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4年自考生物制药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073683 上传时间:2025-02-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自考生物制药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4年自考生物制药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4年自考生物制药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4年自考生物制药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4年自考生物制药名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考生物制药学名词解释1.导向治疗:所谓导向治疗就是利用抗体寻找靶标,犹如导弹的导航器,把药物准确引入病灶,而不伤及其他组织和细胞。2.生长因子:所谓生长因子,就是使生物细胞维持正常生长代谢必需的系列微量有机化合物,如维生素、氨基酸及生长激素等。3.固定化酶:所谓固定化酶就是把游离酶经处理约束限制在一固定空间或载体上形成的酶。4.等电点沉淀法:利用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而各种蛋白质又具备不一样的等电点的特性进行分离的工艺过程。5.茚三酮反应:Q。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被氧化产生醛、氨、二氧化碳,而茚三酮水合物被还原。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的茚三酮与氨及另一分子茚三酮缩合为蓝紫色化合物,这个

2、反应可用于定性定量氨基酸。6.等电点:氨基酸分子是一个两性电解质,当氨基酸处在净电荷为零肘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7.水解提取法:水解提取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生产氨基酸的基本措施。它是以富含蛋白质的物质为原料,通过酸、碱或蛋白质水解酶水解戍氨基酸混倉物,再经分离纯化取得各种氨基酸的工艺过程。8.薄膜蒸发浓缩:在真空(也有常压)加热条件下,使液体形成薄膜而迅速蒸发的操作措施,简称为薄膜蒸发浓缩。9.分派系数: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含量(浓度)的比值,常用K来表示。10.非专一性洗脱:是指通过变化缓冲液的pH、离子强度、温度等措施使固定在配基上的亲和物的构象发生变化,减少

3、其亲和力,将蛋白质从配基上洗脱下来。11.蛋白质的变性:若以某些物理原因如加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或化学原因如酸、碱、重金属盐、有机溶剂等进行作用,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引起蛋白质性质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12.比活力:单位重量的蛋白质所体现出的酶活,即总活力除以蛋白质重量所值的。13.生长原因:微生物正常地生长繁殖还需要微量的维生素、氨基酸、嘌岭碱和嘧啶碱等物质,此类物质统称为生长原因。14.微生物的临界氧浓度:增加周围环境中的氧,能够加强微生物的呼吸强微生物的呼吸强度,但至一临界值为止,此临界值称该微生物的临界氧浓度,供氧多少就依照此值来定。15.胞外酶:微生物产生的酶

4、,有些在菌体生长过程中,不停分泌到培养基中,叫胞外酶。16.溶解温度(解链温度),当核酸稀溶液加热到某一狭窄温度范围肘,会发生分子溶解和螺旋向线团转变的现象。这时的温度称为溶解温度或解链温度,用Tm表示。17.阿糖胞苷:又称胞嘧啶阿拉伯糖苷,与正常的胞嘧啶核苷及脱氧胞嘧碇核苷不一样,其差异在于糖的组成部分是阿拉伯糖,不是核糖或脱氧核糖。18.聚肌胞苷酸:是双链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的简称,是一个迄今最有效的、人工合成的高效干扰素诱导剂、广谱抗病毒生化药物,19.单糖:是简单的多羟基醛或酮的化合物,重要是六碳糖、五碳糖及衍生物。20.聚糖:当糖与过量的苯肼加热反应时,糖与2分子苯胼形成的缩合物。

5、21.有机溶剂分级沉淀:利用生物大分子在不一样浓度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而分离的措施,称为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法。22.吸附平衡:在单位时间内被吸附于吸附剂的某一表面上的分子和同单位时间内离开次表面的分子间可建立动态平衡,称为吸附平衡。23.脂溶性:脂质类物质能够溶解在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中,不溶解于水,这种性质称为脂溶性。24.酸败作用:脂肪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质水解,分子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产生使人厌恶的臭味,称为酸败作用。25.抗生素:是由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在微量浓度下就能选择性地抑制它种生物或细胞生长的次级代谢产物。26.前体:在抗生素生物合成过

6、程中,被菌体直接用于产物合成而自身结构无明显变化的物质称为前体。27.生物热:产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热能。28.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分子中含有-内酰胺环的一类天然和半合成抗生素的总成,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以及新型内酰胺三类。29.手性药物:严格地说,是指分子结构中存在手性原因的药物。一般所说的手性药物是指由具备药理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组成的药物。30.立体异构体:是指因为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上排列方式不一样所产生的异构体,可分为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两大类。31.对映体过量:指样品中一个对映体对另一个对映体的过量,用于描述样品的对映体组成,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32.酶的化学修饰:是通过化学措

