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4-20152初三第六次限时训练 语 文 试 卷命题人:李群 审题人: 刘熠娟总 分:150分 时 量 :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菜畦(q) 睥睨(p) 味同嚼蜡(jio) 伎俩 绵沿 绿草如茵 B猝然(c) 砭骨(bin) 五行缺土(xng) 提纲 崩塌 修养生息C悲怆(chung) 羸弱(li) 气冲斗牛(du) 抉择 震撼 纷至沓来D慰藉(ji) 恣睢(su) 断壁残垣(gng) 宣泄 端详 志同道和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王老师针对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
2、指导。B. 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了人们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D. 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当之无愧地传承下去,不断发扬。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2014年我国多地又出现了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B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我是歌手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C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3、打造浓郁的安全教育氛围,努力使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位。D最近十年间,我国造林6000余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一项是( )(2分)A.小红送客出门时正好遇上天下暴雨,她对客人说:“人不留天留。”B.小康到医院看望生病的同学小文,关切地说:“我放学后顺便过来看看你。你好点了没有?”C.光明小区的绿地上插有标语:“小草微微笑,请你走正道”、“不准停车,违者放气”。D. 听取消费者的建议,尊重他们的选择,是每一位生产厂家应积极考虑的,所以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垂询。5、下面有关传统文化的表述,请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4、)(2分)A 、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B. 耄耋之年是指老人到了八九十岁的年龄。C、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楷书。D.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蒿饼、竹筒饭来欢度这个节日。6阅读下面短文,写出你探究出的道理(4分):有一个人想挂一张画。他有钉子,但没有锤子。邻居有锤子。于是他决定到邻居那儿去借锤子。就在这时候他起了疑心:要是邻居不愿意把锤子借我,那怎么办?昨天他对我只是漫不经心地打招呼,也许他匆匆忙忙,也许这种匆忙是他装出来的,其实他内心对我是非常不满的。什么事不满呢?我又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是他自己在多心罢了。要是有人向我借工具
5、,我立刻就借给他。而他为什么会不借呢?怎么能拒绝帮别人这么点儿忙呢?而他还自以为我依赖他,仅仅因为他有一个锤子!我受够了。于是他迅速跑过去,按响门铃。邻居开门了,还没来得及说声“早安”,这个人就冲着他喊道:“留着你的锤子给自己用吧,你这个恶棍!”7、趣话叶字” 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6分) 请写出两个含“叶”的成语。 (2分) 新年到了,家里买了几副对联, “府纳朝阳瑞祥来”、“人遇年华个个欢”“五羊献瑞报佳音”、“万树争荣添翠色”、 “叶迎春风新年到”,“岁通盛世家家富”,由于上下联混在一起,请你选出完整正确的一幅,贴在门上。上联是: 下联是: 【实践运用】为了营造“诗中
6、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有些诗人会给意象着色,如“接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这些佳句都用了红与绿这种对比色, 请谈谈这种对比色的运用有什么艺术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常用 “绿叶” 来比喻哪一类人?(2分)8、名著阅读(5分)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就是水浒传。(1)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却同样义薄云天,请你举出两位能体现这种“义气”的英雄人物及其相应事例简单作答。(2)填空:下列不是“智取生辰纲”的好汉的是 晁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三
7、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行者武松、赤发鬼刘唐、白日鼠白胜。9、古诗默写(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诗句是: , 。过零丁洋诗中借用比喻,表现国家多难,个人浮沉的时句是 , 。无题中常用来表现为某项工作或事业奋斗、奉献自己一生的两句诗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二(6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一)送 友 人w w w .x k b 1.c o m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诗歌的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
8、。(4分)(2)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可选择其中任意两个物象进行分析。(4分)(二)农夫殴宦(16分)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才与绢数尺才美不外现 B我有死而已!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C不取直而归玉盘珍羞直万
9、钱 D待此然后食 食不饱,力不足,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无从致书以观B以其境过淸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w w w .x k b 1.c o m(2)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15、文中宦官与杜甫笔下石壕吏的官吏的言行,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文中的卖柴农夫与石壕吏中的老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位作者都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现代文(36分)(一)不容忽视的光污染(8
10、分) 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这是奥地利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其实,很多其它动物也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中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_2000只候鸟。在2001年的小海龟出生期,人们在大西洋沿岸发现了很多死去的小海龟。据分析,刚出生的小海龟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海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海洋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灯火通明,使月光和星光黯然失色,导致那些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最终因缺水而殒命。 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足,而原本用于繁殖、
11、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消耗掉。环境学家还发现,仅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小。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玻璃幕墙非常令人不适。 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引起视觉不舒服。非常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
12、功能,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如果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就会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精神衰弱的症状。 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16. 根据文意回答,“光污染”对动物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分析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4分)17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书刊使用米黄、浅蓝、浅红等色泽的纸张。请你运用本文介绍的有关知识,对这一做法作出合理的解释。(4分) (二)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8分)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
13、。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
14、,“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
