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8100434 上传时间:2025-02-04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9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化学必修一 专题复习,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例,1】(2009,广东,B,卷,(,理基,),2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后洗涤,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2、,【,答案,】,C,【,例,2】,分离物质应从物质状态和相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角度出发,尽量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1),固体和固体的分离方法有:,_,;,_,;,_,;,(2),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方法,_,。,(3),液体和液体的分离方法:,_,;,_,;,_,。,(4),气体和气体的分离方法:,_,。,溶解、过滤,(,可溶与不可溶于水的物质混合,),蒸发、结晶,(,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升华。如,NaCl,与,I,2,的混合物,过滤法,蒸馏,(,根据沸点的差异,),萃取,(,根据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洗气法,【,例,4】,设,n,A,

3、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A,个,Cl,2,分子,B,1 L 0.1 mol,L,1,Na,2,SO,4,溶液中有,0.1 n,A,个,Na,C,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生成,n,A,个,HCl,分子,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答案,】,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遵循的原则:首先,,选择溶解物质的仪器;其次,尽可能将溶质转移到容量,瓶中;第三,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时凹液面不超过瓶颈,上的刻度线。,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的仪器:某容量

4、,的容量瓶、托盘天平,(,或量筒,),、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待用,(,或装瓶贴标,签,),。,【,例,8】(,安徽涡阳四中,2009,2010,年高一月考,,23),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500mL 0.2mol,L,1,KCl,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步骤,有关问题,计算所需,KCl,的质量,需要称量,KCl,的质量为,_,克,称量,KCl,固体,称量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将,KCl,加入,100mL,烧杯中,并加入适量水,为了加快溶解速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7.5,托盘天平

5、,搅拌,(,或适当加热),实验步骤,有关问题,将烧杯中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为了防止溶液溅出,应采取,什么措施:,_,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在进行此操作时当加水至,刻度线,1,2,厘米处应如何,操作:,_,转移过程中用玻棒进行引流,当加水至离刻度线,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1),上述实验中使用容量瓶前应检验,_,。,(2),在进行,步操作时未将洗涤烧杯、玻璃棒的洗液转移至容量瓶,则配制溶液浓度,_(,填写偏高、偏低、不影响,),。,(3),若进行,步操作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则需,_,容量瓶是否漏水,偏低,重新配制,(4),配制,KCl,溶液时

6、,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高,的是,_,。,A,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定容,(5),取出该,KCl,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C,0.02mol/L,化学必修一 专题复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2,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标准对分散系进行分类,1.,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1),生成的产物可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只需注意题给条件,判断产物是否与过

7、量,物质继续反应,准确确定产物形式即可。如,NaOH,与,AlCl,3,溶液,(,少量或过量,),,,NaAlO,2,溶液通,CO,2,(,少量或过,量,),,,Ca(OH),2,溶液通,CO,2,(,少量或过量,),,,NaAlO,2,溶液加,盐酸,(,少量或过量,),,有关离子方程式都有所区别。,(2),较特殊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这类反应要求量与,其他因素统筹兼顾。如,Mg(HCO,3,),2,溶液与过量,NaOH,反,应,不可忽视,Mg(OH),2,比,MgCO,3,更难溶、更稳定;明,矾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不可忽视,Al(OH),3,的两,性;,NH,4,HSO,4,

8、与足量,Ba(OH),2,反应,不可忽视,NH,3,H,2,O,也是弱电解质;新制氯水与少量,FeBr,2,溶液反,应,不可忽视,Fe,2,、,Br,都能被,Cl,2,氧化等。,2,混合顺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如,AlCl,3,与,NaOH,、,Na,2,CO,3,与,HCl,、,Na,2,S,与,FeCl,3,、氯水与,FeBr,2,、,氨水与,AgNO,3,等。这些情况归根到底还是与量的多少有关。,3,书写,“,十不忽视,”,反应条件,(,如加热、不加热,),:溶液浓度,(,浓、稀,),;物质聚集状态,(,气、液、固,),;电荷守恒;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正确化简;,电解质的强弱;电解质的溶

9、解性;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难溶,物的溶解度大小,【,如,CuSO,4,溶液与,Na,2,S,生成,CuS,而不是,Cu(OH),2,】,;水解相互促进等。,【,例,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钙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B,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CO,2,H,2,O,C,澄清石灰水跟硝酸反应,Ca(OH),2,2H,=Ca,2,2H,2,O,D,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E,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2,F,单质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

10、,3,3H,2,G,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答案:,G H I,1.,电子守恒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降低总值必等于升高总值。,应用,: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数之比,,或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子数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分子数之比;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2.,强弱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弱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

11、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3,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4,转化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如浓,H,2,SO,4,与,SO,2,不会发生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

12、反应中,中,5,价氯不会转化为,KCl,中,1,价氯;反应,H,2,SO,4,(,浓,),H,2,S=S,SO,2,2H,2,O,中,浓,H,2,SO,4,对应的还原产物是,SO,2,,,H,2,S,对应的氧化产物是,S,。,5,先后律,:一般说来,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若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如向含,Br,和,I,的混合中液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I,。,【,例,7】,今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KI=2FeC

13、l,2,I,2,2KCl,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有,Fe,2,、,I,和,Cl,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A,Cl,2,B,KMnO,4,C,FeCl,3,D,HCl,【,答案,】,C,【,解析,】,根据,可得氧化性,FeCl,3,I,2,。根据,可得氧化性:,Cl,2,FeCl,3,。根据,可得氧化性:,KMnO,4,Cl,2,,,则氧化性:,KMnO,4,Cl,2,FeCl,3,I,2,,要氧化,I,而不影响,Fe,2,和,Cl,,必须选氧化能力比,I,2,强,而比,KMnO,4,、,Cl,2,弱的氧化剂,只有,FeCl,3,满足要求。,【,答案,】,C,【,点拨,】,判断氧化性强弱的方法是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