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做功了吗教学目标:1、 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2、 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3、 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重点: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教学难点: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水平推箱子,推力方向怎样?3、向上提箱子,拉力方向如何?4、重力的方向如何?二引入新课依日常生活中一些做:“工”和“功”的例子。引入新课并启发学生区分“工”与“功”,进一步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三新课教学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 (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F)(2)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 2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 (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力。3功的理解。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 (2)功的单位:焦耳,1焦=1牛米。 (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
3、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4)1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米。4功的计算。例: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析:水平做功等于水平推力F和水平前进的距离s的乘积FS.匀速举箱子时用的力F与箱子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举箱子是F克服重力(阻力)G使箱子在F方向上升高h,故所做的功W2=Fh=Gh。这种情况下,常常为了简便而说,克服阻力G做的功W2 =Gh。5学生练习。马拉着质量是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了400m,做了3105J的功,求马的水平拉力?6课堂小结。7作业。P1641、2、3、4。板书设计: 第三节 做功了吗一、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 (2)功的单位:焦耳,1焦=1牛米。 (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4)1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