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QC新旧大工具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04258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新旧大工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QC新旧大工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QC新旧大工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QC新旧大工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QC新旧大工具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QC 新旧七大工具介绍层别法特性要因图(鱼骨图)柏拉图(排列图)检查表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从事品质管理工作,你应知道,在你身边有七个最忠实的伙伴。他们随时听候你的调命。老七种工具工具1:层别法定义:按照影响品质的各个因素分别收集数据、资料,以寻找其间的差异,而针对差异加以改善的方法。层别法是一种系统概念,在于将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并归纳统计。层别法是品质管理手法中最基本、最容易的操作手法,强调用科学管理技法取代经验主义(KKD),也是其他品质管理手法的基础。工具1:层别法绘制方法:1.确定层别的目的: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进行层别。2.选择影响品质特性的原因,一般工厂影响品质特性的。原因为以

2、下几种:时间、原料零件、作业人、设备等。(1)按原料、材料、零件的来源和批次层别;(2)按设备的编码或类别进行层别;(3)按生产线别层别;(4)按作业人员、班别层别;(5)按时间如早班、夜班、周别、月别等层别;(6)按操作方法进行层别。3.制作记录卡收集数据。4.整理数据。5.比较与检定。操作者漏油不漏油漏油率%小王61332小李3925小张10953共计193138供应厂漏油不漏油漏油率%A厂91439B厂101737共计193138示例工具2:特性要因图 (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定义: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需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相互有关系而有条理的图形,这种图

3、形称为特性要因图,由于该图型形状如同鱼骨,又叫鱼骨图。“某项结果的形成,必有其原因,应设法利用图解的方法找出原因。”最早提出这种原因与结果的对应关系理论为日本品管大师石川磬博士,又称为“石川图”。制作方法:1.明确决定问题点和期望效果的特性问题点:不良率、返修率、客户投诉、尺寸不符、外观不良等。期望效果:工作场所洁净、安全、生产效率、品质提升等。2.组成小组及绘图工具绘图工具:图纸、彩笔两支。小组成员:以410人组成,成员不受级别限制。这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工具2:特性要因图(鱼骨图)3.绘制鱼骨图的骨架(大骨)在纸的中央自左到右绘制一条箭头图,在箭头处表明特性。4.将大的原因画于中骨上

4、,并以圈起。一般可将大原因列为5M1E,分别为:人(ME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环境(ENVIROMENT)和测量(Measure)。绘制中骨时,一般与大骨成60。特性特性料环人机法测5.探讨大原因的原因(头脑风暴法)运用头脑风暴法,寻找中小要因,一般以35个为宜。将各个要因绘制于中骨上,小原因一般与中骨成60。辊轮参数不当模具制造精度差人工人培训不够考核制度不严机罗拉成型不良内箱吸塑模温不均匀发泡不良料内箱厚度小外箱材料软硬度不足法堆层架将箱体撑大考虑包装件影响外箱加强铁连接不良未考虑涂层影响长期制冷,造成产品热胀冷缩强度不够外箱加强铁强度不足

5、材料厚度小外箱鼓肚A参数值不合理夹板轴变形6.要因的讨论将所收集的要因,由参加讨论人员确定,何者影响最大,并对最大的各个要因作出标记,画单圈。7.对上述讨论确定的要因再进行依次讨论,以确定出最重要的最大要因,同时再作出标记,画双圈。8.再作出一张特性要因图,将未入重要的要因去除,画圈数越多的越优先处理。鱼骨图的功用1.配合柏拉图使用(相互使用)原因 对策;2.配合控制图使用,对超出界限以外的异常点进行分析;工具3:柏拉图 (排列图)柏拉图定义:根据归集得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别所产生数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在依照大小依

6、次顺序排列并进性累加计值而形成的图形。柏拉图是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在统计国民收入时,对贫富收入分配不均统计使用的图表。通过柏拉图得出著名的“二八分配”原则,既20%的富人却占有80%的国民收入。后来将这一原理引入判定问题中各原因哪一个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绘制方法:1.确定数据的分类项目并进行层别从结果分类:不良项目别、场所别、工序别从原因分类:人、机、料、法、工序等工具3:柏拉图(排列图)2.收集数据并计算数据汇表;(可考虑与其他手法配合使用);3.画出坐标轴:横轴表示需层别的项目,左纵轴可以以数量表示,右测纵轴表示对应的百分比;4.决定收集数据期间,最好是一个固定期间;5.计算

