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 案
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资助课题
编号 :
《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实践研究》 编号 :
开 题 报 告(dinggao)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 问题的提出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 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 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 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等等~这些无疑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2、近年来~农村的青年教师~特别是我们苏北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的青年教师 ~多数没有经过正规院校的专业学习~她们只是经过短暂的职业培训后即走上工作 岗位。加上由于受地区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必要的岗位再学习和再培训~青年教 师的专业成长受到阻碍~教育理念得不到提升~表现为教育观念滞后、教育行为有 所偏失。迫切需要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培训途径~以尽快地使他们的教学行为得到 规范和优化。
3、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的不少集体教学行为无序、自由~偏 离了教学规律或教学规范~使教学活动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对幼儿的 思维发展、兴趣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盲从性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程 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使用方面形式化比较严重,如强制性教学行为~表现为一切
“教师说了算”,又如偏失性教学行为~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片面关注某一方 面而忽视了另一面~教学目标设计陈述模糊、笼统、片面~“三维”目标不能有机 得到整合~致使教学效益不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提出师幼互动、有效学 习~强调师幼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主体~教师有能力对 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情景提出最贴切的优 化建议。我们选择此课题~就是想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不断优化~去促进幼儿积极 健康的发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幼儿的发展状况是衡量教学行为优化的 唯一标准。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及研究~许多政府和学校都制 定了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或长远规划。但对青年教师在具体教学操作层面上的研究 尚少。
许多的学者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了科学的理论阐述~国外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 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一是通过探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来寻找教
1
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二是通过对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 因素分析~为改进教师教学效能提供参考。在国内许多的学者也作了大量地研究~ 如宋月丽老师在《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关于“教师教学行为控制的心理问题”的论 述~柳夕浪老师在《课堂教学临床研究》中关于“教学行为的分析”等等。但这些 研究多为针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论述。而无专对幼儿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阐 述。
在幼教研究领域~有关于“青年教师培养的研究”~有关于“农村幼教现状的 调查”~而这些研究多为宏观性的研究~偏重于政策的指导、制度的制定、整体培 养计划的制定等等。
以上的这些研究成果和科学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信息的帮 助。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与以上的研究有着相同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目标。但又与以往 的研究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是研究对象由普遍意义上的“青年教师”具体为农村 的、幼儿园的青年教师,二是研究的切入点由宏观性、制度性的研究转换为具体的 教学行为的研究,三是研究的重点是探索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的方 法、途径和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对普遍意义上的“青年教师培养”研究是一项细化、丰富和补 充。对农村幼儿园所面对的青年教师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是一种策略指导,对研究 对象个体的素质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对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整体保教水平有着积极的 影响。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中“教学行为”是指幼儿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幼儿学习的所有行为。 它是由内在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教师的实践智慧转化而来的活动状态~表现为 三种性质:1、程序性的教学行为,2、生成性教学行为,3、策略性教学行为。
“优化”是指采取措施~使其向优良方面变化、发展。
“教学行为的优化”首先是指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并且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 指导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向优良的方面变化和发 展。
,二,课题确立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 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是儿童建构性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必须 改善教学行为~转变传统的教育角色。
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 行为
2
作为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 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为教师改善课堂面 貌、改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行的教学行为实施策略:选择主要教学行为即教师根据 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利用辅助教学行为即展示 教师的人格素养和教学机智~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把握课堂管理行为~解决好 学生在活动中的突发事件~以防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 、研究目标 :
1、了解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的教育行为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她们的困惑 以及成因~并在实践中对她们加以疏导和帮助。
2、通过实践活动~逐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理念~规范优化青年教师的教学 行为~探索优化青年教师教学行为的策略和方法~初步尝试建立可操作的优化教学 行为体系~为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提供科学可行的行为指导。
3 、提高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素质。
,二, 、研究的内容 :
1 、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现状及困惑的调查研究。
2 、影响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行为因素的研究。
