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近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实施计划沙区巴师附小:陈畅活动目的及意义:小学生的近视情况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从而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活动通过把常识、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进行整合,以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和调查的结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方法,学会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本次活动针对六年级学生设计,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基
2、础,有较强的探究能力。但因为活动本身涉及的内容较多,对于学生的调查及最后形成结果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作出切实的指导。根据活动主题,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2、学会合作,主动探索,勇于创新。3、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保护眼睛的意识。4、了解国家为保护眼睛所做的工作,了解世界爱眼日的情况。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6、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活动安排:本次活动分四次进行:第一次: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指导小组合作与分工。第二次:收集整理资料。第三次:总结交流展示。第四次:宣传倡议反思。第一次活动(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指导小组合作与分工)活动
3、目的:1、 激发兴趣,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2、 指导小组合作与分工。活动准备:木偶,表格。活动过程:一、 木偶表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 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三、 指导合作方式。四、 指导探究方法和实践途径。五、 指导小组合作与分工。六、 激发兴趣,鼓励探究。 第二次活动(收集整理资料) 活动目的:1、 收集整理资料。2、 能根据资料得出结果。3、 拓宽思维,将体验和探究引向深入。活动过程:一、 收集整理资料。二、 汇报资料。三、 协助学生设计并完成研究报告。四、 拓宽思路,及时生成新问题,将研究引向深入。 第三次活动(总结、交流、展示)活动目的:1、 把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整合
4、,进行展示和交流。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护眼睛的意识。活动准备:歌舞、小品、诗歌朗诵、主持人培训、小报制作、多媒体制作。活动过程:一、 歌舞表演。二、 小品表演。三、 诗歌朗诵。四、 多媒体展示:调查情况。五、 宣传小报展示。六、 共同宣读倡议书。第四次活动(校内宣传活动)活动目的:1、 深化主题,作好宣传。2、 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3、 增强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活动过程:一、 表演(同总结交流阶段)二、 小报展示。三、 派发传单。四、 引导反思和评价。教师的重点指导方法:一、 发现问题阶段:1、用木偶剧表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5、帮助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及探究的方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小眼镜在动物园所遇到的种种趣事,让学生意识到近视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自主确定研究主题和选择探究方法作准备。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近视这一问题说一说自己最向了解什么,并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协助学生整理,如:小学生近视的比例;小学生近视的成因;近视的预防措施;国家在保护眼睛方面作了哪些工作等。通过对他们兴趣的了解,进而引导他们自主选择研究方向。2、及时审视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探究方法和实践途径,并且根据学生情况加以整理,如:调查身边的同学;到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查阅资料;到
6、卫生所了解情况等。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在收集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加以强调。如:要有礼貌;事先预约;作好准备工作等。指导合作方式与分工,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在学生确定了研究方向以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来指导学生分组,为进一步研究做好准备。在学生明确了研究途径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合作和分工。研究性学习强调全员参与,任务驱动,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探究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此,我设计了以下表格帮助学生明确任务与分工,以便研究的有的放矢,便于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你的研究方向通过哪些途径研究小组如何分工自己负责哪一部分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调查结果二、 解决问题阶段。1、督促和鼓励学生开展实践和
7、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形成结论。在收集整理资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调查采访作出必要的指导。在汇报资料时,教师要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多鼓励学生,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在协助学生完成研究报告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以下表格逐一填写,培养他们尊重科学的严谨态度。研究课题 研究人员 研究内容 研究目的 研究途径 研究结果 成因 预防措施 对策及建议 2、拓宽小学生的思维,及时生成新问题,将体验和探究引向深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生成性。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生成新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3、与社会取得联系,获取支持。在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时,教师要给学生做
8、好联系工作,便于他们工作的开展。三、总结交流阶段。1、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结果呈现方式。在学生交流展示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语文等学科整合,鼓励学生多元化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如歌舞、小品,朗诵,多媒体展示调查过程,小报展示,写倡议书等。在最后,我还特别安排了一次校内宣传活动。这次活动看似与第三次活动重复,但是却很重要,它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他们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能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活动积累经验。在反思和评价时,可采用填写表格,写活动小记和活动心得等方式。(附评价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优良合格不合格优良合格不合格收集材料汇报整理总结交流宣传活动最终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