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声乐基础课讲授提纲.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099227 上传时间:2025-02-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乐基础课讲授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声乐基础课讲授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声乐基础课讲授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声乐基础课讲授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声乐基础课讲授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声乐基础课讲授提纲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一年级(试用)第一单元一、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能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打开喉咙,稳定喉头,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二、 教学内容:通过打“嘟”和哼鸣练习,找到气息支持点,以五个元音为基础,进行连音,断音训练,声区在c-d。1、 练声曲:(1) 1 0305010503013515153嘟: : : : : 嘟1(2)5 5m(3)50505050567655050505054m m m m m m m m m m 321(4) 554321u(5) 3 3 。22。11。mao mao mao(6)50 50 50 50 30 10 5

2、0 30 1mamamamamamamama ma(7)565654321mamo(8)13 53 13 53 1 mamo2、 歌唱作品:花非花、延水谣、摇篮曲、三、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学生听辨初步练习。四、 教学重点:歌唱发声意识与歌唱发声肌能群(呼吸运动状态、打开喉咙、稳定喉头等)的调控。五、 了解全班学生嗓音条件,音乐感受能力。第一单元教案一授课内容:花非花(唐)白居易词、黄自曲 D词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呼吸运动对歌唱发声的支持。教学难点:体会歌唱气息的正确运动状态以及其有效的练习方法。解决方案:1、 深吸气吹气发“f”延长音、练习在于锻炼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相

3、对抗的能力,以达到呼与吸的协调及平衡。2、 深吸气双唇打“嘟噜”,练习容易体会到呼吸的对抗所产生的声音支点感觉,对训练腹肌的控制力和持久性极有效果,同时也能放松喉部肌肉群,有利于喉头打开、稳定。教学过程:1、 讲述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2、 发声训练:练声曲(1)要领:脸部及脖颈部放松,下巴突出,呈兜齿状,双唇轻松合拢,略撅起,深吸一口气后以均匀平衡的气息振动声带并吹出唇外,推动两唇颤动,灵活地发出均匀、连贯、持久的“嘟噜”声音。第一步练稳长音、第二步按练声曲(1)的旋律进行,要注意脖颈部不可挤卡、紧张,声音感觉是在口咽部滚动。练声曲(2)、(3)要领:自然松驰地微闭双唇,上下牙床分开,上颚与上

4、舌上提,舌头松驰地抵着下牙齿平放,微笑 (不仅前嘴要微笑,后嘴尤其是腭咽弓、软腭处也感觉到似两边向上起的微笑) 。下颚降低,口腔内像含了一颗核要,后脖颈挺直以使后咽壁竖起,两耳及脑勺有向上拎起的感觉。吸气后靠腹部力量发出结实又不失柔和的长音,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声音通过口腔上颚,沿着后咽壁往高处走,很通畅自如地穿过鼻腔的前部(面罩)、中部(嗅觉入口处)、后部(鼻咽)而引导到额窦,蠂窦中去,像喷泉似的,从心及两耳的上方水柱形地发出。练声曲(4)要领:在哼鸣练习的基础后,气息运动保持同样的状态,喉咙充分、自然、适度的打开,就像生活中打哈欠时,鼻腔呈开放状态,口盖微收成拱形,舌平放,舌根和后咽壁距形成一

5、个圆状空间,喉头处在深吸气位置上,会吸好气唱出“u”然后练长音,练旋律。 练声曲(5) 要领:在练习(4)基础上练习(5)3、 练唱歌曲:(1) 作品及音乐简介:花非花是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音乐家黄自,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创作的,歌曲采用四句体乐段结构,乐曲依字创腔,短小精美,给人的惆怅柔美的感觉。(2) 用普通话朗诵,要求全部标上汉语拼音。(3) 试唱歌曲作品:初步感觉歌曲的情感。(4) 气息对声音的支持,技术难点练习:要多次详细地讲解,夸大性的示范,牢牢抓住气息肌肉群运动的状态,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这种感觉。如第1 小节3、4拍、第2 小节3、4拍、第3 小节2拍、第6小 节1、2