3 、优化农村青年教师教学行为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1, 、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集体教学中支持行为的优化
,2, 、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集体教学中合作行为的优化
,3, 、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集体教学中引导行为的优化
,4, 、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行为的优化
4、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观察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5、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园本培训模式的选择
研究的重点:探索优化青年教师教学行为的策略和方法~形成实用的、可操作 的科学的教学行为指导方略。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研究思路 :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现状~了解她们在教学过 程中
3
存在的困惑以及在教学中的存在的行为问题。在清楚主客观问题的基础上~通 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年教师不断学会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探索实 现规范优化教学行为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达到教学行为优化的目的~促进青年教师 教学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方法 :
1、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了解农村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现状~ 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探索优化教学行为的方法、途径和措施~ 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不断反思、研讨、调整和完善。
3、个案研究法: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个体”对象的发展过程~揭示青年教师 教学行为优化的一般规律~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材料。
,三,研究过程 :
1、准备阶段,2006 年 9 月——2006 年 12 月,
成立课题组~进行分工~收集、查阅资料~制定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07 年 1 月——2008 年 12 月,
,1, 、调查研究,2007 年 1 月——2007 年 8 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幼儿 园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现状~了解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把握青年教师在 教学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实施操作,2007 年 9 月——2008 年 12 月,:分别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准 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中的交往行为、引导行为和支持行为等进行指导、 研讨、反思、调整和总结。
3、总结阶段,2009 年 1 月——2009 年 8 月,
收集、汇总相关的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提出结题申请
, 四,预期的成果 :
1、关于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行为现状的调查报告 ,
2、青年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研究案例 ,
3、课题研究报告
4、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4
1、在分析现阶段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农村青 年教师存在的教学行为上的突出问题。
2 、探索总结优化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行为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3、提炼适合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的、可操作的、科学的教学行为优化指导方 略。
,二,研究的应用价值
1、针对农村幼儿园经费投入不足、教师人员紧缺、无力进行专门的教师培训 的现实情况~探索一条在具体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的途径。
2、通过学习 —— 实践——反思—— 实践~逐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观念~进 而规范、优化她们的教学行为~从而促进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教育素质得到快速提 升。
六、课题研究的基础
,一,研究的条件 :
本课题研究的成员有幼儿园的行政领导、有负责教科研的人员、有幼儿园的业 务骨干教师。她们均具有小学高级教师的职称。课题的负责人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 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曾主持过市级课题“家园合理~提高幼儿德育实效性的研 究”~并取得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其他课题组成员也均具有参加过市县教育课题 研究的经验~而且都已顺利结题~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曾有多篇经 验文章在《早期教育》、《山东教育》、《江南时报》等刊物上发表~另有多篇论 文在省级的各项论文比赛中获奖。凭借课题组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科研素质~具有在 规定时间内完成本课题研究的能力。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一直是教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我们在 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和探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同 时也收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期准备 和开端。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时间保证。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关系到幼 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提到了幼儿园领导重要的议事日程。从幼儿园管理的角度 ~急需探索一条快速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和策略~因此~对本课题在物质上给予了 大力的支持~保证了课题操作经费的提供。幼儿园目前具有良好的网络设施和电教 设施~为所需信息资料的查询、收集、复印、打印提供了保障。
课题组成员多为业务管理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具备研究操作的便利性和研究时 间的确定性。
,二, 已有的专家相关研究成果的指导
5
宋月丽老师在《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关于“教师教学行为控制的心理问题”的 论述~柳夕浪老师在《课堂教学临床研究》中关于“教学行为的分析”~关于“青 年教师培养的研究”~关于“农村幼教现状的调查”等研究成果和科学理论为本课 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信息的帮助。
七、研究任务与分工
赵忠霞:负责课题设计和实施的全面工作
任诗玲: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培训模式的适宜性研究
姜文霞: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霍海玲:影响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行为因素的研究
韩善琴: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引导行为优化的研究
焦小敏: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合作行为优化的研究
孙 丽:农村青年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行为优化的研究
八、参考文献 :
1、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研究》
2、宋月丽《学校管理心理学》
3、崔允沸: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策略与研究》
4、德朗舍尔: 《教师怎样教:对课堂中口头语言互动的分析》 5、德瓦埃特 .爱
伦 : 《微格教学》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