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 在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去年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今年市级机关继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刚才,市委、市政府表彰了2003-2004年度市级机关人民满意单位、2004年度市级机关最佳办事单位和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部门和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致力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市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机关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的精神,讲四点意见: 一、市级机关作风在不断锤炼中呈现新气
2、象,有力推动和保障了跨越发展的成功开局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进入跨越发展新阶段并取得良好开局的一年,也是市级机关作风在历经“抗非”“双超”等考验之后,接受新挑战,展现新面貌的一年。在这很不平凡的一年中,市级机关紧紧围绕全市工作的大局,牢固坚持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取向,继续以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活动为载体,努力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为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宏观调控、开启跨越发展新征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作风建设上,向全市人民和市委、市政府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主要表现为: (一)在宏观调控中抢抓机遇,体现出攀高争先、奋发有为的好作风。在去年初召开的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
3、,市委、市政府基于跨越发展新阶段的总任务,对市级机关作出了“瞄准最佳,争先创优”的作风建设再动员。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响应,按照“办事理念最先进、态度最热情、程序最简化、方式最快捷、成本最低廉、成效最显著”的高标杆,纷纷在省内乃至长三角和全国同行中找标兵、结对手,边“对标”边“找差”,全面掀起了作风建设和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的新热潮。由于宏观环境的重大变化,去年我市经济工作的难度超出预料,跨越发展从开局阶段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战。面对严峻的考验,市级机关在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上保持了应有的坚定,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上表现出良好的自觉,注重以科学的态度贯彻上级宏观调控政策,以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尤
4、其是针对用地、银根、审批、能源“四紧”趋势,千方百计向上向外积极争取,尽心尽力对基层和企业进行指导和帮助,为全市抓住宏观调控中的机遇、取得“十上十下”的优异成绩,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促进和保障跨越发展中,市级机关的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据统计,列入市2004年度市级机关部门目标考核责任书的92个部门,在788项目标任务中,完成和超额完成的有782项,占99.2%;在众多单项工作中,有727项完成结果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186项在全国领先。 (二)在中心工作中靠前站位,体现出雷厉风行、团结拼搏的好作风。去年,我市大事新事多于往常,各项任务重于往常,工作要求更高于往常。市级机关普遍以强烈的大局观
5、念、责任意识,带头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无论是在外资、工业、江海开发、民资、改革、城建等项工作的重点突破中,还是在农业农村、精神文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工作的全面推进上,各相关部门、单位都比较好地发扬了勇挑重担、通力协作、紧张快干、务求实效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圆满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在市区“五城同创”工作中,机关干部冲锋在前,连续作战,仅在机关与社区共建活动中,市级机关就有600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了社区环境大整治。在筹备和举办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和2004中国港口经济洽谈会等重大活动中,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紧张动员,周密组织,各司其职,密切
6、配合,识大体、顾大局,追求卓越、严谨细致的优秀品格集中凸现,开放城市、高效政府的整体形象因活动成功举办而得到彰显。 (三)在转变职能中提高效能,体现出革新除弊、廉洁高效的好作风。各部门各单位以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为契机,积极创新体制机制,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优化机关运行体系,机关效能有了新的提高。清理行政许可事项速度全省最快,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由2003年的503项削减到227项,精简率达54.8%。通过进一步改革审批方法,简化审批程序,审批效率再度提高,进入行政审批中心的135个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间均为全省最短,与法定时间相比共压缩了1432个工作日,即办件比例达到84.02%,比上年提高6