15、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_,_,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今日中国,吃饭穿
16、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18作者在文中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分)19第段中作者说 “每个
17、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特殊含义”应该怎么理解?(2分)20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阅读第段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再补写两个事例,反思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以此为镜,自戒自省。(4分)(三)童年随之而去木心(1)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2)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3)“碗!”来源:学#科#网Z#X#X#K(4)“什么?”母亲不知所云。(5)“那饭碗,越窑盌(注:同“碗”)。”(6)“你放在哪
18、里?”(7)“枕头边!”(8)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9)“回去可以买,同样的!”(10)“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11)“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12)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13)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14)杜鹃花,山里叫“映山红”,是红的多,也
19、有白的,开得正盛。摘一朵,吮吸,有蜜汁沁舌我就这样动作着。(15)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人们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16)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17)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18)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19)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20)一阵摇晃,渐
20、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袅娜,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21)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22)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23)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注:方言,漂浮的意思)着,向船后渐远渐远w!w!w.!x!k!b!(24)我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25)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26)我告
21、诉了她(27)“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28)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29)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30)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叙述的事情。并梳理出文中第(14)到(20)段中“我”心理变化的过程。(4分)(1)事情是:(2)焦急等待感到不祥感到宁适22.赏析下面句子。(8分)(1)分析第20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的作用。(4分)(2)那碗在急旋中平
22、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4分)23.阅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8分):请从本文最后两段理解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谈谈你的感悟和收获。四、写作(60分)24、片段描写(10分)请在上文26段省略号处补写一段母亲的神态描写和我的动作描写,要求符合情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50字。25、作文(50分)题目:原来这就是春天要求:从括号中任选一次补充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本校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一(30分)1.C 2. B 3、A 4. D 5. B6. 大道理:消极的思想造成错误的行为,积极
23、的心态可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麻烦和错误。7(1)()鲁达。鲁达义救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 武松。武松为替施恩夺回店铺,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2)行者武松8. (6 分) 【积累知识】示例 叶落归根 叶公好龙(2 分) 上联:万树争荣添翠色 上联:叶迎春风新年到 上联: 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五羊献瑞报佳音 下联:府纳朝阳瑞祥来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3)【实践运用】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到加强,造 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 “绿叶”比喻在取得成就的人物背后付诸帮助,默默奉献的人。 (前问 2 分,后问 1 分,共 2 分)9.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24、木春(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蜡炬成灰泪始干10、答案:(1)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2分)“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描写出了寥廓宽广的送别场景,用词准确而传神。(2分)(2)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二)【译文】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来卖,遇到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只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门户”税,还强要(农夫)用驴把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
25、官)不肯接受,说:“必须用你的驴把柴送到内廷。”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回去,你还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拼了!”农夫就殴打了宦官。12D13. D14.略15.揭露了古代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卖柴农夫性情刚烈,敢于奋起反抗;老翁淳朴老实,逆来顺受。表现出两位作者对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控诉,对统治阶级的批判。(达到两点即可)(一)16“吸引”并“杀死”昆虫;使动物迷失方向;使动物无端消耗精力。(3分)因为只有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才会出现严重的症状。(1分) 17使用色
26、彩柔和而自然的纸张,可有效降低光反射系数,减轻光污染引起的视觉疲劳,保护视力。(意思对即可,3分)(二)18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2分,如答“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或“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也可。)19在国外,每个人的文明程度都影响着公众对中国的印象;当出国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时,个人的文明程度在国际上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会更大。(2分)20举例论证(事实论证),论述了不文明现象远涉重洋的原因。(共2分)答案示例: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时;在旅游景点乱扔垃圾时。(2分,每点1分,其他合乎题意者也可)(三)21.(4分)临开船时“我”发现自己心爱的越窑盌丢在庵里了(1分
27、),请人找回(1分),又不慎失手落入水中,再也望不到(1分)。心里懊悔、高兴喜悦(每空2分,意近即可) 22.(4分)(1)(4分)通过环境描写,描绘出优美的水乡画面,渲染了恬静安适的气氛,烘托出我内心因碗失而复得的愉悦心情,为下文我玩水并丢失珍贵的碗这一情节作铺垫。这几句景物描写表现了眼前风景的优美宜人(1分),衬托了越窑盌失而复得后我心情的愉悦宁适(1分)。(2)(4分)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脱手落入水中的盌比作一片断梗的小荷叶,形象生动地写出盌漂浮在水面上的景象(1分),烘托出“我”目睹心爱之物得而复失的无助和心痛(2分) 23、表达了“我”对消逝的童年以及人生中那些远离我甚至已毁灭了的物和人的惋惜(或:惆怅、慨叹)。(2分)经历(2分)感悟和收获(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