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3高考生物密破仿真预测卷08.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139311 上传时间:2025-02-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生物密破仿真预测卷0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3高考生物密破仿真预测卷0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3高考生物密破仿真预测卷0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3高考生物密破仿真预测卷0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3高考生物密破仿真预测卷0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高考生物密破仿真预测卷08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第1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卷时,必须使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

2、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满分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2.人体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仍保持活性3.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核酸、酶、果糖、脂肪均含有元素C、H、0、N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本尼迪特试剂,颜色呈红黄

3、色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A B C D4.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有密切的关系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和的流动速度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答案】D【解析】是糖蛋白,是膜上的蛋白质,其在不同的细胞中种类不同,是磷脂双分子层,在不同的细胞中应是相同的;糖蛋白可参与细胞的识别、免疫等作用,还能形成糖被,在细胞外形成黏滑的保护层。a和b

4、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分别属于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两者都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而肝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为主动运输。所以D选项错误。5下图是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定 ( ) A.A为ADP,B为ATP B.能量1和能量2相同 C.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D.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6、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 )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单侧光照射下,幼苗向光弯曲生长,而切去尖端的幼苗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将载有

5、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说明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所以A选项正确。7.右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B.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C.若E3的催化速度比E4快,则D的产量比

6、E多D.若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则B的产量比A多8. 图1中a曲线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度条件下,某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单位时间内同化的CO2量);b曲线表示同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量(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依据检测结果,可获得的结论之一是A.在2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最高B.在20与30时,有机物积累的速度相同C.在25时,有机物积累的速度最快D.在40时,有机物的量呈负增长【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的速率只看a线,从图上看,25时光合作用最强。有机物的积累=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的量只看两线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大,积累速度越快。20时积累速度最快;有机物负增长,表示呼吸量大于光合作

7、用量,只有40。9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之间的关系。对下列图示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甲L点时,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B图乙中由纵轴、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C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D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O2浓度应调节到图乙中N点对应的浓度10.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条件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

8、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所以D选项正确。11.分析下图并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汽和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12.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

9、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答案】B【解析】氧气来自水光解;光照强度为a时,装置内没有氧气减少,说明光合作用在进行;在照光后,CO2含量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低于照光前;甲、乙、丙三组释放O2的量不同仅与光照强度有关。所以B选项错误。13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途径,存在于造血干细胞的是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产生的胰岛素: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内环境CCO2:细胞质基质产生细胞膜内环境

10、D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14.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的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所以细胞内的 基因型不同,蛋白质的种类也不同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C与相比,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D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15.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

11、%盐酸洗去浮色 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 B. C. D.1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17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

12、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答案】D【解析】性状分离指的相同表型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不同表型或出现不同于亲本表型的个体,D属于测交,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18.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13、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19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以下是对该系谱图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家族中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有:2、4、5、6、8、9、12、13C家族中10为杂合子的几率为1/2D若家族中14与一患者结婚,则他们生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320如图所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健康的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e过程,a、b、c、d均可发生B在真核细胞中,a和b

14、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和细胞质C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氨基酸Da过程只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间期21去年有一批次蒙牛纯牛奶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140%。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C肝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22下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区域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两处都有大分子的生物合成,图中DNA可以

15、与有关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B处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处没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C处有DNA聚合酶参与,处没有DNA聚合酶参与D两处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23下列过程,哪些是发生于生物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性激素的合成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过敏反应导致血浆蛋白渗出血管,进入组织液A BC D24.右图是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Y中O2进入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经过3层细胞膜结构B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X和YDX、Y

16、、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Aa处可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B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处对应的轴突膜上,钠离子通道是关闭状态,钾离子通道是开放状态D兴奋在a、b细胞间的传递是可以双向的26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错误的是( )A餐后60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B餐后适量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

