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40244 上传时间:2025-02-05 格式:DOC 页数:207 大小:1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7页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案(莫世轩)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多彩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4、激发学生亲近、热爱化学,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什么”。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

2、验相关器材:试管、烧杯、玻璃棒、白纸、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化高科技信息资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幻灯片介绍生活中的存在的化学物质,化学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观看“烧不坏的手帕”试验视频,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化学与生活等。2.新课讲授(课本与ppt结合): 生活中化学的重要作用:ppt图片加强对化学的了解介绍在工业、农业、国防与化学相关的事物,从而引入新课题:什么是化学? 化学的发展史:(ppt介绍)a古

3、代化学成就:古代四大发明b近代化学的发展:原子和分子学说的创立c 现代化学的发展:新材料的研制等3.课堂知识总结:(结合课本知识) 化学的重要性 组成化学研究对象 物质 结构化学的发展史 性质 变化规律五、课堂提升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研究物质的 、_、 以及 的自然科学。2、英国科学家 和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_等科学家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3、1869年,_国化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4、绿色化学又称 ,绿色化学给化学家提出一项新的挑战,其核心就是要 。 5、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 A、利用火冶炼金属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C、门捷列夫元

4、素周期律的发现 D、创造出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六、课堂思考1、怎样来区分水和食盐水?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知道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2)通过学生讨论

5、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实验及教具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实验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化学是什么呢?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2.板书: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3.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

6、味。4.课堂实验:(ppt视频演示)并要求列表记录 实验1 水的沸腾 实验2 胆矾的研碎 实验3 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实验4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前的物质变化后有无物质生成1-1液态的水1-2蓝色块状的胆矾1-3蓝色的胆矾溶液1-4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6.实验现象归纳:实验过程中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伴随的现象。7.课堂知识总结:(ppt演示)【课堂能力提升】1、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汽油容易燃烧 B.

7、樟脑丸容易升华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D.食盐易溶于水3.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木材燃烧C.冰雪融化 D.酒精挥发5、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红纸剪成窗花 B.泥土烧成瓷器 C.冰块制成冰雕 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4、将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填入下列空格内。()硫是淡黄色固体_(2)将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火焰加热,硫粉熔化_(3)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_(4)硫能燃烧_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

8、述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2、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实验准备】教师准备: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学生准备:蜡烛、火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1、蜡烛比水的密度是大还是小?蜡烛能不能溶于水?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 问题2、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实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实验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1、 对蜡烛及

9、其燃烧的研究探 究步 骤对 现 象 的 观 察 和 描 述点燃前白色固体,质软、 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燃着时蜡烛熔成液态,形成气态,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放出大量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无色的液滴。点燃后有白烟且可被点燃。讨论:通过探究活动,化学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1) 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如蜡烛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2) 关注物质的变化。3)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等)。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问题: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有何不同?猜想:呼出与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

10、、氧气、水的含量等可能不同思考:如何比较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水的含量的大小? 如何比较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水的含量的大小的方法1) 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别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2)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氧气含量的多少。3) 借助玻璃片区别水含量的多少。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步骤2:取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向两种气体中滴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步骤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步骤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呼出的气体中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

11、的气体的探究现象 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有水凝结结论二氧化碳氧气水吸入空气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呼出气体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多3、畅谈本课的收获。【课堂提升】1.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 水 B 白酒 C 食盐水 D 澄清的石灰水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水蒸气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 D 二氧化碳和水4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

12、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推理5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13、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重点】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难点】滴管的使用。【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教学设计】学习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观看课件、演示实验

14、:参观实验室后,对实验室的实验规则、仪器、药品的认识,形成认识。【课题1】几种重要仪器的使用,相关图标的认识【课题2】固体药品的取用:(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提出问题):1、 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注意指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与败的原因。【课题3】液体药品的取用展示药品:稀盐酸(提出问题): 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2、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课题4】量筒的使用(提出问题):1、

15、回忆初二物理学过的知识,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2、量筒量取液体时,为什么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采用仰视或俯视,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课题5】滴管的使用(提出问题)1、 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么仪器?2、 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注意指导学生实验规范。 滴管向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滴管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课题6】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2)给物质的加热(提出问题)1、 确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实验事项是什么?2、 精灯的火焰各部分颜色为什么不同?3、 怎样熄灭酒精灯?(提出问题)1. 热试管

