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试题命制.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06786 上传时间:2025-0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试题命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试题命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何瑛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田圃(pǔ) 灵柩(jiù) 轩榭(xiè) 顷刻(qīng) B、亘古(gèn) 归咎(jiù) 踌躇(chú) 蓦然(mò) C、眼睑(lián) 娴熟(xiǎn) 作揖(yī) 剽悍(biāo) D、垂蔓(wàn) 瓦砾(lì) 砭骨(biān) 禀请(bǐn) 2、下列各组词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2分) A进退维谷 张惶失措 因地制宜 衰草连天 B啸聚山林 锋芒必露 兀兀穷年 义愤填膺 C忧心忡忡 诺诺连声 相得益彰 广袤无垠 D无可质疑 深恶痛疾 吹毛求疵 根深蒂固 3、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四字成语。(2分) ⑴西安园艺博览会会址美丽如画,让人________。(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⑵张教授学识渊博,谈吐间     ,使人受益匪浅。(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A 组为准)。(6分) A组: ⑴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 ⑵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⑶斯是陋室, 。(《陋室铭》) ⑷受任于败军之际,  。(《出师表》) ⑸《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 ⑹而现在/  。 B组:   ⑴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 ⑵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⑶梨花自古就是文人志士所赞扬之物,梨花盛开,洁白如雪。而“ , ”两句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雪比作梨花,富有新意。 ⑷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⑸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3分) ①华夏古都,山水之城。西安——中国内陆腹地一座正在 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城。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西安举行。②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会,③是宣传生态文明、提升国家形象的重大机遇。 ⑴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填入第①句的横线处,使语意连贯。(填入序号) A、耸起 B、崛起 C、立起 ⑵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⑶第③句标点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名著阅读。(2分) 《朝花夕拾》原名《 》,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的主要内容: 。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九年级(1)班举行了以“低碳生活,离我们有多远”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在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表达各自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人人都做“低碳志愿者”,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健康,更和谐;第二种观点认为,实现“低碳生活”是国家大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很遥远。 ⑴作为一个中学生,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2分) ⑵“低碳生活”已成为目前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最少写三点)(3分) ① ② ③ ⑶请给下面对联对出上联。(2分) 上联: 下联:绿化环境生活好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聆听植物的心声 秦 岭 ①古老的印第安人有这样一个传统:他们在砍树或锯树枝之前,会做上一段祷告,以此来请求树木原谅。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为了探索植物语言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已经为民间的传说提供了佐证。 ②科学家们发现,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的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反应几乎一样。例如在虫咬叶子时,叶子便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时释放的内啡呔。在动物身上,这些激素帮助把一种叫做花生四烯酸的化学物质转化为前列腺素。而在植物组织里,这种激素有助于亚麻酸(相当于动物身上花生四烯酸的物质)转化为茉莉酮酸,这是一种性质和前列腺素相近的化学物质。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在植物表面喷洒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后,就会像在动物身上喷洒此类物质一样,都能消除伤痛反应。对此,纽约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家伊恩·鲍德温说:“这就是植物喊‘哎哟’的方式。” ③植物能与邻居联络单现象屡见不鲜。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某些植物突然感到虫咬刺痛,它会马上招呼旁边的伙伴,提防虫子。许多植物在受到伤害时,会释放一种挥发性的茉莉酮酸,这是一种“体位”信号,甚至在附近的植物感到虫咬之前,这种信号就开始启动附近植物的防御系统了。 ④槐树会产生有毒的苦味物质,一旦槐树的树叶被羚羊或长颈鹿吞食,这时,不仅仅被吃的槐树会产生这种物质,周围所有的槐树像是接到预报似的也都会争先恐后的释放出毒素。西红柿抵御毛毛虫和甲壳虫叮咬的方法与槐树相似。西红柿在遭到虫咬后产生使其胃部受到损害和阻碍消化的物质。而且不仅仅是遭到虫咬的西红柿会做出这种反应,周围的同伴出于安全考虑,也都会作好对付害虫的准备。 ⑤此外,人们还发现,如果森林里一棵橡树病死或被砍伐,其周围的橡树就会互相行动起来,他们马上会结出更多的果实和种子,像是要弥补前面的损失。它们是从哪儿知道要这样做呢?研究人员借助电极测量终于发现,被砍伐的树会产生短暂却特别高的振幅,并且在被砍伐的树木周围也同样产生了相应的振幅。 ⑥有些科学家认为,植物之间的邻居联络也许是类似光合作用的利他主义行为,或者是由受到伤害的植物自身防御反应过度引起的。德国德雷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魏泽教授认为,树木是通过声音来相互沟通和了解的,但由于这种声音频率很高,人耳反而听不到。而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朱利曼不仅证实植物语言的存在,而且还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克风。当植物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乙烯气体。