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杠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尝试应用
2、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2、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杠杆平衡条件2、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观察图像中的这些日常生活用的工具,请同学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些复杂的机械也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学习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现在,谁帮我一个忙,用这里几种不同的工具(羊角锤、硬棒、钳子)把木块中的钉子拔出来。(探究)活动一:比较用羊角锤拔钉子,用钳子拔钉
3、子,这两种情况用力一样吗?哪一种工具更省力呢?(实验后得到羊角锤拔钉子最省力)师:我们首先用羊角锤(或起子)钳住钉帽,然后锤身抵住木块,用力扳手柄,钉子就被拔出来了。那么,你知道羊角锤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呢。实际上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那杠杆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大家就共同来探究杠杆(板书:探究杠杆)。首先,我们来认识什么是杠杆?(板书:一、什么是杠杆)。二、杠杆的五要素的学习最简单的杠杆就是撬石头时用的撬棒。还有我们小时侯玩的跷跷板也是杠杆。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工作时也是杠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有很多:那么,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都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分组讨论,请组员回答:都是硬棒。(软的不行
4、,直的弯的都可以)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针对撬石头时用的撬棒得出杠杆关键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得出:支点、动力、阻力的概念(板书出具体内容)。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板书)杠杆的共同点(以撬石头为例)(1)绕着固定点转动。固定点杠杆的支点(2)受到力的作用。动力和阻力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板书)回头再分析刚才动画场景中各机械的支点和力臂(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展示一组图片,思考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是杠杆?若为杠杆,确定支点的位置、动力、阻力作用点和方向。2、关于力臂的教学:教师:动力的作用效果不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点间的长度决定,而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决定。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叫做阻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