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般纳税人辅导期内务必要谨慎的环节
企业在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时,须经过不少于六个月的税务辅导期,辅导期内企业要连续三个月每月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以上(不含税)且辅导期的第6个月结束后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第19行〈应纳税额〉栏有应纳税额的数据(即缴纳一定数额的增值税)方可顺利转正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申请增值税万元版。
辅导期内在进项发票的认证、网上申报、抄税、抵扣、销项发票的开具和购买增值税发票等事项中的具体操作注意细节总结如下:
(一)要在纳税专户里存入适当的税款(假设:每月开具不含税销售额为200万元,辅导期是1-6月)
在辅导期的最后3个月里,企业前后要准备25万元左右存款作为预交纳4%增值税和根据应纳税额乘11%的城建税费及印花税的准备。平均每月8万元左右。
(二)进项发票认证时间
为了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的做法是:第1个月不做销售,进行零申报;第2个月底或在第3个月10日之前认证第一批进项发票,这样依次类推;这样即合理运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又保证每月开的销售发票都可以抵扣。
(三)销项发票购买时手续
1、辅导期内企业每次只可购买25份(一本)千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
2、第一次购买发票要准备的材料:
发票簿、IC卡、盖好公章的发票领购申请单、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认定书、办税员证。
3、开完25份(一本)发票后马上要做的事:
(1)在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里打印“专用发票税卡资料统计”
(2)打印“销货发票清单”
具体操作方法:打开发票数据管理软件,在菜单里依次点:销项发票→销项导入→开始导入完毕后→销项查询→开票日期→导出数据到EXCEL文件→到EXCEL文件时找到需要的25份发票号码后打印出来。
(3)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只填3个数据即可:本月销售额、应纳税额、应纳税合计。
以上3张表都要盖公章,装在纳税申报表资料袋里。再带上上述“第一次购买发票”所列材料、25份发票记账联到办税大厅购买第2次的25份发票。
4、办理购买第2次发票的手续:先拿着纳税申报资料袋里的3份表到时办税大厅做申报,申报后拿着“税收通用缴款书”再到纳税银行划款,凭缴完税的“税收通用缴款书”到税局指定地点购买25份发票。以后每次重复以上步骤。
5、每个月第1次领购发票时都不用预缴4%税款。需要第2次领购发票时,要先将上一次开具发票的销售金额按照4%预缴增值税。
(四)网上申报要注意事项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可以按“先抄税,后申报”模式进行操作,具体流程如下:
1、凭“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认定书”、IC卡、“专用发票金税卡资料统计”到办税大厅先抄税。(正常情况下必须要在每月10日前抄完税,具体截止日期见税务局“告知书”上注明的日期。
2、辅导期企业可以等收到“稽核结果通知书”中列明的确定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后再网上电子申报。正常情况下比对相符的进项税额会自动出现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和附表(二)上的,不用手工输入。
3、注意本月认证通过的进项发票的份数、金额、税额还要在附表(表二)的第59行填列一下。
对于等不及电子申报完成,就急需要购买发票的单位如何办?
(1)只好不等“稽核结果通知书”,先进行电子申报且收到申报成功的回执后,才可以购买发票。
(2)及时注意收取“稽核结果通知书”,等收到“稽核结果通知书”时,凭它立即到办税大厅请求重复申报。如果疏忽忘了收取“稽核结果通知书”,错过规定的申报月份,税务局将认为企业放弃抵扣。
(五)关于4%预缴增值税抵减的申请
要办理预缴增值税抵扣要先到专管员处领“辅导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购增值税专用发票预缴增值税抵减申请审核表”,通过申请抵减,可以减轻辅导期纳税人的负担。但在实际操作中受许多限制,一般只能暂时放弃抵减,可等到第7个月辅导期结束后抓紧时间再申请。
全年所得税小于3万
如何填报小型微利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近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4号),决定2011年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009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33号)第一条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那么,2010年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如何填报呢?我们用实例进行分析。
例如,某商贸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2010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营业成本85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万元,管理费用145万元,利润总额3万元;全年平均从业人数50人,全年平均资产总额750万元。假如没有其他纳税调整项目,2010年该公司应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如何填报?