17、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细胞的分泌负担【答案】A【解析】餐后60min时,胰岛素分泌上升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所以A选项错误。27某健康人在上午11点前仅进食了早餐,下图为其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 点时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增加,A 点时体内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B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将血糖转化成各种氨基酸CB 点时肝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D激素只运输给靶细胞,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28.右图表示两个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B内部已经侵入了麻风杆菌,则A可能是浆细胞B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

18、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有关C若A是死亡的细胞,B是吞噬细胞,则A被B吞噬后被分解的过程主要与溶酶体有关D若A是吞噬细胞,B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细胞,则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A【解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首先要通过细胞膜之间的识别,它们的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吞噬细胞对衰老死亡的细胞的分解主要与溶酶体有关;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细胞,使其暴露出特异性抗原,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29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过程属于感应阶段,过程属于反应阶段C效应细胞能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长时间存

19、在于生物体内,使生物体长期具有相应的免疫能力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30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样地类群数个体数第1层第2层第3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人工广场绿地14831827422某植物园13741909218农用地11849211321注:第一层为距地表05 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 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 cm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C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20、D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31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不能据此判断该细胞正在失水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D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32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右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可能是稳定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可能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答案】C33

21、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 B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同步的 C领域行为是一种调节社鼠种群数量的内源性因素 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34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答案】D【解析】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等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所以D选项错误。35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

22、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大型植物不是该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生产者B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构成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单向传递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36下图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C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37.毛角蛋白型中间丝(KIF)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获得转KIF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中要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

23、A连接酶和质粒B在过程中,用胰蛋白酶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C. 在培养过程中,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调节PHD. 在胚胎移植前,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38下列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获取骨髓瘤细胞和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从腹水中提取抗体;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以下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验顺序应当是B产生多个杂交瘤细胞的过程称为克隆 C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D该过

24、程产生的抗X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39培养某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测量其细胞周期为G1期(DNA合成准备期)10h、S期(DNA合成期)8h、G2期(纺锤丝形成准备期)4h,分裂期2h。一个细胞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培养30h,再更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h。结果一个细胞的DNA相对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符合( )细胞数DNA相对含量A40.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

25、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答案】B【解析】果醋制作中所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它是一种好氧菌,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通入空气;腐乳卤汤中酒精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高压灭菌会使酵母菌失去活性,无法进行发酵;在腌制腐乳时,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食盐用量,接近瓶口部分豆腐表面的盐层最厚。答案:B第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60分。)41.(15分)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字母或数字)(1)在细胞分裂间期,

26、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_。(2)细胞的识别与中的 _有关,结构的基本骨架是 _。观察活细胞中的常用的染色剂是_。(3)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填标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填标号)中。(4)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_。(用“”和序号标示)(5)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层数为_层。(6)若某人某细胞发生了衰老现象,则的体积会_;若某人某细胞的_和_发生突变,则该细胞会变为癌细胞。(7)上面图示的结构中_ _(填标号)的膜

27、通过_发生融合而相互转变,这种融合的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 特点。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_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答案】( 15分 每空1分)(1)f 染色质 (2)a 糖蛋白 c 磷脂双分子层 健那绿(3) 和 (4) (5)0(6)增大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7) ,囊泡,流动性,选择透过性42(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借助8套密封的相同探究装置,探究不同光强度(单位:lx)与被子植物蛇舌草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来表示)的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小时内记录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1)在每个光照条件下,均设置1、2、3组的目的是

28、。(2)在光照强度为1000lx时,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 。黑暗时,蛇舌草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 。(3)当光强度由5000lx提高到6000lx时,限制其氧气释放量增加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此时,RUBP的含量变化是 (4)根据上表数据,在右坐标图中画出光强度在1000lx3000lx时光合作用产生O2量与光强度关系的柱形图。(5)你认为还可以通过检测 来表示蛇舌草的光合速率。【答案】(11分)(1)减少(避免)实验误差(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叶绿体(类囊体)、细胞溶胶和线粒体(2分,写出其中之二得1分,写全得满分) 需氧呼吸(1分)(3)二氧化碳浓度、温度(2分,写出其中之一得1