7、施将具备某种特性的功效基团共价连接到酶分子的氨基酸残基上,以改进酶在有机介质中的溶解性、活性、稳定性、作用专一性和其他特性。33.包衣酶:是利用窗有多个羟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亲水部分与酶分子表面的氨基酸残基间的氢键作用,使表面活性剂与酶分子连接在一起,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部分向内,疏水部分向外覆盖在酶分子表面,对酶分子进行“包衣”。34.盐激活:在欲冻干的酶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无机盐或有机盐,冻干后的酶粉在非水介质中的活性明显提升,该现象被称为盐激活。35.介质工程:通过变化反应介质来调控酶的催化特性的措施称之为介质工程。36.pH记忆:酶分子的电离状态是影响酶催化特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处在

8、适当的pH环境中,酶分子才能取得适宜的离子状态。因为在有机介质中质子化和去质子化作用难以进行,酶分子将保持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状态,即酶能“记住”它最后所处的水溶液的pH,这就是所谓的“pH记忆”。37.原代培养:是指直接从有机体得到的组织或将其分散成细胞后开始的培养。38.分批式培养:是指将动物细胞和培养液一次性装入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细胞不停生长,产物不停形成,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将整个反应体系取出。39.微囊法:又叫生物微胶囊法,它是利用半渗透性生物高分子薄膜固定活体组织或细胞的微型胶囊。40.反义技术:是依照碱基互补原理,通过人工合成或者是生物体合成的特定互补的DNA或RNA片段(或

9、者是具化学修饰产物),抑制或封闭某些基因体现的技术。二、填空1.基因工程是当代生物工程的核心。2.微生物的培养基最常用的是液体培养基,其次是固体培养基。3.培养基重要的营养成份为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4.氮是组成生物细胞蛋白质(包括酶)和某些代谢产物的重要成份。5.作为培养基的氮源可提成有机氮和无机氮两大类。常用的有机氮包括酵母抽提物、蛋白胨、玉米浆和黄豆饼粉等,而常用的无机氮源有硫酸铵、硝酸钾、氨水(或液氨)和尿素等。6.无机盐除组成细胞质成份外,还可影响和调整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渗透性,作为酶和辅酶的成份或激活剂等。7.培养基灭菌可采取加热、化学杀菌药物和各种物理场如紫外线、Y射线、

10、超声波等杀菌措施,对液体培养基还可用过滤、离心分离等除菌法。但在工业生产中,几乎都是采取蒸汽加热杀菌技术。8.空气除菌就是除去或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使用介质过滤、辐射、化学药物、加热、静电吸附等措施。其中,介质过滤和静电吸附措施是利用分离过程把微生物粒子除去,其他的措施是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失活。9.X射线、B射线、紫外线、超声波、Y射线等从理论上都能破坏蛋白质活性而起杀菌作用。但应用较广泛的还是紫外线,它的波长在253.7256nm时杀菌效力最强,它的杀菌力与紫外线的强度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0.常见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大小在0。5- -2um之间。11.充填用过滤介质玻璃纤维直

11、径一般为819m。其阻力损失一般比棉花小。12.酶固定化措施可分为4大类,即包埋法、吸附法、交联法和共价结合法等。13.盐析法最常用的中性盐是硫酸铵。14.结晶是溶质呈晶态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15.1 953年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是催产素。16.免疫球蛋白、补体不属于细胞因子。17.白介素是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他非单个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免疫调整、造血以及炎症过程中起重要调整作用。18.目前正在进行开发和已经投入市场的抗体药物重要有以卞几个用途: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逆转;肿瘤免疫诊疗;肿瘤免疫显像;肿瘤导向治疗;哮喘、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急性心

12、肌梗死、脓毒症、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独特型抗体作为分子瘤苗治疗肿瘤;多功效抗体(双特异抗体、三特异抗体、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抗体酶等)的特殊用途。19.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具备抗利尿和升高血压两种作用,20.影响提取收率的重要原因重要取决于提取物在提取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由固相扩散到液相的难易、溶剂的pH及提取时间。21.柱色谱系统组成包括蠕动泵、色谱柱、填充基质、检测器、统计仪和搜集器。22.Sephadex在水溶液、盐溶液、碱溶液、弱酸溶液以及有机溶液中都是比较稳定的,能够数次重复使用。Sephadex稳定工作的pH般为2 a10。23.蛋白质沉淀法常用的措施包括:中性

