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电算化会计 课程代码: 3398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电算化会计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主要介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开发、运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门课程强调应用性,注重综合性,考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应掌握用友、金蝶等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会计信息系统CAIS和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考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电算化会计的产生、发展及与手工会计的比较、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能够应用用友、金蝶等国内流行的
2、会计软件进行基本的会计操作。(二)基本要求1、了解电算化会计的产生、发展、特点和职能结构;2、理解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核算信息系统及系统管理和内部控制;3、掌握用友和金蝶财务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4、熟悉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网络技术在会计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5、掌握Excel在会计信息分析中的应用;6、了解电算代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三、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实现单位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和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有较密切的联系。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 会计信息系统一、学习目的
3、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数据与会计数据、信息与会计信息、信息系统等的相关概念,重点理解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和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数据与会计数据(一般)识记:数据和会计数据的概念。(二)信息与会计信息(次重点)理解:信息的特性。识记:会计信息的概念,会计信息的分类。(三)会计数据处理(一般)理解:会计数据处理的含义。(四)系统的概念(一般)理解:系统的概念及系统的主要特征。(五)信息系统(次重点)识记:信息系统的概念。理解: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六)会计信息系统(重点)识记: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第二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一、学习
4、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对电算化会计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异同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等有所了解。重点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含义及其信息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电算化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般)识记:电算化会计的含义。理解: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经历的阶段;电算化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及其意义。(二)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比较(重点)识记: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区别 。理解: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相同点。(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次重点)识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职能结构。第三章
5、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实施与切换。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一般)理解: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系统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Case方法);各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次重点)识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的步骤;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哪几个方面;对具体业务进行调查和分析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和基本要素。理解:新系统逻辑模型的确定;系统分析说明应包括的主要内容;系统目标的确
6、定。(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重点)识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文件的概念;。理解:系统结构总体设计;系统的数据库文件结构设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代码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四)系统的实施(次重点)识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程序编程要点。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调试步骤。(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切换(次重点)识记:系统切换的方法。第四章 电算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掌握账务处理子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工资核算子系统的分析方法,并了解两个系统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二、考核知识点(一)账务处理子系统(次重点)理解:账务处理子系
7、统的功能;手工账务处理业务流程和电算化账务处理流程;账务处理子系统的设计。识记:账簿输出的数据来源和报表生成的数据来源。理解:账务处理子系统程序设计。(二)工资核算子系统(次重点)识记:工资核算子系统的功能。理解:自动转账实现的原理;工资核算子系统与账务处理子系统的关系;账务处理子系统程序设计。第五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管理,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少出故障或不出故障。二、考核知识点(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管理(一般)识记:在哪些方面对电算化会计操作进行管理。 理解
8、: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管理及系统软件和会计软件的维护与管理;系统操作管理;网络管理和系统安全管理。(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重点)识记:系统初始化设置的方法和步骤;初始数据的输入;操作员管理;年度账管理;日常管理。理解:系统安装与配置应用:系统安装与配置;系统初始化设置的操作和初始数据的输入的操作;操作员管理、年度账管理、日常管理的操作方法。第六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掌握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应用性控制的内容与方法,了解一般性控制的内容与方法和输出控制。二、考核知识点(一)电算化会计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一般)识记:电算化会计内部