29、分,写全得满分) 不变(1分)(4)见右图(3分,标注横、纵坐标正确得1分,画对柱形图得2分)(1000是4.2;2000是10.5;3000是15.8)(5)二氧化碳吸收量(1分)【解析】从图示可知,设置多组相同实验减少实验误差,有光照情况下,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类囊体,黑暗中蛇舌草的细胞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当光照强度从5000lx提高到6000lx时,光合速率几乎没有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是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温度。C5增多。检测植物光合速率一般通过CO2吸收量或氧气的释放量或有机物的积累量来检测。43.(11)甲病是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设基因为B、

30、b)。表一、表二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病调查的结果记录。请分析回答:(1)分析表一数据,可反映出甲病遗传具有 特点。(2)依据表二调查的各项,可知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的目的是希望了解甲病的 。表二家庭类型二中儿子的致病基因最可能来自于 (填父亲、母亲)。(3)请写出表二家庭类型三的遗传图解。 。(4)若家庭类型二中患甲病的女儿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后,生了一个患乙病(设基因为E、e)的女儿。则该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 。(5)下图表示某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图中I过程需要 酶参与,完成II过程的运载工具是 。a、b彻底水解的产物与c、d彻底水解的产物的区别是

31、。(4)Ee XBY(1分) (5)RNA聚合酶(1分) 转运RNA(1分) a、b中含有脱氧核糖、胸腺嘧啶,c、d中含有核糖、尿嘧啶由于乙病夫妇均不患病,而生了患病的女儿,说明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所以男性的基因型为Ee XBY,图中是转录,是翻译过程,转录需RNA聚合酶,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转运RNA。ab是DNA,cd是 RNA,所以DNA特有的脱氧核糖和T,RNA特有的核糖和U。44(8分)2010年广东冬天显得特别冷,部分地区温度创35年最低。(1)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 。在低温情况下,人体调节方式为 调节,能够作用全身组织细胞增加产热的激素是 。(2)在寒冷天气里,中老年人容易患冷凝集

32、素综合征,该疾病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机体产生抗体IgM作用于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在免疫学上此种疾病属于 病。(3)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结果如下。本实验中自变量是 实验过程需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其目的是 c、d处数据说明了 。如果实验人员在f处注入Ach,d处给予刺激,c、e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测量不到电位变化的是 处。44、(7分)由于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季出现由蓝藻爆发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滇

33、池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来判断。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pH,则早上比傍晚要_。(2)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来影响蓝藻的生长的。(3)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 (已知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

34、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水样编号A组(原始水样)0.20.30.311010776.5B组(添加N)11.522.52019181718C组(添加P)899.510119.57.57.57D组(无添加)0.20.20.31109776.5请回答有关问题: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 _。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或叶绿体等细胞器,答出一种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也

35、给分)低(2)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酶的活性(3)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对照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解析】(1)蓝藻为原核生物,而绿藻是真核生物。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水中的CO2在傍晚较早晨低,故水体pH在早晨较低。(2)水体出现蓝藻爆发的原因是污染物的排放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从取水点向下游的污染明显加重,说明工厂是污染源。由A、B、C、D对照知B组号以后水样中蓝藻数量较其他组别多,说明N是限制河流中蓝藻生长的因素,即河流中P含量超标。46(9分)植物的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的意义。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无病毒植株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方面

36、。请回答相关问题。(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2)在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一般来说,在_ 期,花药培养成功率高,为了挑选到此期的花药,通常选择_ 的花蕾。(3)为了进一步确定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要通过 来观察,通常需要用 来染色,但有些植物的花粉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一铬矾法,此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 色。(4)采用的MS固体培养基中除含有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外,还需添加植物激素,其中主要是 。 (5)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项中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的是 ,采用灼烧方法进行灭菌的是 。(答序号)培养皿 培养基 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三角锥形瓶 接种环 花蕾2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