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浠水段第02合同段K12+100K23+920 全长11.82公里空心板、T梁预制施工组织设计大广北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第二合同段葛洲坝集团项目部二七年四月十六日目 录1、编制说明32、工程概况32.1 概述32.2 主要工程量32.3 自然地理特征43、预制场布置64、主要施工方法及流程74.1 空心板预制74.2 T梁预制15五、质量保证措施24六、安全保证措施25七、人员、机械、材料进场情况26八、施工进度计划27九、施工组织281、编制说明本方案根据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浠水段一期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本、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浠水段两阶
2、段施工图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等编制而成。2、工程概况2.1 概述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浠水段位于湖北省东北部,路线呈北南走向,北起鄂豫交界处的麻城市周家湾,南止于浠水县散花镇。本合同段起点K12+100位于麻城市乘马岗镇董家畈村朱家坳,路线向南过刘家磅、陈家磅、裴家湾、石板冲后,沿万义水库东侧布线,路线向南在四口塘设置乘马岗互通连接白王公路,过万义河、胡家墩、赵家磅、李家坳、竹林咀,经麻城市顺河镇郑家洼西侧至本合同段终点K23+920,全长11.820公里。2.2 主要工程量本合同段共有10座大桥、2座中桥、1座互通式立交。
3、即刘家磅大桥、陈家磅大桥、裴家湾大桥、石板冲大桥、石板冲中桥、细胡家墩大桥、赵家磅大桥、胡家大桥、李家坳大桥、竹林咀大桥、E匝道中桥,均为旱桥。刘家磅大桥、陈家磅大桥、李家坳大桥及竹林咀大桥上部结构采用跨径30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T梁;其余大中桥上部结构采用跨径20米先简支、结构连续预应力空心板。桥梁按路线中心线桩号布置桥跨。本合同段部分桥梁位于平曲线上,曲线上的桥梁简化为直线桥梁设计。上部结构或板按路线中心线(左、右路线设计线)所在的弯道沿弧长方向的标准跨径布置桥孔。其中T梁径向布置,空心板平行布置。墩台均按路线中心线(左、右路线设计线)径向布置。桥梁下部构造桥墩均采用双桩式墩,桥台采用
4、肋板式台、桩柱式台、承台分离式桥台,墩台基础形式大多采用桩基础,个别桥梁采用扩大基础,桩基一般以弱或微风化岩层作持力层,除细胡家墩大桥、赵家磅大桥、胡家大桥按嵌岩桩设计外,其余均按摩擦桩设计。桥梁工程特性见表1-1。2.3 自然地理特征2.3.1 地理位置本合同段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麻城市西北部,属大别山南麓向河流冲洪积平原区过渡的区域,在西仓至万义水库路段交通略显不便。2.3.2 地形、地貌本合同段所处的构造地貌格架,是在燕山期造山作用的基础上,经新生代构造运动改造而成。根据地貌的成因、形态及组合特征,为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区,出露地层为晚太古界大别山群、中元古界红安群,另有晚太古代、晚元古代侵入
5、岩出露。海拔高程一般小于200米,相对高差3080米,沟谷呈宽缓“U”型,斜坡坡角1025,植被较发育,主要为松树、杉树等乔木以及农作物。2.3.3 气候本合同段所在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冬冷夏热,冬干夏雨。年平均气温16.5,月平均最高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40,月平均最低气温2.4,极端最低气温-14.3,无霜期约180250天。年平均降雨量11001400毫米,降水量6月7月最高,月降雨超过200毫米,平均年暴雨数45天,暴雨时易引发河流漫溢和水土流失等灾害。2.3.4 地质条件2.3.4.1 区域地质构造及稳定性本工程位于襄樊-广济断裂以北、麻城-团风断裂以西
6、,大地构造位置隶属秦岭褶皱系的桐柏大别隆起带核部,次级构造单元为桐柏山复背斜的红安褶皱束、新洲凹陷。本工程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主要为地壳间歇性抬升,水平向运动微弱,路线所处岩体区,断层构造发震活动较弱,近代无强震记录,有记录的较强地震震级4.756.0级,因此本路段位于地壳相对稳定区块。表1-1 桥梁工程特性一览表序号桥梁名称中心桩号孔数及孔径(孔-m)上部构造结构类型预制梁板数量(片)预制梁板方量(m3)1刘家磅大桥K12+64018-30预应力混凝土T梁21656902陈家磅大桥K13+660(左幅)K13+650(右幅)5-30(左幅)6-30(右幅)预应力混凝土T梁661737.83
