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分)1、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要安装在( )。 ( )A、蒸发器出口的吸气管上 B、蒸发器入口的供液管上C、膨胀阀入口的管道上 D、膨胀阀出口的管道上2、尾部受热面烟气侧腐蚀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烟气温度较低 B、烟气中含有水蒸气和硫酸蒸汽C、蒸汽凝结 D、烟气流速过快3、大型中央空调系统常用的制冷压缩机是( )制冷压缩机。 ( )A、往复活塞式 B、滚动转子式 C、涡旋式 D、离心式4、制冷剂氨的代号为( )。 ( )A、R717 B、R718 C、R22 D、R7115、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 )。 ( )A、一般制冷 B、深度制冷 C、低温制冷
2、 D、超低温制冷6、下列设备不能实现制冷剂液体过冷的是( )。 ( )A、蒸发器 B、冷凝器 C、过冷器 D、回热器7、 氟利昂是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其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是( )。 ( )A、F B、Cl C、C D、H8、蒸发温度一定,随冷凝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9、下列制冷措施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 ( )A、蒸气压缩式制冷 B、气体膨胀制冷 C、蒸汽喷射制冷 D、吸取式制冷10、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称为( )。 ( )A、压缩比 B、输气效率 C、制冷循环效率 D、能效比11、蒸发
3、温度一定,随冷凝温度升高,制冷机的( )。 ( ) A、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减小 B、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增大C、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B、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增大12、用来标明高温用压缩机的名义制冷能力和轴功率的是( )。 ( )A、标准工况 B、空调工况 C、最大压差工况 D、最大轴功率工况13、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 )。( ) A、气缸直径 B、活塞位移 C、活塞行程 D、余隙容积14、标准工况的蒸发温度是( )。 ( )A、 5 B、 5 C、 15 D、 20 15、制冷剂为氟利昂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要求压缩比为( )。 ( )A、 3
4、 B、 10 C、 10 D、不限制16、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放热过程是( )。 ( )A、等温放热 B、等压放热 C、升温放热 D、升压放热17、氟利昂C2H2F4的代号为( )。 ( )A、R717 B、R11 C、R22 D、R134a18、热泵循环中的制热过程是( )。 ( )A、电热加热 B、热水供热 C、制冷剂汽化 D、制冷剂的冷却冷凝19、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出水管应为( )。 ( )A、同侧上进下出 B、异侧上进下出 C、同侧下进上出 D、异侧下进上出20、电磁四通换向阀是控制、变化制冷剂( )的部件。 ( )A、流量 B、流速 C、温度 D、流向21、通过煤的工业分析,可
5、测定煤中的( )。 ( )A、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 B、水分、挥发分、焦炭和灰分C、水分、挥发分、碳和灰分 D、水分、挥发分、残留碳和灰分22、煤灰的熔融性表示措施是( )。 ( )A、变形温度、熔化温度、流动温度 B、变形温度、软化温度、熔化温度C、变形温度、软化温度、熔融温度 D、变形温度、软化温度、流动温度23、假如相同质量的同种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仅产生CO,在相同的过量空气系数下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烟气比完全燃烧生成的烟气相比( )。 ( )A、烟气质量增加,烟气中的氧气量增加B、总烟气质量增加,但烟气中的氧气量减少C、总烟气质量相同,但烟气中的氧气量增加D、总烟气质量减少,但烟气中的
