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1.古诗文默写大漠孤烟直, _ 。(王维使至塞上)山重水复疑无路, _ 。(陆游游山西村)采菊东篱下, _ 。(陶渊明饮酒)日暮乡关何处是? _ 。(崔颢黄鹤楼)会当凌绝顶, _ 。(杜甫望岳)忽如一夜春风来, 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子曰:“温故而知新, _ 。”(十二章)先天下之忧而忧, _ 。(范仲淹岳阳楼记) 2.默写与运用(1)山不在高, _ 。(刘禹锡陋室铭)(2)而今识尽愁滋味, _ 。(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3) _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4)傍晚时分,小华漫步山间,看到鸟儿结伴归巢,不由地用陶渊明饮酒
2、(其五)中的诗句来形容所见之景:“_, _ 。”3.用课文原句填空。(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_ 。(醉翁亭记)(2)学而不思则罔, _ 。(十二章)(3) _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4) _ ,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5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的句子是: _, _。(6)“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王之涣写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的望 岳中“_, _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4.诗、文名句填空。大漠孤烟直, _ 。(王维使至塞上)忽如一夜春风来, 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_ ,不
3、亦乐乎? (论语)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 句是: _, _。5.古诗文默写填空。(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_ 。(诗经 蒹葭)(2) _,_。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 陋室铭 )(3)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用“_, _ ”表达了率师北伐、收复失地和建功立业的愿望。(4)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 “_, _ ”可以用来 赞美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6.默写。稻花香里说丰年, _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_ ,家书抵万金。(春望)僵卧孤村不自哀, 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_ ,不可久居
4、,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_ 。(岳阳楼记)1_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天地之悠悠, 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树绕村庄, _ 。(秦观行香子)(3) _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_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5) 陶弘景在 答谢中书书 中, 用“_, _ ” 两句写出夕阳将落时鱼儿欢愉跳跃的景象。(6)山河,指大江大河,自然景观,也可指国家、国土,许多中国诗人把它写入诗歌中。请 写出古诗词中带有“山河”一词的连续两句:“_,_。”8.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问
5、君何能尔? _ 。(陶渊明饮酒)(2)海内存知己, 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_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4)出淤泥而不染, _ 。(周敦颐爱莲说)(5)念天地之悠悠, 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人生自古谁无死? _ 。(文天祥过零丁洋)(7) _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8)但愿人长久, _ 。(苏轼水调歌头)(9)苟全性命于乱世, _ 。(诸葛亮出师表)(10)马作的卢飞快, 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余兴未阑,完全陶醉在美好的 湖光山色之中的两句诗是: _,_。9.古诗文填空。(1
6、)将军百战死, _ 。(木兰诗)(2) _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3)感时花溅泪, _ 。(杜甫春望)(4) _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了却君王天下事, 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 _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7)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表现虽“老骥伏枥”,仍怀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_, _。 (8)请你写出描写边塞风光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_, _ 。 10.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_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_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3)竹杖芒鞋轻胜马
7、,谁怕? _ 。(苏轼定风波)(4) _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5)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 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_,。_11.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潮平两岸阔, _ 。(王湾次北固山下)(2)夫君子之行, _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3)自古逢秋悲寂寥, _ 。(刘禹锡秋词(其一)(4) _ ,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5) _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6)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_, _。(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显现春天欣欣向荣趋势的句子是:_, _。12.默写。(1)