7、各项目的比率,并右大至小排列在横轴上。6.绘制拄状图,7.连接累计的曲线。柏拉图绘制注意事项:1.纵轴(左侧轴)最好以金额表示。因为绘图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影响成本最大项。2.其他项无论次数或金额为多少,应放于最左侧。机法料环人7080%百分比量化值其他柏拉图实例解释:1.以下是公司一周内某产品不良的记录,根据统计的数据,运用柏拉图进行分析。日期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合计项目作业员技术不足作业员常不在原料品质欠佳机器故障作业流程不当其他不良数检查数10118129501518161417804556222443431832234143343316394338423820080080080080080

8、0800步骤1:按发生次数的顺序(由大至小,有其他项者无论是否为最小,一律置放于最后)将项目及次数记入不良分析表中。不良分析表项目不良数作业员常不在80作业员技术不足50原料品质欠佳22机器故障18作业流程不当14其他16合计200步骤2:计算累计不良数(累计次数、累计损失额)、百分比及累计百分率。项目不良数 累计不良数 百分比%累计百分比作业员常不在80804040作业员技术不足501302565原料品质欠佳221521176机器故障18170985作业流程不当14184792其他152008100合计200100柏拉图分析表步骤3:建立坐标轴,以左纵轴表示不良数,右纵轴表示百分比,横坐标轴

9、表示不良项目,根据累计不良数绘制成拄型图,将累计的不良数或百分率以直线连接。以上即绘制成柏拉图。50100%100501502000作业员常不在作业员技术不足原料品质欠佳机器故障作业流程不当其他工具4:检查表ABC12345检查表检查表的分类:记录用检查表和检查用检查表记录用检查表功能:用于收集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原因、缺点位置及设备操作等情形,1.记录类检查表的作法决定分类项目,收集数据;决定要记录的形式;数据的记号记录并整理成次数。2.记录类检查表的用法作为数据的记录用纸;用作不良(缺点)发生状况的报告或记录;作为调查发生不良的要因分析。3.实际应用举例种类(项目)检查结果累积次数表面

10、伤痕正正正正正正33气孔正正正正20加工不良正正正正正正正37外形不良正正正正24电镀不良正正正18其他正正13门拉手检查表工具4:检查表检查类检查表功能:相当于工作备忘录,防止不小心造成的工作失误,用于检查作业基准、设备操作、设备部位是否正确、正常。1.检查用检查表的作法逐条列举需检查的项目,并作出填入记号项目栏目;检查项目应为“非做不可的工作”和“非检查不可的内容”;按照作业或检查顺序排列,必须是毫无遗漏可检查出问题的检查表。2.记录类检查表的用法应尽可能利用方便的记号,易于记录。如划“”“”等。3.实际应用举例我公司对重点设备实施日常检查作业,因此制定下表。(见下页)检查项目标 准123

11、456789 10 11 12 1331压力5.57KG/CM油温T90C油位油镜中线储气罐压力 5.57KG/CM干燥温度T50C散热器通风流畅、风扇正常自动排水自动正常排污无污水注:正常异常空压机运行检查表检查人异常处理设备检查表的检查应用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工具5:直方图直方图工具5:直方图定义:将所收集数据、特性质或结果值,用一定的范围在坐标横轴上加以区分几个相等的区间,将各区间内的测定值所出现的次数累积起来的面积,用柱形图表示出来。用以了解产品在规格标准下的分布形态、工序中心值及差异的大小等情形。制作方法:1.收集数据,一般要求数据至少要50个以上,并记录数据总数(N);2.将数据分

12、组,定出组数(K=1+3.23logN)可采用以下经验数据组 数 数据N 50 50100 57 100250 250以上6107121020详细点3.找出最大值(L)和最小值(S),计算出全距(R)。4.定出组距(H):全距/组数(通常为2.5或10的倍数)5.定出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值=S-测量值的最小位数/2最小一组的上组界值=最小一组的下组界值+组距最小二组的下组界值=最小组的上组界值6.决定组的中心点(上组界+下组界)/2=组的中心点7.作次数分配表依照数值的大小记入各组界内,然后计算各组出现的次数。8.绘直方图横轴表示数值的变化,纵轴表示出现的次数。9.对绘制出的直方图进行分析。直

13、方图的功用:评估和检查工序能力;指出采取措施的必要;检查执行纠正措施是否有效;比较设备、物料、人员及供应商;通常为1直方图实例练习1.某型号冰箱重量规格为108kg,今天抽验50台冰箱称重数据如下:0817061408150602110705100905041016070318091207051712150516091307171520110810111404110909100912161218确定基本内容:N=50组数:K=7(参考经验数值)最大值L=120 最小值S=102 全距R=120-102=18计算组距H H=R/K 187=2.5 取H为3(为测定值最小单位的整数倍)第一组下限值

