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演讲的听后感心得 打开内心宝藏的钥匙 圣贤思想揭示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心灵的伤痕是可以修复的,家庭是可以圆满如初的,事业是可以蒸蒸日上的,只要你愿意“打开”。 所有的打开,本质上都是在打开你的心灵宝藏,无论是打开家庭心结,还是突破事业的天花板,等等,都是打开自己的心灵宝藏。 尽管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是你可以勇敢地追求圆满,因为你心中拥有无尽宝藏。 有的人身体残疾,但内心拥有健全的心灵品质。有的人身在牢笼,但心中拥有真正的自由。残缺只是表象,圆满才是本质。差别只是表象,平等才是本质。 不管今天我们出生的环境有多大的差别,心中的无尽宝藏都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成长空间。我们心中
2、原本拥有无上的仁爱、无量的智慧、无限的胸怀和无尽的能量,只是被不明和贪欲遮蔽了。今天,只要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我们至少可以拥有一百倍的仁爱、一百倍的胸怀、一百倍的能量和智慧。 “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这句话在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当中出现了60次。而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需要且只需要”两个功夫:明心和净心。 明心、净心功夫又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要点。 明心的两个要点。深深地明白和体证人生重大秘密心中拥有无尽宝藏;深深地明白和体证人生重大真理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十分收获。 净心的三个要点。随时观照自
3、己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基础;深刻反省不好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关键;主动引导自己产生更好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根本。 听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演讲的听后感心得二 近期公司组织致良知学习,我们卡车服务站在孟站长的带领下也认真学习了致良知里面的内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良多,也深有感触。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颗宽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对,与其做无所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坦然的
4、心态去面对,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克服所谓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只要打通心灵的一些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时候,问下自己“要是圣人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让自己做事情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首先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一些负面情绪,以一种积极、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企业的“良知”就是对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一名员工,做任何事情要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的利益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正确地面对问
5、题,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进步了。企业也就发展了。 听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演讲的听后感心得三 在大多数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工作不过为了糊口、讨碗饭吃,俗气的很,但不得不为;而修行显得“高大上”,远离尘俗,普通人即使想为却不能也。 但这种修行方式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着相”了,矫揉造作,为修行而修行。他认为,工作和修行是一体的,工作情境是标榜进取精神的儒家最好的修行之地,正如知行合一一样,也正如事上磨练的心学基础一样,修行无体,以工作为体,以生活为体。离了工作和生活,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
6、困知勉行事。 王阳明 比如刷牙。 天理正道,是每次要刷三分钟。 那么每次刷牙,刷够三分钟,就是致良知。 很多人都会偷懒,上刷下刷,草草收场;那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比如不要乱扔垃圾。 天理正道,是不能扔到马路上,而是要扔到垃圾桶里。 你走在马路上,吃了一个橘子。有橘子皮。你随手一扔,扔到草丛中。 那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比如在公共场合说话。 天理正道,是不能太过大声。 你很激动,或者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于是大喊大叫。路人侧目,或者影响他人;这个时候,你的良知被遮蔽了。 这三件,都不是大事。 这三个错误,都是大家容易犯的,或者大家都犯过的。 格物致知,格的就是平时大家最容易犯的、也最容易改的念头。