7、裴家湾大桥K14+4007-2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121282.24石板冲大桥K15+940(左幅)K15+950(右幅)15-20(左幅)14-20(右幅)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2322666.35细胡家墩大桥K20+24016-2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2562938.76赵家磅大桥K20+5706-2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961100.67胡家大桥K21+610(左幅)K21+620(右幅)9-20(左幅)10-20(右幅)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521747.38李家坳大桥K22+520(左幅)K22+540(右幅)10-30(左幅)8-30(右幅)预应力混凝土T梁1082845.29竹林咀大桥K
8、23+025(左幅)K23+040(右幅)9-30(左幅)8-30(右幅)预应力混凝土T梁1022686.710万义河大桥K19+348.62(左幅)K19+363.87(右幅)11-30(左幅)10-30(右幅)预应力混凝土T梁1293397.611石板冲中桥K16+5723-2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48555.812E匝道中桥K18+8461-25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8273.913分离式立交K18+422.5现浇箱梁/现浇1301.24 合计153528223.342.3.4.2 地层岩性路线区地层隶属秦岭地层区。本合同段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为晚太古界大别山群、中元古界红安群、第四系更新统地层
9、。2.3.4.3 水文地质本合同段区内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变质岩裂隙水二大类。第四系孔隙水分为:砂卵石承压孔隙水-赋存于主要河流的河谷冲积砂砾卵石层中,地表水补给条件较好,水量丰富,对桥梁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松散粘性土及碎石土孔隙上层滞水-主要赋存河谷两旁、山间洼地等松散粘性土及碎石土中,受大气降水所补给为主,局部受高位下降泉补给,迳流方式以顺坡下渗为主,受基岩阻隔及地形切割排出地表,具有“下雨有水,无雨干涸”的特点,水量贫乏,季节性强,透水性强,属水量贫乏型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变质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Pt、Ar、等坚硬-半坚硬白云钠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风化裂隙
10、和构造裂隙中,均匀性极差,补给来自大气降雨,水量贫乏,对工程影响小。本合同段地表水、地下水多为SO42-HCO3-Ca2+Mg2+型中性、极软-软型淡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2.3.5 交通条件本合同段交通条件一般,沿线有3条道路可以进入主线,分别是:麻顺公路、白王公路、麻乘公路。从主线进入各桥梁施工场地的施工便道已全部完成。3、预制场布置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地势及各工区桥梁分布特点,拟对梁板采取集中预制。由于受现场地形、地势条件所限,预制场采取延伸式布置,即在桥头主线范围内沿桥轴线将预制底座、存梁场、砂石料堆场、拌和站和加工厂等一字排列。预制场内各设置一台跨径18m、腿高6m
11、的龙门吊,龙门吊采用贝雷桁片组成,主要负责空心板预制施工和移梁存放、转运等工作。每个预制场内设1530个预制底座,并配备35套钢模板,模板采用厂制的大型整体钢模板,附着式振动器配3050软管振捣。共设空心板预制场3处,制梁台座76个;T梁预制场3处,制梁台座56个。预制场地布置具体如下:(1)1#预制场地1#预制场地位于K12+910K13+550,主要负责刘家磅大桥、陈家磅大桥共282片T梁预制及存放。设制梁台座25个。刘家磅大桥桥南K12+910K13+015、K13+120K13+170为低开挖区,突击K13+069盖板涵后完成K13+020K13+125回填,形成一期预制场地,二期利用
12、主线K13+170K13+500形成的路堤布置T梁预制及存放场地。(2)2#预制场地2#预制场地位于K15+350K15+780,主要负责裴家湾大桥、石板冲大桥、石板冲中桥共392片空心板预制及存放。设制梁台座32个。必要时,在裴家湾大桥桥头另增设预制场一处。考虑裴家湾大桥、石板冲大桥、石板冲中桥上部构造均为预应力空心板,且三座桥梁距离较近,在同一个预制场内集中预制有利于施工、管理。(3)3#预制场地3#预制场地位于K18+550K19+180,主要负责万义河大桥共129片T梁、E匝道中桥共18片空心板预制及存放。设制梁台座11个。(4)4#预制场地4#预制场地位于K19+530K20+060
13、,主要负责细胡家大桥共256片空心板预制及存放。设制梁台座23个。(5)5#预制场地5#预制场地位于K20+650K20+900,主要负责赵家磅大桥、胡家大桥共248片空心板预制及存放。设制梁台座21个。(6)6#预制场地6#预制场地位于K22+650K22+890,主要负责李家坳大桥、竹林咀大桥共210片T梁预制及存放。设制梁台座20个。4、主要施工方法及流程4.1 空心板预制本合同段空心板有20m、25m两种规格,其中20m空心板共896片,25m空心板18片。混凝土标号C50,预应力钢束采用ASTM416-87a标准低松驰钢绞线,fPK=1860MPa,直径15.2mm,公称面积140m
