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砖混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部署 2
2.1、施工总体目标 2
2.2、施工程序 2
2.2、材料设备要求 2
2.2、作业条件 2
三、操作工艺 7
四、质量标准 7
5.1、保证项目 7
5.2、基本项目 7
5.3、允许偏差项目 7
五、成品保护 8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9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9
八、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9
一、 工程概况
包头市北梁改造安置区西一区幼儿园服务用房,B1段商铺,B2段物业用房,C1段商铺工程位于包头市九原区,C1段商铺基础为筏板基础,其余基础为混凝土条形基础,主体为两层砌体结构,C1段商铺地基已强夯处理,B1段商铺,B2段物业用房地基处理采用整片3:7灰土垫层,处理范围为基础外边缘以外1米,幼儿园服务用房地基处理采用基础外边线外扩2m范围内基础底标高以下500mm厚3:7灰土换填。
二、 施工部署
1、施工总体目标:
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2、施工程序:
在本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施工程序:先基础,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先干线,后支线。
3.材料设备要求
1)、木方(40*70),复合多层板。
2)、木楔、支撑(钢管)、扣件、螺纹顶、铅丝(12~14号),隔离剂等。
4.作业条件
1)、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3)、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4)、检查构造柱内的灰浆清理: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根部的落地灰。
三.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支构造柱模板
作清理准备工作 → 支圈梁模板 → 办预检
支平板模板
1、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2、支设模板
(1)、构造柱模板:
A.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鼓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米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20。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米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个砖处。
B.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C.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用斜撑支牢。
D.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2)、圈梁模板:
A.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B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用钢管支撑时高度调整合适。
C.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定位,并用木撑进行校正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D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中间每隔50cm左右留一道,每面墙不宜少于5个洞。
(3)、安装楼板模板:
地面夯实→支立柱→安大小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办预检
A、底层地面应夯实,并垫通长脚手板,楼层地面立支柱前也应垫通长脚手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B、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在梁上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层安装。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范设计规定。立杆间距为1100mm,主龙骨间距为600~1200mm,次龙骨间距为200mm。
C、调节支柱高度,将主龙骨找平。
D、铺模板。
E、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F、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厘米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5米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
G、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预检。
(4)、模板拆除:(前提条件:必须混凝土试块试压合格后方可拆除模板)
A、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支撑,再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模板的U型卡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B、楼板、梁模板拆除:
1)、应先拆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
2)、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
3)、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
4)、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钢模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
5)、有穿墙螺栓者先拆掉穿墙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
6)、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板与梁模板强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四.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2)基本项目:
1)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超过1.5mm。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粘浆和漏刷隔离剂累计面积应不大于400cm2.如模板涂刷隔离时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36。
表2-36
序
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单层、多层
多层大模
1
轴线位移
5
5
尺量检查
2
标高
±5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柱、梁
+4、-5
±2
尺量检查
4
每层垂直度
3
3
用2米托线板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5
2
用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7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3
拉线和尺量检查
五.成品保护
(1)在砖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2)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
(3)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构造柱处外墙砖挤鼓变形: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加固措施。
(2)圈梁模板外胀:圈梁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牢固,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浇筑混凝土时没专人修理模板。
(3)混凝土流坠:模板板缝过大没有用纤维板、木板条等贴牢;外墙圈梁没有先支模板后浇筑圈梁混凝土,而是包砖代替支模板再浇筑混凝土,致使水泥浆顺砖缝流坠。
七、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 使用木料支撑,材料应剥皮,尖头要锯平,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的材料,不准用弯曲大、尾径小的杂料,层高在4m以内顶撑尾径不小于8cm,5m以内不小于10cm,5m以上应经过设计。
2、 顶撑应从离地面50cm高设第一道水平撑,以后每增加2m增设一道。水平撑应纵横向设置。
3、 顶撑接头部位夹板不得小于三面,夹板不得小于50×8×2.5cm,相邻接头应互相错开。
4、 支撑底端地面应整平夯实,并加垫木,不得垫砖,调整高底的木楔要钉牢,木楔不宜垫得过高,(最好是2块)。
5、 采用木桁架支模应严格检查,发现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应及时修复。
6、 支模应接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7、 支设4m高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不足4m高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8、 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梁底模上行走。
9、 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用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
10、 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11、 纵横水平撑、斜撑等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通道中间的斜撑、拉杆等应设在1、80m高以上。
12、 支模中如需中间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封板等钉牢,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坠落造成事故。
13、 利用门型架、钢管等支模庆配套使用,按规定设置水平和剪刀撑。
14、 模板上有予留孔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砼板上的予留洞应在拆模后将洞口盖好。
15、 拆除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停工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16、 拆除檐口,阳台等危险部位的模板,底下应有架子、安全网或挂安全带操作,并尽量做到模板少掉到架、安全网上,少量掉落在架、安全网上的模板应及时清理。
