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2、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3、汽车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Ff、空气阻力Fw、坡度阻力Fi、加速阻力Fj。4、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油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为L/100km 5、汽车动力装置参数是指发动机的功率、传动系的传动比。6、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以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7、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8、只有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地面又提供高的附着力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9、附着系数的数值主要决定于道路的材料、路面的状况与轮胎结构、胎面花纹、材料以及汽车运动的速度等因素。10、评价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11、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最大制动器制动力)以及起始制动车速。12、增力式制动器恒定性差,盘式制动器恒定性好。13、汽车的稳态响应特性有三种类型:不足转向 、中性转向 、过多转向。 14、高宽比对轮胎侧偏刚度影响很大,采用高宽比小的轮胎是提高侧偏刚度的主要措施。15、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1)当 K=0 时,
3、中性转向;2)当 K0 时,不足转向。当不足转向量增加时,K 增大,特征车速降低;3)当 K0 时,过多转向。临界车速越低,过多转向量越大。16、(1),中性转向;(2),,不足转向;(3),过多转向。17、椅面水平轴向 的频率加权函数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0.52Hz。18、汽车支承通过性的指标评价:牵引系数、牵引效率及燃油利用指数。19、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包括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直径等。二、名词解释1、 滚动阻力系数:是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2、 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残余变形形成了一种波
4、,这就是驻波。3、 坡度阻力: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4、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最大值)5、 附着条件:地面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切向反力小于驱动轮的附着力。6、 后备功率:发动机功率与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消耗的发动机功率的差值。即7、 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单位:kW/t。8、 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切向力称为制动器制动力。9、 制动力系数 :地面制动力与作用在车轮上的垂直载荷的比值。10、 峰值附着系数: 制动力系数最大值称为峰值附着系数。一般出现在s=15% 20%。11、 滑动附着系数:s=100%的制动力系数称为滑动附着系数。12
5、、 侧向力系数:地面作用于车轮的侧向力与车轮垂直载荷之比。13、 制动器的热衰退:制动器温度上升后,制动器产生的摩擦力矩常会有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制动器的热衰退。14、 f 线组:后轮没有抱死、前轮抱死时,前、后轮地面制动力的关系曲线。15、 r 线组:前轮没有抱死、后轮抱死时,前、后轮地面制动力的关系曲线。16、 中性转向点:使汽车前、后轮产生相等侧偏角的侧向力作用点。17、 静态储备系数 S.M.:中性转向点到前轮的距离 与汽车质心到前轴距离 a 之差与轴距L之比。18、 .牵引系数TC:单位车重的挂钩牵引力(净牵引力)。19、 牵引效率(驱动效率)TE :驱动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6、20、 燃油利用指数Ef:单位燃油消耗所输出的功, 。 21、 间隙失效: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22、 顶起失效:当车辆中间底部的零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的情况。23、 接近角1:汽车满载、静止时,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间的夹角。1、坡度阻力与道路阻力: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奋力;滚动阻力与坡道阻力均与道路有关且以车重成正比,两种阻力合在一起称为道路阻力.2、等速百公里油耗:汽车在一定的载荷下,以最高档位在水平良好路面等速行驶100KM所消耗燃油量3、动力因素:汽车驱动力减去空气阻力与车重的比值5、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地面(侧向力)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6、制动
7、效率与利用附着系数:车轮不锁死的最大制动强度与车轮和地面间附着系数的比值;制动强度为Z时汽车第i轴产生的地面制动力与地面对第i轴的法向反力的比值7、制动器抗热衰退性与抗水衰退性:汽车高速制动或长坡连续制动,制动效能的保持程度;汽车涉水行驶后,连续制动保证制动效能恒定的程度8、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对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之比为固定值的汽车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与汽车总制动力之比9、接近角与离去角:汽车满载静止时,前端突出点(后端)向前轮(后轮)所引切线与地面夹角;10、牵引系数与牵引效率:单位车重的挂钩牵引力;驱动车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11、附着力与附着率:地面对车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地面切向
8、反力与法向反力比值12、同步附着系数:曲线与I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13、滑水现象:在某一车速下,在胎面下的动水压力的升力等于垂直载荷,轮胎将完全漂浮于水面上与路面毫无接触14、制动跑偏与制动侧滑:制动时汽车制动向左或向右偏驶;制动时汽车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15、滑动率与制动力系数:汽车的实际车速减去轮速与汽车车速之比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包括: 一、使用方面:1、行驶车速;2、挡位选择;3、挂车的应用;4、正确地保养与调整。 二、汽车结构方面:1、汽车尺寸和质量;2、发动机;3、传动系;4、汽车外形与轮胎。 三、使用条件:1、行驶的道路;2、交通情况;
9、3、驾驶习惯;4、气候状况。挡位数多少,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什么影响? 答: 就动力性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 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转速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制动时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是什么? 答:(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 ( 2 )、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不干涉)。四、简答题1、滚动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路面种类、行驶车速及轮胎构造、材料、气压等有关2、在高速路上行驶时,轮胎气压高些好还是低些好?为什
10、么?若在松软的沙土路面或雪面上又如何?答:气压高好,因为气压高轮胎与地面接触时变形角产生的迟滞损失小驱动力小更经济。气压低好,轮胎与地面变形大,增大接触面积动力增大,利于通过。3、为追求高的动力性,应如何换档?若追求低油耗,又该如何换档?4、在设计传动系各档传动比时,应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变速器各挡传动比基本按等比级数分配1)发动机工作范围都相同,加速时便于操纵;2)各挡工作所对应的发动机功率都较大,有利于汽车动力性;3)便于和副变速器结合,构成更多挡位的变速器。5、为降低空气阻力可采取哪些措施?6、从保证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出发,对制动系的要求是?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在制动中不发生跑
11、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7、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为哪三种类型?一般汽车应具有什么样的转向特性?答: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多转向;.8、汽车满载和空载时是否具有相同的操纵稳定性?答:不是。空载时的汽车M小于满载的,即满载的K更大操纵稳定性更好。9、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SC)的控制原理是什么?答:在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的极限情况下工作,利用左,右两侧制动力之差产生的横摆力偶矩来防止出现难以控制的侧滑现象。10、在制动过程中,若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只有后轴抱死或后轴先抱死又如何?最理想的制动情况是?答:在制动过程中,只有前轮抱死或者前轮先抱死拖滑,汽车基本上沿直线向前行驶(减速停车),处于稳定状态;如果只有后轴抱死或者后轴先抱死且车速超过一定值时,汽车在轻微侧向力作用下就会发生侧滑(防止任何车轮抱死,前后车轮都处于滚动状态)。11、纵向通过角和最小离地间隙对汽车通过性有何影响?答:纵向通过角与最小离地间隙越大,顶起失效的可能性越小,汽车的通过行越好。12、横向稳定杆起什么作用?其装在前悬架与后悬架效果有何不同?答:增大悬架抗侧倾能力,在前增大不足转向,在后减小不足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