6、拍。4、 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5、 小结评价:6、 了解全班学生嗓音条件、音乐感觉能力。7、 布置作业:练习新作品,提出课后练习重点。 第一单元教案二授课内容:延水谣 熊复词、郑律成曲 F词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重点:歌唱气息运动对歌唱声音支持的感觉建立。教学难点:在气息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的领悟要点、掌握方法。解决方案:1、 深吸气吹气发“f”延长音、断音、以及练习打“嘟”延长音和断音。体会气息运动的状态。2、 尽量联系学生生活中有过类似气息运动的体会。教学过程:1、 了解学生课外练唱情况,鼓励学生交流、讨论。2、 发声训练:练声曲(1)、(2)、(3)作为气息运动的特征练习曲,要一个一

7、个练唱,把学生的意识牢牢盯在气息肌肉群状态中。练声曲(5)、(7)、(8)要多次描述、强调共鸣腔体的空间(面罩、軟腭、咽壁、舌根等部位)、自然、圆顺、流畅。练声曲(6)慢速断音练习,强调横膈膜的功能和弹性,母音和音节准确、清楚,声音富有活力。 3、 练唱歌曲:1、 作品及音乐简介:延水谣曲体是由:Fa(8小节)+b(13小节):+a构成,a乐句节奏抒情缓慢。b乐句如戏曲快板,较快。一张一弛,时抑时扬,旋律具有民歌风格,准确描绘了少女送郎上前线的心情。2、 用普通话朗诵,要求全部标上汉语拼音。3、 试唱歌曲作品:初步感觉歌曲的情感。4、 演唱过程中第1、2 小节、第3、4 小节延长音的气息支持以

8、及声音位置要求和声音方向,第9 小节切分音节奏。第11小 节的休止1拍,提醒学生唱准拍子。4、 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5、 小结评价:6、 布置作业:提出课后练习要求与重点。 第一单元教案三授课内容:摇篮曲 (奥) 舒伯特曲 G调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重点:(1)歌唱气息运动对歌唱声音支持的感觉建立。 (2)喉咙打开稳定。教学难点:(1)在气息训练过程中学生正确感觉气息运动的状态、掌握气息运用方法。 (2)不能够自然打开喉咙。解决方案: 1、通过练习“嘟”和哼鸣的延长音、断音。感觉气息运动的状态。2、用“u”和“ma”过渡到“o”母音来放松喉头,逐步构建良好的共鸣腔体,并感觉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9、教学过程:1、 了解学生课外练唱情况,鼓励学生反映自已练唱的感受,展开课堂交流、分析。2、发声训练:练声曲(1)、(3)、(4)、(5)、(6):练习曲(1)、(3)要领:引导学生能意识到气息肌肉群的运动状态。练习曲(4)、(5) 要领:要启发学生打开喉咙,喉头稳定,共鸣腔体(指咽壁向后向上吸着唱,于软、硬腭等共鸣肌能群形成圆的空间、润的音色)。练习曲(6) 要领:要注意气息和喉头同步调控。3、练唱歌曲:1、作品及音乐简介:摇篮曲乐曲采用单乐段结构,表现一位母亲对她的小宝贝亲切爱抚和良好的祝愿,歌曲速度徐缓、甜美,演唱要求温馨、宁静。2、用普通话朗诵,要求全部标上汉语拼音。3、试唱歌曲作品:初

10、步感觉歌曲的情感。4、注意第6 小节的装饰音和气息的连贯。5、全曲可先用“嘟”唱,然后用“u”母音轻声唱,感觉气息对声音的支持。4、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5、小结评价:6、布置作业:提出课后练习要求与重点。第二单元一、教学目标:逐步稳定正确的呼吸方法,加强中声区喉头的稳定,加强气息对声音的支持,开展歌唱的听觉判辨训练。二、教学内容:通过打“嘟”和哼鸣练习,体会气息运动的状态,以五个元音字母为基础,进行连音,断音训练,声区在cd。1、 练声曲:(1) 1 0305010503013515153嘟: : : : : 嘟1(2) 55m(3)504030201054321m m m m m m (

11、4) 123454321uma o (5)5-5 4 3 21- u(6) 5 5 。5 4 3 21-mao (7) 50 50 50 50 30 10 50 30 1 mamamamamamamama ma(8)565654321mamo(9)13 53 13 53 1mamo2、 歌唱作品:大海啊故乡、半屏山三、教学方法:集体讲授、听辨、分析、实践法。四、教学重点:歌唱意识与歌唱发声肌能群、(呼吸运动状态、打开喉咙、稳定喉头等)的调控。六、 以宿舍为小组,推选实践课小组长,组织开展课外声乐观摩,讨论演唱等实践活动。 第二单元教案一授课内容:大海啊故乡 王立平词曲 G调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

