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4月调研测试一模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14940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0MB 下载积分:11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4月调研测试一模历史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年级4月调研测试一模历史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初三调研测试试卷 历史 2017 .4 注意事项: ①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闭卷形式。 ②考前,考生在答案卷内准确填涂好姓名、考号。 ③一律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不能答出边框外。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本题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鲁迅先生说:“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预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D.明太祖八股取士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汉族政权、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联系和管辖。下表所列的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 朝代 相关史实 A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 B 唐朝 文成公主入藏 C 元朝 成为正式行政区 D 清朝 设置驻藏大臣 3.黄公望(1269一1354),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擅画山水,开“浅绛派”与水墨两种风格,为虞山画派的奠基之祖。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下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从时间上看与他最接近的古代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赵孟頫 D.徐渭 4.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前四位分别是康熙帝(61年) 、乾隆帝(60年)、辽道宗(56年)、汉武帝(54年)。下列关于这四位皇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康熙帝扬威雅克萨 B.乾隆帝设立军机处 C.辽道宗建立契丹国 D.汉武帝创立科举制 5.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1l.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创办了 A.轮船招商局 B. 南通大生纱厂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7.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推翻了清王朝并导致中华民国的建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D.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8.“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9.教育部发函,要求在中小学教材中“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强调“十四年抗战”,不仅有助于教育中国学生,也有助于告知日本民众:所谓“为了突破美国、英国、中国、荷兰包围圈”的“自卫战争论”、为了将西方殖民势力驱逐出东亚的“大东亚解放战争”,是经不起任何推敲的。强调“十四年抗战”另一项意义是有利于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因为事变后,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警告和调停并退出国联,从而破坏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进而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材料中的“事变”应为 A .四·一二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0.李明同学在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1948年11月一1949年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次主力决战。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华北全境。 A.作战时间 B.作战部队 C.胜利因素 D.战役结果 11.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 业行 项目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4.5 12.8 25.4 1953年农轻重比重(%) 52.8 29.6 17.6 1957年农轻重比重(%) 43.5 29.2 27.3 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影响经济发展 12.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3.右图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左上角写有这样一句话:“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美国人之所以给图片加上这句话是基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4.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一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5.下面是法国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③《人权宣言》的颁布 ④罗伯斯庇尔上台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①④③② 16.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A.参与英国宪章运动 B.发表《共产党宣言》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组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7.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农奴制改革—实现了该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C.明治维新—使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 D.新经济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18.设计知识简图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面是世界上一些重要会议的简图,其中签订《凡尔赛和约》的是 A .1919年 B .1938年 C .1942年 D.1945年 19.“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家宣言》 20.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如图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恐怖主义 B.霸权主义 C.民族矛盾 D.宗教矛盾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各图所示文物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的是。 22.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标志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3. 某班同学决定搞一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图片展”,他们将百团大战图片列入其中。 24.如图是小华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适当的标题是工业化的推进。 25.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 史实:“罗斯福把赞同和反片的两派代表请到白宫开会,……企业家们和他们在国会里的代言人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人认为,一切自由竞争都应该停止。……他们完全相信,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推论:罗斯福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应对经济危机。 26.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的近20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6空,每空1分,共6分) 27。北宋 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 》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28. 1935年 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我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29.以 为指导思想的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1962年的 说明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 四、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最大意义是揭露了中国思想文化中黑暗的一面,其开创的语言与文字的改革时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重大。” —网友淡墨轻衫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欲以西方模式来建构中国的新文化。而这种激烈反传统的最大后果,是造成了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从而出现当今社会公德的迷失。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2分) (2)指出材料二中的人物是怎样扩大儒家思想影响的?井分析由此产生的后果。(2分)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对新文化运动评价的角度有何不同?并谈谈你对历史评价标准的认识。(2分) 31.人口政策调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启动“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的决定,这标志着中国人口政策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1分) (2)分析材料三中图片所反映的实质问题。(1分) (3)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2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由此指出分析历史问题需遵循的基本原则。(2分) 32.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素养一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图1瓦特与蒸汽机 图2爱迪生与电灯 图3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请回答: (1)图1至图3反映了一个主题,请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提炼该主题。(1分) 素养二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图4,图5是对工业革命的不同历史理解。 (2)比较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作者各自历史理解的不同意图。(2分) 素养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3) 说明图6反映的实质问题。(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2017届初三调研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10 AACADDBCBD 11-20 CDBBABAADB 二、是否判断题 21-26 BBABAA 三、填空题 27.司马光、天工开物; 28.遵义会议、1978; 29.人文主义、古巴导弹危机。 四、材料问答题 30.(1)孔子是古代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重要文献。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材料三着眼于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材料四着眼于新文化运动的消极影响。 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会产生不同历史评价;历史评价需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客观全面的原则。 31.(1)加速上升。 (2)自然灾害频繁;战争破坏。 (3)经济重心南移。 (4)经济发展、人口政策、社会环境;论从史出。 32.(1)工业文明的发展。 (2)图4强调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图5强调工业革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3)欧盟经济总量超越了美国和日本或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欧盟的成立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