一、税额的计算
从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上看,该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利润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30000×50%=15000(元)
应纳所得税额=15000×20%=3000(元)
二、报表的填制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1行营业收入1000万元,第2行营业成本850万元,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2万元,第5行管理费用145万元,第13行利润总额3万元,第15行纳税调整减少额15000元,第19行其中减、免税项目所得15000元,第25行应纳税所得额15000元,第26行税率25%,第27行应纳所得税额3750元,第28行减免所得税额750元,第30行应纳税额3000元,第33行实际应纳所得税额3000元。
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17行减、免税项目所得15000元。
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14行减免所得额合计15000元,第32行其他15000元;第33行减免税合计750元,第34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750元。
对既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又符合财税[2009]133号文件规定的企业来说,实际上就是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即:30000×10%=3000元。
三、非居民和核定征收企业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不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650号)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所得均负有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企业。因此,来源于我国所得负有我国纳税义务的非居民企业,不适用该条规定的减按2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待遇,应适用于建账核算自身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国税发[2008]30号)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在不具备准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条件时,暂不适用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税率。因此,核定征收企业也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
转正
导期一般纳税人说明(中小商贸企业)
1、申请所需条件
销售额规定标准:
商业企业:年应税销售净额预计或达到180万或以上
工业企业:年应税销售净额预计或达到100万或以上
会计核算健全: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一般情况下:商业企业需通过辅导期考核再申请正式认定,工业企业可直接申请正式一般纳税人认定。
2、申请所需资料
营业执照副本
组织代码证
国税登记证副本
开户许可证
社保登记证
验资报告
企业章程
租赁合同(18个月以上,附房权证明复印件;两年以上更佳)
劳动合同
五人或以上社保征收核定单
购货合同(以具一般纳税人资格企业为优)
销货合同(具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不含税额180万以上)
供货方证件复印件加盖公章(营业执照副本、国税副 本、一般纳税人资格证)
购货客户证件复印件加盖公章(营业执照副本、国税副 本、一般纳税人资格证)
开户银行对账单或流水单
法人身份证
股东身份证复印件
会计员身份证
出纳员身份证
会计员从业资格证
出纳员从业资格证
记账凭证
国税报表
账册(9本,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总账/分类账/十七栏费用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账/进销存账/
销售明细账/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
3、申请流程
企业办理开业手续(验资/营执/代码/国税/地税/开户银行/社保)
企业准备申请所需资料
企业到主管税务机关呈交“一般纳税人认定申请”,提供资料,领取申请受理回执
主管税务机关派税务专管员到企业查看场地、资料,与相关人员(法人/股东/销售/会计/仓管) 面谈
、笔录
企业按专管员要求补充齐备所需资料
主管税务机关在接受申请日起30日内作出批复
企业凭申请受理回执,到税收大厅领取核准认定的批复,并领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资格证上
列明企业信息、认定起始日期)
1、纳税评估的结论正常。
2、约谈、实地查验的结果正常。
3、企业申报、缴纳税款正常。
4、企业能够准确核算进项、销项税额,并正确取得和开具专用发票和其它合法的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凡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商贸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可延长其纳税辅导期或者取消其一般纳税人资格。
因此,依据上述规定,贵单位需要在辅导期有效期满后十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正式认定手续。申请转正申请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企业进行全面核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延长或取消其一般纳税人资格。
账务处理 2、领购发票