17、 拆模前,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重要通道应设专人看管,禁人入内。
18、 拆模的顺序应按自上而下,从里到外,先拆掉支撑的水平和斜支撑,后拆模板支撑,梁应先拆侧模后拆底模,拆模人应站一侧,不得站在拆模下方,几人同时拆模应注意相互间安全距离,保证安全操作。
19、 拆除薄腹梁、吊车梁、桁架等予制构件模板,应随拆随加支撑顶牢,防止构件倒塌。
20、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集中堆放或清理归垛,防止钉子扎脚伤人。
八、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3m,
立杆的纵距 b=1.10m,立杆的横距 l=1.10m,立杆的步距 h=1.50m。
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40×70mm,间距20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mm。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1.0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按照扣件新规范中规定并参照模板规范,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10×0.20+0.30)+1.40×1.00=7.784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4.00×0.20+0.7×1.40×1.00=7.460kN/m2
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200×1.100+0.300×1.100=5.85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0.000+1.000)×1.100=1.1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10.00×1.20×1.20/6 = 26.40cm3;
I = 110.00×1.20×1.20×1.20/12 = 15.84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5.852+1.40×1.100)×0.200×0.200=0.034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34×1000×1000/26400=1.297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5.852+1.4×1.100)×0.200=1.027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027.0/(2×1100.000×12.000)=0.11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5.852×2004/(100×6000×158400)=0.06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
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200×0.200=1.004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00×0.200=0.06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000+0.000)×0.200=0.200kN/m
静荷载 q1 = 1.20×1.004+1.20×0.060=1.277kN/m
活荷载 q2 = 1.40×0.200=0.280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0.280+1.277)×1.100=1.713kN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712/1.100=1.557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1.56×1.10×1.10=0.188kN.m
最大剪力 Q=0.6×1.100×1.557=1.027kN
最大支座力 N=1.1×1.100×1.557=1.884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0×7.00×7.00/6 = 32.67cm3;
I = 4.00×7.00×7.00×7.00/12 = 114.33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188×106/32666.7=5.77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027/(2×40×70)=0.550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1.064kN/m
最大变形 v =0.677×1.064×1100.04/(100×9000.00×1143333.4)=1.025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100.0/250,满足要求!
三、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 P= 1.884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80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1.154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1.497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1.486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8.98cm3;
截面惯性矩 I = 21.56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1.154×106/1.05/8982.0=122.36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1.486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1100.0/400,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51×3.300=0.498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00×1.100×1.100=0.363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100×0.200×1.100×1.100=6.074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6.93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0.000)×1.100×1.100=1.21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0.02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 (m);
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计算
l0 = ku1(h+2a) (1)
l0 = ku2h (2)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规范表5.4.6取值为1.155;
u1,u2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u1 = 1.532, u2 = 2.089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0m;
计算结果:取整体稳定最不利值 l0=3.716m; =3716/16.0=232.970 =0.136
=10016/(0.136×424)=174.030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七、楼板强度的计算
1.计算楼板强度说明
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考虑,楼板的跨度取4.50m,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筋3级钢筋,配筋面积As=2700.0mm2,fy=360.0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 b×h=4500mm×200mm,截面有效高度 h0=180mm。
按照楼板每7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7天、14天、21天...的
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
2.计算楼板混凝土7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0m,短边4.50×1.00=4.50m,
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5×5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2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1×1.20×(0.30+25.10×0.20)+
1×1.20×(0.50×5×5/4.50/4.50)+
1.40×(0.00+1.00)=8.52kN/m2
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4.50×8.52=38.35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max=0.0513×ql2=0.0513×38.35×4.502=39.84kN.m
按照混凝土的强度换算
得到7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58.40%,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17.5。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8.41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 Asfy/bh0fcm = 2700.00×360.00/(4500.00×180.00×8.41)=0.14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s=0.139
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1=sbh02fcm = 0.139×4500.000×180.0002×8.4×10-6=170.4kN.m
结论:由于Mi = 170.42=170.42 > Mmax=39.84
所以第7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可以拆除。
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
【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1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