7、.02个百分点。各部门和单位内部普遍建立了全员岗位责任制,多数部门把职能工作和作风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干部职工,并与奖金分配、职务升降、评先评优等挂钩,进一步激发了机关人员的积极性。市级机关执法部门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阳光执法”,多数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一些部门和单位还逐步取消了行政处罚的个人自由裁量权,交叉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随意执法等现象明显扭转,基层和群众对执法不公的反映明显减少。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治理“三乱”“三滥”的若干意见,较好地执行收费问题上的“十个不准”规定,“三乱”“三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对2003年度社会评议中人民群众和社
8、会各界所提的批评和建议意见,绝大多数部门和单位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其中大部分已落实到位。 (四)在加强服务中奉献社会,体现出心牵基层、情系群众的好作风。通过深入实施文明办公优质服务“三四五”工程,大力推行贴身服务、追踪服务、代办服务和网上服务等,市级机关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口岸管理部门普遍实行24小时值班、预约服务、网上申报、上门服务及联合办公等制度,有效提高了通关速度。在创新服务方式的同时,市级机关部门和单位还走出机关开拓服务领域,去年机关部门和单位与105个企业结成挂钩服务联系点,提供资金、技术、销售方面的支持475项。在开展与特困企业职工结对帮扶活动中,机关部门和单位与560户困难职工家
9、庭建立了帮扶关系,定期上门走访慰问,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广大机关干部努力争当服务发展的带头人、服务基层的热心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正以实际行动忠实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市级机关作风的显著转变,得到了 本文共2页。第12页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还赢得了来自市外有关方面的好评。在去年3月公布的全国最具竞争力的5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我市在政府服务质量单项排位中高居榜首。今年初,我们组织了2004年度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及目标责任制管理综合考评。从社会评议情况看,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市级机关的满意度和基本满意度达到98.8%,不满意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排名末位单位的得分也比上年度高
10、出11.61分。从综合考评的情况看,完成职能目标的质量明显提高,部门和单位之间得分咬得很紧,首位与末位分差仅为11.86分,平均分差仅为0.13分。综合考评的结果,客观反映出机关作风转变的良好态势,表明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的整体水平的确有了明显提高。 机关作风重在建设。市级机关作风状况的显著改善,是广大机关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几年来我们持续抓好作风建设的结果。我市连续性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总的看,思路一年比一年清晰,力度一年比一年加大,经验一年比一年丰富,成效和影响也一年比一年更好。去年,我们按照“巩固、提升、深化”的思路,立足长效管理,完善工作机制,注重开拓创新,机关作风
11、建设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在组织领导机制上,作风建设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日益健全,工作措施逐渐配套,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在监督查处机制上,制定实施了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意见,组织开展了经常性的明查暗访活动,在县(市)区建立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监察点并正常开展工作;在考核评比机制上,开创性地建立了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创建活动考核评比办法,考核内容上突出了“三个重点”,考评标准上把握好“三个尺度”,考评结果上力求“三个一致”,使得部门职能目标、作风建设共性目标、综合评议“三位一体”的考核评比体系更为完善,得到了国家人事部的充分肯定。 尽
12、管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活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我们万万不可自满和松懈。从这次社会评议情况看,虽然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市级机关作风的满意和基本满意度比较高,但参评代表也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从数量看,共有1181条,比上年增加了239条;从内容看,反映的总体上仍是机关作风上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办事难的“六种病”,有的医而未治,有的治而复发,有的旧病未愈,新病又发。归纳起来主要有:在“僵”上,突出表现在对宏观调控政策理解上消极片面,执行上机械保守,在紧环境中更加怕冒风险,怕担责任,缩手缩脚,无所作为。在“虚”上,突出表现在对办事者虚以委蛇,“脸变了,心没变”,群众尖锐地指出:“一
13、百个您好,不如把一件实事办好;一千个微笑,不如办成一件实事有效”,更有甚者,连“脸”也没变,依旧高高在上、态度生硬。在“卡”上,明目张胆地“卡”“要”少了,不拒“吃”“拿”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暗中作梗、变相设卡的情况为数不少;强行索取各种“赞助费”的现象少了,政企不分、暗渡陈仓的搭车收费现象仍然突出。在“慢”上,有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机制有所改善,但能力不适应、知识储备不足、岗位技能不强,导致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较低。此外,办事和服务中推诿、边缘性工作上扯皮的“推”的问题,办事成本偏高、办事尺度掌握过严的“苛”的问题,也还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等等。上述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部门单位、少数人的身上,但造成的消极影响不可轻视,问题产生的根源不可忽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批评意见警示我们,市级机关作风建设任重道远,只有新起点,没有最终点,只能继续加强,不能有丝毫的放松,更不能就此止步不前。 本文共2页:第12页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