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案浙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21742 上传时间:2025-0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案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案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案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案浙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案浙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 第1章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材分析 本内容在教科书的第27-29页,教材中设计了高锰酸钾、食盐、粉笔灰、色拉油等物质在水、汽油中的分散状况,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分散状况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探究方法来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科学概念,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科学探究一般步骤已比较熟悉,同时学生对课堂自主、民主的要求较为强烈,所以该节课设计以学生猜想和实验探究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的知识形成是受学生欢迎的。学法点拨(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首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本节

2、课设计学生很熟悉吃早餐问题入手,放松学生心情,活跃学生思维。(2)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组织、有目的的合作操作,不但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且能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在某一时间内达到超常状态。教学时,要恰如其分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方法和动态,共同探讨如何设计实验。(3) 学中有用,用中促学。通过实验探究方法来形成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来解决有关污垢洗涤、衣服干洗等问题,同时在探究实验过程中促进新知识的巩固与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掌握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一般用途;初步了解混合物的概念;了解溶质和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水和其它常见的溶

3、剂。能力目标:通过组合实验对比,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分析能力;能用分类法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简单分类;学会区别、整理、归纳三种分散状况的基本特征;能列举出生活中遇见的一些分散系实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溶解的过程,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得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主要特征,并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辨别生活实际事例,用所学到的知识来结实生活实际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结合实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探究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表达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从

4、中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感。让学生了解科学即生活、生活即科学的本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通过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扩充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持续学习和探索的精神;通过合作活动的参与来增强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运用实验探究方法来形成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2、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难点:1.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2.准确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3、运用溶液性质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问题教学准备:1、多媒体PPT2药品:高锰酸钾 水 碘 酒精 汽水 粉笔灰 色拉油 汽油3仪器:试管 烧杯 玻璃棒等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

5、程:【引入】一、 溶液生活中,将蔗糖放入水中,发现蔗糖 消失了 ,水变成了 甜甜的糖水 ,说明,蔗糖在 水 中 被溶解 了。通过实验还会发现许多物质能溶解在其它物质中。【实验】1、 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或硫酸铜)晶体放如水中,有什么现象?现象可以看到沉在杯底部的高锰酸钾晶体周围出现一圈紫红色液体,紫红色慢慢扩大,隔了一段时间,杯中的液体变为均一透明的紫红色。2、将固体碘(黑紫色)加入酒精中,又有什么现象?现象可以看到加入的碘很快溶解,液体变成橙色(或棕色)。【结论】:高锰酸钾固体能溶解在水中,碘能溶解在酒精中。1. 溶质、溶剂和溶液。 (1) 被溶解 的物质称为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

6、体) (2) 能溶解其他物质 的物质称为溶剂;(如水、酒精等) (3)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是一种混合物)(碘酒、高锰酸钾溶液、糖水、盐水等)【思考】以上溶质是固体,那么溶质可否是液体或气体呢? 可以。举例:医用酒精中的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溶剂是水;泉水中溶有矿物质外,还溶有氧气、二氧化碳等。【思考】:1、果汁能溶于水中,果汁是溶质吗? 不是,果汁中已经溶有许多物质,本身就是溶液2、河水能用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哪些物质?河水中溶有矿物质,还溶有氧气等,冷开水中的氧气、矿物质很少,不能提供鱼生活所必需得物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离不开

7、溶液:把两种能够起反应的固体物质混合在一起,反应进行得很慢,但如果把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反应进行得快。人和动物、植物摄取养料,必须溶液才能吸收。生活中的酒、醋、酱油以及众多的饮料都是溶液。2.溶液的特征。 溶液是一种 均一 、 稳定 的 混合物 。 (1)均一是指溶液内部各处性质 相同 ; (2)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3)溶液由 溶质 和 溶剂 组成,故是混合物 。3.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 固体、气体 ,溶剂是 液体 ;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 溶质 ;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

8、,水是 溶剂 。例如:95%的酒精中5%的水是溶剂4.水是最常见的、也是较好的溶剂。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溶剂有酒精、汽油、香蕉水等。实例:碘酒溶液中酒精是溶剂;油漆中的香蕉水是有机溶剂。【实验】准备一杯泥浆水,一杯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观察,让学生描述现象二、悬浊液和乳浊液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又叫 悬浮液 。如: 泥水 就是悬浊液。有些药水如“钡餐”服用时需要摇匀,液体会变得混浊不透明,就是悬浊液。血液是悬浊液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又叫 乳状液牛奶乳白色,不透明,放的时间长一些,会出现一层白色油脂。这就是乳浊液。3.悬浊液和乳浊液合称