14、m2,锚具采用OVM15型系列锚具,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型。预制梁混凝土强度达到90%标准强度后,再进行预应力钢束张拉。4.1.1 预应力空心板预制台座台座要求其下层有足够的刚度,并要置于良好的地基上,底板挠度不大于2mm,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mm。台座施工前用机械将预制场地整平,并铺设厚10cm砼将预制场地硬化。梁底座根据设计空心板长度加工成长20m或25m两种规格尺寸,台座宽150cm、厚30cm,基础宽180cm、厚40cm,3处预制场共设台座76个,并用C25砼浇筑。在台座上面铺设5mm厚的钢板或水磨石作为空心板的底模,底座上口预埋50505mm槽钢包边,两侧粘贴止水橡胶皮,底座下部
15、预留横板对拉螺栓孔。预应力空心板张拉以后,板中部拱起,在预施应力过程中,整个空心板的质量就由均匀分布于底板上的均布荷载而逐渐转移为支承于两端的集中荷载。因此梁端部的底板、底座均应加强。4.1.2 钢模板的安装、空心板模板采用分片拼装式钢模板,侧模采用6mm厚钢板,背肋用10号角钢,端模采用5mm厚钢板,模板采用上口对拉螺栓固定,两端用型钢支撑以防变形。、模板缝处理采用丙酮清洗后,抹上FN-309钢板胶,2小时后用砂轮打平。检查模板平整度,对模板进行清洁处理后,涂抹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代替脱模剂。、钢模与底座间应设胶垫(泡沫塑料橡胶厚810mm)或橡皮条儿,橡胶带要有良好的弹性,以保证梁体底模
16、在侧模激振之下随之振动,防止漏浆。模板支立后,下部用螺杆固定,上部用拉杆控制宽度,并用铁丝拉力固定,模板搭接处用2mm厚双面胶带封垫塞平。、钢模立完后,要对其平面位置、高度、节点、联系纵横向稳定性、线型等进行检查。4.1.3 砼浇筑、空心板为C50砼,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符合要求的中粗砂,粗骨料采用干净、坚硬,级配良好的4.7526.5mm碎石,减水剂等外加剂适量加入,不得超过规范要求。、砼的拌制: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砼配料,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检查,搅拌时间不能低于23分钟,并严格控制砼坍落度。、砼的运输:采用砼输送车运输,砼运输能力应适应砼凝结速度
17、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砼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砼浇筑: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位置进行检查,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砼振捣以插入振捣为主,在侧模八字脚处布置附着振捣为辅。附着式振动器采用高频快速外部便携式振动器,振动器开动以灌注砼为准,严禁空振模板。空心板混凝土浇筑分两次进行,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浇筑腹板、顶板混凝土。浇筑底板混凝土时,空心板内腔八字脚以下的砼下料应保证堆积到波纹管以下所有部位后进行振捣,为了保证砼气泡充分排出,砼第一遍振捣完成后,间
18、隔2030分钟后进行复振,浇筑过程中应防止砼过振;、灌注薄壁及面板砼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停止附着振动器。波纹管以上的板壁部位应分两次下料,减少下料层厚。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捣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当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已摊平,不再冒大量气泡,砼表面已泛浆,即表明砼捣固密实,随振随抹平。最后将预制板表面进行拉毛处理,以利于现浇砼与其紧密结合。、砼浇筑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试验人员全过程、全方面的对砼拌制质量进行监测,发现诸如搅拌不均、坍落度过大或过小、碎石粒径及配合比等有异样情况时,
19、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保证砼浇筑质量。在砼浇筑时,按技术规范要求随机取样制作试件,另多做12组试件与空心板同条件养生,为空心板张拉提供可靠的强度数据。4.1.4 模板拆除空心板在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拆除侧模板,拆模时要按搭接顺序拆除,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要小心谨慎进行,不得抛扔使其变形,严禁损伤砼表面和碰撞损坏砼棱角。砼表面缺陷没有经现场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随意修饰。拆模后马上进行模板的整修、清洁、涂油分类妥善存放。4.1.5 养护砼终凝完成后,派专人用麻袋或养生粘覆盖配合洒水的方法进行养生,养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在养生期间确保砼表面湿润。大梁养护时要在同条件、同温