12、重点:歌唱意识与歌唱发声肌能群的调控。教学难点:1、在气息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的感觉气息运动的状态,掌握气息运用的方法。 2、中声区练唱中喉头自然稳定。解决方案:1、 练习“嘟”和哼鸣的长音、断音、跳音来感受气息运动的状态。2、 用“u”、“o”等母音练习来放松喉头,逐步建立良好的共鸣腔体,并感觉气息对声音的支持。教学过程:1、 了解学生课外练唱情况,倾听、分析学生练唱的体会,注意因材施教。2、 发声训练:练声曲(1)、(2)、(3)时,引导学生除意识气息运动的状态外,耳根上口盖要微笑状向上提。练声曲(4)、(5)、(6)要打开喉咙,自然稳定向上提,气息平稳、流畅 。3、练唱歌曲:(1)、作

13、品及音乐简介:歌曲以第1、2小节旋律为基础发展而成,采用模进、重复的发展手法,节奏音型贯穿全曲,全曲可分四个乐段,第一乐段诉说性,第二、三乐段增强激动感,第四乐段呼应第一乐段趋于平静。作品情感细腻。(2)、用普通话朗诵,要求全部标上汉语拼音。(3)、试唱歌曲作品:初步感觉歌曲的情感。(4)、第1小节要注意自然,不要为了扩大声音而收紧喉咙,第9、17 小节引导学生倾听自已的音色,注意气息运动的方向,以及声音的方向。4、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5、小结评价:6、课外歌唱实践组织,成立课外练习实践小组,以宿舍为单位,推选小组长,组织练唱,并汇报练唱的实践情况,逐步形成习惯。7、布置作业:提出课后练习

14、要求与重点。第二单元教案二授课内容:半屏山 任卫新词 马骏英曲 F调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重点:歌唱意识与歌唱发声肌能群的调控。教学难点:1、学生正确感觉气息运动的状态,掌握气息运用的方法。 2、喉头稳定。解决方案:1、 继续练唱“嘟”和哼鸣的连音、长音、断音、感受气息运动肌能的状态2、 用“u”、“ma”、“mo”练习,打开并稳定喉头,逐步建立良好的共鸣腔体和空间感觉。教学过程:1、了解学生课外练唱情况,倾听、分析学生练唱的体会,注意调查教学方法。2、发声训练:练习 (1)、(2)、(3) 曲时,引导学生意识气息运动的状态,提笑肌练唱。练习(8)、(9) 曲要打开喉咙,稳定喉头外,还要开始注意

15、自已的共鸣音色,旋律进行时气息的支持。3、练唱歌曲:(1)、作品及音乐简介:歌曲采用起承转合的创作结构,但增补了6个小节的结尾,使歌唱更有结束完美感,旋律抒情、优美,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心连心的骨肉之情。(2)、用普通话朗诵,要求全部标上汉语拼音。(3)、试唱歌曲作品,初步感觉歌曲的情感。(4)、第2小节装饰音不要冲,切分音最后半拍要保持,第5 小节的附点音不要塌下去,第11小节的16分休止符要注意时值,第13小节连音四度上行,气息要积极,笑着讲、讲着唱,咽壁上部和软硬腭稍积极。4、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5、小结评价:6、检查练唱实践小组活动开展情况,注意帮助指导。7、布置作业:提出课后练习要

16、求与重点。第三单元一、教学目标:加强气息对声音支持的训练,训练学生正确的咬字吐字技巧,逐步发展学生具有辨别发声正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歌唱的学习习惯。二、教学内容:继续进行打“嘟”和哼鸣练习,体会气息运动的状态,以五个元音为基础,进行连音、断音、长音的训练,在中声区练习。1、 练声曲:(1) 1 0305010503013515153嘟: : : : : 嘟1(2)55m(3)504030201054321m m m m m m (4) 123454321u oiu (5) 5 5 。5 4 3 21-mao (6) 55 5 5554321 a e i o u a e i o u (7) 1