13、盐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和有机聚合物沉淀法。24.蛋白质常用的有机溶剂沉淀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醇和丙酮。25.降钙素的生产措施有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基因工程法。26.绒促性素的纯度测定采取电泳法进行。27.1965年中国完成了世界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牛结晶胰岛素的全合成工作,其生物活性与天然牛结晶胰岛素相同。28.胰岛素效价测定一般用家兔血糖减少法或小鼠血糖减少法测定。要求产品每mg效价不得低于26U。29.白蛋白可用于失血性休克、严重烧伤、低蛋白血症等。30.目前FDA同意上市的只有白介素-2。31.透明质酸提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作为一个药物扩散剂,促进药物的吸取效果。32

14、.弹性蛋白酶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33.一般来说,假如培养基成份中C/N比值高者,发酵液偏酸性,pH偏低;C/N比值低者,发酵液偏碱性,pH偏高。34.酶类药物的提取过程中,需要对生物组织和细胞进行破碎,常用的破碎措施包括:磨切法、压力法和重复冻融法。35.胰蛋白酶的等电点为pH=10.136.胰酶是从动物中提取的一个酶的縲合物,含有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多个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37.尿激酶是人体肾细胞产生的一个碱性蛋白酶,重要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的尿中,临床上重要用于治疗血栓。38.制备尿激酶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藻土、分子筛、离子互换树脂、氧化硅胶、纤维素。44.溶菌酶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搞清立

15、体结构的酶。39.激肽释放酶适合用于高血压、冠状血管及动物血管硬化等症;对心绞痛、血管痉挛、肢端感觉异常、冻疮等症,有减轻症状的作用。40.蛇毒类凝血酶可用于脑血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心肌梗死及肺栓塞等各类疾病。41.碱性磷酸单酯酶重要用于核酸研究,分析、测定核苷酸次序及其基因的重组、分离。42.消化酶重要包括胰酶、胰脂酶、胃蛋白酶、p-半乳糖苷酶、淀粉酶。43.菲锭溴红(EB)与双链的DNA以及具备双链螺旋区的RNA有特异的结合能力可用来测定双链核酸的浓度。44.甲苯胺蓝能使RNA和DNA均染上蓝色,派罗红专染RNA成红色,甲基绿专染DNA成绿色。45.孚尔根染色法是一个对DN

16、A的专一染色法,基本原理是DNA的部分水解产物能使已被亚硫酸钠退色的无色品红碱CSchiff试剂)重新恢复颜色。用显微分光光度法可定量测定颜色强度。46.核酸、核苷酸类物质都含有嘌昤、嘧啶碱,都具备共轭双键,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47.在稀碱条件下,RNA水解得到2-苷酸和3-核苷酸。48.氨基嘌昤是嘌昤的6位碳原子上的H被NH2基取代的衍生物,称腺嘌呤,又称维生素B4是RNA和DNA分子中的组成成份,也是某些辅酶的活性组分。49.叠氮胸苷是世界上第一个治疗艾滋病的新药,是胸腺苷的类似物。50.胞二磷胆碱是神经磷脂的前体之一。临床用于减轻严重脑外伤和脑手术伴随的意识障碍,治疗帕金森症、抑郁症等精神

17、疾患。51.糖蛋白一般分为胶原型、黏多糖型、蛋白聚糖型、寡聚甘露糖苷型和N-胰腺乳糖胺型。52.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属于六碳糖。53.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脱氧核糖。54.葡萄糖醛酸内酯又称肝泰乐,是常用的解毒药物。55.用于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的膜分离法有渗透、透析、电渗析、反渗透及超滤等。56.范德华力是一组分子引力即定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的总称。57.葡萄糖又称右旋糖或D-葡萄糖,其分子式为C6H1206H20。58.葡萄糖酸钙的制备措施有发酵法、电解法和溴氧化法等,工业上多采取发酵法。59.甘露醇的含量测定可用碘量法。60.甘露醇的制备措施目前有提取法、电解法、催化还原法和