20、度下放置抽查砼试件,与空心板同条件养护,以后可作为预应力张拉的依据。4.1.6 非预应力筋的制作与安装、绑扎钢筋前认真阅读图纸,制定合理加工安装方案。、钢筋主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钢筋接头不设置在梁跨的最大应力处,焊接处与弯曲处的间距应大于10d,其它部位钢筋接头相互错开,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同截面内接头数量不能超过该截面钢筋总面积的50%。、钢筋间距保护层应严格控制在设计、规范要求的范围以内,宜采用810钢筋头点焊,控制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预埋钢筋与空心板钢筋之间采用电弧焊连接,预埋件位置要准确。预制梁时应注意预埋梁板间的搭接钢筋、护栏钢筋、伸缩缝钢筋在梁上的预埋位置。、盘条钢筋采用调直机
21、一次性下料、调直、除锈,螺纹钢必须在下料前进行除锈去污。、严格控制钢筋间距达到设计要求,绑扎要牢固。4.1.7 空心板预应力筋的制作、张拉和锚固、预留孔道本工程采用预埋62mm金属波纹管成孔工艺,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钢板应垂直预留孔中心。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使其能牢固地固定在模板内的设计位置,并在砼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波纹管接头处的连接管宜采用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类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连接时应不使接头处产生角度变化及在砼浇筑期间发生管道的转动或位移,并缠裹紧密防止水泥浆的渗入。安装时严禁电焊火花落在波纹管上,注意检查波纹管有无裂缝
22、,若有裂缝时及时用胶带纸包捆。为防止波纹管漏浆造成穿束困难采取先穿钢绞线或在每个波纹管内放壁厚1cm外径小于波纹管径23mm硬质塑料管,砼浇筑完后立即抽拔塑料管,及时穿入钢绞线。波纹管应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设排气孔及需要时在最低点设排水孔,压浆管、排气管、排水管应是最小内径为20mm的标准管或适宜的塑料管,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金属或塑料结构扣件,长度应足以从管道引出结构物以外。管道在模板内安装完毕后,应将其端部盖好,防止水或其它杂物进入。、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预应力钢绞线应满足国家现有技术规范,有出厂合格证书及质量说明书。预应力钢绞线进场后严格进行检查,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组进行表面质量、直
23、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等。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钢绞线下料应在平坦的部位,下垫方木或彩条布,不得将钢绞线直接接触土地,以免生锈,也不得在砼地面上拖拽,以防磨伤钢绞线,下料长度误差应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对设计图纸给定的下料长度值,应根据选定的张拉设备等复核后使用。为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伤人,事先用钢管架制作成简易的铁笼。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在铁笼内,从线卷中逐步抽出,较为安全。根据空心板端锚固到张拉梁端的距离,工具锚的长度、锚固端钢绞线外露长度和张拉端千斤顶张拉所需长度,确定预应力筋的下料尺寸,下料时采用砂轮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钢绞线的编束:将下好的钢绞线放在工作平台上,每隔1m用
24、22号铁丝按需要将几股钢绞线扎成一组,然后捆扎在一起,形成预应力钢丝束,编束一定要绑紧,钢绞线要顺绕,根与根之间不得相扭,并将铁丝扣向里,以便穿束时顺利通过孔道,编好的钢绞线应编号并标明所使用梁片的种类及孔号,以免用错。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准确,要按编号对应穿入两端同一锚具的锚孔内,以保证全束钢绞线在孔道内不绞不乱。预应力钢绞线可在浇筑砼前或之后穿入管道,本桥采用在砼浇筑之后穿束,对钢绞线,可将一根钢束中的所有钢绞线编束后装入管道中,也可逐根穿入管道中。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准确,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和其它杂物。、张拉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