16、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2. 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3. 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为什么?4. 如何给试管里的液体进行预热?【课题7】托盘天平的使用展示天平提出问题:天平是如何使用的?【课题8】玻璃仪器的洗涤判别仪器洗涤干净的方法: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课堂内容总结】1、 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使用 ;(2)液体药品的使用 。 2、 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2)给物质加热;(3)加热时搅拌。3、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课堂提升】1、下图所示的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有( ) 2、下列做法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17、( )A为了节约药品,可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B过滤时,为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C称量时,用镊子取放砝码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可占试管容积的2/33、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3)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后果是 。(4)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第一单元 能力测试题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0=20分)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

18、础。其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2、我国古代有几大闻名世界的化学工艺是( )A、烧陶瓷、指南针、造纸 B、烧陶瓷、冶铁、印刷、酿酒C、烧陶瓷、造纸、冶铁、制火药 D、制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5

19、、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A、翻放 B、正放 C、随意放6、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8、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

20、仪器有( )试管 烧杯 试管夹 酒精灯 蒸发 皿石棉网 铁架台(带铁圈) A、 B、 C、 D、9、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A B C D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二、我会填:(1分18=18分)1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以及 规律的科学。12、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中,有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保证安全,应做到“三不”;一是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二是不要 ,三是不要 。13、玻璃仪器内壁洗干净的标准是 。14、实验(或探究)成功的关键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 。15、实验(或探究)后,要写出报告,报告中首先要注明报告者姓名,合作者及日期等内容。其报告主要

21、内容有:探究活动名称, , , , , , , 。16、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 。17、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 之一。而实验则是科学探究的 。三、我会探究(参考下表提示)(17分)18、“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探究内容名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探究用品:蜡烛,火柴,2个烧杯(洁净干燥),澄清石灰水。(3)、探究的目的:蜡烛的物理特性,燃烧的条件,燃烧后有何生成物。(4)探究步骤。步 骤对现象观察及描述分析现象成因(可以是假想、推理)点燃前点燃时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用烧杯底部对着火焰烧一会用烧杯完

22、全罩住蜡烛熄灭后(5)结论:(6)疑问: (7)通过探究;谈谈对学习化学的感受:四、我会观察:(1分13=13分)19、右图是探究酒精灯灯焰结构及性质的实验示意图: 请写出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a ,b ,c 。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酒精灯旁细木条上标出的e、f、g处各对应的灯焰部分的名称:e ,f ,g 。利用美术课中所学的明暗表示方法在木条的相应处,把实验观察的结果描绘出来。20、请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实验操作图,你能发现它有什么问题吗?请一一在右边空白处列举出来。液体的倾倒液体的加热五、我会分析(1分12=12分)21、家中食用醋、酱油瓶上的商标常常沾满污迹,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2、人们

23、用眼睛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和俯视,正视、斜视等几种。右图中a为 视;b为 视;c为 视。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 。23、人们用炊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常常有水从壶盖处或壶口处溢出的现象发生,请分析其原因。24、通过参观学校化学、生物实验室的药品柜,医院、工厂的化验室,注意观察药店的药品橱窗,实验台上教师摆放的试剂瓶,你是否发现过这样一个现象:所有药品的标签(品牌的商标)都面向着外面。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和科学依据?六、我会设计(10分)25、请尝试设计

24、一个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摩托车尾气管排出的尾气,供以后研究用。第一单元 能力测试题 参考答案一、1、B;2、C;3、D;4、D;5、A;6、B;7、B;8、C;9、D;10、D;二、11、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12、用手直接接触药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13、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要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4、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15、探究活动目的用品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 结论问题和建议。16、用湿抹布盖灭。17、重要途径,重要手段。三、18、(4)答题要点:水珠,变浑浊,变黑,玻璃破裂,白烟等现象要分别说明,分析原因只要是符合题意就可得分。(5)(6)(7)属开放题,根据情况酌情给分(略)四、

25、19、a、g外焰,b、f内焰,c、e焰心;把g、f、e处所涂的颜色依次变浅。20、瓶塞未倒放;试管口未略向左倾斜;标签未向着手心;试管内倒入液体过多。灯帽未倒置;试管内内倒入的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1/3;未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灯内酒精过多;试管夹未夹在离试管口的1/3的地方。五、21、答题要点:残留液体玷污标签,脏手、灰尘等属次要原因。22、俯视,平视,仰视,b、c、a。23、答题要点:水过多;热膨胀;沸腾。24、取用便于识别,方便。六、25、答题要点:气囊取气,再次释放,排水法收集等。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成分及各成分的用途,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2、

26、通过共同设计、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体验探究乐趣。3、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4、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5、通过观察图片表格、讨论交流,归纳空气的主要用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6、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要点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规定通过实验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本课题的重点,通过过量红磷在燃烧匙中燃烧,观察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总体积的l5。