8、博学而笃志, _ 。(论语子张)(2) _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3) 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4) _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出淤泥而不染, _ 。(周敦颐爱莲说)(6)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_ ,因人常热。 秋瑾满江红 (小住京华) (7)山川之美,自然之盛,自古就是文人学士的讴歌对象。古人对山川自然的赞美,总是饱 含着对祖国的深情挚爱,也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陶渊明描绘的理想生活环境是“夹岸 数百步,中无杂树, _, _ ”。(桃花源记)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水潭,在柳宗元笔下, 也是亲切可爱:“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参差披拂, _
9、”(小石潭记)13.古诗文默写。(1)子曰:“人不知而不愠, _ ?”(论语学而)(2)蒹葭苍苍, _ 。(诗经蒹葭)(3)春蚕到死丝方尽, _ 。(李商隐无题)(4)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既写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的两句诗: _, _ 。 14.初三学生复习整理三年所学古诗文,开展“诗话山水”活动。依照你的理解,完成填空。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走进深林幽涧, “两岸石壁, _。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 答 谢中书书陶弘景)看见雪拥盘山路,让人想起“_ ,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岑参)道路崎岖,艰险难行,
10、李白一句“_ ,_ ”(行路难(其一) 李白)激励我们无所畏惧,一路前行。登临峰顶,俯瞰群山,“_ ,_ ”(登飞来 峰王安石)的感慨油然而生。15.默写 (1)子曰:“ _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2)安得广厦千万间, 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沉舟侧畔千帆过, 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不畏浮云遮望眼, _ 。(王安石登飞来峰)(5) 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6)八百里分麾下炙, 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8)落红不是无情物, _ 。(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五)(9
1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同是朝暮之景,在陶弘景笔下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 颓, _ ”(答谢中书书),在欧阳修笔下是则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_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可谓异曲同工。16.按要求填空。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_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_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白居易卖炭翁写卖炭翁面庞、十指, 表现其生活艰辛的句子是: _,_。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 _ 。(吴均与朱元思书)读优美诗文能“养气”。读定风波“_,归去, _ ”,苏轼的坦荡乐观涵养旷达之气;读过零丁洋“_,” _ ,文天祥的以死明志涵养浩然 正气;读爱莲说“_, _ ”
12、,周敦颐的高洁质朴涵养廉正之气。古诗词中有许多富含哲理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 _。 17.默写。青少年应当善养“志气”“骨气”“底气”,才能承担起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何为“志气”?是曹操的“老骥伏枥,_ ”(龟虽寿);是苏轼的“_,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何为“骨气”?是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 ”(三章):是刘 桢的“岂不罹凝寒?_ ”( 赠从弟 (其二) ): 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_ ” (过零丁洋)。何为“底气”?是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_ ” (登飞来峰);是李白的“ _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18.用课文原句填空。(1
13、)枯藤老树昏鸦, 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安得广厦千万间, 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_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 _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晏殊在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 好事物的重现的句子是: _, _。(6)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对富贵的态度的句子是: _, _。19.默写填空。(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_, 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 骗了你)(2) 为报倾城随太守, _,_。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3) 结庐在人境, _。 问君何能尔? _。 (陶渊明 饮 酒(其五)
14、(4)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_,_。 (陆游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5) 在 岳阳楼记 中, 范仲淹描写洞庭湖早晚景色阴晴变化的句子是“_,_”。(6)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治理国家的丰富思想。如“天时不如地利,地 利不如人和”的人本思想,“_, _ ”的用人准则与社会和谐 之法(请用大道之行也里的句子作答)20.用课文原句填空。(1) _ ,不舍昼夜。(十二章)(2)问君何能尔? _ 。(陶渊明饮酒(其五)(3) _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浊酒一杯家万里, _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5)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15、 _, _ ”。(6)“飞花令”是一种传统文字游戏:若甲说的诗句第一字带有“风” (如“风掣红旗冻不翻”),乙说的诗句第二字就要带“风”(如“长风破浪会有时”),依此类推。请照此要求在 空格处填上教材中学过的七言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沙 明月何时照我还 今夜月明人尽 望 峨眉山月半轮秋 _ 霜叶红于二月花 _。21.古诗文默写。(1)但愿人长久, 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纷纷暮雪下辕门, 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到官归京)(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_, _ ”两句描绘了奇特 的塞外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厚。(王维使至塞上)(4)心忧天下,情系苍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_,