17、3 5313 53 1 ma mo(8)132435421i ie i ieimi ma mi ma mi(9)50 30 1050 30 1mimi mi ma ma mai i i a a a2、 歌唱作品:牧羊姑娘、故乡的小路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听辨、分析、实践体验法。四、教学重点:气息对声音支持的体验,喉头稳定。五、认真落实检查,课外实践课小组活动开展与效果。六、讨论第一学期声乐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教与学、学与练、思与辨等经验,组织好期未复习考试。第三单元教案一授课内容:牧羊姑娘 邹获帆词 金砂曲 F调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重点:气息对声音支持的感觉,喉头稳定。教学难点:1、气息的支

18、持。 2、歌曲速度稍慢,学生很难按乐句换气。解决方案:用打“嘟”和哼鸣唱乐句,找到气息的支持,再引导学生计划用气,保证乐句的完整。教学过程:1、了解学生课外练唱情况,和学生一起分析练唱体会,培养学生的练唱能力。2、发声训练:练习 (1)、(2)、(3) 曲时,提醒学生意识到气息运动要流畅、舒展。练习(4)、(5) 曲时,开始注意气息、喉头、共鸣的同步协调,注意声音的色彩,共鸣空间要圆,声音要润。练习 (6) 曲时,要有细心,一个一个母音读准,位置要高,气息要平稳、踏实。3、练唱歌曲:(1)、作品及音乐简介:歌曲是带再现的二段式结构,以男女对唱的形式重复。旋律基本上是由上而下进行,流畅、柔美,小

19、调色彩抒情,歌曲表达了牧羊姑娘的忧郁之情和人们对牧羊姑娘的深切同情。(2)、用普通话朗诵,要求标上汉语拼音。(3)、试唱歌曲作品:初步感觉歌曲的情感。(4)、标出每个乐句换气号,计划用气,保证乐句的完整性,第1、5、9、13等小节的附点,要求声音不要发愣,要有一些颤音丰富声音的表现力,演唱时思想要充满同情和关爱。4、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5、小结评价:6、指导练唱实践小组活动,提供学习音像资料。7、布置作业:提出课后练习要求与重点。第三单元教案二授课内容:故乡的小路 陈克正词 崔蕾曲 E调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重点:气息对声音的支持,喉头稳定。教学难点:1、练唱歌曲时气息的支持不够稳定。 2、

20、唱“e”音时防止声音发紧。解决方案:先轻声哼鸣唱旋律,找到气息的支持,在c以上的音时,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气息的依赖,气息的流动和喉头打开发声要同时进行,音高时气息压力增强,喉咙更要打开,可用mao唱上行滑音和下行滑音,使学生逐步感觉气息喉头,位置、共鸣的同步调控。教学过程:1、了解学生课外练唱情况,鼓励学生多看多听优秀音响资料。2、发声训练:练习 (1)、(2)、(3) 曲时,提醒学生意识到气息运动时的流畅、横膈膜打展。练习(6) 曲要保持气息支持,位置要高,声音要向前向远方走,在中声区练习。练习 (8) 曲时要详细讲解闭口音的发音要领,特别要注意防止舌根僵硬,喉头上跑卡音。3、练唱歌曲:(1)

21、、作品及音乐简介: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有两个平行乐句组成,第二段也是两个平行乐句组成,但音区提高,情绪热情,形成高潮,全曲的节奏音型基本固定,使歌曲风格统一,最后衬词补充乐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2)、用普通话朗诵,要求标上汉语拼音。(3)、试唱歌曲作品:初步感觉歌曲的情感。(4)、第4小节升4音准,并要提示感情要素,第9、10小节全曲高潮乐句之一,气息支持提示,“小路”的二字口形变化,但面罩共鸣腔形不变,声音方向前行。4、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5、小结评价:6、布置作业:提出课后练习重点与要求。第四单元一、 教学目标:继续加强气息对声音支持的训练,加强中声区喉头打开与稳定的

22、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并能较好地演唱本年级基本教材。二、 教学内容: 1、练声曲:(1) 1 0305010503013515153嘟: : : : : 嘟1(2)504030201054321m m m m m m (3) 123212321i a (4) 5 5 5 55 5 3 4 2 3 1 2 71 a e i o u a e i o u(5) 565 454 343 2321i ie i ie imi ma mi ma mima mo ma mo ma (6) 10 30 50 3010 30 50 301 mi mi mimi mama ma ma ma2