27、1、反应现象:生成白烟;放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2、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注意:由于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现象应该描述为白烟,而不是白雾(指液体小液滴)。讨论: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它能支持燃烧吗?它能溶于水吗?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溶于水。要点2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一般来说它的成分比较固定。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可见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要点3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都是纯净

28、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成分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讨论:冰水共存体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要点4 氧气的用途主要是供给呼吸(医疗急救、登山、潜水、航空)和支持燃烧(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宇宙航行)。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要点5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氮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性质不活泼。要点6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曾被称做“惰性气体”。稀有气体的用途有:(l)作为保护气

29、:焊接金属时用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2)制成多种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霓红灯等;(3)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要点7 空气的污染1污染源: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2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的启发而做的呢(具体研究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2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小结空气的成分,介绍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介绍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3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性质的概念。【课堂提升】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澄

30、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变浑浊_ (2)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 时间_ (3)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潮湿_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为(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蒸气 B雪碧饮料 C江特矿泉水 D新鲜空气4、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威胁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问题,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A酸雨 B、臭氧层空洞 C、潮汐 D、温室效应5、氧气的性质比氮气活泼,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氧气比氮气活泼的是( ) A、氧气和氮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用于炼钢,氮气常用于保护气 C、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在氮气中不燃烧D、食品包装防腐

31、时充入氮气而不充氧气6、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氖气、氮气等5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A、可用于气焊以及化工生产的是_; B、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_; C、充入电光源中能产生红光的是_;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 E、松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是_。7、许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要原因是防止: a、粉尘污染 b、噪声污染 c、发生火灾 d、产生有害气体,请选择正确的填空_。 课题2 氧 气【教学目标】1、能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知道一些化学反应现象,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氧气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2、通过亲自动手观察许多物质在空气中和在

32、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培养观察能力;学习从个别到一般归纳事物的方法;通过从不同侧面描述化学反应及类型,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3、将学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的概念【实验准备】光合作用实验装置、木条、火柴、药匙、镊子、四瓶装满氧气的集气瓶 、试管、玻璃片、研钵、水、硫酸铜晶体、硫、木炭、铝箔等。【教学过程】课程导入:ppt图片展示生活中与氧气相关的事物,引入课题氧气。1、 氧气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氧 气 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密度 比空气略大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提问:(1) 氧气

33、气态、液态、固态是如何改变?(2) 如何辨别出氧气?2、 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应物名称反应物颜色状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文字表达木条硫木炭铁丝【指导实验】比较观察木条、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的变化。学生实验并根据现象完成下表:【引导思考】上述四种物质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分析】1、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在纯氧气中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2、光合作用实验中,木条在空气中只看到火星,而在氧气中复燃的原因?【讨论】(1)铁在空气能不能燃烧?为什么?想一想,能利用铁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为什么?(2)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丝上系一根火柴棒,为什么?还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什么?

34、为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3)在这个实验时,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砂,为什么?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2)氧化反应(3)缓慢氧化讨论: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反思小结】1、学完本课应该知道什么?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可以支持燃烧,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课堂提升】1、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C.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

35、氧气中能燃烧2、下列变化中,有氧气参加化学反应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风力发电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蜡烛燃烧 3、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气味 B、密度比空气略大 C、不易溶于水 D、能助燃,供给呼吸4、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5、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石蜡 D、硫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初步学习自主设计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2、通过

36、对碳、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3、通过催化剂和氧气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分解反应。【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实验准备】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取氧气(1)分解过氧化氢(H2O2)(2)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

37、(3)加热高锰酸钾(KMnO4)思考:用哪一种药品制取氧气最好?视频导入:实验探究制取氧气2、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思考:实验反应过程中的共同点有哪些?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 + B = AB(2)分解反应:AB = A + B思考:你能从我们所学的化学反应中各举一例吗?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支取装置(2)收集装置(3)实验步骤(4)验满方法(5)放置方法6、氧气的工业制法ppt视频导入【课堂提升】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产生氧气 B、生产氧气的速度慢 C、产生氧

38、气的总量少 D、没有影响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1)碳酸 二氧化碳+水 (2)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3)氧化汞 汞 + 氧气 (4)石蜡 + 氧气 水 +二氧化碳4、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熄灭酒精灯;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5、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

39、( )A、分离液态空气 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氯酸钾受热分解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第二单元 测 试 题一、我会选1、按体积计算,在空气的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2、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反应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镁 + 氧气氧化镁 C、氢气 + 氧气水 D、氯化氢 + 氨气氯化铵 3、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玻璃杯破碎 C、大米酿酒 D、燃烧4、各校开运动会的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五氧化二磷5、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