每月核定发票用量为25份,发票版位为万元版;辅导期内可以办理发票增量和改版,但除需要预交已开发票4%税金外,在本次增量改版结束后,需要到发票管理窗口恢复原先的版位,也就是说,本月申请本月有效,下月需要再次申请。提示:需要携带购票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刻制“发票专用章”。
3、进项税金抵扣
本月认证的发票必须本月申报,取得发票超过90天未认证不允许抵扣;
辅导期内,本月认证的发票需要报“待抵扣”,在附表二第24 25栏填写与本月认证相符的增值税发票相同的信息,本月不形成进项。
次月比对相符后,将上月比对相符的发票在附表二第23栏填写,形成进项税金;
(运费发票和海关完税凭证同上,在相应的栏次填写)
4、账务处理
本月购进: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增值税—待抵扣税金
贷:现金/银行/应付
次月比对相符后: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金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待抵扣税金
商贸企业新认定一般纳税人都是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期限为半年。期满后符合条件的经企业申请转为正式一般纳税人。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实行“先比对,后抵扣”,即当月认证的增值税进项发票当月不能抵扣,要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将认证信息上传至国家税务总局进行比对,比对无误的信息由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然后纳税人收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的比对无误的信息结果后方可抵扣(一般在认证的下月可以收到比对结果)。
以下处理方法仅供参考:
一、账务处理: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待抵扣进项税额”二级科目。进项税额部分的处理为认证的当月
借: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次月税务总局比对结果下发后,比对无误进项发票可以抵扣,
抵扣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 。
二、申报表的填制(附表二)填写:对于等待比对结果的进行税额部分,计入“待抵扣进项税额”,并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第24栏“本期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内填写此行内容;
收到允许抵扣的比对结果后,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内填写此内容;
23行“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栏填写上月25行“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栏数额;
相关行次的关系23行+24行-25行=3行。
三、增值税发票的月用量为25份,且只能是千元版(即每张票价款最多开具9999.99元)。如果核定的25份不够用,申请增票时,要用当期已开具的增值税发票的收入合计数依4%的征收率预征增值税,预交税款大于应纳税款的部分可以用以后实现的增值税抵缴。预交税款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如果当月预缴的增值税小于当月实现的增值税,预缴税金就不需要其他账务处理;如果当月预缴的增值税大于当月实现的增值税,多交部分做如下处理:
借:应交税金-未缴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应交税金-未缴增值税”的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交增值税。
当月预缴4%的增值税填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28行“分次预缴税额”一栏。如果当月预缴的增值税大于当月实现的增值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28行数额大于24行数额)32行为负数,与“应交税金-未缴增值税”的借方余额一致。
税 负
税负平衡点。现行增值税政策告诉我们:小规模工业企业(含修理修配)的征收率为6%
,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为4%。而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会因各个具体企业购销情况之不同而相
异,有的高于6%或4%,有的也许等于或低于6%或4%。在什么条件下,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
会等于6%或4%呢?这需要抛开千差万别的各个具体的一般纳税人实际情况,纯粹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论
证。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通用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公式中的销项税额,它等于货物的销售额与税率之乘积;进项税额,一般来讲,其主要的部分是货物的
购进额与税率之乘积(至于支付运费扣税问题,因其数量小,权且不作考虑)。于是,在该商品进销两个环
节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应纳税额=(销售额-购进额)×税率。
货物的购进额又怎么确定呢?由于是纯理论分析,所以我们就假设所有购进的货物全部都销售出去了,
这时,购进额应当同销售成本相一致(其他费用权且不作考虑)。公式为:商业应纳税额=(销售额-商品
销售成本)×税率=商品销售毛利×税率。
用公式两边同时除以销售额,就可得到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理论税负率:商业税负率=毛利率×税率。
例1:A商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100元货物,同时支付进项税17元(如不作特别说明