7、生活小事,就是致良知。 再又比如,花草枯萎,没有精神。是需要浇水了。那我们就浇水。 花草不够茂盛,缺乏养分。是需要施肥了。那我们就施肥。 农田里的稗草太长,影响水稻的生长了。那么我们就除草。 头皮发痒,头发脏了。那么我们就洗头。 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时,施肥,该除草时,除草,该洗头时,洗头。 顺应天道天理,就是致良知。 做好当下的一切,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就是致良知。 听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演讲的听后感心得四 如何学习。学习哪些内容,才能建设心灵,进而改变命运呢。 心是生命的主宰;改变生命,从根本上要改变自己这颗心。不管命好不好,只要心灵开始变得美好,都可以让生命变得越来越美好。 心是身
8、之主宰,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心体现在起心动念上。当你想到了儿女、家人、工作,想到与你有矛盾的人,就会有各种起心动念,包括好的念头与不好的念头。 起心动念有好有坏、有大有小、有高有低,起心动念代表着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相当于“道”。起心动念决定了意识、语言、身行,而语言、意识、身行相当于“德”。语言、意识、行为就决定了所做事情的高低、优劣、好坏、大小,所有的“事”汇集起来,就是人生画卷。 因而,中华文化真正的精髓,也是每个生命焕然一新的奥妙之所在,就是“心-道-德-事”四部曲。具体而言,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的根源,厚德才能载物。心决定道,道决定德,德决定事。 所以,人生是“富贵
9、直到老”,还是“富贵天天少”,或者是“幸福早晚到”,都是由自己的起心动念,并且通过语言、意识、身行,再变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最后汇集而成一幅人生画卷。可以说,每个人的生命画卷都是自己亲手绘制。 因而,心才是一切事事物物的源泉之源泉,在心上下功夫,明心净心,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致良知四合院学后感听后感 1、企业的差距是企业家之间的差距,是企业家人格的差距、胸怀的差距、领导力的差距。所以,要想把企业做好,首先要从领头人的格局、德行、胸怀开始提升,从整个团队的思想开始提升。 2、修行其实就是修复我们和世界的关系。磨砺越多,心的承受能力才会越强。经常责己内省,去修复我们的心,只有这样,我们的人
10、生才会抵达幸福。 3、我们要提升自己,从心上直接用功,就是不断提升利他比例,减少利己比例。当我们真正无我利他时,我们就真正成就了圆满的人生。 4、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物质的财富死不带走。只有精神的财富才能代代相传。我们要留给子孙后代一笔精神财富,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力量,成就他们。 致良知四合院学后感听后感二 1、人生有两次生命。一次是肉体的出身,一次是后天的学习,确实是这样,我们改变不了我们自己的出身,但是我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要想使我们人生幸福快乐。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2、经营公司,就是在经营人心,确实是这样,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的相互信任,很多公司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在这种明显
11、的上下级关系里,上级对下级的要求很多,甚至有时候上级用权利去压迫下级,让下级做事做的很被动,下级老是在抱怨上级,老是埋怨上级,因为在上级那里得不到尊重,从而使上下级心与心之间产生距离。在进入创星者这个大家庭中,郭总告诉我不要把自己当做是这个企业的员工,要把自己当做这个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很是感动,感谢郭总,感谢创星者提供给我这么好的成长平台,感谢创星者团队给予我的力量。 致良知四合院学后感听后感三 1.给私欲做减法,极大的突破自己,是对自己的担当。 2.人格=比例,利他和利己的比例,孰重孰轻。这是对标准的担当。 3.心力资源,是企业的重大资源,只有得到团队的心,企业才能做大做强。这是对员
12、工的担当。 4.心里装的别人,才更有力量。这是对客户的担当。 5.有多少担当的能力,就有多大价值。 6.团队分享很有收获。学习圣贤,运用心的力量,不论在过去,今天,和未来,同样有效。 学习圣贤,运用心的力量,不论在哪个行业,不论年龄,不论岗位级别,也都同样有效。 愿你我同行,用心的力量,一起走向自己的人生高峰。 致良知四合院学后感听后感四 1,常见自家不是,方能点化得人之不是。镜子对内还是对外,是看自己的问题还是看别人的问题。需时常反省,责己。 2,修行,就是修复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这可以说完全改变了我对修行的认知。不是虚无缥缈打坐吃斋念佛,而是通过责己,择善,通过利己与利他的比例调整,改善自己
13、与世间万物的关系。 3,心力资源。单纯的人力,可能不是资源而是成本。只有心在一起,同心协力,才能称为资源。 致良知四合院学后感听后感五 怎样才是人生大道。有怎样的心,就呈现怎样的道,就拥有怎样的德,就成就怎样的事。学习他人的事,不如学习他人的仁爱、智慧、胸怀和能量;学习他人的仁爱、智慧、胸怀和能量,不如学习他人堂堂正正的格局和境界;学习他人的格局和境界,不如学习他人的心。心灵品质提升,则道提升,德也提升,事的成就自然提升。 人生看似有许多道路可以选择,其实,天地之间只有一条大道,那就是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道德经有言:“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人生只有这一条正路,除此之外,就
14、是走投无路。 开始了解四合院到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最开始学习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时,我有很多不理解,不明白四部曲的奥秘。学习了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后,心中的疑惑一步一步慢慢解开,这让我有强烈的欲望去了解更多。 学习到现在,我明白,万事万物都跟内心有关,应该真正做到明心、净心。我开始愿意敞开心扉,去拥有心与心之间的连接,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灵品质,并且反省自己的错误。 我相信,随着学习,我会有更多的改变和心得。阳明心学很吸引我,让我渴望更多学习。学无止境,我期待开发自己更多的心灵宝藏。 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学习心得范文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将“