25、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构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95%。张拉设备千斤顶:采用YDC1500型,行程200mm,锚具:采用OVM15-4、OVM15-5、OVM15-6,油泵:采用与千斤顶配套的ZB4-500型油泵。选用ASTMA416-87a标准低松弛钢绞线。预应力筋张拉应左右对称均衡张拉,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为:0N1左10con(作伸长值标记) N1左50conN1右10con(作伸长值标记) N1右102.5con(持荷2min,锚固)N1左102.5con(持荷2min,锚固)(con为张拉控制应力),N2张拉程序及张拉力同N1。采用应力和应变双控张拉力。
26、张拉操作工艺:钢绞线张拉前千斤顶与油压表必须经过计量机构配套校验并出具报告。每束根数与相应的锚具配套,放好夹片,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张拉时当钢绞线的预应力达10%con时停止供油。检查夹片完好后,画线作标记,作为量测工具夹片内缩的起点。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向千斤顶油缸充油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值的大小以油压表的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控制在6范围内。当油压达到张拉吨位后,关闭主油缸油路,并保持2分钟,测量钢绞线伸长值加以校核。在保持2分钟以后,若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斤顶限位板顶着夹片锁定钢绞线,及时做好记录。全梁断丝、滑丝
27、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1。、孔道压浆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细砂。所有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水采用清洁水。水泥浆强度为50Mpa,水泥浆的技术要求如下:水灰比宜为0.40.45,掺入适量减水剂后可减小到0.35,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合后3h的泌水率控制在2,泌水应在24小时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膨胀剂,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水泥浆的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张拉完成后,应立即将锚塞周围预应力钢筋间隙用水泥砂浆封锚,封锚砂浆抗压强度不足10Mpa时,不得压浆。压浆前,应对孔道清洁处理。波纹管道必要时应冲
28、洗以清除有害材料对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并观察有无串孔,如有串孔几孔应同时压浆。水泥浆拌制至入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范围内。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对于因延迟使用所导致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孔道压浆顺序为先下后上,压浆工作在一次作业中连续进行,并让出口处冒出废浆,直至不含水沫气体的浆液排出,其稠度与灌注的浆液相同时即停止,然后将所有出浆口和孔眼封闭,压浆端的最大水泥浆压力宜为0.71.0Mpa,且维
29、持10min以上。为保证钢绞线束全部充浆,进浆口予以封闭,直至水泥浆凝固前,所有塞子、盖子或气门均不得移动和打开。应根据第一片试验板压浆情况,确定是否选用二次压浆方法。采用二次压浆法时,两次压浆的间隔时间为3045min。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物温度不得低于5,当气温高于35,压浆工作应在夜间进行。压浆后应及时检查压浆的密实度,如有不密实及时处理和纠正;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取不小于3组试件,标准养护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梁体封端对需封锚的锚具,压浆后应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板端混凝土凿毛,然后设置钢筋网浇筑封锚混凝土。封锚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宜使用与
