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物理下册 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教案 沪粤版-沪粤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31833 上传时间:2025-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下册 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教案 沪粤版-沪粤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物理下册 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教案 沪粤版-沪粤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物理下册 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教案 沪粤版-沪粤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物理下册 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教案 沪粤版-沪粤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物理下册 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教案 沪粤版-沪粤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3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学生分析初三级学生,学生已基本具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学习热情高,求知欲望强。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过能的多种形式,学习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电能的转化、热传递,刚刚学习了能源危机和开发新能源;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的学习,学生对能量转移和转化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本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学习作了较为全面的铺垫。另外,在生产生活中到处都有能的形式与转化,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物理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化和再认识。教

2、材首先分析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能量,并分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化的事例,指出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最后阐述了能的转移和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提出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说出一些常见的能量名称,知道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2知道能量是可以转移和转化的,能分析一些常见现象中的能量转化问题;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并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永动机”失败的必然性;4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从而了解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经历能量转移和转化两个活动过程。参与“永动机”失败原因,以及能量在转移

3、和转化过程中具有方向性的交流讨论过程。感悟实践活动和交流讨论的方式是学习物理知识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的认识,知道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将变成“无用的能量”,进而树立珍惜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意识。同时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中价值。教学重点能量的转化教学难点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理解教学策略1密切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系,紧密结合先有的生活经验及社会知识;2主要是自主阅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用多种形式交流信息、理解和体会,加强讨论和交流;3本节设了三个段标,即“能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守恒定律”、“能在转移和转

4、化过程中的方向性”。本节课采用用“观察与思考”、“阅读与交流讨论”两个活动来完成。教学资源准备教学平台(含实物投影仪)、PPT课件专用遥控器、教学课件;教学流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min)通过“温故知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到物理课堂和课堂主题。通过回忆和思考把握本节课学习的主题和方向二、新课学习1学习目标展示(1min)通过投影准确提示学习目标,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学生看投影,明确了学习目标。2自学指导(2min)通过投影和解说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

5、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是自学更有效。学生看投影同时听老师的说明,做到三个明确: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后的要求。3学生自主学习(8min)活动1:活动2:活动3教师通过察言观色和组间巡视,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帮助落后的学生和学习小组。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指出各种运动形式所对应的能量,指出是什么能向什么能的转化。4自学成果展示通过实物投影作业、问题解答反馈学生的自学效果。学生评价同学的作业5合作交流(10min)活动4:活动5:引导学生归纳,寻求规律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

6、的知识运用。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已见。学生找错误,分析错因,通过讨论,寻求正确答案。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堂小结(2min)1我学到了:2我感受到了:3我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三维教学目标角度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迅速回顾课堂内容,进行知识小结,形成知识脉络四、当堂训练(15min)内容在学案中布置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课堂作业。明确作业要求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引导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作业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作业,巩固知识和形成能力。组内相互交换批改评价五、作业布置(1min)六、课堂板书七、教学反思二、学案学习目标1

7、能说出一些常见的能量名称,知道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2知道能量是可以转移和转化的,能分析一些常见现象中的能量转化问题;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并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永动机”是否能成功;4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从而了解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性。学习过程一、观察与思考活动1:认识能量的形式1奔驰的汽车、拉弯的弓和空中翱翔的飞机都具有 能;2喷发的火山、铁水和烧烤炉都具有 能;3蜡烛的火焰、光纤、鸟巢的灯光都具有 能;4被静电吸引的头发、放电现象和电脑都有 能;5石油、煤炭和各种化学物质都具有 能;6原子弹、核弹和核反应堆都具有 能;7运动场上有下面这些能量形式:

8、。活动2:认识能量的转移8在图20-15中(a)内有适量的凉水的试管放入烧杯的热水中, 由热水转移到凉水;(b)绿色球匀速下降、蓝色球匀速上升, 由绿色球转移到蓝色球;(c)发电站发出的电能通过输电线送到用户, 由发电站转移到用户。活动3:认识能量的转化9在图20-16中(a)电池充电时, 能转化成 能;(b)电池放电时, 能转化成 能。10图20-11中核电站工作时,将铀核裂变释放的 能转化成蒸汽的 能,然后将高温高压的蒸汽通入涡轮机中,驱动涡轮机转动,使蒸汽的 能转化成涡轮机的 能,并带动发电机,使 能转化成 能。11阳光、大树、火力发电站和电动车四幅图片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12小结:

9、自然界常见的能量形式有: 、 、 、 、 、 ;自然界的能量不仅可以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形式多样的能量之间还可以相互 。二、阅读与交流活动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13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 ,也不会凭空 ,只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一种形式 为另一种形式。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 。14利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观点分析,永动机能做成功吗?活动5:了解能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的方向性15热传递时,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说明能量转移时具有 ;16 行使中的汽车克服摩擦使地面和车轮变热,但这部分内能不能利用起来推动汽车行进说明能量转化时具有 ;

10、17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总量不会减少,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能源呢?知识小结1.我学到了:2.我感受到了:3.我能解决的问题:当堂训练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1 如图所示中的各物体分别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其中(a)具有_、(b)有_、(c)有_,(d)有_。2 电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_和_。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_能转化为_能。水电站里的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_能转化为_能。3写出下列过程中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情况。(1)木柴燃烧:_;(2)核电站:_;(3)物体碰撞:_。4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到另一个物体,而能

11、的总量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5现代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并且种类多样,如(1)电能 (2)太阳能 (3)化石能 (4)核能等。下列是生活中用到的一些器具或生产工具,其中分别用到了哪种能量,填入序号。a太阳能热水器_; b 煤气灶_c电冰箱_; d原子弹_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6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B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C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7下

12、列几个例子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火箭升空而起 B燃料燃烧得到的内能C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D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被植物吸收,发生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B葛洲坝水电站是利用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来发电的C热机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历史上先后出现的“永动机”符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9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能的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AB) A、子弹打进墙壁的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电熨斗通电后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C、燃烧木柴把水烧开的过程中,木柴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3、三、综合能力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0请阅读下面的介绍,回答相关问题焦耳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测出了热功当量。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也走过弯路。年轻的时候,焦耳也和许多人一样设想制作一种“永动机”不需要给它提供任何动力(即不消耗任何能源)就能自动工作起来的机械装置。他曾通宵达旦地冥思苦想,不断地设计、制作,但没有一次是成功的。接连的失败引起了焦耳的深思,他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执迷不悟”,而是反思原来的设想,重新确定新的探究课题。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在新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成功,发现了科学真理。(1)“永动机”制造一直失败的原因是:它违背了_。(2)你从焦耳科学探究的历程中得到的启示是:_。11为什么人造地球卫星在转道上运行时不会被烧毁,而当它进入稠密的大气层时,就会被烧毁?请从能的转化角度来回答。课后作业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