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HYSYS对原油稳定参数优化实施模拟研究.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10273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HYSYS对原油稳定参数优化实施模拟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HYSYS对原油稳定参数优化实施模拟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创新 33 基于 HYSYS 对原油稳定参数优化实施翩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石油工业训练中心苗俊田 原油稳定工艺属于国内各个油田中实施的普遍油气蒸发 损耗及密闭集输主要措施 , 但是在现场使用的过程中 , 因为 部分管理人员担心对于原油产量影响 , 导致工作参数偏离原 本设计值 。 因此 , 本文就使用 HYSYS软件实现模拟 , 和实际的 生产情况实现综合分析 , 对原油稳定工艺对于原油的产量影 响进行明确 , 对工艺参数优化 。 原油稳定属于原油处理最后的工序 , 其主要目的就是脱出 原油中具有较强挥发性的轻组分 C1-C4, 降低挥发损耗 , 并且使 饱和蒸气压降低 , 合理使用油气资源 , 使原油存储运输过程中 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 原有稳定方法主要包括分僧法及闪蒸法 , 闪蒸法的分离精度比较差 , 并且产品粗糙 , 分憎法的分离精度 比较高 , 具有良好的组分分割效果 , 提高了运行和投资的费 用。 要以站场工艺 、 油品性质 、 能量损耗 、 产品标准等选择具 体的稳定方式 。 为了能够实现原油稳定参数的优化 , 本文就使 用HYSYS 软件对其进行模拟 。 1 原油稳定工艺方案 原油稳定方法主要包括负压闪蒸稳定 、 分傳稳定及正压闪 蒸稳定三种 , 在选择稳定工艺的过程中要以进料原油物性 、 构 成, 并且对相应工艺过程对比进行确定 。 其一 , 负压闪蒸稳定 。 利用真空压缩机抽出油品中的轻组 分 , 使油品蒸气压降低 。 负压稳定一般是在密度比较大 , 油品 中的轻组分比较少原油中使用 。 其主要优势就是闪蒸的压力及 温度比较低 , 并且流程简单 % 其二 , 正压闪蒸稳定 。 通过原油田压力能 , 利用加热整流 蒸去原油中的轻组分 , 使原油蒸气压得到降低 。 其主要有时就 是稳定深度比较大 , 但是因为具有较高的操作温度 , 所以容易 出现腐蚀 、 结垢等问题 。 其三 , 分僧稳定 。 通过精憎原理对原油净化 , 其主要优势 就是能够将原油中的乙烷 、 甲烷拔出 , 少拔重关键组分 , 具有 较高的稳定深度 , 并且稳定质量良好 。 缺点就是设备比较多 , 流程较为复杂 , 能耗较大 , 对于设备过程操作的要求比较严 格, 能够在稳定深度比较高的场合中使用 。 在选择原油稳定工艺方案的过程中 ,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选择鷺 2 基于 HYSYS 的参数优化 此装置为负压闪蒸分离装置 , 在 2010年投入生产 , 装置的 规模为 SOxIOW/a, 原油进装置的温度为 65 操作压力为 : 储油罐原油通过倒罐 , 稳定之后的原油外 -0.05 MPa-0.3 MPa o 工艺模拟流程为 泵 、 换热器进入到负压稳定塔闪蒸分离 输。 储油罐顶的挥发器通过大罐抽气缓冲罐和稳定器一起到负  压抽气压缩机中 , 通过压缩之后进入到下油流程 。 在现场运行的过程中 , 因为担心原油稳定会影响到原油产 量, 下调装置的操作参数 , 表 1为具体装置的操作参数 。 名称 储油罐温度储油罐压/kpa力原油进装置/C温定塔塔顶/kpa压力 现场 设计 0. 1 50 -12 45 65 -50-30 - - 表1 具体装置的操作参数 通过以上数据 , 利用 HYSYS 软件模拟 , 得出稳定后原油饱 和蒸气压为 71.62 kPa, 当时当地的海拔高度为 1375 m, 大气压 为 85.8 kPa, 以此表示稳定之后的原油饱和蒸气压为 71.62 kPa, 比当地大气压要大 , 无法满足设计需求% 因为考虑原油进装置温度范围为 45 t~80 t , 步长的温度 为5t, 负压稳定塔的操作压力为 -10 kPa、 -15 kPa、 -20kP 怀 。 同压力等级中的变化 , 图1为饱和蒸气压和压力的温度关系 图1 饱和蒸气压和压力的温度关系 , 在 通过计算表示 , 为了使稳定之后的原油满足设计需求 负压稳定塔操作压力处于 - 10 kPaSJ-20 kPa± 间的时候 , 要使原 油进装置的温度为 61 t~54 再次对负压稳定塔操作压力在 10kPa- -30 kPa 的范围孔 不 同温度中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 , 图2 为饱和蒸气压和压力温度的 关系 。 - « -35 -32S-OT -15 -10 -5 0 5 10 15 20 Hi力 图2 饱和蒸■乞压和压力温度殆关系 通过计算结果表示 , 在原油稳定温度为 55 t~65 t 的时 候 , 负压稳定塔操作压力为 -18kPaS!j-5kPa± 行情况充分的考虑 , 为了对系统安全进行保证 间。 对现场的运 , 要使负压稳定 塔操作压力可调 。 因此 , 初步使原油温顶参数设置原油稳定温 度为 60t , 负压稳定塔的操作压力为 - 15 kPa I4o, 3 使用气提技术 3.1 气提工艺模拟 , 只要使轻 。 气提负压 原油负压稳定工艺的根据就是相平衡汽化原理 组分蒸汽分压力降低 , 就能够实现原油轻组分汽化 表 34 囱 B工科技 2019 年第 4 期 稳定工艺就充分使用此原理 , 利用对原油稳定塔中通入容易分 离的气体 , 降低塔内轻怪组分蒸汽分压 , 从而使原油轻组分更 加的容易汽化 , 实现良好稳定效果 。 通过 HYSYS 流程模拟软 件, 通过 600Nm/d 气提量实现模拟计算 , 表 2 为气提气组分的含 量, 图3 为利用 HYSYS 创建的模型 。 气提气组分 Cl C2 C3 i-C4 n-C4 摩尔分数 /% 92.98 2.72 3.11 0. 3 0.91 表2 气提气组分的含量 査饱軸廉汽压 图3 创建的模型 3.2 稳定深度 通过对比表示 , 通过气提技术之后 14 , 原油组分拔出率和常 , 表 3 为气提负压稳定工 规负压稳定工艺相比具有进一步的提高 艺拔出率 。 