30、板体相同配合比。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封锚后的板体长度。注意检查梁端平面交角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4.1.8 移梁、堆放移梁前在梁的两端标注梁号和生产日期。吊运梁采用龙门吊有轨运输,吊装时采用兜托梁底的捆绑方式。存梁场地应平整夯实,使其不积水,并在场地周围做好排水系统,防止地基下沉,并用C25砼施工成砼平台,以供存梁时用。存梁支点在T梁的理论支撑线上,以枕木支垫,T梁在存放时采取支撑或其他有效措施,保持空心板的稳定性,空心板存梁时间不得超过90天,否则时间过长可能产生过大的预拱度。空心板预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图4-1 空心板施工工艺流程底模修整安装钢筋骨架安设波纹管及锚垫安装模板钢筋骨架加工制
31、作混凝土浇筑施工准备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清孔、穿束张拉压浆封锚段砼浇筑移梁存放整修侧模并刷脱模剂张拉设备检验拌制水泥浆及试件制作混凝土试件压试件预应力束下料编束签认中间交工证书混凝土拌制、运输封锚4.2 T梁预制本合同段T梁均为30m定型构件,共621片。混凝土标号C50,预应力钢束采用ASTM A4167-97标准低松驰钢绞线,fpx=1860MPa,直径15.2mm,公称面积140mm2,锚具采用OVM型系列锚具,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型。预制梁混凝土强度达到95%标准强度后,再进行预应力钢束张拉。4.2.1 预应力T梁预制台座预制T梁台座要求其下层有足够的刚度,并要置于良好的地基上,下沉
32、量不超过2mm。用机械将场地整平,并铺设厚10cm砼将预制场地硬化,梁底座加工成长31m、宽48cm、厚30cm,基础宽120cm 、厚60cm,根据预制强度,3处预制场共设台座56个,并用C25砼浇筑,顶面预埋槽钢,在其上面铺设3mm厚的钢板作为梁的底模,梁体吊点处设活动底板,以便脱模吊运。30mT梁台座按二次抛物线向下设置反拱度,跨中最大反拱值暂时按2cm,两端为0,按二次抛物线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余梁反拱值根据第一片T梁的现场试验数据确定,梁顶线型应与梁底保持一致。预应力梁张拉以后,梁体中部拱起,在预施应力过程中,整个梁体的质量就由均匀分布于底板上的均布荷载而逐渐转移为支承于两端的集中荷载
33、。因此梁端部的底板、底座均应加强。梁座间的间距为6m,以利于钢筋砼T梁的预制。4.2.2 钢模板的安装、T梁模板由侧模、底模组成,侧模采用分节式,在每节与地面支点处设置调平丝杠,并设置横肋和竖向加劲肋。、模板缝处理采用丙酮清洗后,抹上FN-309钢板胶,2小时后用砂轮打平。检查模板平整度,对模板进行清洁处理后,涂抹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代替脱模剂。中板1套、边板0.5套。、钢模与底座间应设胶垫(泡沫塑料橡胶厚810mm)或橡皮条儿,橡胶带要有良好的弹性,以保证梁体底模在侧模激振之下随之振动,防止漏浆。模板支立后,下部用螺杆固定,上部用拉杆控制宽度,并用铁丝拉力固定,模板搭接处用2mm厚双面胶带
34、封垫塞平。、钢模立完后,要对其平面位置、高度、节点、联系纵横向稳定性、线型等进行检查。4.2.3 砼浇筑、T梁为C50砼,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符合要求的中粗砂,粗骨料采用干净、坚硬,级配良好的4.7526.5mm碎石,减水剂等外加剂适量加入,不得超过规范要求。、砼的拌制: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砼配料,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检查,搅拌时间不能低于23分钟,并严格控制砼坍落度。、砼的运输:采用砼输送车运输,砼运输能力应适应砼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砼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砼浇筑: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位
35、置进行检查,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砼振捣以附着振捣为主,插入振捣为辅。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应采用一气呵成的连续浇筑法:T梁均采用水平层浇筑,见图4-2(a);当梁高跨长,或混凝土拌制跟不上浇筑进度时,可采用斜层浇筑,见图4-2(b),或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浇筑,见图4-3。其浇筑方法如下:浇筑方向是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在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产生蜂窝等不密实现象,应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而在距该端45m处合龙。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上下层浇筑时间不宜超过1h(当气温在30以上时)或1.