23、、 歌唱作品:踏雪寻梅、我爱你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练习、听辨、分析、实践法。四、教学重点:气息支持在演唱作品过程中的自然调控,喉头的稳定。五、按照学生的嗓音情况,感觉能力,运用“体态定式语言”进行分层启发教学。第四单元教案一授课内容:踏雪寻梅 刘雪庵词 黄自曲 E调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重点:(1)歌曲教学。(2)气息灵活性、咬字吐字清楚。教学难点:1、第三乐句的铃铛模仿气息要灵活有弹性。 2、把握歌曲情绪的对比,吐字要清楚。解决方案:(1) 采用断音、顿音训练,加强声音的瞬间爆发力。(2) 普通话正音,带字练唱。教学过程:1、了解学生课外练唱情况,分析练唱体会,鼓励培养学生的练唱能力。

24、2、发声训练:练习 (1)曲时速度稍快,(2)每一拍要快速换气,(3)和(4) 曲时,五个元音位置要统一,声音要流畅、气息有支持,在元音转换时要保持咽腔体空间,咽型不能随音乱动,有面罩感,但高音要从口里出,防止鼻音。练习(5) 曲时气息稍激动,有推动感,练习 (6) 曲时先用i、a再用mima练习,要求横膈膜与咽壁配合,着重锻炼横膈膜的弹力和气息的灵活度,并体会气息有节奏地呼出。练习时要注意追求靠横膈膜带动起来的弹跳式的短音,这样,发音时上胸部及颈部肌肉不会紧张,便于喉肌的自由活动。3、练唱歌曲:(1)、作品及音乐简介:这一首歌曲带再现的二段式,以朗诵性的音调,给人清新,流畅感,第三乐句和第四

25、乐句,一句铃声模仿,短促而充满情趣,一句连贯充满欢欣,前后音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全曲活泼、明快。(2)、普通话朗诵(有表情地),要求标上汉语拼音。(3)、试唱歌曲作品:初步感觉歌曲的情感。(4)、歌曲第1、3小节,要求声音轻,气要巧,特别是雪霁的“霁”字,腊梅的“梅”字,第9至12小节气息要灵活有弹性,吐字要清晰、灵巧。 4、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5、小结评价:6、指导练唱实践小组活动开展汇报表演活动,学习解决问题,开发学生声乐学习的潜能。7、布置作业:提出课后练习重点。 第四单元教案二授课内容:我爱你 海洛珊词 贝多芬曲 尚家骧译配 G调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重点:演唱中理解和表现作品。教学难

26、点:1、歌曲一音一字,喉头不稳,嗓子容易疲劳。 2、变化音较多,音准有困难。解决方案:(1) 加强气息的支持,喉咙不要撑得太开,可用一个延长音朗诵,如:a 5 5 5 5 5 5 5 5 我 爱 你 正 如 你 爱 你一口气唱使学生充分体会气息支持的过程,同时能很好地稳定喉头,消除嗓子疲劳。(2)要求学生多下案头功夫,在琴房多听、轻唱、慢唱,特别是第28、29小节小七度跳进,要用过渡音练习法,聆听感受法,轻声哼唱等方法加强练习,克服音准困难。教学过程:1、 了解学生课外练唱情况,注意积极评价和鼓励学生的自学自练精神。2、开始初步运用“体态定式语言”进行分层启发教学。3、发声训练:练习 (1)、

27、(2) 曲时,要快、慢两种练习形式进行,重复练习(4),要气息连贯,声音方向要向前流动,所有元音位置都要稳定。4、练唱歌曲:(1)、作品及音乐简介:这是一首德意志民歌音调特征的抒情歌曲。歌曲采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它以优美动听的旋律,真挚感人的情感,歌颂了建筑在同甘共苦,相亲相爱基础上的爱情。(2)、用普通话朗诵,要求标上汉语拼音。(3)、试唱歌曲作品:初步感觉歌曲的情感。(4)、练唱作品旋律,掌握作品的音准,节奏。解决作品中演唱难点,能较完整地表达作品。5、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6、小结评价:7、课外练唱实践小组汇报观摩。8、布置作业:提出练唱重点与要求。第五单元二、 教学目标:加强气

