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知识梳理,重难知识探究,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9/12/21,#,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4,.,解词语,诚意,:,文中指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知,认识。,正心,:,使心地端正。儒家提出的一种修养方法。,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齐家,:,整齐家政。使家庭整齐有序。,治国,:
2、,使社会安定。,平天下,:,使天下太平安定。,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世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课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水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美国。,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7,年至,1968,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
3、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于,1976,年与里希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既是文章标题,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作者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问题探究,1,.,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
4、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例如,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问题探究,2,.,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
5、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问题探究,3,.,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此考试得高分,一开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知所措了。,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