16、 _ ”表达了他的崇高理想和济世情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在追梦的旅途中,我们要学习他人的优点,克服自身的不足,正如十二章中 所说“_, _ ”。(十二章)(6)“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古诗文中,也有很多抒发鸿鹄 之志的经典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 _ ”。22.古诗文填空。(1)夜阑卧听风吹雨, 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2)斯是陋室, _ 。(刘禹锡陋室铭)(3) _ ,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 _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 “_? _ ”是诗人宁 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是诗人用
17、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6)江南早春,野花初放、芳草新生,我们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_, _ ”来描写这番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23.古诗文默写(1) _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_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入则无法家拂士, _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落红不是无情物, 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5)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视死如归、舍身取义决心的诗句是: _?。_24.古诗默写。在古代诗歌中, 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见南山, 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 _ ” (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
18、望泰山,杜甫用 “ _, _ ” (望岳) 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_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 现无所畏惧的气概。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_, _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_, _ ”(夜雨寄北)想象未来 重聚的期盼。25.按要求填空。(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 。(论语)十二章)(3)天大寒,砚冰坚, _ ,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抒情诗。诗人沉醉于村风民风的淳朴,由衷感慨 “_ ”,并表示今后若有机会乘月闲游,必将“_ ”。(5
19、)“_, _ ”是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它可用来赞美爱 岗敬业、奉献不止的精神。26.在空白处按要求填写。(1)非淡泊无以明志, _ 。(诸葛亮诫子书)(2) _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苏轼水调歌头“ _, _ ”以“月”寄托思念之情并表达美好祝愿。(4) 岳阳楼记中“古仁人”“_, _ ”的悲喜态度与迁客骚人迥然不同。27.2022 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令小宇震撼。他查阅资料,对诗剧 中展现的千里江山图做了进一步了解。这幅宋代名画用“青绿”营造美妙的意境,启发小宇 制作了“只此青绿”古诗文佳句积累卡,以探求“青绿”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的意蕴。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
20、句书写在横线上。只此青绿色彩意蕴诗句梳理“青绿”指深绿色。古诗文中,这种色彩常常象征生命与勃勃生机。(1)“岱宗夫如何, _ ”,杜甫笔下青山不老; “_ ,回清倒影”,郦 道元文中绿水常流;“客路青山外, _ ,王湾眼里山青水绿。古诗文中表示“绿”的词语,还有“碧”“翠”“沧”等,它们在色泽的深浅、明暗上有细 微区别。(2)“上下天光, _ ”,洞庭湖碧波荡漾; “_ ,蒙络摇缀”,小石潭 树木葱茏;“长风破浪会有时, _ ”,大海中船帆高扬。古诗文中一些特定的代称因与“青绿”有关而别具美感,如“青鸟”“汗青”等。(3) _ _ (无题),李商隐盼鸟传信以解愁思;“ _, _ ”(过零丁洋)
21、,文天祥一片丹心永垂史册。时代新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祖国的壮美山川是我们祖祖辈辈安顿身心的地方,青绿 千载,山河无垠。28.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_ 。(郦道元三峡)(2)了却君王天下事, 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_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4)杨花榆荚无才思, _ 。(韩愈晚春)(5)屈原远游中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中与 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是: _, _。29.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 _ ,长河落日圆。( _使至塞上)(2)会当凌绝顶, _ 。(杜甫_)(3)山重水复疑无
22、路, _ 。(陆游游山西村)(4)子曰:“ _ ,可以为师矣。”(论语)(5) 拥有一颗宠辱不惊、 得失泰然的赤子之心, 如先贤范仲淹所言“_, _ ”, 才能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保持勇敢和乐观,在面对鲜花和掌声时保持清醒和谦逊。30.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内容。(1) 国家“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 我市中小学校体育与艺术活动精彩纷呈, 有如“_, 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_, _ 。”从二十四节气开始,到迎客松,再到折柳送别在北京冬奥会 开(闭)幕式上,中国文化元素大放异彩。(杜甫月夜忆舍弟)(3)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航天员刘洋引用的诗句“海上生明月,
23、天涯共 此时”与“_, _ ”异曲同工。(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4)学习是很愉快的事,正如论语所说“_, _ ”。要做“请党放心,强国有 我”的时代新人,必须加强学习。(论语 十二章)31.根据提示填空。(1) _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2) 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烽火连三月, _ 。(杜甫春望)(4)不义而富且贵, _ 。(论语)(5)观看宇航员们的“太空画展”,不由使我想起曹操观沧海中表现大海吞吐星辰景象 的诗句“_, _ ”。(6)面对新上任的球队主教练,记者引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 “_, _ ”对他进行 了评价,期待他能一改球队屡战屡败的命运。32.