18、微生物发酵法等。采取较多的为提取法。61.山梨醇又称右旋清茶醇、D-葡萄糖醇,是甘露醇的同分异构体。62.壳多糖是一个线型的高分子多糖,可制成透析膜、超滤膜和脱盐的反渗透膜,还可用于人造皮肤、人造血管、人工肾、手术缝合线等。63.冠心舒化学成份有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半乳糖、葡萄糖。64.藻酸双酯钠是中国首创的海洋新药,具备抗凝血、降血脂和改进微循环等作用。65.依据脂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可分为脂肪类、磷脂类、糖苷脂类、固醇及类固醇、其他脂类药物。66.脂类药物的生产措施包括:直接抽提法、纯化法、化学合成或半合成法、生物转化法。67.大部分磷脂不溶于冷丙酮,中性脂则溶于冷丙酮,因此可

19、用丙酮从脂质混合物中将磷脂和中性脂分开。68.胆酸钠用于治疗胆囊炎、胆汁缺乏症及消化不良等。69.麦角固醇是机体维生素D2的原料。70.临床上,卵磷脂可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神经衰弱、营养不良。71.豆磷脂是多个磷脂的混合物,重要含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还含相称量的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及糖类化合物等。72.磷脂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大豆磷脂。73.哺乳动物及人体中的胆汁酸,大都是24个碳原子的胆烷酸。74.胆固醇、谷固醇、胆酸、胆汁酸都属于固醇和类固醇。75.动物组织中胆固醇含量以脑组织为最多。76.花生四烯是合成前列腺的重要原料。77.抗生素的生产目前重要由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物合成

20、。极少数的抗生素如氯霉素、磷霉素等亦可用化学合成法生产。78.微生物是产生抗生素的重要起源,其中以放线菌产生的最多,真菌其次,细菌的又次之,动、植物起源的最少。79.一般来说,从菌种到发酵属于“生物合成”,即发酵;从发酵液预处理到精制则属于“化学工程”,即提炼。80.取得能生产抗生素的微生物必须具备产量高、周期短、性能稳定和轻易培养等特点。81.孢子制各是发酵工序的开端,是一个重要步骤。82.大多数抗生素的发酵周期为48d。83.发酵工艺条件及控制对产生菌的生长代谢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包括温度、pH、溶氧、基质、压力、搅拌、通气等原因的影响和控制。84.四环素发酵中,伴随发酵温度的提升,有

21、利于四环素的合成,30如下多合成金霉素,达35时就只产四环素。85.微生物发酵的适宜pH范围一般是在58之间,但生长最适pH与产物合成的最适pH是不一致的。86.迟缓利用的碳源如乳糖、淀粉、脂肪,它们有利于延长分泌期,从而有利于抗生素合成。87.泡沫的形成对发酵的影响包括:影响发酵罐的装料系数,减少氧传递系数,导致逃液,影响补料,增加污染杂菌机会,影响通气和搅拌的正常运转,制止菌体的呼吸,导致代谢异常,产量下降。88.常用的消沫剂重要有天然油脂类和聚醚类。89.只有青霉素G和青霉素V在临床上有用,它们具备相同的抗菌谱(抗革兰阳性细菌),其中青霉素G对酸不稳定,只能非肠道给药,而青霉素V对酸温度

22、,能够口服给药。90.青霉素发酵的Ph般控制在6.46.6,pH不能超出7.0,因为青霉素G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91.土霉素可用于控制阿米巴肠炎和肠道感染。92.四环素产生菌生长的最适pH为6.06.8,生物合成四环素的最适pH为5.86.0。93.链霉素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氨基环醇类抗生素,也是继青霉素之后临床上使用的第二个重要的抗生素。94.链霉素生产采取三级或四级发酵形式,用离子树脂互换法进行产品的分离精制。95.庆大霉素是临床上治疗阴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存在一定的毒性反应,重要体现为对肾和耳的毒性。96.组成多糖和核酸的单糖都为D构型,而构咸蛋白质的20种天然氨基酸均为L构型(甘氨酸除

23、外)。97.右旋丙氧吩是一个镇痛剂,而左旋丙氧吩则是一个止咳剂。98.酞胺哌啶酮的两种对映体中,只有R-对映体具备镇定作用,而S-对映体是一个强力致畸剂。99.强心药SCH00013的两种对映体的药理作用具备相同的效应。100.可用手性色谱法、NMR法和旋光法等措施测定样品的对映体过量。101.有许多措施可应用于手性化合物构型的测定,常用的有x射线衍射法弋化学有关法、普雷洛格规则、霍洛法和NMR法。一般用Fischer通例和Cahrn-Ingold-Prelog规则来命名药物化合物的构型。102.依照原料的不一样,制备手性药物的措施重要分为四大类,即外消旋体拆分、不对称合成、手性源合成和提取法