弗兰克·朱利曼一直用钟形玻璃容器收集这种气体。这种气体的分子开始轰击标准激光束,然后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波。朱利曼说:“植物受到的压力越大,麦克风收到的声音信号就越强。” ⑦还有的科学家认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相互交流的。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测量出来,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光。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随着科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最终一定会破译植物的语言之谜。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植物当叶子被昆虫咀嚼时释放的激素与动物受到伤害时所释放的激素功能类似,它们都能用来消除伤痛反应。 B.所有植物在预感到虫咬危险之前或自身受到伤害时就会释放信号来启动同伴的防御系统或告知它们加以防范。 C.西红柿和槐树面对其他动物的侵袭并非总是如我们想象那样被动承受,相反,它们会主动采取行动加以抵御。 D.研究发现橡树与橡树之所以能做到及时沟通,很可能是因为橡树能依靠特殊的振幅保持彼此之间的密切联络。 9、第②段在说明植物会“说话”的现象时,为什么多次说到动物?请简述理由。(2分) ⑴ ⑵ 10、目前对植物与邻居联络现象的解释有哪些?(4分) 11、请从文中任选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特点的句子摘抄在下面并作简要分析。(3分) 摘抄: 分析: (二) 特别一课 喻钊文 魏家小学的刘培根同学得了脑瘤,需要住院开刀治疗,医疗费至少要四五十万。然而刘培根的父母是土里刨食的农民,根本拿不出这样一大笔钱。眼看刘培根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他的父母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件事被冯校长知道了,他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募捐活动。   这天晚上,冯校长坐在办公室里正在思考募捐的具体方案,教导处张主任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冯校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听说我们要给一个得脑瘤的同学募捐,市电视台决定明天下午两点钟来进行现场报道。”   “真的?”听到这个消息,冯校长掩饰不住满脸的欣喜。自己任校长以来,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起色,这是一个扩大学校知名度的好机会。   “绝对没问题,市电视台刚才给我来过电话!”张主任脸上洋溢着喜色。   “太好了!”冯校长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马上和张主任商议起明天募捐的具体安排。   第二天下午1点半左右,冯校长组织全校师生到操场上排起了整齐的队伍,等候市电视台报道组的到来。尽管已经时至深秋,西北风刮得呼呼响,但是大家一点儿都不感到冷。   到了两点,市电视台报道组的人员还没有来,冯校长望了一眼台下整齐的队伍,继续向来路望去。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天上开始飘起了毛毛细雨,市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到来。冯校长有点儿沉不住气了,转过脸问张主任:“他们是说两点准时到吗?”   “是!他们说今天下午两点准时到。”张主任有点儿不安,但还是回答得相当肯定。   这时,雨丝越来越密了,集合的队伍中不时传出阵阵咳嗽声。望着在秋风中瑟缩的师生,冯校长的脸色越来越严肃。沉思了片刻,他果断地宣布:“募捐现在开始!”第一个把200元现金放入了募捐箱。   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师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走过了募捐箱。 募捐活动刚结束,突然校门口响起了汽车喇叭声,大家放眼望去,只见市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扛着摄像机急匆匆地走来。 因为在途中吃午饭和堵车,他们晚到了近一个小时。   这该怎么办呢?市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一边解释一边提议:是否可以让师生从募捐箱中拿出捐款,重新排队募捐? 望着早已站得疲惫不堪的师生们,冯校长心中一阵矛盾,他沉吟了片刻,果断地说:“不必了!现在我宣布,募捐活动结束,全体师生解散!” 回到办公室,冯校长心里非常平静,他觉得自己用实际行动给学生们上了诚实的一课。 12、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换为“募捐”好不好?为什么?(4分) 13、根据小说情节发展,补充完整下面的横线。(4分) 开端:听说电视台要对学校募捐活动进行采访,冯校长开始做具体准备工作。 发展: 高潮: 结局:冯校长断然拒绝让师生重新排队募捐,并宣布募捐活动结束,全体师生解散。 14、请用凝练的语言对募捐过程中冯校长心理变化加以简要概括。(3分) 欣喜→ → → →平静 15、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请简要概括冯校长的人物性格特征。(4分) (三)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三兄况、余、员,并有才能。 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初,援军凯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开置七郡:开拓了疆土,增设了七郡。③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④谅:想来。 17、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穷当益坚( ) ②援军凯还 ( ) ③援谓之曰( ) ④裁封数百户( ) 18、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佣者笑而应曰 足肤皲裂而不知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欲自请击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男儿当死于边野 又留蚊于素帐中 19、请将下面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中的马援和《陈涉世家》中的陈涉二人身上有哪些异同之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21、第二句用“明”字来写“榴花”之色,给人怎样的视觉感受?(2分) 22、这首诗写诗人在炎炎夏日午休的环境,这个环境由哪些景物组 成?表现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险峻的山峰,广袤的草原,清澈的小溪,无边的林海,自然风景美不胜收;朝晖夕阴,花开花落,燕来雁去,鸟语虫鸣,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窗外的世界真精彩!   请以“窗外的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要求:①中心突出,内容充实;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篇幅不得少于600字。 2、请以“拨动我心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按照《中考说明》的命题要求和命题原则来命制,题量适中,难度不大,适合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来做。试题从基础知识的识记、基本技能的运用来考查,内容有:字音、字形题,成语运用题,名句默写题,语段修改题,名著阅读题,综合性实践题,阅读题,写作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