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父亲和鸟文本细读范例.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049786 上传时间:2025-0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亲和鸟文本细读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父亲和鸟文本细读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父亲和鸟文本细读范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父亲和鸟文本细读范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父亲和鸟文本解读(2011年示范课) 一、与单元主题对话 父亲和鸟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篇课文,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 本组导语告诉孩子们,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幅画要靠我们的双手来共同描绘。编者对本组教材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很自然地意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融相依,从而使环保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 有了主题单元的分析、把握,我想对父亲和鸟这一课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做了很好的铺垫。二、与文本的文字对话 此课与前三篇文章有着不同之处,而是用了最多的笔墨来描述了作者与父亲的对话内容。对话中父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让我感受到了“父亲”和“鸟”是知音

2、,感受到了字里行间中透露着“父亲”对鸟的了解与爱鸟之深。 捧起书读课文,立刻在脑海中闪现出了作者笔下描绘的生动的动态画面: 画面1:父亲和作者来到一片安静的树林里,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画面2:小作者顺着父亲指的一根树枝望去,并竖耳倾听着父亲(生怕惊动鸟)的小声嘀咕,与父亲一起仔细观察动静,他们发现,树枝上的叶子不停地动着,动着 画面3:父子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听着鸟儿们欢快的唱歌,父与子、与林中鸟此时此刻都如此快活着。三、与文本的作者对话 阅读本文,反复诵读,用心体味,就像温习着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作者通过16个自然段,4个内容的对话(即有鸟;鸟味

3、;鸟唱歌;鸟危险)在字里行间的那些紧紧的揪住了我的心的词句中,让我感受到了父亲对鸟有着深入的了解,以此又深刻的触摸到了“父亲”对鸟和树林的爱之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这是课文的第一句,作者很明白的告诉读者,父亲和鸟的关系不同寻常。 知鸟: 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 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反复品读这些句子。 “父亲”的神态、动作、语气,在我们的

4、心中如此清晰而动人。读着这些句子,我们发现,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鸟儿的活动情况,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在作者眼里父亲真是“神了”,他简直就是一个鸟类专家,他的话和鸟的活动配合得那么默契,可算得上是鸟的知音了,他和鸟已经称得上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了。父亲这般“知鸟” 不正是对鸟深深的爱吗?为此作者由父亲“知鸟”又触摸到了父亲“爱鸟”。 爱鸟: 爱鸟体现在以下语言中: “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作者所用的一个“轻”字,一个“怕”字,不正是好朋友之间的体谅和尊重吗?不正是好朋友之间的关爱吗?在父亲的眼中,鸟是和自己同样地位的生命存在,所以父亲对鸟的一举一

5、动,都是用自己的心灵去解读和体悟,他爱鸟! 另外,父亲深知鸟儿乐极生悲,它们最快活的时间就是最容易受伤的时间。尽管文中作者没有描写父亲脸上的表情,然而我们不难想象他当时的快活和担忧、同情和庆幸的复杂心情,他爱鸟! 作为写本文的作者牛汉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有着一个如此爱鸟的父亲,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特别是课文最后一段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是一句稚气又纯真的孩子的真内心话语,也是课文的结尾,正是作者这样一句纯朴语言,使课文揪住了我的心,同时更突出了作者的爱鸟。整篇课文作者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语,一句豪情的语句。有的都是朴实与真纯。而正是这种平凡真实的爱才给了我们最本色、最深刻的感动,我们感动着

6、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感动着这份爱传递给了他的孩子(作者),更感动着又传递给了我们(读者),更重要的这份爱又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四、与编者对话 编者将这篇文章放入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有其原因,前三篇文章都是直接描写主人公如何做、如何以实际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学生易理解,很轻松、自然的从自身受到“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思想熏陶,而此篇课文是父亲与作者的更多对话描写,通过对话描写,让孩子们在字里行间感悟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需要人们去爱与呵护,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此课教材的理解颇有难度,作者把此课放在这里是合情合理的,有了前三篇课文的学习,为此课对孩子的情感教育的升华做了很好的铺垫

7、,减缓了坡度,体现了教材安排的层次性。 五、与“经验中的学生”对话 1、认字与写字 本课要求会认“蒙、喃、味、浓、腾、猎、黎”7个生字,要求写 “并、夜、喜、重、味、轻、刻、群” 8个字 识字字教学在低年级非常重要,二年级的孩子有了识字基础,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们会用多种方法给以解决,比如查字典等。本课识字教学在给学生充分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等。二年级的生字认读重点在于检查认读情况,不是教读。对于难点适时恰当给以提示和指导。 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提示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猎”都是形声字 本课