9、控制制度的目的和类型。理解: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内容;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的内容和重要性。(二)一般性控制的内容与方法(次重点)识记:组织控制内容;操作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理解:系统开发控制方法;会计档案控制方法(三)应用性控制的内容与方法(重点)识记:输入控制的程序和方法、处理控制的、输出控制的内容第七章 商品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掌握用友财务软件的操作使用,和金蝶财务软件的操作使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用友财务软件的操作使用(重点)识记:系统初始化、日常财务的操作,出纳管理,期末处理,报表处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理解:系统的安装
10、与管理应用:用友会计软件系统的安装、系统设置、操作员管理、账套的引入和输出;系统初始化中总账系统的参数设置、增减修订会计科目、设置基础档案、明细权限的设置、摘要及凭证的定义、期初余额的录入;填制和审核凭证、记账;出纳管理;期末处理;报表的处理;工资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的操作。(二)金蝶财务软件的操作使用(重点)识记: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包括哪几方面内容,账务处理、期末处理的方法。理解:金蝶财务软件的安装与启动应用:金蝶财务软件的安装与启动;初始化设置,包括用户管理的设置、货币设置、核算项目设置、账套选项设置、会计科目设置、初始数据的录入、启用账套;账务处理包括凭证输入、凭证查询、凭证审核与过
11、账、固定资产的使用登记、工资核算登记;期末处理包括期末调汇、结转本期损益、自动转账、期末结账的操作。第八章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掌握网络技术在会计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自助式会计系统的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网络化会计体系架构,网络环境对会计假设、权责发生制等会计原则的基本影响。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计算机网络在会计中的应用(次重点)识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理解:网络技术在会计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及变化情况、网络化会计体系架构(二)网络环境下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次重点)识记:什么是自助式会计系统理解:网络环境对会计假设的影响、网络环境对历史成本原则的
12、影响、网络环境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网络环境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网络环境对会计职能的影响。第九章 Excel 在会计信息分析中的应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利用常用的Excel软件解决财务决策中的一些信息处理问题,掌握投资、投资偿还率、折旧、债券等财务函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相关回归与证券投资技术的分析方法,并了解简易报表的设计、财务决策中的敏感性分析,规划问题的求解等。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财务函数应用案例(重点)识记:计算投资的函数、计算投资偿还率的函数、计算折旧的函数、分析债券的函数应用:投资函数、投资偿还率函数、折旧函数、分析债券函数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二)简易报表的设
13、计(重点)识记:报表的设计要求。应用:报表的设计操作方法。(三)财务决策中的敏感性分析(一般)。应用:运用Excel 的模拟运算表,对投资效益进行敏感分析。(四)规划问题求解(一般)识记:规划求解工具的适用范围、求解步骤。应用:运用规划求解工具,进行结果分析及限制条件的修改。(五)相关与回归分析(次重点)识记:建立线性回归和指数回归两大函数的方程式应用:对具有相关关系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规律性进行测定,确立回归方程式,并对方程式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判断和进一步估计、预测。理解:相关关系的方向、形态及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六)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一般)识记:K 线(蜡烛线)的原理、适用范围和研判技巧;
14、 移动平均线的原理、适用范围、 研判技巧。理解: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股票投资分析的基本假设等。第十章 电算化审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掌握电算化审记的技术及方法,了解应用程序符合性测试和数据文件的实质性测试,电算化审记的目的和意义。二、考核知识点(一)电算化审记的目的(次重点)识记:电算化审记的概念、电算化审记的内容理解:电算化审记的意义。(二)电算化审记的内容(重点)识记:计算机审计包括哪几个方面,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对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审记的四个阶段。理解:系统开发过程各个阶段的审计内容;应用程序符合性测试和数据文件的实质性测试的内。(三)电算化审记的方法(次重点)
15、识记:间接审计法、直接审计法;测试数据法及其优缺点;控制处理法和控制再处理法的不同,各适用于什么情况;平衡模拟法及其主要优缺点。理解: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审计;利用通用审计软件审计的步骤。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
16、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指定教材:电算化会计,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黄世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
17、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
18、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课时分
19、配如下: 章节内容学时一会计信息系统4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4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4四电算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6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6六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8七商品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30八网络环境下的会计6九Excel在会计信息分析中的应用14十电算化审计8合计90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
20、3:3:2。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操作题等。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六、题型示例(样题)(一)填空题:电算化审计的方法有 和 两种(二)单项选择题:增减会计科目是在用友软件的哪个界面下进行( )A总账系统B财务分析C应收款管理 D工资管理(三)多项选择题:日常读者居账务的操作包括哪些内容( )A填制凭证B凭证审核C记账D调整余额(四)名词解释:会计电算化(五)简答题:电算化会计与梦轩阁手工会计的区别(六)操作题:根据所给资料进行初始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