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银杏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年级
三
学科
数学
主备
杨颖霞
辅备
课题
长方形面积
课时
1
备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确认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探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在学习中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 面积公式的过程。
难点
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面积是1cm的小正方形若干个,实物投影、同课本图①、②、③一样的硬纸卡片
教学流程
教学名言:只要细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三分钟
二、讲授新课——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四、巩固练习。
1、 什么是面积?
2、什么是周长?
3、前面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4、下面两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说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吗?
1、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亲手摆一摆,数一数上面的三个长方形分别要用几个小正形才能摆满,并观察填好表格,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规律。
2、师: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小结:通过摆一摆,我们发现了什么?
4、实际测量。 在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些直观的长方 形图形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算一算身边常见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如桌面,书面、铅笔盒等面积。
1、请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然后找一找正方形面积计 算的公式。
2、计算长方形中面积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试一试。 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练一练。第一小题。 计算下面草地、花坛的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1)12平方厘米
(2)9平方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学生动手做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分清面积和周长的定义以及常用的面积单位,会用最简便的方法数出格子图形的面积。总之就是为下面的新课做铺垫。
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探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的算理。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诗联小结
面积计算很容易,长方形长×宽。
正方形边长×边长,看清数字认真算。
作业设计
1.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 )和( )。
2.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正方形的( )。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米,宽10米,面积是( )。
4.一个正方形边长是30分米,面积是( )
板书
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课后反思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为此,我组织开展了猜想和探究活动。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我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通过观察绿色小卡片,估计小卡片的面积;然后,想办法知道小卡片的面积,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手摆、动口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关系;最后,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任取几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猜想。进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现了《标准》中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