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到体的电阻。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测量电阻,学习一种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2、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一步体会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2、认真完成实验,养成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3、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教学重点1、学习应用欧姆定律,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教学难点1、实验电路的设计、
2、连接,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了解灯丝(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定值电阻(5、10各1个)、小灯泡+灯座、导线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及其数学表达式。2、教师提出问题: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你能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吗?说明测量原理,并画出测量电路图。二、新课学习1、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教师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应如何改进测量电路图?2、学生
3、思考、设计实验电路: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定值电阻的阻值将如何人改变?3、学生猜想、假设实验结果:学生探究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果: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教师引导学生测量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你想不想知道小灯泡的灯丝的电阻有多大呢?4、学生设计实验电路:5、学生探究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学生发现问题:在不同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下,小灯泡的灯丝的电阻不同。6、学生知识类比迁移,思考、交流讨论:为什么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小灯泡的电阻会改变?三、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四、板书设计测量导体的电阻: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测量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得R=U/I。待测量的物理量:测电阻的电流,测电阻两端的电压。2、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只是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之比。3、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约是其不工作时电阻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