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6.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11925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铁路兰新第二双线涵洞工程测量放线作业。2作业准备2.1内业资料准备根据涵洞设计图纸及测量成果书分别计算具体的涵洞基础、墙身、及八字墙等部位的放样数据。2.2采用的测量仪器:仪器使用1: 级仪器,可采用Trimble、Topcon、Leica等仪器。高程测量采用DS1级及以上等级的水准仪。测量仪器须在检定有效期内方可使用。2.3人员配备要求:测量人员持证上岗,负责人应由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上岗。3技术要求: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轨道铁路工程测

2、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89号;时速200250公里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铁建设【2007】76号;工程测量规定(GB 50026-2007);国家二、三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98-9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5】160号。4测量放样工艺及程序4.1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有问题审核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放样数据准备计算程序准备检核测站点测量检核测放涵洞平面位置及高程检核绘制交样单交样资料归档放样通知单施工控制资料校验仪器有问题有问题4.2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本指导书是根据常规放样方法编写的,放样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度要求、控制点分布、现有仪器、现场条

3、件、计算工具等来选择测站点和放样点的测设方法的不同组合及不同的检核方法。各类工程及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不同,所以对测站点和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业时请严格执行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本文中提到的限差指规范要求的限差,如果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执行。4.3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4.3.1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域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4.3.2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4.3.3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样需要时应根

4、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4.3.4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和未经批准的图纸放样。4.3.5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4.4基础开挖测量放样4.4.1准备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开挖底口控制点数据及边坡坡比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并签名。编写开挖开口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验证其正确性。4.4.2实施放样利用周围测量控制点测设测站点。观测员在测站点上架设仪器并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度报给记录员,记录员记录并回报以验

5、证记录无误。仪器照准另一已知高程点读数并报给记录员,记录员记录并回报以验证记录无误。记录员计算仪器的视线高程,计算的两个视线高程之差应满足放样点的精度要求,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仪器的视线高程。仪器照准一较远的测量控制点,计算后视方位角报给观测员,观测员将仪器度盘读数配至该后视方位角值并向记录员回报验证所配度盘读数无误。仪器依次照准另两个相对较近的测量控制点,读取方位角读数报给记录员,记录员回报、记录并与计算的方位角值比较,其差值应能满足放样点的精度要求。利用坐标测量功能时,在测量第一个点的三维坐标的同时测量仪器至该点的方位角、距离和高差,观测员将数据报给记录员,记录员回报、记录并计算该点的三维

6、坐标并与仪器测得的三维坐标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放样。观测员将仪器精确照准目标并报测量数据(方位角、距离、高差)或测得的三维坐标,记录员回报并利用编制的程序进行计算。如图所示,首先由测得点A1的坐标计算A点至底口线偏距L,A2点为A1点在设计边坡线AO上的投影,底口高程Ho和边坡坡比1:I为已知值, A2点的设计高程Ha2=Ho+LI,A1点至A2点的高差h=Ha1-Ha2,所以偏距差值L=h/I,指挥司镜员按此差值移动目标,L为正值向远离底口线方向移动,L为负值向底口线方向移动。由移动后点的三维坐标计算L,再次移动棱镜,重复以上步骤,直到L满足边坡开挖的精度要求,此时的点A即为此断面上的开挖开口

7、点。1:I依此类推,放样出该测站上所能放样的所有开挖开口点。随机抽检20%开口点的点位和高程,其差值应不大于开口点所要求的允许偏差值;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绘制测量放样交样单。5涵洞施工放样要求5.1 施工复测5.1.1 CPI、CPII平面控制网复测复测方法: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进行CPI、CPII平面控制网复测 。复测精度要求:CPI/CPII平面控制网GPS复测使用的仪器精度以及技术指标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之规定;各级GPS控制网测量的主要精度和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表中指标要求:GPS测量的精度指标1控制网级别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

8、对中误差CPI1.31/170000CPII1.71/100000GPS测量的精度指标2级别B (CPI控制网) C (CPII控制网) a (mm)810b(mm/km)15注: a 误差(mm);b 误差系数。各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表示式: 式中 a 误差(mm);d 距离(km)。5.1.2. 二等水准控制网复测复测方法: 二等水准控制点采用高精度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之精度要求, 起闭于二等水准基点进行往返水准复核联测。复测仪器及精度要求: DS1 (或DS05)精密水准仪及配套铟瓦标尺。测量精度应满足铁路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之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精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9、:表1 精度要求(mm)水准测量等 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限 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水准1.02.0644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表2 主要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 测 次 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二等2400DS1因瓦往返往返4注: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表3 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

10、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二等铟瓦DS1501.03.0下丝读数0.35.2涵洞施工测量的程序 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

11、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D。重复过程,直到D小于放样限差。(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汽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

12、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重复610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涵洞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填写测量放样交样单。6 劳动组织通常为测量主管一人、前后视各一人、记录、计算一人、仪器操作一人、内业资料一人

13、、高程测量2人,合计7人施工现场可根据实际的施工任务大小灵活增加。7材料要求 所有仪器使用前都必须经专业机构进行检校并在有效期内使用。8设备机具配置测量设备配备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 量精 度备 注全站仪Trimble s61台1”测距精度(1+1ppm)数字水准仪Leica DNA031台0.3mm/Km铟瓦标尺2m/3m各2把三角架及棱镜2套另配充电手电4套,对讲机4台。9质量控制及检验9.1 质量标准涵洞测量作业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及客运专线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相关要求9.2 控制要点9.2.1使用的仪器精度及性能指标及鉴定情况是否满足测规要求,尽量使用高精度

14、全站仪进行进行自动搜索,以及数显水准仪,减少人为观测误差。9.2.2观测环境变化的不定性,如空气、温度、大气折光等,地球曲率也是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将全站仪视线长度控制在50m-100m之间,有效地削弱大气折光等外界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9.2.3在施工控制测量过程中,其精度的保证取决于:严格按照施工测量规范之要求进行施测、准确的测量步骤、合格的测量仪器、严格的复核制度及严谨的工作态度。10 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全体队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安全规则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并采取措施,以消除或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使测量作业在安全、有序、受控的状态下进行,以实现安全目标。10.2 环保要求制定环境保护计划,严格规范测量作业管理,测量作业前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当地居民创造和保持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由办公室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与当地有关部门经常联系,测量作业不得损坏用地范围外的耕地、树木、果林及水电设施,禁止散排造成环境污染。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隧道涵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