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噪声与环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从不同角度理解噪声的概念。2、了解噪声的危害及防治。3、知道分贝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噪声的防治。教学难点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课件出示)(二)引入新课(三)出示学习目标(课件投影)(四)新课教学:教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学习课本内容,思考:1、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分别说说什么叫噪声?2、噪声主要来源于哪里?3、噪声等级用什么表示?单位是什么,符号如何表示?4、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各组在组长带领下先自主学习3分钟
2、后交流自己的收获,5分钟后比比哪组的学习效果最好。)后教:要求学生识记的声音等级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检测: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悦耳的音乐声可能是噪声;B.噪声都是机器工作时振动时发出的;C.噪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D.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2、一般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 )A.喜欢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B.喜欢在30-40dB的安静环境里C.喜欢在80-90dB的热闹环境里D.就是100dB以上的环境也不在乎3、
3、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 A.90dB B.50dB C.70dB D.30dB 教学指导二:请同学们结合图认真学习“噪声的防治”部分内容,思考:1、从哪些环节能减弱噪声,并举例说明。2、噪声等级用什么检测?他能不能用来防治噪声?(各组在组长带领下先自主学习2分钟后交流自己的收获,4分钟后比比哪组的学习效果最好。)后教:比较:听到声音的三个条件与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声源的振动 传声的介质 健康的耳朵声源处减弱 传播途中减弱 耳朵处减弱检测:1、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有放好就会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 )A、戴上耳塞或捂上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关上
4、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把衣服放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停下洗衣机用手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广州市近年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许多绿地,在道路两旁栽种了大量树木,改善了城市环境.下列关于城市绿化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环境温度B.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可以改善空气质量C.在道路两旁栽种树木,可以减少车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D.城市绿化后,可以减少工业废水和车辆尾气的排放3、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C.用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 D.戴上防噪声耳塞小结:1、不同角度噪声的概念。2、噪声的等级及危害。3、防治噪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