36、5h(当气温在30以下时)。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方能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图4-2 混凝土的浇筑方法(a)水平层浇筑 (b)斜层浇筑分段长度宜取4m6m,分段浇筑时必须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筑下段混凝土,以保证浇筑的连续性。混凝土浇筑进行中不得任意中断,因故必须间歇时,间歇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凝结时间、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混凝土硬化条件确定,宜通过浇筑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间歇时间一般控制在1.5h3.0h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接缝为斜向,上、下层混凝土接缝互相错开,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马蹄部分钢筋较密,为保证质量,可先浇完马蹄部分,后浇腹板。其
37、横隔梁的混凝土与腹板同时浇筑,浇筑时应分段分层,平行作业,见图4-3所示。图4-3 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浇筑顺序(图中数字表示浇筑顺序)为避免腹、翼板交界处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纵向裂纹,可在腹板混凝土浇完后略停一段时间,使腹板混凝土能充分沉落,然后再浇筑翼缘板。但必须保证在腹板混凝土初凝前将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及时整平、收浆。、灌注面板砼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停止附着振动器。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捣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当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已摊平,不再冒大量气泡,砼表面已泛浆,即表明砼捣固密实,随振随抹平。最后将预制板表面进行拉毛处理,以利于现浇砼与其
38、紧密结合。、砼浇筑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试验人员全过程、全方面的对砼拌制质量进行监测,发现诸如搅拌不均、坍落度过大或过小、碎石粒径及配合比等有异样情况时,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保证砼浇筑质量。在砼浇筑时,按技术规范要求随机取样制作试件,另多做12组试件与T梁同条件养生,为T梁张拉提供可靠的强度数据。4.2.4 模板拆除T梁在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拆除侧模板,拆模时要按搭接顺序拆除,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要小心谨慎进行,不得抛扔使其变形,严禁损伤砼表面和碰撞损坏砼棱角。砼表面缺陷没有经现场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同意不
39、得随意修饰。拆模后马上进行模板的整修、清洁、涂油分类妥善存放。4.2.5 养护砼终凝完成后,派专人用麻袋或养生粘覆盖配合洒水的方法进行养生,养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在养生期间确保砼表面湿润。大梁养护时要在同条件、同温度下放置抽查砼试件,与梁同条件养护,以后可作为预应力张拉的依据。4.2.6 非预应力筋的制作与安装、绑扎钢筋前认真阅读图纸,制定合理加工安装方案。、钢筋主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钢筋接头不设置在梁跨的最大应力处,焊接处与弯曲处的间距应大于10d,其它部位钢筋接头相互错开,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同截面内接头数量不能超过该截面钢筋总面积的50%。、钢筋保护层厚度的保证措施:用不低于结构砼强
40、度的细石砼垫块或建筑专用垫块均匀支垫。、预埋钢筋与T梁钢筋之间采用电弧焊连接,预埋件位置要准确。预制梁时应注意预埋梁板间的搭接钢筋、护栏钢筋、伸缩缝钢筋在梁上的预埋位置。、盘条钢筋采用调直机一次性下料、调直、除锈,螺纹钢必须在下料前进行除锈去污。、严格控制钢筋间距达到设计要求,绑扎要牢固。4.2.7 T梁预应力筋的制作、张拉和锚固、预留孔道圆型钢束管道边跨采用87mm、中跨采用77mm波纹管成孔,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钢板应垂直预留孔中心。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使其能牢固地固定在模板内的设计位置,并在砼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波纹管接头处的连接管宜采用大一
41、个直径级别的同类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连接时应不使接头处产生角度变化及在砼浇筑期间发生管道的转动或位移,并缠裹紧密防止水泥浆的渗入。安装时严禁电焊火花落在波纹管上,注意检查波纹管有无裂缝,若有裂缝时及时用胶带纸包捆。为防止波纹管漏浆造成穿束困难采取先穿钢绞线或在每个波纹管内放壁厚1cm外径小于波纹管径23mm硬质塑料管,砼浇筑完后立即抽拔塑料管,及时穿入钢绞线。波纹管应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设排气孔及需要时在最低点设排水孔,压浆管、排气管、排水管应是最小内径为20mm的标准管或适宜的塑料管,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金属或塑料结构扣件,长度应足以从管道引出结构物以外。管道在模板内