24、。103.外消旋体拆分措施可分为结晶法拆分、动力学拆分和色谱分离三大类。104.结晶法拆分法可分为直接结晶法拆分和非对映异构体拆分,分别适合用于外消旋混合物和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105.直接结晶法拆分是在一个外消旋混合物的过饱和溶液中直接加入某一对映体的晶种,使该对映体优先析出。106.非对映异构体拆分是外消旋化合物与另一手性化合物(拆分剂,一般是手性酸或手性碱)作用生成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盐的混合物,然后利用两种盐的性质差异用结晶法分离之。107.动力学拆分法是利用两个对映体在手性试剂或手性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率不一样而使其分离的措施。108.依手性催化剂的不一样,催化的动力学拆分又可分为生物催化

25、动力学拆分和化学催化动力学拆分。前者重要以酶或微生物细胞为催化剂,后者重要以手性酸、手性碱或手性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109.按照国际酶学委员会的分类方案,蛋白类酶能够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合成酶(连接酶)6大类。110.酶在反相胶束体系中的活力重要由核心水团的大小、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反胶束微粒的浓度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111.最常用的反相胶束体系的制备措施是注入法、液体萃取法和固体萃取法。112.常用的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其优点是无毒、不可燃、价格便宜、起源广,泛、无环境污染问题、临界温度和压力较低。113.酶的固定化措施重要有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

26、和结合法四种。114.一般用于酶化学修饰的试剂存聚乙二醇(PEG)、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醋等,而活化后的PEG是最常用的修饰剂。115.催化氧化反应的酶重要有单加氧酶、双加氧酶、氧化酶和脱氢酶。116.1940年,W.Earle建立了从单个细胞进行克隆培养的措施。117.细胞所需要的多个矿物类是由血清提供的。118.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取。119.指示剂酚红常用来检查培养液的pH变化。当酚红指示剂随pH变化其颜色也发生变化,红色为pH=7.4,橙色为pH=7.0,黄色为pH=6.5,略呈蓝红色为pH=7.6,紫色则为pH=7.8。120.一般可通过间接法即蒸气压、沸点或冰点的测量法来

27、测定溶液的渗透压。121.血清只能过滤消毒,过滤消毒只能除去细菌,但不能除去血清中也许含有的病毒和支原体。122.胞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细胞的分裂次数也是有限的。正常细胞都有一定的最高分裂次数的限制,如人细胞的最高分裂次数5060次。123.排除支原体污染的措施重要有三种,包括抗生素处理、用支原体血清处理、高温处理。124.一般来说,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最适C02水平为4%10%,溶解氧维持在20%50%,温度大多在37,pH在7.07.4之间。125.哺乳类细胞的最适培养温度为37,温度低于37,细胞生长迟缓,温度高于37,细胞失去存活力;鸡细胞在3042;昆虫类细胞2528;冷水鱼细胞20,

28、凉水鱼细胞23,温水鱼细胞26。126.起源于血液、淋巴组织的细胞、许多肿瘤细胞(包括杂交瘤细胞)和某些转化细胞属于非贴壁依赖性细胞。127.依照动物细胞类型及其生长特性的不一样,动物细胞培养措施包括贴壁培养法、悬浮培养和固定化培养。128.分批式培养细胞的延迟期是指细胞接种到细胞分裂繁殖这段时间。129.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其他的所有生物体均由细胞组成。130.不一样的细胞对碳源的利用有所不一样,在配制培养基时,应当依照细胞的营养需要而选择不一样的碳源。植物细胞重要采取蔗糖为碳源;具备叶绿体的植物和藻类能够利用二氧化碳为碳源。131.分裂素是促进细胞分裂和出芽的腺嘌呤衍生

29、物。132.胱氨酸具备促进毛发生长和预防皮肤老化等作用。133.最早应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得的氨基酸是谷氨酸。134.胱氨酸的制备措施重要有发酵法、合成法和提取法三种。135.从发酵液中提取赖氨酸一般有四种措施:沉淀法、有机溶剂抽提法、离子互换树脂吸附法、电渗析法。136.精氨酸是体内NO合成的前体物质。137.苏氨酸是最后被发觉的必需氨基酸。138.细胞因子(CK):是多个细胞所分泌的能调整细胞生长分化、调整免疫功效、参加验证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的统称。139.氨基酸是组成生物体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140.人体必需氨基酸有8种(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非必需氨基酸有12种。141.除甘氨酸外,一切a-氨基酸的a-碳原子皆为不对称碳,有D型及L型两种异构体岛体。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