14、=S-测定值最小位数/2=102-0.5=101.5 第一组上限值=第一组下限值+组距计算各组中心值=(上组界+下组界)/2作次数分配表组号组 界中心值标记F(次数)1101.5104.510342104.5107.5106103107.5110.5109134110.5113.511295113.5116.511586116.5119.511857119.5122.51211再检查一遍,是否有遗漏的数据,准备作图。作直方图11811511210910610342121规格下限(102)有一点明白了。68101214规格上限(118)2.我公司对外协的电源线直径进行抽验,以下是100个数据,用

15、直方图进行分析。0.6610.6500.6470.6460.6490.6450.6410.6500.6480.6490.6650.6470.6460.6550.6490.6580.6540.6600.6530.6590.6600.6650.6490.6510.6370.650.6430.6490.6400.6460.6500.6440.6400.6520.6570.6480.6540.6500.6540.6550.6560.6570.6630.6620.6470.6470.6420.6430.6490.6480.6380.6340.6490.6420.6370.6550.6520.6540.6

16、490.6570.6540.6580.6520.6610.6540.6450.6410.6440.6470.6410.6500.6520.6340.6410.6530.6470.6520.6490.6520.6530.6510.6600.6550.6580.6490.6470.6410.6440.6400.6430.6460.6350.6380.6450.6500.6480.6490.6500.6490.655确定基本内容:N=100组数:K=10(参考经验数值)或计算确定最大值L=0.665 最小值S=0.634 全距R=0.665-0.634=0.031计算组距H H=R/K 0.0311

17、0=0.0031取H为0.003(组距的位数应与测定值的位数相同或为测定值最小单位的整数倍)计算组界第一组的下组界=最小值-最小测定值位数/2=0.634-0.001/2=0.6335第一组的上组界=第一组的下组界+组距依次计算各组界值计算组中心值第一组中心值=(第一组上组界+第一组下组界)/2 =(0.6335+0.6365)/2=0.635依次计算各组中心值。各组中心值之间所差的就是组距。作次数分配表 组号组界中心值标记次数累积次数10.63350.63650.6352220.63650.63950.6384630.63950.64250.641101640.64250.64550.644

18、112750.64550.64850.647154260.64850.65150.650236570.65150.65450.653147980.65450.65750.65698890.65750.66050.659795100.66050.66350.662499110.66350.66650.6651100绘制直方图.662.650.647.644.641.638105.665规格下限15202530规格上限.635.653.656.659直方图形态分析1.外观形态分析正常状态直方图(正常型)双峰状态直方图(数据来自不同的总体,如两个工人、两批原材料、两台设备生产的产品混在一起。)单斜状

19、态直方图(对规格进行单象限制,如一些在形位公差要求的特性值-孔距等)离岛状态直方图(有异常状况,如测量工具误差、混入规格不同产的品等)凹凸或锯齿状态直方图(分组过多或测量数据不准。)我明白直方图的外观形态了!2.正常状态下直方图分析中心偏左的直方图直方图偏向规格的下限,并伸展至规格下限左侧。表示已产生部分超出规格下限要求的不良品。上限下限中心值中心偏右的直方图上限下限中心值直方图偏向规格的上限,并伸展至规格上限右侧。表示已产生部分超出规格下限要求的不良品。分散度大的直方图分散度小的直方图直方图的左右两端均超出规格界限,产生不良品,说明直方图过于分散。可能是人员技术不足或操作方法不当造成。直方图

20、形态过于集中,距规格上下限还有一端距离。表示过程差异小,过程能力强。表现为人员技术能力强。但也可能因为规格制定不合理。上限下限下限上限直方图的功用侧知工序的过程能力,是过程能力的最好最直观的写照;计算产品的不良率,根据不良数量可以直接计算出来;调查是否混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数据;测知数据是否有假;测知分布形态;以此制定产品的规格;设计合理的控制界限。直方图有用呀!工具6:散布图散布图定义:用以两个变数或两个品质特性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对应关系。功用:测定两个变数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如果能够以数学公式表示时,则依此制定相应的标准。做法:一般以横轴表示原因或因素,纵轴表示结果或特性值。1.收集数据,一般

