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小学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研究.pdf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12260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小学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小学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小学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研究学科分类: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关键词:小学数学,线上线下,融合预期研究成果: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值2020 年这场突袭的疫情使得广大一线教师无论信息技术水平高低都被迫开展线上教学。在长时间的线上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受到线上教学的巨大优势: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延伸拓展了课堂;数据化的评价能够让教师精准定位学生个体;精美的儿童化线上素材特别是优质微课能立体解剖空间结构、思路分析,在几何教学

2、上几乎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但是我们同样感受到线上教学鲜明突出的劣势:就是线上教学永远难以达到理想的有效、生动的互动,线下教学面对面的讨论对概念建构、问题解决中动态生成的多元化思路碰撞是单纯线上教学无法呈现的。我们愈加意识到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才能实现我们追求的效果,并且这种融合绝不是简单的二者叠加,它必将产生“1+12”的效应。义务教育面向最广大的学生。在小学里,学生必须接受数学最基础的教育,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基本技能和收获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在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趋势下,探求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规律是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出的呼声。我们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引

3、,我们更需要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具体可行有效可学的操作。在此背景下,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希望在自己一线教学实践基础上探究符合教育规律且行之有效的融合手段。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先行者,也不是孤行者。早在 2012 年 3 月13 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些年教育信息化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理论已经深入人心。国内更有许多学者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结合前期大规模、全方位线上教学实战经验,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可能会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契机。我们的教育不能再简单地回到从前了,经由线下到线

4、上再到未来的线下线上长期并存。在全球掀起了教育改革风暴的的翻转课堂,其实已经是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比较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翻转理论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金字塔结构倒置成菱形结构,在线下教学中(学校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难度最大,对学生影响深的应用、分析与创造层级的教育目标,而在线上教学(家中或其它非学校课堂环境)学生仅完成记忆与理解层级的内容。翻转学习模式的创始人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Bergmann)说:通过视频将直接讲解和基本内容传递给学生,然后课堂时间专门用于应用、分析和实践,在老师在场的情况下纠正错误观念、扫清存在的问题。这样,最需要教师指引的内容在课堂上完成,课后学生线上完成最基

5、础的、为第二天的线下学习准备的内容,学生再也不用为作业时间长,作业难度大不会做而犯愁,这是所谓翻转学习最大意义所在。翻转学习显然是一套比较清晰的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操作。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盲从跟风的作法只能是东施效颦。在实际运作中如果没能达成有效的融合,如果没有考虑小学数学教学自身的特点只能是徒有华丽的外表,必将严重影响数学教学的效益,甚至倒退。其实已经有不少数学教研员吐槽小学数学的翻转教学。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研究小学数学线上线下融合适合我们的方式,希望探寻我们想得到的最佳结合点。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在翻转课堂理论的基础上

6、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探求适合我国小学数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模式,我们需要明确具体的细节,我们需要实验数据或案例的论证来帮助找到可行、有效、可学的融合手段。目前我们考虑到的研究方向和比较突出困惑的需要研究解决的内容有:1.1.线上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翻转教学理论,线上教学应设置一些简单的记忆和理解层次的内容,但是小学数学有些概念的建构过程蕴含丰富的数学素养培养资源,不宜通过自学视频完成。这个过程如果在线上完成,就得在技术上完成能够等同线下教学概念建构全过程效果的操作,这对我们来说无疑太困难。我们只能将其放在线下完成。当然我们期望早日见到强大的软件能够呈现学生自主建构的猜想、论证等训练学生数学核心素

7、养的过程,而不是结论的过程性呈现,尽管现在许多微课有暂停、思考、选择功能,但远远没有达到线下动态多元思维碰撞的理想层级。所以我们需要确定哪些内容的基础概念适合线上自学完成,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进入高一级综合分析与应用的创造层次的线下学习,哪些内容不适宜提前线上学习,我们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科学有效的,而不是形式的。2.2.线上教学极大的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有时间腾出手来创新课堂教学过程。目前我们考虑到一些形式,需要我们以真实的课例来论证学习效果。比如:学生有了线上学习的预习基础,线下教学让学生主导课堂更加切实可行,教师更能退居幕后。项目式学习等直指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新