,税率都取17%。下同),不含税售价150元,全部出售,同时收取销项税25.50元,应纳税额为
8.50元,税负率为5.67%。若直接用毛利率计算,毛利率为33.33%,税负率也为5.67%
。现在,由于小规模商业企业的税负率为4%,可求出其毛利率=4%÷17%=23.53%。这就是说
,当商业经营中的毛利率达到23.53%时,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跟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相等。因
此,两类商业增值税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平衡点就是毛利率为23.53%。实际运用时,还需将其换算成含
税税负平衡点,即:23.53%÷(1+4%)=22.63%。
而工业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商品销售成本如果换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即使加工出来的产品全部
都卖出去了,销售成本也只能等于全部制造成本,而并不等于制造产品中的货物购进额。因为,工业产品的
制造成本中,除了包含有外购原材料等货物的购进额外,还包括有工人的工资和车间经费(含折旧费等)这
些不发生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加工增值部分。现在,我们不妨把这些加工增值部分占产品制造成本的百分比叫
做加工增值率,并假设所有外购的原材料等外购货物全部都制造出了产成品,而制造出来的产成品又全部都
销售掉了。这样,工业生产中发生的货物购进额与制造产品所耗用的货物购进额就完全相等了,它可以通过
加工增值率从产品销售成本中折算出来。
即:购进额=产品销售成本×(1-加工增值率);购进额=(销售额-销售毛利)×(1-加工增值
率);工业应纳税额=销售额-(销售额-销售毛利)×(1-加工增值率)×税率;工业税负率=
1-(1-销售毛利率)×(1-加工增值率)×税率。
例2:B工业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购进100元材料,同时支付进项税17元,此材料全部投入加工后
生产成本为120元,所产产品又全部卖出,不含税售价150元,同时收取销项税25.50元,则其税
负率应与前述的A商业一般纳税人计算的一样,即5.67%。再直接代入工业税负率公式:销售毛利率=
(150-120)÷150×100%=20%;加工增值率=(120-100)÷120×100%
=16.67%,税负率=1-(1-20%)×(1-16.67%)×17%=5.67%。因为
小规模工业企业的征收率为6%,并将其换算成含税税负率,即6%÷(1+6%)=5.66%,则可利
用数学中的等式变形方法而求出两类工业增值税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平衡点公式为:(1-销售毛利率)×(
1-加工增值率)=66.71%。实务上,在具体运用公式时,各地可由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
使用者个人的职业经验对各类产品加工增值率搞一些参数标准,例如湖北省十堰市的分类产品加工增值率参
数为:机械工业25%、化学工业20%、纺织工业18%等。而有了这些标准参数,工业税负平衡点--销
售毛利率,就可计算出来了。
其次,要用好税负平衡点。当你所办的是商业企业时,你可以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或根据本企业以往
年度的经营实际情况,或参照同类商业企业销售状况,测算出本企业当年商品销售毛利率,该率如果高于2
2.63%,那么做一般纳税人,其税负率会高于4%;而做小规模纳税人,其税负率会低于4%。换句话
说,如果你测算出的本企业商品销售毛利率低于22.63%时,能够争取加入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行列是
可以节税的。
例3:C商业企业2001年商品销售收入170万元,毛利率18%,若按一般纳税人计税,其税负
率为:18%×17%=3.06%,这比小规模商业企业的含税税负率3.85%(即4%÷104%)
降了0.79%,可节约税款支出为:170×0.79%=1.343(万元)。C企业明白这笔节税账
后,就应当对照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的两个标准去努力,即一要把销售额搞上去,以达到180万元关口;
二要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创造这两个条件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合理合法地降低自
己的税负。
当你所办的是工业企业时,可先根据自身的产品类别,确定出该产品的加工增值率,求出该产品的税负
平衡点,接着再测算你这个企业实际的销售毛利率,它如果大于税负平衡点时,要想降低税负,就不要去认
定为一般纳税人(当然,按规定必须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除外)。反之,就应当争取加入一般纳税人行列以
降低税负。
例4:D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某化工产品,根据本企业以往年度的成本核算资料,并考虑未来生产情况,
估计该化工产品加工增值率为21%,则计算出税负平衡点为15.57%。若该企业2001年度的实际
产品销售毛利率为28%,则计算出的税负率为7.33%,这比小规模工业企业5.66%的含税税负率
高出1.67%,假设D企业该年度产品销售收入为90万元,此时,企业如不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就可节
约税款支出为:90×1.67%=1.503(万元)。
最后,不要顾此失彼。在上述C、D两企业的筹划示例中,没有考虑企业销货中需要使用增值税专用发
票问题。如果片面要求降低税负而不愿当一般纳税人,很可能产生因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影响企业销
售额的负作用。因此,在纳税人类别选择的筹划中,决策者应当尽可能地把降低税负同不影响销售结合在一
起综合考虑,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切莫因小失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