6、氧气量减少24、目前煤粉炉及油、气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热损失是( )。 ( )A、q2 B、q3 C、q4 D、q625、我国供热的重要热源来自于( )。 ( )A、电能 B、矿物燃料 C、太阳能 D、低位热源26、下列有关制冷剂与润滑油是否溶讲解法正确的是( )。 ( )A、制冷剂与润滑油不能溶解时好些B、制冷剂与润滑油溶不溶解没影响C、制冷剂与润滑油溶解时好些 D、以上说法均不对27、冷热源初设方案优化的最大难点是( )。 ( )A、备选方案的初投资 B、可靠性与安全性C、年度能耗及环境评价 D、年度能源费28、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用( )作为指标。 ( )A、COP B、ODP
7、 C、CUP D、GWP29、地源热泵按低位热源分类不包括( )。 ( )A、空气源热泵 B、地源热泵 C、高热源热泵 D、水源热泵30、依照炉胆后部的( )结构,可分为干背式和湿背式。 ( )A、烟气折返空间 B、封头 C、管钣 D、烟管31、逆卡诺循环由两个( )过程和两个( )过程组成。 ( )A、等温、等压 B、等体、等温 C、等温、等熵 D、等体、等熵32、人工制冷技术的发展起源于( )。 ( )A、蒸气压缩式制冷 B、吸取式制冷 C、蒸汽喷射制冷 D、气体膨胀制冷33、压缩机的机体与电动机外壳铸成一体,组成密闭的机身,气缸盖可拆卸的叫( )。 ( )A、开启式压缩机 B、半封闭式压
8、缩机 C、全封闭式压缩机 D、一体式压缩机 3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 )。 ( )A、油分离器 B、气液分离器 C、空气分离器 D、过滤器35、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双级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中必不可少的换热器是( )。 ( )A、中间冷却器 B、回热器 C、吸取器 D、发生器36、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 )。 ( )A、竖直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曲线 D、其他曲线 37、活塞式压缩机中将转动转变成往复运动的机构是( )。 ( )A、连杆 B、气缸 C、活塞 D、气阀 38、表征锅炉工作特性的基本参数有()、压力和温度。 ( )A、锅炉的出力 B、供
9、热量 C、蒸发量 D、水容量39、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称为()。 ( )A、过量空气系数 B、漏风系数C、过热系数 D、绝热系数40、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 )之间。 ( )A、蒸发器和压缩机 B、压缩机和冷凝器C、冷凝器和膨胀阀 D、膨胀阀和蒸发器41、下列属于容积型往复式压缩机的是( )。 ( )A、轴流式 B、滑片式 C、滚动转子式 D、曲轴连杆式42、排气温度影响压缩机运行的效率与安全性,排气温度太高将导致压缩机容积效率( ),润滑油粘度( )。 (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升高、增加 D、升高、减少43、螺杆式压缩机最常用的能量调整方式是( )。 ( )A
10、、交流变频调整 B、旁通调整 C、滑阀调整 D、变速调整 44、下列属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是( )。 ( )A、R22 B、R123 C、R134a D、R407C 45、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制冷量随室外空气温度的( )或冷冻水出口温度( )而减小。 ( )A、升高、升高 B、升高、下降 C、下降、升高 D、下降、下降46、测定挥发分残留的物质是( )。 ( )A、焦渣 B、煤灰 C、焦油 D、碳氢化合物47、( )一定能够提升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 )A、蒸气有害过热 B、液体过冷 C、回热循环 D、蒸气有效过热48、氟利昂是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其中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是( ) 。 (
11、 )A、C B、H C、F D、Cl49、下列容积型制冷压缩机中不属于往复式的是( )。 ( )A、涡旋式 B、电磁式 C、斜盘式 D、曲轴滑管式50、_沸点的物质是制冷剂,_沸点的物质是吸取剂,例如LiBr溶液中_是制冷剂_是吸取剂。 ( ) A、低 高 LiBr 水 B、低 高 水 LiBr C、高 低 水 LiBr D、高 低 LiBr 水51、排气温度_导致压缩机溶剂效率_。 ( )A、太高 减少 B、太高 升高 C、太高 不变 D、太高 基本没有影响52、蒸气做热媒的优点不包括那一项? ( )A、流动依托自身的压力不依托水泵 B、不易形成“水塞”C、蒸气的密度极少不会给高层建筑带来超