24、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美景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向往之情, 曹操 观沧海 中描写草木“_, 百草丰茂”, 充满勃勃生机。(2)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 _ ”两句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3)因一字而境界全出,陶渊明饮酒(其五)“_ ,悠然见南山”中“见”字写出 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4)关雎中,“关关雎鸠, _ ”描写水鸟和鸣的场景。(5)诸葛亮出师表中,写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 _ ”。(6)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高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 比, _ ”,表现出巾帼英雄的英勇气概。(7)中秋佳节,我们可以引用苏轼水调
25、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 , _ ”两句, 表达对亲友的美好祝愿。33.填空题(1)海日生残夜, _ 。(王湾次北固山下)(2) _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3)苔痕上阶绿, _ 。(刘禹锡陋室铭)(4) _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着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哲理的诗句是:_, _。(6)根据关键词写诗句。关键词:春风,树,梨花。诗句: _, _ 。(岑参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4.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会当凌绝顶, _ 。(杜甫望岳)(2) _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3)苔痕上阶绿, _ 。(刘
26、禹锡陋室铭)(4)人生自古谁无死? _ 。(文天祥过零丁洋)(5)夜阑卧听风吹雨, 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6)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 _ ”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35.经典诗文默写。 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 (1) _ ,君子好逑。(关雎)(2) _ ,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3) _ ,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4) _ ,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5) _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6)不应有恨, 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落红不是无情物, _ 。(龚自珍己亥杂诗)
27、 (8)“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 _ 。(朱自清春) (9)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_ !(茅盾白杨礼赞) (10)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_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36.古诗文名句默写。(1)老骥伏枥, _ 。(曹操龟虽寿)(2) _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乡书何处达? _ 。(王湾次北固山下)(4) _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5)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 _。(6)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_, _。 3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
28、淑女, _ 。(诗经 关雎)(2)子夏曰:“ _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3)月下飞天镜, _ 。(李白渡荆门送别)(4)烽火连三月, _ 。(杜甫春望)(5) _ ,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6)塞下秋来风景异, _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7) _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8.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填人古诗文名句。诗文名篇,寄寓着情思和感悟,融进民族文化的血脉。山林美景,用“野芳发而幽香,_ ”描绘;秋日情怀,借“_ ,便引诗情到碧霄” 表达。登山,抒发“会当凌绝顶,_ ”的豪情;临水,感受“潮平两岸阔,_ ”的意境。 看见花落, 领
29、悟 “落红不是无情物, _ ”的精神; 遇到雪飘, 想起 “忽如一夜春风来, _ ” 的妙喻。离别时,以“海内存知己, _ ”宽慰朋友;迷茫时,以“山重水复疑无路, _ ” 激励自己39.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 和富足:鸢飞戾天者,(1) _ ;经纶世务者,(2) _ 。苏轼漫步在沙 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3)。_“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4) _ ,丰年留客足鸡豚。大道之行,各年龄
30、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 体都受到关爱: 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5) _,矜、寡、孤、独、废疾者(6) _。“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 野物我合一:(7) _, _ 。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 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8) _, _。40.古诗文默写(1) _ ,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2) _ ,不知饴阿谁。(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3) _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4)斯是陋室, _ 。(刘禹锡陋室铭)(5)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即将退休的驻村干部刘勇埋头苦干,面对别人“一把年纪,何 必拼命”的劝说,他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 _ ” 表明心志。(6) 在成长的道路上, 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 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 行路难 (其一) 中的诗句“_, _ ”自勉。41.下面是小文同学筹办此次展览后的感想,请你帮他填上恰当的诗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展现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 这是经典诗文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借助这种创作手段,我们还可以展现“大漠孤烟直, _ ”(王维使至塞上) 的苍茫辽阔,展现“草树知春不久归,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