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石潭记教学案例---杨翠平.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11075 上传时间:2025-0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教学案例---杨翠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教学案例---杨翠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教学案例---杨翠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教学案例---杨翠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教学案例---杨翠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小石潭记的教学案例 摘要:本文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第二课时的教学案例,旨在探索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新思路。从文中学习借鉴游记的写作技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交流的应变能力。 教学总目标: 一、熟读课文,全文背诵,感知文意。 二、从文中学习借鉴游记的写作技法。 三、提高口语表达交流的应变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总结该文的结构布局、观察方式、写作技法等特点,并引导学生借鉴。 2、训练随机应变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拓展探究 方法 先请几位学生回顾上节课讲过的知识点,并尝试背诵,巩固内容,唤起回忆。 师 : 上节课我让大家思考小石潭记有哪些值得借鉴学习的方面,这节课我们边分析课文边思考这个问题。我

2、现在请位同学概括出各段落大意,并指出各段重点描写的景物。 生 : 第一自然段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重点描写石底和岸边的景色。第二段写游鱼在清澈的潭水中嬉戏,重点是清澈的潭水和欢快的游鱼。第三段写小石潭的源流曲折,重点描写蜿蜒的小溪和参差的石岸。第四段写作者在潭边的感受,重点描写凄清的景物。第五段交代同游小石潭的人。 方法 学生边总结教师边写板书,将各段重点描写的内容很整齐地罗列下来。 师: 他概括得准确不准确?有无异议?那好,大家看黑板,能从中得到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吗?换句话说,该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生: 很清晰,很有层次感。 师 : 不错,那我们写作文时该怎样谋篇布局呢?

3、说具体些。 生: 要有清晰的结构层次。在写每一段之前,我们要想好侧重表现什么。 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脉络清晰的作文,不然就会散漫无章。别看这是一篇散文,它也得有层次、秩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第一方面。下面,大家从观察视角方面考虑这篇文章前四段各自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作者是站在什么地点去观察景物的,这是观察点;还有作者以怎样的视角去观察的?各段又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前后四人或六人一组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7分钟左右) 师: 请第一组的代表分析第一段的观察方式和描述手法。 生甲: 作者的立足点似乎不固定,边走边看,伐竹取道,俯视小潭,发水底是由一块整石构成还有潭边千奇百怪的模样;

4、然后又将视线高移到枝蔓上。“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则将树蔓互相遮掩缠绕,参差繁茂,随风飘荡的情形表现得真切传神。 师: 很好,只是用语不够凝练。边走边看的写法叫做“移步换景”;观察视角有俯视和仰视,富有变化;石头和树蔓本是静止的,但微风拂过,枝叶便有了动感,这叫“动静结合”的写法。请下一组的代表分析第二段。 生乙: 作者就站在潭边俯视水中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潭水清澈的;“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也是动静结合的写法。 师: 不错,请坐。作者的观察点是固定的,并且只是俯视,因为他要仔细描写眼前有特点的景致。这叫“定点特写”,作者用特写镜头的方式集中笔力描写了清澈的潭水。 但这里的笔

5、法非常高妙,作者写的是鱼,表现的却是水的清澈;既写了鱼,又写了水;我们看见的是鱼,我们读出来的是水。这就是“一笔两用”的高超写法。正如你所说的这里虽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画风,借助飘逸的长发、吹鼓的衣服、翻过去的雨伞来表示一样,这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 生丙: 第三段写的是作者“潭西南而望”,由近处的小溪望向远处。“斗折蛇行”“犬牙互错”等比喻非常生动简练。 师: 能不能把比喻的妙处再说具体些? 生: 小溪两岸就像狗牙齿那样交错不齐,本体和喻体的特点很相似。“斗折蛇行”说不清楚。 师: 已经很好了。这里的视角由近及远,不可知其源,仿

6、佛很神秘,引人想象。再就是形容溪水流淌的样子如“斗折蛇行”,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在蜿蜒游动,一段亮,一段暗。一句话却包含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由于小溪是曲折流动的,两岸像狗牙参差不齐,所以转弯的地方就看不到水光明亮。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看到的特征。这与第一段中的比喻“为坻,为屿,为堪,为岩”给我们的印象都很鲜明。请下一位代表。 生: 第四段作者坐在潭边环顾四周竹树,于是借景抒情。 师: 抒发的是什么情? 生: 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中可看出作者借凄清幽寂的景色抒发的是孤寂凄苦之情。因为他政治失意,被贬永州后心境定是抑郁苦闷的。 师: 不错,作者总的心境是苦

7、闷孤寂的,但作者并没有很直白地说:“我很郁闷!”之类的话。而是融情于景地表现,使得作者的孤苦之情与凄清之景水乳般交融在一起,即情景交融。这不就和前面的“心乐之”等句矛盾了吗?对,那些“乐”都是短暂的,而苦恼的心绪则是深怀于胸的。好了,可见这篇文章的观察视角是灵活多变的,表达也是灵活多样的。这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吗? 方法 板书前四段的观察方式和描述手法:移步换景、动静结合;定点特写、一笔两用;由近及远、修辞巧妙;环顾四周、情景交融。视角有俯视、仰视、平视、远观、近看。 师 : “移步换景”使文章层次清楚;“定点特写”使文章具体生动、重点突出;“由近及远”使文章有收有放、富于变化;环顾四周,抒发

8、情感,使文章有了深度内涵。可见一篇游记要有重点表现的景物,最好将自己的情感融注于景色的描写中,这样内容才有主有次,文字才富诗情画意。 二、能力训练 师 : 该文的语言表达方面同样值得我们学习,请几位同学谈谈你的感受吧。 生: 语言精练优美,描写贴切巧妙。 生: 多用四字短语写景抒情,一句一景,甚至一词一景,诗情画意,清雅秀美 师 关于语言的妙处,大家自己去总结学习。现在我们该与柳宗元交流了,你看他那么郁闷孤苦,能不能说几句安慰他的话呢? 生: 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哪里不能发挥才能呢? 师: 好!上节课我留了一样作业,让大家写一篇有关小石潭的导游词。现在就是考验你们的时刻了,谁愿为我们当导游? 生

9、: 各位同学游客大家好!我是 方法 适当介绍导游词要多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还要符合现场交流的语言特点。 师 : 大家的小石潭之旅玩得开心吗?明天我们将去黄果树瀑布旅游,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下课 教学反思: 在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时,发现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疏忽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根本环节。他们毕竟只是八年级的学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多,再加上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有一半以上都是周边农村孩子,不仅语文底子单薄,而且缺少良好的自学习惯,所以他们的文言文语感很差。在课堂上没有很深入的指导学生朗读,有些句子长的也只是稍微点了一下,读的还不够。第二,基础知识落实的还不到位

10、,这对课文的朗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文言文的阅读要建立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只有弄懂了课文意思,读起来才会连贯、流畅。否则的话,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将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对问题的设计不够理想。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石潭之美,美在 。”从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昭示了我这个问题的方向性错误。在初读课文之后,学生只是能读通课文,未能很好的理解课文,而这个问题不应出在初读课文之时,而应在理解课文之后,我相信如果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这个问题对学生不是很难。以后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注重朗读和字词的教学,不能忽视这类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落实。另外,文言文尽管不如现代文那么明白晓畅,但学生仍然应该作为学习的主体,给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