12、压的危险 D、相同质量流量、温度的蒸气比水传递的热量多53、目前市场上用作建筑冷源的水冷式机组制冷量范围是_作用面积_。( )A、1KW-5KW 20m2 -100m2 B、20KW-9000KW 300m2-10万m2 C、10KW-KW 300m2-10万m2 D、100KW-10000KW 1000m2-100万m2 54、双效溴化锂制冷剂的性能随工作蒸气压力的_,制冷剂的制冷量_,制冷性能系数_。 ( ) A、升高 增加 减少 B、升高 减少 减少 C、升高 增加 增加 D、减少 增加 增加55、下列有关煤中的元素中都可燃的一组是( )。 ( )A、碳、氢、硫 B、碳、氢、氮 C、氧、
13、氢、氮 D、氧、氢、硫56、蒸汽锅炉的锅炉房内有_、_、_三大系统。 ( )A、蒸汽、给水、排水 B、蒸汽、给水、冷凝 C、冷凝、给水、排水 D、蒸汽、给水、排污 57、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有关工质的变化次序连贯的一组是( )。 ( )A、汽化-压缩-凝结-节流-汽化 B、压缩-汽化-凝结-节流-压缩 C、凝结-汽化-压缩-节流-凝结 D、节流-压缩-凝结-汽化-节流58、如下哪个是最理想的制冷剂( )。4 ( )A、A1 B、A2 C、B1 D、B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氨制冷系统中因为氨对 金属具备腐蚀作用,因此制冷剂管道一律用 管。2、油分离器安装在 和 之间,作用是分离制
14、冷剂携带的润滑油。3、最简单的制冷机由 、冷凝器、 和 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4、 燃料的元素分析成份和工业分析成份,一般采取的四种分析基准为:收到基、 、 和干燥无灰基。5、常用的节流机构有 、 、 等。6、氨的活塞式压缩机气缸顶部应设 用以预防气缸过热。7、制冷是指用 的措施将 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成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8、按照不一样的制冷温度要求,制冷技术可分为 、 、 和 、 制冷。9、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是由 、放热、 和绝热四个重要热力过程组成,分别对应于压缩机、 、膨胀阀、 4大基本设备。10、制冷系统制冷量的输出端是 ,
15、制冷剂在其中吸取被冷却物体热量以达成制冷目标。11、压缩机依照其工作原理不一样,可分为 型压缩机和 型压缩机两大类。12、活塞式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包括 、压缩和 三个过程。13、制冷机工作时需要润滑油在机内起 、 和密封作用。14、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循环故障有 、汽水分层、 。15、R22的化学式是 ,它易溶于 ,难溶于 ;R717的化学式是 ,它易溶于 ,难溶于 。16、R123的化学式为 ,CHClF2的编号是 。17、R14的化学式为 ,CH2FCF3的编号是 。18、膨胀阀替代膨胀机,制冷循环的 有所下降,其下降程度称为 。19、表征锅炉的参数有 和 。20、最简单的制冷机由 、 、
16、和 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21、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能够用 和 两个指标表示。22、依照工作原理,制冷压缩机的型式有 和 两大类。23、热力膨胀阀的阀体安装在 处的 管上,感温包安置在 处的 管上。24、在溴化锂吸取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 ,吸取剂为 。在氨气吸取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 ,吸取剂为 。25、制冷剂氨的代号为 ,CHF2Cl的代号为 。26、按制冷剂供液方式,可将蒸发器分为 、 、循环式和淋激式四种。27、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 、 、 和 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28、逆卡诺循环由四个过程组成,分别是(按过程次序填写) 、 、 和 、 。29、节流机构的功效
