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景泰蓝的制作导学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增强文化积累,感受劳动人民精湛的手工艺术的美,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了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了解作者如何用准确、严密的语言有详有略的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教学重点】1.了解说明性文字的准确、严密性与语序的合理安排及语言的分寸感。2.学习课文多种样式综合运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多种说明方法的辨析【活动一】【课前预习】1、关于程序说明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劳动生产中,往往有着一定的进程和次序。生活、工作按着这个次序去做,就会顺利地达到目的;反之,就会走弯路、窝工,甚至会达不到目的。说明这些进程次序的文章,就是程序说明文,它是说明文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2、常见的程序说明文有产品使用书、工艺流程说明、工作进程说明等。2、作者介绍:叶圣陶: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早年当小学教师,并参加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46年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等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文学研究会在创作上最有成绩的作家,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
3、说家。1921年冬,叶圣陶开始尝试童话创作。小白船是他的第一篇童话,表达的是“爱”和“善”的理想主义。从1921年冬至1922年夏,他一共写了23篇童话,于1923年结集出版,书名便是其中一篇童话的篇名稻草人。叶圣陶还发表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厌集(1928年)等。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
4、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发现培养和举荐过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198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3、关于“景泰蓝”的常识景泰蓝又名珐琅,起源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故称为景泰蓝。 景泰蓝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在我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集历史、文化、艺术与独特的传统工艺于一身,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它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民族内涵闻名中外。景泰蓝是由金银铜贵重金属,集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工艺精制而成。珐琅厂生产的京珐牌景
5、泰蓝以其上乘的质量和浓厚的文化品味享誉国内外市场,它制作讲究,技艺精湛,继承了明清两代优秀的传统技艺,并使其得到了更大发展,形成全新简洁,现代时尚的新一代景泰蓝,引领着全国景泰蓝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新中国成立后,景泰蓝的发展历经了时代的变迁,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品种包括景泰蓝和花丝景泰蓝两大类。其中景泰蓝产品又分为金地景泰蓝和蓝地景泰蓝两大部分。花丝景泰蓝又分为金地花丝、银地花丝和蓝地花丝景泰蓝三大部分,同时花丝景泰蓝里还包括金地泡丝、银地泡丝产品。景泰蓝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已经成为家居生活中不可却少的装饰品和长久不衰的工艺品。4、生字词铁砧( ) 譬如( ) 白芨浆( ) 缂丝( ) 硼砂(
6、 ) 铁臼( ) 蘸水( ) 椴木( ) Zhn p j k png ji zhn dun【活动二】【答疑解惑】 将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写在下面横线上 【活动三】【质疑探究】 1、根据课文内容,请说明什么是景泰蓝?明确:中国特种手工艺品之一,最早产于元代,至明景泰年间开始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色为最出色,因此习惯称为“景泰蓝”。2、本文是一篇程序性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有哪几道工序?明确: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3、根据制作的工序,文章的层次如何划分?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参观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交代了写作的目的说一说人们喜爱的手工艺品景泰蓝的制作
7、过程。这一部分交待了写作的缘起,引出后文。 第二部分第2-16段是全文的主要内容,具体说明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又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2、3段介绍制作景泰蓝的第一道工序制胎。 第二层第4-9段介绍制作景泰蓝的第二道工序掐丝。 第三层第10-13段介绍制作景泰蓝第三道工序点蓝。 第四层第14-16段分别介绍了烧蓝、打镀和镀金三道工序。 第三部分第17段概括整个制作过程,强调景泰蓝制作“全部工作是手工”的特点。照应了开头,结束全文。4、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两道,而略写其他? 明确: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详尽地体现了景泰蓝制作的精细、
8、操作的繁复和手工制作的特点; 这两道最重要,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 这两道工序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不为别人所熟知的。5、在说明掐丝这道关键工序时,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明确:综合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法。第一句说明什么叫掐丝是下定义。以粘一棵柳树为例说明如何掐丝用的是举例。“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大右括号”是打比方。最后把掐丝与刺绣比较说明掐丝的对象和材料则是作比较。由于多种说明方法互相补充和配合,使“掐丝”这道关键工序的说明比较完整、具体。6、文章怎样自始至终扣住景泰蓝制作过程中手工操作这一特点的?明确:文章自始至终扣住景泰蓝制作过程中手工操作这一特点不论是
9、在说明每道工序时还是文章的开头结尾都不忘突出这一制作特点。制胎是“打”掐丝是“粘”点蓝是“填”烧蓝是“烧”打磨是“磨”镀金是“镀”。开头点明景泰蓝是“手工艺品”结尾一再强调“全部工作是手工”。文章突出“手工”赞扬了手工艺工人的聪明才智辛勤劳动和他们的特殊贡献。7、第6段中说线条画一般是繁笔的三条科学道理是什么?明确:线条画一般是繁笔的科学道理有“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种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 “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 三条道理列述之后作者以文艺常识“内容决定形式”作比较指出“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 【课文小结】 文章详细地说明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方法,介绍了景泰蓝制作中手工操作特点,赞扬了手工艺工人的精湛技艺、劳动和智慧,从而赞颂了我们民族的伟大创造才能。【课后作业】了解并掌握程序性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完成创新设计中本文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