28、息训练,喉头稳定训练的同时,逐步进行共鸣腔体与声音色彩的讲解训练,并提高学生对此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 1、练声曲:(1) 1 0305010503013515153嘟: : : : : 嘟1(2)504030201054321 m m m m m m (3) 5 5 5 55 5 3 4 2 3 1 2 71 a e i o u a e i o uma me mi mo mu ma me mi mo mula le li lo lu la le li lo lu (4)5654543432321mamemi mo mula le li lo lu3、 歌唱作品:思乡曲、金风吹来的时候三、教

29、学方法:讲授法、“体态定式语言”、示范与学生练习、听辨、分析、实践法。四、教学重点:(1)气息支持在演唱作品过程中的自然调控。(2)在演唱作品致音乐时,第3、第5、6、第9小节等多处跨6度下行时气息的保持和共鸣位置的稳定,以及此作品的声音质量要求。五、组织汇报演唱,检查实践课小组活动开展情况及效果。第五单元教案一授课内容:思乡曲 瞿琮词 郑秋枫曲 G调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重点:作品练唱中气息支持,与喉头稳定的训练。教学难点:声音训练的感觉和歌唱时自然结合。解决方案:把歌曲中有特征的旋律抽出来变换母音进行练唱。教学过程:1、了解学生课外练唱情况,注意分层教学提示。2、发声训练:练习 (1)、(2

30、) 曲时,用快慢两种方法,使学生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练习(3) 曲时,保持气息的支持,保持良好的微笑状态,笑肌上提,注意面罩共鸣,元音字母要咬吐清楚,圆润,有向前滚动感。练习 (4) 曲时,要喉头打开稳定,面罩共鸣、色彩明亮,气息有前滚动感。3、练唱歌曲:(1)、作品及音乐简介:这是电影海外赤子中的歌曲。单乐段结构,旋律级进平缓,全曲含蓄深情,表达了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无限思念。(2)、普通话朗诵(有表情地),要求标上汉语拼音。(3)、试唱歌曲作品:初步感觉歌曲的情感。(4)、第1小节从低音起唱,声音不要压,不要撑,平和宁静地开唱,气息要柔和但不能虚,第9至12小节气息配合情绪一推一延,要从声音

31、要求和情感处理上大胆启发学生表现。4、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要通过此曲,逐步让学生理解声音训练是为表现歌曲情感服务的。5、小结评价:6、布置作业:提出课后练习要求与重点。 第五单元教案二授课内容:金风吹来的时候 任卫新词 马骏英曲 A调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重点:歌曲风格与声音色彩的表现。教学难点:1、装饰音在作品风格中的作用。 2、声音色彩和意境表现难度大。解决方案:(1) 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傣族的民族风情,音乐旋律特色,同时要求咬字吐字在装饰音到主音过程中进行,咬字要松,气要顺。(2)声音色彩要柔和,宁静,朦胧,气息不能急,不能冲,表情要巧美。教学过程:1、了解课外练唱情况,注意分层教学提

32、示。2、发声训练:重点练习 (4) 之2 ,要求音色明亮,清脆,气息要送得远。3、练唱歌曲:(1)、作品及音乐简介:歌曲是二段体结构,以傣族长鼓的鼓点节奏为基础贯穿每一个乐句,音调模仿芦笙吹奏出傣族风味,旋律优美而委婉,表达了傣族人民对家乡的赞美之情。(2)、有表情地用普通话朗诵歌词,要求标上汉语拼音。(3)、试唱歌曲作品:注意表现音乐的基本风格。(4)、全曲要求声音柔和,有装饰音的小节气息要更有流动、舒展感,咬字吐字要清楚,不能咬得太重,结尾衬词的“啦”字要唱得生动。4、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5、小结评价: 6、指导课外练唱实践小组开展活动,提供各民族音乐介绍的音像资料观看。7、布置作业:

33、提出课后练习要求与重点。第六单元一、 教学目标:通过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喉头稳定,共鸣腔体与声音色彩等基本训练,逐步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具有初步辨别发声正误的能力,能比较科学地开展声乐学习活动。二、 教学内容:1、练声曲:(1) 1 0305010503013515153嘟: : : : : 嘟1(2) 5 5 5 55 5 3 4 2 3 1 2 71 a e i o u a e i o uma me mi mo mu ma me mi mo mula le li lo lu la le li lo lu (3)5654543432321mamemi mo mula le li lo lu