17、重要是 ,常用的节能机构包括 (写出三种)。30、制冷性能系数与制热性能系数与 和 有关。伴随 的增加而增加,伴随 的减小而增加。31、 燃料的成份分为 、 、 、 、 、 、 和 。32、烟气焓等于理论烟气焓、 和 三部分之和。33、锅炉的燃烧基本方式: 、 、 和 。34、分级配风燃烧器中,一般将 集中在一起,而将 分层布置,且将一、二次风口间保持较大的距离,以此来控制一、二次风射流在炉内的混合点。35、依照受热传热过程的特点,受热面能够分为 、 和 。36、燃煤锅炉的燃料系统由 和 组成,其中多斗提升机适合用于额定耗煤量在 的锅炉房,胶带输送机适应于额定耗煤量在 的锅炉房。37、烟风系统
18、中机械通风的方式 、 和 。38、锅炉房内管路系统的最低点应设置 ,最高点应设置 或 。39、锅炉的排污可分为 和 两类。40、影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性能的重要原因是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若冷凝器冷却不良,会引起冷凝温度升高,则压缩机的性能系数 ;若蒸发器负荷下降,会引起 温度减少,压缩机的性能系数减少。41、制冷机运行工况的工作参数包括蒸发温度、冷凝温度、 和 、 。42、按照冷凝器使用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的不一样,有 、 和 、 、 式冷凝器。43、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 、 、节流阀和蒸发器组成。44、影响制冷机工作的制冷剂热力学性质重要有压力、 、 和排气温度。45、速度型压缩机可分为 、 。
19、46、蓄冷按蓄冷介质分 、 和共晶盐蓄冷。47、膨胀阀替代膨胀机,制冷循环的 有所下降,其下降程度称为 。48、蒸发式冷水机组冷凝温度比风冷式冷水机组较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制冷循环效率2、载冷剂3、制冷剂4、制冷循环5、燃料的发热量6、锅炉的热效率7、过量空气系数8、制冷系数9、蓄冷技术10、过热度11、过冷度12、节流损失13、过热损失14、共沸混合制冷剂15、制冷剂的ODP16、制冷剂的GWP17、回热循环18、余隙容积19、负荷侧变流量系统20、输气系数21、锅炉水循环22、工业锅炉23、逆卡诺循环24、第二类吸取式热泵25、部分负荷蓄冷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
20、分)1、与氨制冷系统相比,氟利昂制冷系统具备那些特点? 2、 冰箱里的水果、蔬菜的热量最后传给了谁?传热过程是否违背了热量从高温向低温传递的自然规律?为何? 3、 水管锅炉的重要受压元件有哪些?提升燃煤锅炉效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哪些?4、试用能量守恒原了解释为何热泵的供热系数总是不小于1?5、夏天室内使用空调,室内热量最后传给了谁?传热过程是否违背了热量从高温向低温传递的自然规律? 为何? 6、吸取式制冷与蒸汽压缩式制冷的比较。7、 什么是燃料的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为何计算热平衡时要采取低位发热量? 8、试在lgp-h图上分别分析,当蒸发温度te、冷凝温度tc升高时,压缩机的制冷量qe,轴功率
21、w、性能系数COP值的变化情况?9、简述一下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三个替代以及分别导致的损失?10、锅炉的排烟温度为何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11、试分别简述全负荷蓄冷和部分负荷蓄冷的定义和运行工况?12、试分别简述全负荷蓄冷和部分负荷蓄冷的控制方略和应用情况?13、绘制溴化锂吸取式制冷系统h-图,并结合两图阐明LiBr吸取式制冷系统的两大系统的工作流程?14、什么是锅炉的正平衡试验和反平衡试验?各适应于什么类型的锅炉?15、简述下降管带汽的原因、危害和消除措施?16、蒸汽锅炉的汽水系统包括哪三大子系统,分别阐明三大子系统的结构特点?17、请解释名牌SZS71.0/115/70Q的含义?18、请
22、解释名牌LSG0.50.4A的含义?19、负荷侧变流量、冷源侧定流量与负荷侧、冷源侧均为变流量的冷冻水系统需设置旁通管,为何?它的作用原理是什么?20、制冷剂溶油性、溶水性对制冷系统的工作有何影响?21、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的原因?吸气压力过低的原因?22、节流机构的位置、作用?常用的节流结构有哪些?23、蒸汽锅炉为何要进行汽水分离?锅筒中的汽水分离装置有哪几个?(列举两种或两种以上)24、为何氟利昂系统会发生冰堵现象而氨制冷系统不会形成冰堵?25、简述锅炉通风的方式及其合用范围。26、单效和双效溴化锂吸取式制冷机在结构上与性能上有何区分? 27、制冷压缩机可按哪些措施进行分类?常用的制冷压缩机
