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俗文化节讲话稿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民俗文化节 一、活动背景: 2007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草案),在春节的基础上,增设了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假日。传统节日放假意在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中央文明办等单位为此曾专门发文,要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主题教育活动。 2010年,在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前夕,我院团委分别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直接受众超过800人。清明、端午节主题活动被评为苏大优秀主题团日活动,学院团委获得苏大主题团日活动优秀组织奖。该系列活动得到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搜狐网、台湾中央时报网等网络媒体以及现代快报、苏州日
2、报、姑苏晚报等纸质媒体的报道。学院还以高校创新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研究,成功申报了XX省高校思政研究会课题。2010年,学院创新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项目被列为XX省2010年度分类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省级实施单位。 创新日益成为我院团委工作的关键词,传统文化更多的进入了我院学子的视野里。如何做到善于继承传统文化、以创新的内容、途径、形式让现在大学生更易于接受,成为我院学生工作的重点。 二、活动目的: 1.响应国务院、中央文明办号召,继承传统,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和新的活力。 2.提升我院学生工作质量,再铸辉煌,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打造成我院的特色品牌。 3.结合苏州本地特有的“吴”文化,因
3、地制宜,让更多学子了解、喜爱苏州“吴”文化。 三、活动时间: 3月中旬-4月中旬 四、活动地点: 因活动而定,文综楼教室、五六食堂广场、基医楼四楼多功能厅等。 五、活动对象: 社会学院师生,辐射独墅湖校区。 六、活动引入: 2009年5月27日,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节活动在XX市区古胥门拉开帷幕。此次文化节以展现吴文化精髓,推崇伍子胥苏州精神为主题,以嘉年华的手法,在开展端午龙舟邀请赛、家庭才艺包粽子大赛、南北狮擂台对弈表演等活动的同时,还举办体现浓郁端午民俗的情景剧表演,再现以往民间每户人家都有的挂艾草、菖蒲、蒜头,以及雄黄酒、粽子、如意菜等民俗场景,全面、立体地展现苏州端午习俗的异彩纷呈。 2
4、010年6月16日,第六届苏州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节将在古胥门广场百花洲公园、盘门景区举行。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有端午祭祀、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节开幕式、“胥王杯”包粽子大赛、巾帼舞龙邀请赛、端午佳节市井风情展、“千秋端午”烟火晚会等六个大项目十余个小项目。此次活动旨在把姑苏古城的水文化与吴地特色民俗相结合, 宣传、保护与传承富有浓厚苏州特色的端午节,向市民和游客展现吴地端午的民俗风情。 2010年5月5号,苏州甪直水乡服饰文化节。甪直水乡服饰文化旅游节着眼于高标准打造甪直旅游品牌,着力展示具有恒久文化穿透力的水乡服饰表现和一系列用以提升假日旅游形象的、富有积极创意的活动。 2007年12月1日,温州
5、大学校园民俗文化节在北校区人工湖畔拉开帷幕。会场上,各种民间艺人都使出了拿手绝活。栩栩如生的细纹刻纸,惟妙惟肖的木雕,活灵活现的瓯塑等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民间艺人被充满了好奇和敬意的温大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 2010年12月4日,湖北民族学院举行首届民族文化节之“民风民俗展”。 2010年4月28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了隆重的第三届校园“民俗文化节”的开幕式,表演我国传统的舞龙。 苏州吴文化的精华,不仅体现在千年古城、水乡古镇、园林胜迹、街坊民居等丰富多彩的物化形态,也体现在昆曲、苏剧、评弹、吴门书画、丝绸、刺绣、工艺珍品等门类齐全的艺术形态,更体现在成熟的文化心理和浓重的文化氛围。
6、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昆曲、古琴等6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国家、省和市级“非遗”传承人分别有28位、57位和134位。 按国家发改委的最新分类,苏州工艺美术拥有10个大类,各种工艺花色超过3000个,冠以“苏”字号的就有苏绣、苏扇、苏灯等十几个门类。 市委、市政府将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列为重点工作,要把该地区打造成为吴文化的集中展示区、“文化苏州”的重要展示窗口。 我市已拥有了苏园六纪、昆曲六百年等一系列反映苏州吴文化深厚底蕴的电视片。 举办首届太湖文化论坛,承办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这都为提升、宣传、展示吴文化带来了良好契机。 蒋宏坤 七、活动大概
7、 回眸定格光影间,流韵姑苏景中情活动简介: 第一阶段。借助我院学子游玩苏州的机会,鼓励同学们在游玩姑苏的同时,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苏州“吴”文化的代表元素和经典标志,并注意今昔对比,用以后期的展览和评比。 第二阶段:收集各班、各同学交上来的照片作品,进过筛选评比。结果将会分为两部分公布:(1)评出 一、 二、三等奖项,并颁发奖品和奖状;(2)将照片中的优秀的作品用以展览,放置在七八食堂海报栏处和五六食堂广场处,供同学们欣赏。 第三阶段。鼓励、协助参赛者将同一地点或同一场景的今昔对比照片进行整理,并整理出相册,用以在网络媒介上展示。或者联系XX市文化部门,作出成品。同时,可挑选一些照片做成富有特色
8、的一套明信片集、请柬或书签。 才思洋溢解谜题,挥毫泼墨秀东吴活动简介: 第一部分:由学生会工作人员事先整理出关于苏州“吴”文化的问题,分门别类,以选 择、填空、谜语为主要形式。在五六食堂广场,展出题目,供来往学生解答。奖品设置为印制有“吴”文化元素的卡贴。 第二部分。向各班发出比赛通知,以“苏州民俗文化”为主题进行t-shirt涂鸦创作,要求主题鲜明,带有显著的“吴”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知会随附比赛作品样品,每班至少设计出2件作品参加评比,各班参赛人员提前准备构思,比赛场地初步定为五六食堂广场。现场作画,观众评比。 一枝独秀溢桃李,百花齐放缀江南: 第一部分:邀请我院吴文化国际
9、研究中心王卫平教授做一场关于“吴”文化的讲座。第二部分:邀请3-4位苏州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做一场关于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访谈。 蓝天纸鸢学子情,绿茵笑声民俗风:活动灵感: 活动简介:本活动强调民俗文化节的参与性和娱乐性,结合苏州本地的民俗文化元素,设计成适合大学生的户外拓展游戏。举例如下: (1)风筝高飞。每个班级出一支参赛队伍,自己制作或改装风筝,要求体现苏州“吴”文化元素,比赛场地为二期足球场。评委评分分为两部分,一是风筝制作或者改装,二是风筝放飞。 (2)丝绸之路。如上图所示,工作人员准备大块丝绸,可让三位参赛队员围裹起来,并在三人脚底绑定木板,沿着工作人员设定好的“丝绸”之路完成行进。 流光溢彩天籁声,苏梦水乡依昔见: 活动简介:做一段宣传苏大学子热爱、学习“吴”文化的视频,视频主旨定位苏州传统文化宣传,视频中相关要素如下: 昆曲,相声,舞蹈,评弹,吴歌,刺绣,吴门书画,车行,琵琶古筝合奏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