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教材分析第四章内容的编写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让学生了解STSE关系,深化对科学的认识,关心科学技术进展,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地球上的资源与环境。本课时主要介绍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的索取必然将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通过人与环境之间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本节是第四章的一条总脉,为下面“能源及其利用”、“低碳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几节的学习作好铺垫。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此前已经学习
2、了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对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节内容在知识与技能上的要求不高。九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能够对材料进行客观分析,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读图、阅读、思考与讨论,收集相关素材等。但是由于受年龄限制,他们看待问题往往不够全面,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发展观,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知道人口增长快慢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能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说明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 (3)知道什么是环境问题,能通过一
3、些具体事例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危害。(4)知道目前人类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知道处理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 2.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得信息,并能将所获得的信息加以表达和整理; (2)关注社会热点,应用身边的事例讨论分析认识人类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人类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的分析讨论,对学生渗透辨证思想教育;(2)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因忽视环境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建立人类社会发展受环境制约的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4重点难点重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
4、环境的自觉性,提高社会责任感。 难点:建立人类社会发展受环境制约的观念。5教学准备1.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4个小组分别为“二胎政策全面放开”辩论赛正方、反方,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收集全球环境问题,并制作汇报用的PPT 2.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剪辑 3.多媒体课件4.学习任务单6教学过程情景创设辩题: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始于1980年。当年,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首次以公开信的形式倡导“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标志着我国的生育政策开始转变为严格控制二胎和独生子女政策。该公开信同时还提到,“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可以缓
5、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如今,“一代之约”的时间已到。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到了结婚生子年龄。而中国的人口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二胎政策是否应该全面放开?辩论:以两个小组为一个单位,开展正反辩论(攻辩2m、结辩1m);小组结辩代表展示。在正反双方总结陈词中所涉及的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板书。合作探究1.人口增长布置任务:(1)阅读课本P118图42的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增长曲线中,我们可以获知哪些信息? (2)为什么世界人口在最近几个世纪急剧增长?学生认真阅图、得出信息、整理分析:(1)世界人口增长呈加快趋势 ;不同发
6、展水平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发达国家人口增幅小,发展中国家增幅大。(2)人口增长原因:世界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发展中国家由于主权独立 、政治解放使生产力迅速发展,而导致生活环境及医疗条件的改善所致。2.人类需求展示材料: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在座谈会上,村干部介绍了关停污染环境的矿山,然后靠发展生态旅游借景发财,实现了“景美、户富、人和”。习近平听了高兴地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天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鲜明提出,如果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
7、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十年后的2015年3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指导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思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达到70亿,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阅读p118-120,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哪些需求呢?(2)人类与环境之间有怎么的关系呢?(3)人口可以无限制的增长吗?小结:(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粮食,因而需要一定耕地;需要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
8、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需要空气;需要燃料、矿物等多种自然资源;需要森林、草原, 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2)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环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要接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即人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3)全球光合作用产物40%可为人类活动所利用,地球表面目前可以供养80亿到150亿人口。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人类发展必须与环境相适应。3.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1)环境问题与人类发展的经历的四个阶段自学p120页,完成下列“环境问题与人类发展的经历
9、的四个阶段”表格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利用自然阶段 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主要环境问题 局部有限影响改造自然 阶 段 农业 时期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发展 灌溉和农耕主要环境问题 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地区性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征服自然 阶 段 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水平 发展速度惊人主要环境问题 过度开采资源,排放“三废”,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协调发展阶 段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产力水平 达到较高的水平主要环境问题 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0世纪70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2)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 导语: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
10、增长,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请看前央视著名记者柴静自己花费100多万元所拍摄的环保公益纪录片穹顶之下,近段时间在各大电视网络媒体受到极大关注,下面是老师截取的其中一小段任务:人们感叹:想看看蓝天白云,现在都变成了一种奢望,想下河去游泳戏水,现在更是一种梦想啊!纪录片中反映的就是当下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环境现实状况。雾霾属于大气污染类的环境问题。读P121页图4-4,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有哪些?这些环境问题会不会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呢?小结:环境问题按其性质可分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人口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为谋求人类与环
11、境的协调发展,各国应合理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4.关注家乡 破解十面埋伏还我一片蓝天,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开化拥有一方净水、片片青山、湛蓝天空! 新闻展示根据浙江省环保厅环境质量通报,2014年我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全省58个县级城市中,位居第一。数据显示,我县2014年PM2.5平均值为29ug/m3,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6%。清新的空气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的有力保障。 早在1997年,我们开化就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目标。近几年,我县否决引进的项目和企业有两百多个,限制关停的高能耗企业将近33家。我县地表水水质常年在类之上,PM2.5指数平均小于35,空气质量常年以优为主,森林覆盖率高
12、达80.4%山清水秀生态好,这就是位于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县最亮丽的名片。到2020年,形成三二一现代产业结构,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到2030年,将实现最终目标,建成自然、人文、休闲、美丽开化国家公园。问题:对于国家公园建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学生回答(板书:控制、保护、节约)课堂小结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板书:和谐)不久的将来天会更蓝,水会更绿,人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的。 朗诵: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保护它、珍惜它 我们责无旁贷 只要我们愿意 只要我们有心 一个举手之劳 可以为濒
13、危的地球带来重生 可以为燃烧的地球带来希望课堂练习1.根据“世界人口增长图”,你认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世界人口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 B每增加l0亿人口所需时间在缩短 C与20世纪相比较,l9世纪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 D19世纪之前人口并没有增长2刀耕火种、砍伐森林,导致植被破坏,形成区域性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这是人类在什么时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 ) A采猎文明时期 B工业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现代社会3在下列人们为解决某一环境问题而采取的行动中,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是 ( )A寻求更好的人口出生控制办法B广泛运用科学的耕作技术 C制造更强、更有效的农药和杀虫剂 D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