23、有哪几个形式?28、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差异。五、综合题(共30分)1、看下面压缩式制冷系统图,完成下面的工作:(1) 指出图中 1、2、3、4、5、6各设备的名字;(2) 绘制其lgp-h图和T-s 图; (3) 用焓差分别表示出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冷凝热负荷、单位理论压缩功的大小。2、看下面压缩式制冷系统图,完成下面的工作:(1) 指出图中 1、2、3、4、5各设备的名字; (2) 绘制其lgp-h图和T-s 图; (3) 用焓差分别表示出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冷凝热负荷、单位理论压缩功的大小。3、 已知煤的收到基成份为Car=57.42%,Har=3.81%
24、,Oar=7.16%,Nar=0.93%,Sar=0.46%,Aar=21.37%,Mar=8.85%,试换算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的成份,煤燃烧时的理论空气量和理论烟气量。转换系数k已知的“基”要转换到的“基”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收到基1空气干燥基1干燥基1干燥无灰基14、画出两级节流完成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压焓图,并用焓差表示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冷凝器的冷凝热量、中间冷却器负荷的大小。5、假定循环为单级压缩蒸气制冷的理论循环,蒸发温度te=10,冷凝温度tc=35,工质为R22,循环的制冷量Q0=55kw,试画出其压焓图并对该循环进行热力计算。R22饱和状态下的
25、热力性质温度t()绝对压力p(kPa)比容比焓(kJ/kg)比熵(kJ/kgK)液体(10-3m3/kg)蒸气(m3/kg)液体蒸气液体蒸气-10354.300.758760.065339188.426401.5580.957251.767140497.590.778340.047135200.000405.3641.000001.7518015789.150.881800.029987217.938410.4321.063091.73110351354.80.867290.017268243.114415.6301.145941.705766、画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回热循环的压焓图,并用焓差
26、表示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冷凝热负荷、单位理论压缩功的大小。7、已知某种煤的干燥无灰基的碳含量为90.4%,氢含量为3.62%,硫含量为0、68%,氧含量为3.95%,氮含量为1.35%;干燥基的灰分为20.85%,收到基的水分含量为8.1%,求该煤收到基的成份?转换系数k已知的“基”要转换到的“基”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收到基1空气干燥基1干燥基1干燥无灰基18、R134a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为20kW,采取回热循环,已知te=0,tc=40,吸汽温度为15,冷凝器、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状态均为饱和。求制冷系统的质量流量、容积流量、压缩机消耗功率、制冷系数。R134a饱和状
27、态下的热力性质温度t()绝对压力p(kPa)比容比焓(kJ/kg)比熵(kJ/kgK)液体(10-3m3/kg)蒸气(m3/kg)液体蒸气液体蒸气-5243.410.762490.082303193.423394.2960.975841.724950292.820.772080.068891200.000397.2161.000001.7220015488.290.803900.041830220.289405.6541.071751.7150435886.820.856000.022901248.759415.9071.166131.70856401016.40.871440.019857256.171418.2261.189631.707139、绘制单效溴化锂吸取式制冷系统h-图,依照h-图阐明其两大回路系统,并用焓差分别表示出蒸发器、冷凝器、吸取器和发生器单位热负荷。(已知稀溶液的流量为(kg/s),浓溶液的流量为(kg/s),冷剂水的流量为(kg/s)。)10、绘制单效溴化锂吸取式制冷系统h-图,依照h-图阐明系统循环各路段发生在哪个设备中?并用焓差分别表示出溶液热互换器单位热负荷和性能系数(包括制冷性能系数和供热性能系数)。(已知稀溶液的流量为(kg/s),浓溶液的流量为(kg/s),冷剂水的流量为(k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