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1.2 学时安排:总学时30小时,理论课15小时,实验课15小时1.3 建议开设年级:本科三年级1.4 先修课程:力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1.5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二、课程目标2.1 培养学生对工程热力学基本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和把握能力;2.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3 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3.1 热力学基础3.1.1 热力学系统及其描述3.1.2 热力学状态方程3.1.3 热力学过程及其特点3.2 理想气体3.2.1 理想气体的基本性质3.2.2 理想气体的
2、状态方程3.2.3 理想气体的过程分析3.3 热力学第一定律3.3.1 热力学功和能量的概念3.3.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3.3.3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3.4 热力学第二定律3.4.1 热力学温度及其尺度3.4.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形式3.4.3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3.5 理想气体和理想气体混合物3.5.1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3.5.2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3.5.3 理想气体和理想气体混合物在工程中的应用3.6 热力学性质图表示和计算方法3.6.1 热力学性质图的绘制3.6.2 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方法3.6.3 使用热力学性质图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4
3、.1 理论授课:通过上课讲解和示范计算等方式讲述与热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4.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工程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4.3 讨论与互动:开展小组讨论、学术报告和问题答疑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交流合作的能力;4.4 实验教学:设计一定数量和难度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数据、分析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五、考核方式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课堂小测验、课程作业等,占总评成绩的40%;5.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教学的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的30%;5.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整体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占总
4、评成绩的30%。六、参考教材6.1 主要教材:工程热力学教程(第五版),主编:李晟,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6.2 辅助教材:工程热力学,主编:赵立昆,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6.3 参考资料:热力学基础,主编:王大洪,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工程热力学导论,主编:刘玉芳,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七、其他事项7.1 参考课程网站:学校教务系统;7.2 课程联系人:姓名:XXX,联系电话:XXX,电子邮箱:XXX。以上为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该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信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安排,明确学习目标,并提供教学资源和课程参考书目,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