15、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颗宽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对,与其做无所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克服所谓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只要打通心灵的一些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时候,问下自己“要是圣人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让自己做事情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首先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一些负面情绪,以一种积极、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所遇
16、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企业的“良知”就是对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一名员工,做任何事情要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的利益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正确地面对问题,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进步了。企业也就发展了。 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学习心得范文二 人生的重大秘密,到底是什么。 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告诉我们,生命并非一张白纸。每个人与生俱来拥有不同的“生命底色”。 生命底色不同,因而人们就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不同比如有的人天生就是“孩子王”,有的人天生就喜欢读书学习,有的人生来就很勇敢,有的人
17、从小就很胆小,有的人从小就很自私有的人“命”好,生于豪门且天生丽质;有人的“命”不够好,出身寒门且资质平平。 每个人生而不同,我们要正视人生起点的天差地别。然而,这并非人生真相,也不是人生本质。 根据圣贤的教诲,如今我们明白,在这一人生表象背后,有一个惊天的秘密。那就是,一切民众,生而平等,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 我们生命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底色的差别,只是冰山一角,或者说是大海上的几个气泡。但相对于大海而言,这些差别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大海般的宝藏,才是我们的生命本质。 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这是人生重大的秘密,鲜有人知,少有人得,明白且体证这一人生秘密的,更是寥寥无几。 阳明先生龙
18、场悟道之后指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因而在今天成就的基础上,将格局境界提升百倍、千倍乃至于万倍。 如果能够开发更多的心灵宝藏,每个人的人生成就都可以若干若干倍地增长。 或许你已经功成名就,你的心中仍然有万亩良田有待开垦。或许你的事业还不尽如意,同样你的心中也有万亩良田值得开垦。 圣贤为我们揭示的这个人生秘密,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如此充满希望。 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学习心得范文三 阳明先生“岩中花树”的经典故事耐人寻味、历久弥新。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
19、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段对话寓意很深。简单地讲,如同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理,工作中处处有花树,只是缺少发现花树的心灵。 价值观就是用来衡量人生和事业价值的标准。 由于价值观不同,也就是价值衡量标准不同,同样一份工作,对不同的人,就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这就是阳明先生所阐述的“心即理”你有怎样的心,就能感知到怎样的真理和价值。 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单位中承担着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如果以有形价值为衡量标准,他就会觉得百无聊赖。但如果他志存高远,那么,扫地打水这些琐事都成为了磨
20、炼自己的一个机会。 因此,“价值观”决定一个人对工作的“价值感”。 当你喜欢草,草就有了价值;当你喜欢花,花就有了价值。一个人喜欢清闲,“钱多事少离家近”就是价值。一个人立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996”就是价值。 心灵品质越高,格局境界就越高,在工作中发现的价值就越大。 对于士人,秉持脚踏实地忠于职责的价值观,感知人心就是工作的价值所在。 对于能人,秉持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价值观,链接人心就是价值。 对于君子,秉持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价值观,利益人心就是价值。 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学习心得范文四 什么是小我。 不爱祖国是小我。讲善意谎言是小我,表现自己是小我,好为人师是小我,胆小懦弱是小我,闻誉而