n-C4 n-C5 C3 C2 组分 668.4 10.9 238.9 569.4 进塔原油 /kg*lT 114.0 208.6 150. 8 63. 1 9. 8 89. 9 36. 6 17.1 稳定气 /kg*lf 拔出率 /% 3 气提负压稳定工艺拔出率 n-C4 1-C4 C3 C1 C2 93. 32 6.5 7. 30 5. 36 0.65 2.10 89.85 4.58 0.45 1.52 组分 气提气] 气提气 2 0. 3 92. 62 0. 9 2.82 3.15 气提气 3 0.60 1.81 2.11 95.25 0.2 气提4气 0.4 98.58 0. 04 0.15 0.41 气提气 5 表4 不同气提气的组分含量 对气提气组分和气量进行改变 到不同气量及组成条件中的凝析油 在变量改变中的变化情况 % , 通过 HYSYS 实现模拟 , 得 , 压缩机功耗和稳定气量等  首先 , 对气提气组分进行改变 , 从而使气提气组分变富或 者变贫 , 从而得出不同气提气组分中的气相产品收率 , 详见表 4 0 其次 , 对气提气的气量进行改变 , 使气量改变在 300~1800 Nm'/d 的范围中 , 通过 HYSYS 模拟得到图 4。 通过图 4 可以看出 来 , 在气提气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 , 能够降低原油产量 , 提高 凝析油及稳定气的产量 , 并且也提高气提效果 。 但是 , 在气提 的过程中也带走了 分拔出率进行考虑 变化过程中而变化 tNSGG tN tiG tN iGG C5+ 以上组分 , 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要对 , 而且压缩机能耗和稳定塔塔径会在气提量 , 要合理进行选择叫 EiG LNG LLG LiG 椅定原 油产 凤 稔定 LGG 570 iGG t GGG t iGG 气拠气运 / ( m1• d") C6组 图4 稳定沫度在气提气量变化殆情况 4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表示 , 使用气提技术能够使原油稳定深度得 到提高 , 气提气量越大 , 气提气组分就会越贫 , 提高了轻桂的 收率 , 具有良好稳定效果 。 【参考文献 】 [1] 任泽,潘翔 , 田旭,等.基于 hysys的甲醇用量模拟优化研究 [J]. 辽宁化工 ,2018 ⑵ [2] 何友祥 ,王晓丹 ,寰子豪 ,等.基于 Hysys的LN G轻炷分离 流程模拟及参数优化 U].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⑶ :1-3 [3] 亓文广.基于 HYSYS 模拟的蜡油加氢装置故障诊断技术 研究 [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 [4] 潘翔,石磊, 王佳贝 ,等.基于 hysys的丙烷制冷工艺模拟优 化研究 [J]. 化工管理 ,2018, 485(14):213 [5] 于朋朋.一桩西采油厂桩西联合站原油稳定工艺研究 [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5 ⑴ :31-33 [6] 王娅婷 ,李佳,王琳,等.负压闪蒸原油稳定工艺的模拟与 运行参数优化 [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5Q:18-21 ( 上接 96页 ) Science & Engineering A,1991,114(1 —2):75—82 [39] 李奎,汤爱涛,潘复生.金属基复合材料原位反应合成技 术现状与展望 [J].重庆大学学报 ,2002,5(9):155-160 [40] 张辉,王婷,曹中秋,等 .Mg/Up 储氢合金的制备及其电化 学性能 [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8 ⑶ :536-540 [41] 王晓丽.机械合金化制备镁合金非聶合金 [D] .兰州:兰州 理工大学 ,2004 [42] 金松哲 ,梁宝岩,孙世成.机械合金化 + 烧结制备 TiC/Ti 3SiC2复合材料 [J].热加工工艺 ,20076(4):30-31 [43] Ogino Y, Shen B L,Yamasaki T. Semi —Solid Plasticity of Nanocrystalline Cu —Mg —TiC Alloys Prepared by Mechanical AlloyingQ]. Journal of Metastable &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1999,2-6:599-606 [44] Jiang Q C, Wang H Y, Wang J G, et al. Fabrication of  TiC p /Mg composites by the thermal explosion synthesis reaction in molten magnesiumQ]. Materials Letters,2003,57(16):25—8583 [45] Wang H Y,Jiang Q C, Li X L,et al. In situ synthesis of TiC/Mg composites in. molten magnesiumQ]. Scripta Materialia, 2003,48Q:1349 —1354 [46] 韩欢庆 ,卢惠民,邱定蕃 ,等. 自蔓延高温合成 MgB?粉末 [J].工程科学学报 ,2006,2⑵8 :46-49 [47] 李江涛,夏元洛,葛昌纯. 自蔓延高温合成 Mg3N2[J].^ 酸盐 学报 ,1993):291-294 [48] Ferguson J B,Thao X, Rohatgi P K,et al. Computational and analytical prediction of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yield stress in particulate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J]. Scripta Materialia, 2014,83 (83):45-4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