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烛之武退秦师训练题学能自测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南佚()之狐夜缒(C)而出B.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共()其乏困C.朝济()而夕设版焉秦伯说()失其所与()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共(供给)其乏困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无事4.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2、()吴广以为然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A.B.C.D.5.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无礼于晋B.以其无礼于晋吾祖死于是扶苏以数谏故C.许之D.吾其还也高可二黍许吾视其辙乱6.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鄙越国以鄙远()食肉者鄙()蜀之鄙有二僧()亡郑既知亡矣()广故数言欲亡()亡羊补牢()7.为下列每组句子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把答案的序号写在句中的括号里)。(1)师:古代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军队。老师。效法,学习。A.师()必退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齐师()伐我D.良师()益友(2)辞:言辞。告诉,
3、致辞。推辞、推托。告别,离别。A.辞()曰:“臣之壮也”B.旦辞()爷娘去C.义正辞()严D.义不容辞()下面8、9两题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分别是: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A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B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C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D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9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A.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B.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
4、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了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C.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D.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10.烛之武怎样巧妙地离间秦、晋的关系?(用段中的句子回答)答:二、语段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5、.若使(派)烛之武见秦君B.公从(听从,同意)之C.臣之壮也,犹(好像)不如人D.许(答应)之2.下列句子,“言”的意思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言”不相同的一项是:()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察纳雅言C.广故数言欲亡D.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3.下列句子,“之”用法与“臣之壮也”的“之”相同的一组是()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公从之是寡人之过也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投诸渤海之尾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B.C.D.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矣”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找您,是我的过错。B.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找您,这是我的过错。C.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D.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救您,是我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