21、喜是小我,闻毁而怒是小我,傲慢自大是小我,让人看不起的品质是小我等等。 问问自己,以下这些“小我”,自己真的没有吗。 不信圣贤、不孝父母、指责抱怨、投机取巧 叨天之功、掩人之善、袭下之能 厌恶、嫉妒、攀援、说谎、贪污、贿赂 傲慢、恭维、懈怠、狡诈偷刻、忧患、郁闷、苦闷 “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真正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就要从当下开始,下明心净心之功,克除小我。 2019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学习心得范文精选四 何为“仁爱之心”。阳明心学说让我们放下私欲,便能生起一份仁爱。白老师在回答中说:“要拥有这份仁爱,要有这么一份担当,和报效祖国的能量。”我的理解是,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
22、担当、崇高感、洞察力三者缺一不可。早在多年以前,任正非的著名语录已经广为流传:“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因为担当,因为崇高的使命感,华为才得以快速发展壮大,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回归初心,回归仁爱之心,才能洞察发声者的诉求。 何为“无声的呼唤”。因为无声,所以这种呼唤是细妙的、微妙的,很难被觉察到,尽管很难被察觉,但是它却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如何塑造以客户为导向的思维。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以一颗仁爱之心,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感知别人感知不到的东西,才能洞察什么是“无声的呼唤”,才能实现与“无声的呼唤”进行无缝链接。 今天的品牌该如何定位。像慈母一样感知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求
23、,以一颗仁爱之心倾听消费者的“无声的呼唤”。 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学习心得范文五 在大多数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工作不过为了糊口、讨碗饭吃,俗气的很,但不得不为;而修行显得“高大上”,远离尘俗,普通人即使想为却不能也。 但这种修行方式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着相”了,矫揉造作,为修行而修行。他认为,工作和修行是一体的,工作情境是标榜进取精神的儒家最好的修行之地,正如知行合一一样,也正如事上磨练的心学基础一样,修行无体,以工作为体,以生活为体。离了工作和生活,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王阳明 比如刷牙。 天理正
24、道,是每次要刷三分钟。 那么每次刷牙,刷够三分钟,就是致良知。 很多人都会偷懒,上刷下刷,草草收场;那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比如不要乱扔垃圾。 天理正道,是不能扔到马路上,而是要扔到垃圾桶里。 你走在马路上,吃了一个橘子。有橘子皮。你随手一扔,扔到草丛中。 那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比如在公共场合说话。 天理正道,是不能太过大声。 你很激动,或者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于是大喊大叫。路人侧目,或者影响他人;这个时候,你的良知被遮蔽了。 这三件,都不是大事。 这三个错误,都是大家容易犯的,或者大家都犯过的。 格物致知,格的就是平时大家最容易犯的、也最容易改的念头。 生活小事,就是致良知。 再又比如,花草枯
25、萎,没有精神。是需要浇水了。那我们就浇水。 花草不够茂盛,缺乏养分。是需要施肥了。那我们就施肥。 农田里的稗草太长,影响水稻的生长了。那么我们就除草。 头皮发痒,头发脏了。那么我们就洗头。 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时,施肥,该除草时,除草,该洗头时,洗头。 顺应天道天理,就是致良知。 做好当下的一切,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就是致良知。 2019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学习心得范文精选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
26、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颗宽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对,与其做无所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克服所谓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只要打通心灵的一些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时候,问下自己“要是圣人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让自己做事情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首先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一些负面情绪,以一种积极、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企业的“良知”就是对企业文化和核心价
27、值观的认同。作为一名员工,做任何事情要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的利益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正确地面对问题,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进步了。企业也就发展了。 2019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学习心得范文精选二 在大多数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工作不过为了糊口、讨碗饭吃,俗气的很,但不得不为;而修行显得“高大上”,远离尘俗,普通人即使想为却不能也。 但这种修行方式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着相”了,矫揉造作,为修行而修行。他认为,工作和修行是一体的,工作情境是标榜进取精神的儒家最好的修行之地,正如知行合一一样,也正如事上磨练的心学基础一样,修行无体,以工作为体,以生活为体。离