34、 (4) 12345432123454321i a (5) 10 30 50 1070 50 40 20 :1 li li li li li li li li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2、 作品:绣红旗、我亲爱的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体态定式语言”、示范与学生练习、听辨、分析、实践法。四、教学重点:(1)歌唱意识和歌唱发声肌能自然调控。(2)歌唱学习能力的培养。五、组织好学年汇报考试,总结一年级声乐基础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检查教与学、思与辨、以及“体态定式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第六单元教案一授课内容:绣红旗 阎肃词 羊鸣、姜春阳、金砂曲 B调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

35、重点:把声乐基础方法运用在歌唱中。教学难点:1、歌唱情感表现。 2、以气带声,以声带字,声音要松,位置要稳。解决方案:(1) 组织学生观看歌剧江姐,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小说红岩,以饱满的无产阶级感情投入到演唱中。(2)用u母音轻声哼唱,标出换气记号,一句一句找到气息的支持感觉,在此基础上加上歌词轻声唱。教学过程:1、了解学生课外练唱情况,鼓励学生互相聆听、分析。2、发声训练:练习 (1)、(2)、(3) 曲时,提示学生能意识到气息的支持,喉头稳定,母音圆润。练习(4) 曲时,i和a母音变化时后咽壁吸着唱,保持喉咽腔的管状空间,同时声音放置要稳定。 3、练唱歌曲:(1)、作品及音乐简介:歌曲选自我国

36、剧名歌剧江姐,歌曲由六个乐句段构成,运用戏曲一字多音的创作手法,旋律委婉曲折,数板式的朗诵节奏又让歌曲蕴含激情,很好地表现江姐及其先烈们怀着悲喜的心情,用全部心血来绣红旗庆解放的感人情景。(2)、用普通话深情地朗诵,要求标上汉语拼音。(3)、试唱歌曲作品:感觉音乐表现的意境。(4)、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练唱好一字多音的技术要求,注意作品的整体情感表现。4、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5、小结评价: 6、布置作业:提出课后练习要求与重点。第六单元教案二授课内容:我亲爱的 乔尔达尼曲 尚家骧译配 E调授课时间:4课时教学重点:介绍西方古典歌曲和歌唱技巧。教学难点:1、用意大利语学唱,特别是辅音r需

37、要前舌端振动打嘟噜。 2、开口唱高音时,气息和声音同时发出,身心要调整到位。解决方案:(1) 跟老师朗诵,看教学音像带,对于歌曲中出现的读音进行拼读教唱。练习好辅音r。(2)开口唱高音时,要引导学生身心一步调整到位,以气带声,喉咙打开,提笑肌,咽壁向上吸着唱。教学过程:1、了解课外练唱情况,激发学生歌唱内动力。2、发声训练:练习 (1)、(2)、(3) 曲时,提醒学生能意识到气息的支持,喉头稳定,母音圆润,练习(4)曲时,要求气息流畅,声音稳定,练习 (5) 曲时,气息要有弹性,笑着唱,声音要干净。3、练唱歌曲:(1)、作品及音乐简介:这是一首意大利古典歌曲。歌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全曲以

38、第一乐句的基本节奏x x .x |x 贯穿并发展,使全曲风格十分统一。第一乐段旋律委婉动人,第二乐段力度变化较多,情绪富有戏剧性,再现段回到平静的情绪。(2)、跟老师朗诵意大利语,两周内背诵,同时朗诵普通话。(3)、试唱歌曲作品:欣赏作品的音响资料,感受歌曲的情感特征,找出演唱中困难的乐句,从语言上、气息上、音色等技巧上,重点练习。(4)、在歌曲强弱、音色、情绪上作细节处理,要充分运用所学声乐基础努力进行艺术表现,较完整地演唱歌曲。4、作品演唱:回答学生疑问。5、小结评价:6、全面评估本年度教学效果,突出抓好气息支持,喉头稳定,共鸣腔体构建,咬字吐字等四项基础训练,逐步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和初步分析理解表现作品的能力。1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