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2) 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 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
2、、难点: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一) 教学准备 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等(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演示实验: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拓展: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组织学生讨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与固体不同,有流动性。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二、进行新课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 就
3、像我们在吃火锅时,在中间有一个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开了。假如设想一下,把隔板的一边的水拿走,另一边的水对侧壁就有压强。因此,我们都同意当隔板还在时,两边的水对它有压强,那么,把隔板拿走,水的内部有压强。(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二)引导类比咱们先看能不能把液体分成若干小液滴,(边画示意图,边讲解)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那一个个的液滴,被装容器中。而你是要流动的,旁边在阻碍你的流动。每个小液滴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小液滴所在的位置(深度)有关,也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三)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说根据刚才的讨论,请你
4、谈谈对液体压强有关因素的看法。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同的深度压强不同,不同的液体中同一位置的压强也不同。(四)检验论证我们用实验来验证,现在有这样一种测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教师简介:我把手指压在橡皮膜上,在右侧的“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我们看到“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压强)。请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结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压强相同。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
5、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改用盐水重复,。结论: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学生归纳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五)评估今天的实验只能到此为止。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实验: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五)小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有哪些收获?(六)作业 附:课后总结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4)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5) 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
6、因素有关。 (6) 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5)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6)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连通器的特点 2、难点:从实践生活中找到连通器的应用(二) 教学准备 一组连通器(四)教学过程一、连通器 1、出示连通器,请同学们观察这种容器的形状和特点。
7、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2、将连通器装入水,让同学们观察水位,把连通器沿竖直面旋转,但水未溢出,继续观察。当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让同学叙述自己所见过的哪种属于连通器。茶壶,水塔,锅炉水位计等。3、请同学上台把两根玻璃管和一根橡皮管组装成连通器,并装入水体验连通器的特点。二、船闸介绍三峡水利工程:为什么我们要把长江拦起来?当长江拦坝之后会出现什么难题?引入船闸。让同学先阅读课本船如何从上游行到下游的,然后起来叙述船又是如何从下游行到上游的。三、应用家中的连接情况,在主管和家中的排污管之间接有一段弯管,这段弯管正好连通了它的两端,形成一个连
8、通器 ;平常其中总是有水,可以起到隔住臭气的作用;当有污水需要排入时,由于室内一侧的水面比另一端高,水会自动的流出,直到两边相平为止。练习:1、潜水艇潜入水中越深,受到海水的压力越,它在水下航行的同一深度不同部位处受到的压力。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当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3、船闸是根据原理修建的。4、下列器具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茶壶B、自来水笔C、水渠的过路涵管D、锅炉水位计5、潜水艇深潜到104m的海底时,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一条约30cm的扁鱼在海底游动,这条鱼的形状为什么是扁的?如果将这条鱼拿出水面,它将怎样?6、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9、7、在洪水季节,河水中的含沙量增大时,河水对拦河坝的压强将有何变化?为什么?能力提高8、探究:下表是小阳同学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实验数据: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差/cm1水3朝上2.823朝上2.833朝侧面2.846朝上5.859朝上8.46盐水9朝上9.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1)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3)比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9、请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方便杯、可乐瓶等)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要求写出所需器材、试验过程、现象及结论。(五)小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有哪些收获?(六)作业 1、练习未做完的做为作业。 2、动手动脑学物理。 附: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