28、了工作和生活,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王阳明 比如刷牙。 天理正道,是每次要刷三分钟。 那么每次刷牙,刷够三分钟,就是致良知。 很多人都会偷懒,上刷下刷,草草收场;那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比如不要乱扔垃圾。 天理正道,是不能扔到马路上,而是要扔到垃圾桶里。 你走在马路上,吃了一个橘子。有橘子皮。你随手一扔,扔到草丛中。 那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比如在公共场合说话。 天理正道,是不能太过大声。 你很激动,或者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于是大喊大叫。路人侧目,或者影响他人;这个时候,你的良知被遮蔽了。 这三件,都不是大事。
29、这三个错误,都是大家容易犯的,或者大家都犯过的。 格物致知,格的就是平时大家最容易犯的、也最容易改的念头。 生活小事,就是致良知。 再又比如,花草枯萎,没有精神。是需要浇水了。那我们就浇水。 花草不够茂盛,缺乏养分。是需要施肥了。那我们就施肥。 农田里的稗草太长,影响水稻的生长了。那么我们就除草。 头皮发痒,头发脏了。那么我们就洗头。 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时,施肥,该除草时,除草,该洗头时,洗头。 顺应天道天理,就是致良知。 做好当下的一切,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就是致良知。 2019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学习心得范文精选三 什么是小我。 不爱祖国是小我。讲善意谎言是小我,表现自己是小我,好
30、为人师是小我,胆小懦弱是小我,闻誉而喜是小我,闻毁而怒是小我,傲慢自大是小我,让人看不起的品质是小我等等。 问问自己,以下这些“小我”,自己真的没有吗。 不信圣贤、不孝父母、指责抱怨、投机取巧 叨天之功、掩人之善、袭下之能 厌恶、嫉妒、攀援、说谎、贪污、贿赂 傲慢、恭维、懈怠、狡诈偷刻、忧患、郁闷、苦闷 “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真正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就要从当下开始,下明心净心之功,克除小我。 2019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学习心得范文精选四 何为“仁爱之心”。阳明心学说让我们放下私欲,便能生起一份仁爱。白老师在回答中说:“要拥有这份仁爱,要有这么一份担当,和报效祖国的能量
31、。”我的理解是,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担当、崇高感、洞察力三者缺一不可。早在多年以前,任正非的著名语录已经广为流传:“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因为担当,因为崇高的使命感,华为才得以快速发展壮大,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回归初心,回归仁爱之心,才能洞察发声者的诉求。 何为“无声的呼唤”。因为无声,所以这种呼唤是细妙的、微妙的,很难被觉察到,尽管很难被察觉,但是它却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如何塑造以客户为导向的思维。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以一颗仁爱之心,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感知别人感知不到的东西,才能洞察什么是“无声的呼唤”,才能实现与“无声的呼唤”进行无缝链接。 今天的品牌该如何定
32、位。像慈母一样感知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求,以一颗仁爱之心倾听消费者的“无声的呼唤”。 2019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学习心得范文精选五 至诚。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致良知的修
33、习没有终点,终生学习,终生践行。我想修好自我,发挥出达致良知的伟大力量,经营好家庭。 有关致良知四合院的学习感悟心得范文 阳明先生“岩中花树”的经典故事耐人寻味、历久弥新。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段对话寓意很深。简单地讲,如同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理,工作中处处有花树,只是缺少发现花树的心灵。 价值观就是用来衡量人生和事业价值的标准。 由于价值观不同,也就是价值衡量标准不
34、同,同样一份工作,对不同的人,就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这就是阳明先生所阐述的“心即理”你有怎样的心,就能感知到怎样的真理和价值。 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单位中承担着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如果以有形价值为衡量标准,他就会觉得百无聊赖。但如果他志存高远,那么,扫地打水这些琐事都成为了磨炼自己的一个机会。 因此,“价值观”决定一个人对工作的“价值感”。 当你喜欢草,草就有了价值;当你喜欢花,花就有了价值。一个人喜欢清闲,“钱多事少离家近”就是价值。一个人立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996”就是价值。 心灵品质越高,格局境界就越高,在工作中发现的价值就越大。 对于士人,秉持脚踏实地忠于职责的价值观,感知人心就是工