9、浊液,它们的特点是不均一、不稳定。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思考】将泥浆水、牛奶与高锰酸钾水溶液、蔗糖溶液情况比较,能不能说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与联系?【实验】P28物质的混合,把食盐、色拉油、粉笔灰等分别放入3个装有清水和一个装有汽油的试管中。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现象,再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请学生叙述现象,找出各自的特点:食盐不断地向水中扩散,溶解在水中。粉笔灰和色拉油与水形成的混合物浑浊、不均匀,静置后分层.色拉油在汽油中形成溶液。讨论后得出: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名称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体中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

10、不稳定长期放置(均一性)均一不均一,下沉不均一,上浮粒子大小直径1纳米半径 0.1微米半径 0.1微米举例浑浊河水、墙面涂料、血液牛奶、洗衣粉水、原油海水、碘酒【思考】1、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用汽油擦 2、联系生活,介绍干洗原理。我们穿的有些衣服的衣料是由天然纤维,如羊毛、真丝等制造的,湿水后会缩水、变形甚至退色。遇到这类衣服或衣物沾上墨汁、指甲油等用水难洗的污渍,就需要干洗。干洗时,干洗店使用一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由于干洗溶剂都是一些致癌物质或具有中度毒性,对人体有害。所以,拿去干洗的衣物要相隔数天才可领回,使残留的干洗溶剂先挥发掉。 一、新课导入:学生动手做糖溶解的实验

11、,并亲身体验糖水的甜味【思考】1)、糖水为什么具有甜味 2)、糖水由哪些成分组成结论:水具有溶解性,有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也就是说许多物质能够分散在水中。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都与糖分散在水中的状况一样,那到底还有哪些状况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以糖水为例导出混合物的概念。1)、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板书)2)、请学生列举混合物的实例二、新课展开学生讨论猜想:列举日常生活中不同物质在水中分散后性质是不同的。(教师可通过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状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提示学生进行猜想)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教师提示学生利用桌上药品选择不同状

12、态物质,同时设计表格)学生汇报设计方案:(教师实物投影展示)编号12345物质高锰酸钾粉笔灰色拉油碘酒精振荡静置 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并完成表格内容:学生汇报实验结论: 高锰酸钾、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静置后是均一、稳定混合物。粉笔灰、色拉油、碘在水中不易溶解,静置后会分层。教师讲述结论并引申新知识:1、溶质:象蔗糖、食盐、高锰酸钾、酒精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3、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酒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糖水、盐水)溶液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课堂练习:1、 下列各溶液的溶质,并指出它们状态。食盐水 酒精溶液 汽水2、 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溶解了什

13、么?它是溶质吗?过渡:大家知道溶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那么对于溶剂呢?同学们可以提出问题么?学生讨论提出问题:1、溶剂一定是水么?2、同种物质在不同液体中溶解能力相同么?学生讨论猜想并设计实验:1、酒精中分散状况。2、色拉油在水、汽油中分散状况。学生汇报实验结论:1、溶剂可以是除水外有酒精、汽油等其他液体。2、同种物质在不同液体中溶解能力不相同。过渡:溶液特点是均一、稳定混合物,放置后不分层,粉笔灰、色拉油在水中分散后是溶液吗?为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解:1、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有些药水如“钡餐”服用时需要摇匀,液体会变得混浊不透明,就是悬浊

14、液,还有泥水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物质。牛奶,乳白色,不透明,放的时间长一些,会出现一层白色油脂,这就是乳浊液。还有油水、肥皂水等。浊液特点:放置后会分层。2、 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生活中很多象糖水一样的物质,它们有很多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三、课堂总结板书:(一)、溶液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3、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溶液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二)、浊液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物质。浊液特点:放置后会分层四、课外探究1、如何将衣服上油污洗去?为什么? 2、服装干洗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干洗衣服不能即日领回?(介绍干洗原理我们穿的有些衣服的衣料是由天然纤维,如羊毛、真丝等制造的,湿水后会缩水、变形甚至退色。遇到这类衣服或衣物沾上墨汁、指甲油等用水难洗的污渍,就需要干洗。干洗时,干洗店使用一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八油性污渍洗掉。由于干洗溶剂都是一些致癌物质或具有中度毒性,对人体有害。所以,拿去干洗的衣物要相隔数天才可领回,时残留的干洗溶剂先挥发掉。)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综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