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高考试题 预测命题趋势江苏省近三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规律探究江苏省睢宁县城北中学 邱旭(221200) 一、江苏省近三年(2008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一)试卷组成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客观性试题包括18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8个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主观性试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知识考查的覆盖面较宽,分值共占60分。从试题内容上看,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分值占100分,选修部分分值占20分。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分值如下:2008年2009年2010年自然地理36分33分41分人文地理60分63分58分可见,自然地理
2、和人文地理分值前两年相差较大, 2010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值相差不大。此外,选修部分的试题也多侧重于人文地理考查。三年的地理试题都在注重考查人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始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近三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分值分布如下表:年份题号呈现形式知识点分值(分)2010年12冰岛火山喷发图全球性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434四地中午太阳高度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56智利、海地地震震中图地质灾害278世界1月气温示意图和某地气温与降水柱状图气候类型判读和成因分析4910等高线地形图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1112锋面位置图中国气候及地理信
3、息技术的应用41314我国某城市用地变化图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特点41516人口增长示意图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与城市41718某地循环经济模示图中国农业41920某山地垂直带谱图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62122文字描述中国南方和北方气象灾害62324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62526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关系图产业转移627青藏高原降水和剖面图、文字描述农业区位、生态环境及保护1428地理统计图能源生产与消费、能源安全、工业区位1429数据统计表流域内自然环境特征及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关系、水资源利用、环境问题、122009年12照片自然带256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
4、意图478文字描述、景观图青藏地区2911模式图水资源利用状况61213地理统计图人口增长及问题41416欧洲西部区域图农业区位62122区域示意图我国西北地区62324文字材料和示意图产业转移62526中国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627文字材料和示意图等高线、等压线1528文字材料和示意图能源生产与消费、能源安全、工业区位城市服务功能1429统计表产业转移112008年1景观图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2文字描述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234地理统计图中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456文字描述及示意图地球所处宇宙环境479等高线地形图地理信息技术、距离计算61012文字材料和示意图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特点
5、613文字材料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21416数据统计分析图流域水文特征及环境问题617-18文字材料和示意人口与城市41920文字材料和示意图天气系统:气压、锋面雨62324文字描述及区域图人口迁移627数据统计分析图源生产与消费1328南亚、东南亚区域图、数据统计分析图气候特点及成因、农业区位13(二)试题特征1命题严格依据国家考试大纲和江苏省考试说明,稳中有新。三年来,地理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不偏不怪,不回避重点,着意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巧妙地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很好地落实了江苏省各年考试说明的要求和素质教育体现能力的要求。江苏省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高考,是面对不同版
6、本高中地理教材的高考。从三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均采用了不拘泥于任一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积极寻找和创设新的考试平台,在命题素材选取上,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命题全部选取了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之外的、与中学地理教学有关的材料(包括图文、表格等不同的形式),创设了“新”的问题情景,但是考查的落脚点又没有脱离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可以说是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这样充分体现了对全体考生(无论苏南、苏中、苏北)的公平和公正。试题情境新颖,但又不偏不怪,既能较好地控制难度,又具有较强的区分度,这是高考地理命题逐渐走向成熟的体现。2.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江苏试题体现了对地理基
7、础性知识、地理基本原理等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些知识始终是地理学习和应用的前提。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天气和气候;地形、河流、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农业、工业生产活动与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和城市化;城市服务功能;交通运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的特点与防治;产业转移;人口与地理环境;能源生产与消费;地理信息技术等。3.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突出对地理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很少涉及对地理知识记忆方面的直接考查,阅读图表和文字表述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可以说是解决每一道试题的关键,都充分体现了对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加大
8、了题面信息量,注重题面信息与设问之间的联系,注重考生的思维过程与质量。综合题注重考查对学生据图准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语言表述成为影响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4读图表、识图表、分析图表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地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了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尤其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地理试题向来是无图表不成题的, 图表是最基本的呈现方式。如2010年江苏地理试题中共有22幅图。第一卷单项选择题18个题都是涉及到图表,共10幅图;双项选择题8个题,涉及到图表3幅。第二卷第27题涉及到三幅图;第28题有两幅图;
9、,第29题涉及到一张数据表;第30选做题A、B、C、D题都得借助于图完成。全部地理试题涉及到21幅图1张表,无图表不成题表现的完全彻底。2009年江苏地理试题中共有20幅图。第一卷单项选择题18个题涉及到图表,共9幅图;双项选择题8个题,涉及到图表4幅。第二卷第27题涉及到一幅图;第28题有一幅图;,第29题涉及到一张数据表;第30选做题A、B、C、D题都得借助于图完成。全部地理试题涉及到19幅图1张表。2008年江苏地理试题中共有21幅图。第一卷单项选择题18个题都是涉及到图表,共8幅图;双项选择题8个题,涉及到图表3幅。第二卷第27题涉及到二幅图;第28题有两幅图;,第29题涉及到一张数据
10、表和一幅图;第30选做题A、B、C、D题都得借助于图完成。全部地理试题涉及到20幅图1张表。涉及地理图表大体分三大类:第一是区域图,第二是等值线图(如等压线、等高线图等),第三是数据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数据表格等)。图表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它们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图上判读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各类地图、图表的呈现,不仅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对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有利于对学生区域位置的空间定位,以及对数量关系和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考查。5.热点问题与主干知识相结合如自然灾害、能源生产和安全、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多年来一直受到关注。2010年高考第28题选取1990年和20
11、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2006年各地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图为命题的区域背景,考查能源生产、消费和能源安全措施等。2008年高考第27题选取“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柱状图”和“2003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 为命题的区域背景,考查能源生产、消费和能源安全措施等。2010年高考第34题以海地、智利地震为命题素材;2122以我国西南大旱、新疆阿勒泰地区暴雪为命题素材;2009年高考选修“海洋地理”等都考查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2010年高考第2324题、2008年高考第2题和选修“海洋地理”都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危害。6江苏地理不是每年必考,
