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猜想:如果运动着的物体受到阻力大小不同,那么物体运动的路程会有怎样的变化?实验原理:速度相同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大,物体运动的路程越短;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实验器材:斜面、木板、毛巾、棉布、玻璃板、小车、刻度尺。实验步骤: 图11把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斜面放在长木板一端固定好,如图1所示。2实验时在长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玻璃板,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3观察小车下滑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最终停下来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4将实验情况填入表
2、中。实验序号水平面的材料小车受到的阻力小车运动的路程1毛巾2棉布3玻璃分析论证:通过实验分析可得: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评估与交流:1实验中,我们要研究的是小车运动的距离受阻力大小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同一小车进入水平面的速度相同。为此需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是控制变量法的要求。2小车在水平面滑行时,所受的阻力主要来自接触面的摩擦力,而摩擦力的大小受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影响,因此,为了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小车的阻力情况,必须要控制压力不变,只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在本实验中,主要涉及到三种物理研究方法:一是转换法,即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的作用效果;二是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阻力对小车运动情况的影响时,控制其初速度相同、压力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三是实验+推理法,即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