8、型课有时间实践。乔纳森伯格曼的研究中有一个“天才 1 小时“让我们感兴趣。他说:我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兴奋程度感到很惊讶,我看到学生设计汽车、制作磁流体、设计燃料电池,创作原创音乐,写短篇小说,研究人类大脑等,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很多教师所处的以考试为动力的文化中所缺失的东西。我们课题小组打算尝试在数学课堂上建构类似的个性化学习方案。3.3.线上学习显然对学生自律和自学能力都有显著要求,面对线上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的状况,走进线下课堂教学的学生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如何检测学生线上学习成果或者有良好的督促手段能促使学生高质量完成线上教学来衔接线下教学,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我们将以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主线展开

9、研究。第一个方面偏重于线上教学,第二个方面偏重于线下教学,第三个方面着重解决衔接细节。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形式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形式(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总体思路:总体思路:以问题解决为载体,以达成目标为导向思路与方法分解:思路与方法分解:1.1.第一个问题我们打算选取小学高段(5-6 年级)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各知识点的对应,以学时为单位,仔细思考甄别出适宜线上的内容,形成详实学案。此项研究工作量较大,研究周期内弹性安排,适当酌减,后期再陆续扩大学段范围。研究方法将采用对比分析法:对

10、有争议的地方将采用同课异构对比教学,通过考查学生能力获得进行取舍形成最终学案。2.2.第二个问题采用实验法,研究思路是:课题小组分两批实验小组进行。一组教师主要实验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模式,采用同伴教学法等方法,学生在反馈线上教学中的疑惑和解决问题中完全自主,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引。另一组教师主要实验项目式教学或个性化教学方案,开展类似“天才 1 小时”的实验,课题小组将努力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在情感、价值观上产生对数学的真正热爱。课题小组最终将以真实的教学案例呈现成果。3.3.第三个问题的研究思路是课题组成员在自己班级教学实践中统计线上教 学完成情况,分析后进学生的成因,调查他们的心声,

11、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研究方法将采用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二)实施步骤(二)实施步骤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课题组成员从上述三个问题中自由选择研究内容,主持人合理协调分工,成员内容确定后即制定研究方案。第二个阶段:实践研究阶段。三个方面的研究同时展开,齐头并进,分组协作。第三个阶段:研究总结阶段。3 个问题研究形成结论,分别以学案、教学案例和论文形式呈现成果,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工作。(三)预期成果形式(三)预期成果形式1 1.以学时为单位,呈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完美结合的学案。2 2.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案例与解决

12、衔接问题的论文。3.3.研究报告。四、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核心观点四、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核心观点本课题组成员共 10 人,来自 6 所不同的学校,其中校长 1 人,副校长 3 人,高级教师 4 人,全体成员均为小学数学省级或市级骨干教师,全部是各自学校最优秀的数学教师,其中几位是市区各级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库成员,为了共同的兴趣和志向,我们走到了一起。成员或擅长课堂教学,教学比赛市级一等奖及以上教师 7 人,或擅长教科研,论文、专著发表成果累累。在网上教学期间 8 位成员作为区领军人才库成员进行了网上教学的经验总结分享。部分核心观点是:1.网课要有灵魂,就必须有教师的设计

13、和针对本班学生本课内容的思考。不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面对铺天盖地的海量网络资源必须有甄选和加工以契合教学设计。2.网课更加要注意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始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设计、开展教学,隔着时空要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呵护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尤其要关注能力成长与心理成长。3.网课甚至要更加注意文化熏陶,不能单纯期望技术层面与管理制度达成教育目标。育人不受时空限制。课题组成员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志向去完成课题内容的研究。五、主要参考文献1.【美】Jonathan Bergmann.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8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53.【美】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1课题编号:81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猜你喜欢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诚招英才     服务填表     联系我们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