42、安装完毕后,应将其端部盖好,防止水或其它杂物进入。、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预应力钢绞线应满足国家现有技术规范,有出厂合格证书及质量说明书。预应力钢绞线进场后严格进行检查,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组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等。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钢绞线下料应在平坦的部位,下垫方木或彩条布,不得将钢绞线直接接触土地,以免生锈,也不得在砼地面上拖拽,以防磨伤钢绞线,下料长度误差应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对设计图纸给定的下料长度值,应根据选定的张拉设备等复核后使用。为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伤人,事先用钢管架制作成简易的铁笼。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在铁笼内,从线卷中逐步抽出,较为安全。根据T梁梁
43、端锚固到张拉梁端的距离,工具锚的长度、锚固端钢绞线外露长度和张拉端千斤顶张拉所需长度,确定预应力筋的下料尺寸,下料时采用砂轮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钢绞线的编束:将下好的钢绞线放在工作平台上,每隔1m用22号铁丝按需要将几股钢绞线扎成一组,然后捆扎在一起,形成预应力钢丝束,编束一定要绑紧,钢绞线要顺绕,根与根之间不得相扭,并将铁丝扣向里,以便穿束时顺利通过孔道,编好的钢绞线应编号并标明所使用梁片的种类及孔号,以免用错。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准确,要按编号对应穿入两端同一锚具的锚孔内,以保证全束钢绞线在孔道内不绞不乱。预应力钢绞线可在浇筑砼前或之后穿入管道,本桥采用在砼浇筑之后
44、穿束,对钢绞线,可将一根钢束中的所有钢绞线编束后装入管道中,也可逐根穿入管道中。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准确,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和其它杂物。、张拉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构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95%,钢束张拉顺序:0N1 10%con(作伸长值标记)102.5%con(持荷2min,锚固)N2 10%con(作伸长值标记)50%conN3 10%con(作伸长值标记)102.5%con(持荷2min,锚固)N2 102.5%con(持荷2min,锚固)(con为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筋张拉在两端同时进
45、行,均匀张拉。张拉设备千斤顶:采用YDC2500型,行程200mm,锚具:采用OVM15-7、OVM15-8、OVM15-9,油泵:采用与千斤顶配套的ZB4-500型油泵。选用ASTMA416-87a标准低松弛钢绞线。张拉控制采用应力和伸长量双控法,以钢束伸长量进行校核。张拉操作工艺:30mT梁张拉予紧时应先单根予紧,然后再整体张拉。钢绞线张拉前千斤顶与油压表必须经过计量机构配套校验并出具报告。每束根数与相应的锚具配套,放好夹片,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张拉时当钢绞线的预应力达10%con时停止供油。检查夹片完好后,画线作标记,作为量测工具夹片内缩的起点。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向千斤顶油缸充油并
46、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值的大小以油压表的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控制在6范围内。当油压达到张拉吨位后,关闭主油缸油路,并保持2分钟,测量钢绞线伸长值加以校核。在保持2分钟以后,若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斤顶限位板顶着夹片锁定钢绞线,及时做好记录。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1。有关规定:、张拉钢绞线之前,对梁体应作全面检查,如有缺陷,须事先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修补完好且达到设计强度,并将承压垫板及锚下管道扩大部分的残余灰浆铲除干净,否则不得进行张拉。、高压油表、千斤顶经过校核合格后方允许使用,不得超过有效周期。、每跨张拉时必须有专人负责及时填写张拉记录。、千斤顶不准超载,不得超出规定的行程;转移油泵时必须将油表拆卸下来另行携带转送。、张拉钢绞线时,必须两边同时给千斤顶主油缸徐徐充油张拉,两端伸长应基本保持一致,严禁一端张拉,如设计有特殊规定时可按设计文件办理。、孔道压浆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细砂。所有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采用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