12、但不容小觑。2008年江苏的高考地理试题中,涉及江苏的仅为2526题“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考查江苏江苏省三大产业与城市人口。纵观20082010年的江苏高考地理试题,涉及江苏省的题目很少,仅2008年分值为6分。究其原因:一是江苏高考虽然自主命题,但仍然是国家级的考试,没有必要过于关注某一个区域的问题和内容;二是江苏区域的热点问题和内容过于集中,各地市的高考模拟题中已有大量的涉猎,故高考命题采取回避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三是高考地理试题过于关注某一个区域,不利于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正确引导。2009、2010两年没考了,适当地体现江苏地理的有关内容,是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
13、是新课程地理教学新理念的具体体现。例如:苏南、苏中、苏北之间的产业转移;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沿江开发;沿海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江苏三大城市圈及城市化相关内容等;江苏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内容复习时应有所体现。7.围绕专题设问,答案言简意赅。近三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在设问上多采用针对某一个地理专题进行设问的命题手法,如2010年高考试题,26道选择题每两个题分为一组,每组都针对一个小专题设问,考查相关问题。综合题第27题考查是充分认识青藏高原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9题第(1)(5)题考查的专题是流域的地理条件、开发与治理的相关内容。在高考地理中,考生应注意
14、运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描述或说明所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地理特征、地理过程等。答案力求直奔主题,抓住要点,言简意赅。二、2011年地理高考命题趋势的分析通过对20082010年,尤其是对2010年江苏高考试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一下2011年的地理高考命题趋势,虽然总体上仍会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原则,但命题上应该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1将进一步突出地理主干知识考查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是思维与方法的基础。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三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主旋律(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题)。2011年高考仍会以学科主干知识考查为目标,注重考查
15、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考生的解题思维过程。考查的主干知识主要有以下方面:地球运动的意义(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和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和计算)、气候、水循环、洋流、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地关系(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2.将更加注重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图形语言的阅读理解能力(发掘图表中隐含信息,实现图图转换、图文转换,对原有知识结构整合重组)、综合分析能力(对形成复杂的地理现象的因素进行分析,透视地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论证和解决
16、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将是2011年高考试题能力考查的重点。根据“提供资料、设置情境、考查能力”的命题形式,更重视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以经纬网和等值线(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为载体的空间定位能力考查及热点区域地理特征分析与表述,以及解决生活现实中的问题。2011年考题将会更加突出空间分析,强化综合思维新课程标准的考试目标和要求,不仅表达形式简明扼要,更强调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核,即体现“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3将注重图表分析方法和区域
17、地理的考查,(1)从统计中看出,高考地理题不离图,图表形式多样化。图表类别涉及曲线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过程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地质剖面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还有各类过程统计表或区域比较表格等,图表设计新颖,而且有创新。试题中的图表不但形式多样,而且注重图表信息的组合。这些都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项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还要求考生能够对图表信息中的隐性信息进行提取和对无效信息进行排除,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面对纷繁复杂的图表,这就要求在日常学习中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18、的培养,要及时对各种地图、图表运用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归纳,养成以地理图表辅助记忆进行思维的习惯,学会图文互换、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提高从图表上准确、全面、有效地提取显性和隐性信息的能力。(2)三年来高考图表形式虽然多样化,但占分值最大的当数区域地图,主要分布在第卷综合题中,从而可以看出区域地理在现今地理高考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仍然不能放松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区域定位的训练。区域地理的学习需要解决的主要是五个问题:第一,在哪里,即区域的空间位置。第二,有什么,就是在这个区域当中,有哪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或者有什么突出的特征。第三,为什么,也就是在这个区域当中,这些
19、自然地理现象和特征,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要会解释。第四,什么时候。因为在一个区域当中,自然地理现象是发展和变化的,在不同的阶段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着它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我们要能够解释自然和人文的在这个区域当中,它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第五,怎么办。因为在区域当中,都会面临着这样或者是那样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去解决,这是区域地理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的问题4联系热点,关注现实,关注发展。新课标下的教育注重“生活性”,“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当前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趋势。综观近三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可以看出,强调学与用的有机结合,强调理论联系实
20、际,关注社会发展,试题的开放性会进一步得到加强。三年来地理以反映现实和热点问题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的试题较多,注重考查考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强调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地理时事与信息,将热点加以题型化处理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分析、解释地理时事,扩大视野,拓展思维。如2010年江苏卷涉及冰岛火山喷发、海地智利大地震、上海世博会、我国西南大旱、新疆阿勒泰地区暴雪、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墨西哥湾石油污染等,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2011年地理复习中,在处理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关系时,应该
21、把对热点、焦点的问题回归于教材中,学会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热点问题。2011年世界和中国热点问题预测有:中东问题、伊朗核问题、阿富汗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南亚印巴克什米尔问题、巴尔干半岛问题、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亚资源与反恐问题、外高加索问题、俄罗斯火灾、两极科学考察、G20多伦多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日本地震与核电站安全问题、领土之争(日本和韩国、日本与俄罗斯、中国与日本、英国与阿根廷等岛屿之争)“金砖四国”峰会、非洲的贫困与发展问题、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中国宇宙探测、中国自然灾害与防御(东南沿海台风、2010年末2011年初北方冬小麦区旱灾、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中俄原油年管道建设问题、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问题、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第六次人口普查问题、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产业转移问题等、。联系地址:江苏省睢宁县城北中学联系电话:15852251486邮箱:qiuxu29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