35、作的价值所在。 对于能人,秉持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价值观,链接人心就是价值。 对于君子,秉持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价值观,利益人心就是价值。 有关致良知四合院的学习感悟心得范文二 人生的重大秘密,到底是什么。 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告诉我们,生命并非一张白纸。每个人与生俱来拥有不同的“生命底色”。 生命底色不同,因而人们就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不同比如有的人天生就是“孩子王”,有的人天生就喜欢读书学习,有的人生来就很勇敢,有的人从小就很胆小,有的人从小就很自私有的人“命”好,生于豪门且天生丽质;有人的“命”不够好,出身寒门且资质平平。 每个人生而不同,我们要正视人生起点的天差地别。然而,这并非人生真相,也不是
36、人生本质。 根据圣贤的教诲,如今我们明白,在这一人生表象背后,有一个惊天的秘密。那就是,一切民众,生而平等,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 我们生命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底色的差别,只是冰山一角,或者说是大海上的几个气泡。但相对于大海而言,这些差别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大海般的宝藏,才是我们的生命本质。 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这是人生重大的秘密,鲜有人知,少有人得,明白且体证这一人生秘密的,更是寥寥无几。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指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因而在今天成就的基础上,将格局境界提升百倍、千倍乃至于万倍。 如果能够开发更多的
37、心灵宝藏,每个人的人生成就都可以若干若干倍地增长。 或许你已经功成名就,你的心中仍然有万亩良田有待开垦。或许你的事业还不尽如意,同样你的心中也有万亩良田值得开垦。 圣贤为我们揭示的这个人生秘密,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如此充满希望。 有关致良知四合院的学习感悟心得范文三 有形的行为作用,无形的行为作用 为什么有些人看似付出少却收获多,有些人看似付出多却收获少。 先将圣贤体证的答案公布如下。大体上,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有其缘由的。有些付出是有形的,有些付出是无形的;有些收获是有形的,有些收获是无形的。但付出与收获一定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极其极其复杂的,不是点、线、面的关系就能说清楚的。就算将其提炼为立
38、体关系,也只是呈现了冰山的一角,其深奥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人们常常相信“眼见为实”,却忽视了一些无形的东西。那些看似无形的付出,比如仁爱、智慧、胸怀、能量,也将获得无形的收获,比如仁爱和能量。 付出,不管有形或无形,最终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回馈到自己身上。 践行“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不仅在于有形的事物或者看得见的付出,更在于无形的、看不见的起心动念之间,自己种下了怎样的“行为作用”。 教坏一个人,就是教坏无数人 以赌博为例,1个人1个月教坏3个人,3个人中每个人再教坏3个人(暂定每个人教坏3个人以后就停止教坏别人): 1月份:13=3个人 2月份:33=9个人 3月份:93=27个人 4月
39、份:273=81个人 第12个月,被教坏的人数是53万,12个月累计被教坏的人数有80万人之多。如此,一个人的生命就与80万人结下恶缘。建立起这样“恶”的关系,也就给自己的人生种下了“恶”的行为作用,也必将收获反作用的恶果。 接下来再看另外一个公式:1个人1个月教坏3个人之后,每个月都教坏3个人,结果会怎样: 1月份:1+13=4人 2月份:4+43=16人 3月份:16+163=64人 依此类推,12个月累计的人数是1700万。互联网时代,一句话、一个影像传到互联网,无限式蔓延,所教坏的人数,细思极恐、不寒而栗,这等于在暴弃自己的生命。 念头是具有能量的。起心动念决定了意识、语言和身行,意识
40、、语言和身行决定了事,所有的事汇集起来就是人生。 如果不在起心动念间观照,戒慎恐惧,一不留神,多少恶念就飞奔而出。假设一分钟有十个念头,其中的三、五个都是恶的念头,这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多大的伤害。反之,如果建设自己心灵品质,同时帮助他人建设心灵品质,将利益多少人,自己又将获得多少的心灵圆满。 一反一正,不得不去认真感受。 以上的数学题例子,不仅令人不寒而栗,而且令人恍然大悟。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真理,是如此的博大精深,绝妙无穷,又是如此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无声无息地主宰着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 根据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真理,最亲的人若受害于我们也可能会成为仇人;反之,庸人、小人、恶人等若受恩于我们
41、都可能会成为朋友。 父母是孩子的导师,企业家是员工的导师,部门经理是下属的导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帮助孩子、员工和下属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 有关致良知四合院的学习感悟心得范文四 家庭是可以建设的,裂痕是可以修复的,问题是可以消失或者解决的。所以,当家庭出现问题时,一定一定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推倒重来的代价太高太高,会形成心上深深的伤痕,也会给家人带来难以愈合的伤痛。 如何才能深刻地领会人生的规律呢。 关键在于做好明心和净心两个功夫。 明心就是持久地深入地明白和体证人生重大秘密和重大真理。人生重大秘密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人生重大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通过持久深入地明心,才能不断地深层地去除心中的不明。 所谓净心,就是在起心动念处净化心灵,观照、反省、引导,循环往复,主动持续,净化心灵。唯有建设自己的心灵,才能“不糟蹋自己”。而那些不好的念头,不仅伤害他人,更是在糟蹋自己。第27页 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