平台,分享提升。一是建立教职工例会微研成果分享制度,通过课题组申请,教科室初审认定,例会经验分享的程序实施分享验收。教科室统筹协调尽量确保每月有24个课题成果参与成果分享认定;二是通过工作QQ群、微信群、网站等平台对优秀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重点推介;三是充分利用学区与区教科所两级微型课题成果验收平台,促进各课题小组实化研究过程,提升策略品质,保障课题成果的实用价值。 四、考核与评价1、关注过程,融入层评。将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作为学科组班主任月工作一个重要评价维度,直接定量或定性评价到常规工作过程落实的评价之中;2、多向关联,强化推进。将每位教师每学期课题研究的落实完成情况纳入名师考核、年度评优、推荐表彰、评职晋升等考核评价的的必要维度,全方位提升其重要性,从而助推此项工作的有效推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