8、要求会写的字,我准备把重点放在学生认为难写的字上。教师稍在书写习惯上给以提示和评价即可。并通过教师示范书写,让学生观察、体会。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 2、阅读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孩子初读课文,很快的把握课文内容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学生明确提出:“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等等。”根据这一目标的确定,我准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孩子初读课文后,教师提问:“父亲一生最喜欢什么”从简单的问题切入课文学习。 (2)在理解词义上我想孩子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得难度 比如,当读到“喃喃”这个词时,如果让孩子们说词义,可能很

9、难说清楚,让孩子们换词,他们也会全然理解词义。 当读到“快活”时,我想, “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对“快活”这个词有进一步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初步感悟词语、并进一步积累词语、运用词语。(3)这篇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通过对话感悟父亲对鸟的热爱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中,紧紧抓住父亲的话,从父亲话的字、词、句中,这样层层深入体会,引领学生逐步感悟父亲知鸟爱鸟,抓重点词句朗读,深入感受父亲的知鸟爱鸟。这是一条明线,作者的一系列活动是一条暗线,用教师的过渡语出现。让学生读来更加清晰。 3、朗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

10、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培养,只有通过“读”才能学会“读”。把课文读准读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把课文读美读活更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读,这就需要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专心致志地读、细致入微地读、浮想联翩地读。最终达到清人唐彪所说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热,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对小学生来说诵读很重要,诵读过程不光是一个理解的过程,还是一个感受的过程,一个感情勃发的过程、想象飞扬的过程,灵性闪现的过程。 这篇课文,每一次读,都应该有每一次的具体要求,体现读的质量的动态上升过程,而不只是读的数量的简单堆砌。在读的

11、方式上,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以情带读,读中悟情”。 课文中父亲的话的朗读指导是重难点。 要想突破这一重难点,本课教学中主要采用“以情带读,读中悟情”,除了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和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外,我想更多的是让学生充分地朗读,体会父亲对鸟的挚爱,尽量避免抽象的指导。学生的读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等,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激发朗读兴趣,激活朗读热情;还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语出适当的语气,如“父亲喃喃地说”,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说的话。充分发挥教师在读中的引导作用。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读,而非代替学生读。因此,老师的作用首先是放手

12、让学生读,还学生以读的权利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起来,这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老师“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读得提不起精神来的时候,老师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和兴趣;当学生读得印象平淡、形象模糊的时候,教师范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气。老师引领学得充分、读得细腻;当学生读不出文本的理趣、情味的时候,老师点拨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想象。教师应该是学生读的唤醒者、激励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能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上“自信地读、自主地读、自觉地读”。 总之,教学中要引领着学生由词到句再到段细细品读,进而辐射至全文,不急躁,不花哨,从从容容,扎扎实实,走进文本

13、。4、激励正面直击激励创和谐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我会给予激励性反应,以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利用学生的回答继续下一步教学。 激励办法有物质和语言。物质就是印有本课生字的小鸟。激励性语言有:(1)你怎么这么会读书呢?(2)你的回答就是与众不同,了不起! (3)(跷起大拇指):真是太精彩了。(4)(握住学生的手):我非常想和你较量一下。 老师给予学生的富有激情的、积极的理答,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的理答,既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理,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眼里,这时的老师是一位可亲可爱的、可信赖可交流的朋友,因而其思维就不会受到约束,表达方式也不会受到限制,课

14、堂的和谐精彩也就水到渠成了。 旁敲侧击探问求发展 探问是对同一学生继续发问,一般在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的情况下运用得比较多。它的主要方式有:就同一问题改变提问角度;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提供回答线索;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等。有时,学生回答正确,教师也可再提一个问题,就正确答案进行追问。 如:指导朗读:父亲喃喃地说:“树林中有鸟。”这句话时,学生很响亮地读父亲的话。师再问:父亲是怎样说话的?再读读这段话。 让学生能体会出应很轻地读父亲的话。父亲这么小心,生怕惊动了小鸟,是因为鸟在睡觉呢。我们轻轻地读。轻点,再轻点,再小心点。 教师积极运用探问,让学生对语感点有所触发,有所贯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样理答,学生真正有感而发,有情而动有悟而得,课堂灵动而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