21、30组以上;2.绘出坐标轴,将数据依X、Y轴在坐标上标出;3.两点数据如果在同一点出现时,作出特别标记。如双圈。常见散布图分析:YX(a)正相关(强)X(b)正相关(中)X(c)正相关(弱)看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 工具6:散布图身高与体重 高重?矮轻?N No.o.身高体重No.No.身高体重No.No.身高体重1 1165165565611111611615555212117517562622 2172172686812121761766262222216216262623 3159159525213131661664848232315815848484 4182182747414141751

22、757676242416216252525 5158158636315151681686767252517817874746 6162162585816161781787575262615915952527 7176176727217171591595050272715215245458 8175175666618181591596262282815915962629 916516556561919176176787829291581585959101016316368682020158158545430301821827777常见散布图分析(续):YX(d)无相关YX(e)无相关YX(f)无

23、相关(g)负相关(强)(h)负相关(中)(i)负相关(弱)工具:控制图控制图定义:是用来区分由异常原因引起的波动,或是由过程固有的随机原因引起的偶然波动的一种工具。偶然波动一般在预计的界限内随机重复,是一种正常波动;而异常波动则表明需要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判别、调查,并使之处于受控状态。解释:控制图反映的是控制状态,即管制过程的稳定性,管制状态也称稳定状态.我们无法知道管制过程的真正状态,只能对管制过程的某种特性值收集数据,将其会制在控制图上,由控制图來观察管制过程的状态。工具7:控制图如何看控制图在判定管制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可利用以下基准:1、控制图的点沒有逸出界外。2、点的排列方法沒有规律

24、性,呈随机现象。在正常控制的状态下,控制图上的点子应该是隨机分布,在中心线的上下方约有同数的点,以中心线旁最多,离中心线愈越远点越少,且不可能显示有規則性或系统性的现象。上控制界限(UCL)UCL)中心線(CL)CL)下控制界限(LCL)LCL)控制图的选择数据性质计量值计数值样本大小N=?数据是不良数或缺点数N=1N2CL性質?N=?控制图_XXN=25N10缺点数不良数N是否相等?是不是单位大小是否相同?是XR控制图控制图控制图控制图nC控制图XRmp控制图pn控制图X 不是RX控制图的选择X-R控制图作法基本事项在一张控制图上应写明:过程名称、品质特性、测定方法、测定单位、规格、控制界限

25、、机器编号、作业者、测定者、抽样方法、时间等基本事项。样本大小与组数样本组数一般取2030,样本数位n,一般依实际取310个,将异常数据剔除。控制图的尺寸纵轴控制上下限之间距离一般位2030mm,横轴各样组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10mm。(须对应样组位置)绘制控制界限和中心线标明UCL(控制上限)、LCL(控制下限)、CL(中心线)X图 UCL=X+A2R R图 UCL=D4R LCL=X-A2R LCL=D3R 控制图各点子的绘入通常可使用标记方法,在控制界限内可用等,在控制界限外可用等。控制图的修订当控制图使用一定阶段后,或由于控制手段改善后,应对原有控制图进行修订。样本 A2D3D421.8

26、803.2731.0232.5840.7292.2850.5772.1260.4832.0070.419 0.076 1.924X-R图系数表会查表就能用!X-R控制图举例CL=96LCL=84UCL=10809611084108106104102100988688909294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组数控制图分析判断(以下均属异常情况)ABCCBAUCLXLCLABCCBAUCLXLCL判定规划1:(2/31:(2/3A)A)3 3点中有2 2点在A A区或A A区以外判定规划2 2:(4/5B):(4/5B)5 5点中有4 4点在B B区或B B区以外ABCC

27、BAUCLXLCLABCCBAUCLXLCL判定规划3:(6连串)连续6 6点持续地上升或下降判定规划4:(8缺C)有8 8点在中心线的两侧,但C C区并无点ABCCBAUCLXLCLABCCBAUCLXLCL判定规划5:(9单侧)连续9 9点在C C区或C C区以外判定规划6:(14升降)连续1414点交互着一升一降ABCCBAUCLXLCLABCCBAUCLXLCL判定规划7:(15C)连续1515点在中心线上下两侧的C C区判定规划8:(1界外)有1 1点在A A区以外 有效的统计技术需要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方能真正解决问题,并能看到统计技术的管理实效。学会运用你身边的工具,计算机。

28、你有一般的数学知识即可掌握。总 结老七工具口決鱼骨追原因查检集数据柏拉抓重点直方显分布散布看相关控制找异常层別作解析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矢线图 PDPC法矩阵数据分析法从事品质管理工作,你应知道,在你身边有七个最忠实的伙伴。他们随时听候你的调命。新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的产生 新七种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于1972年组织一些专家运用运筹学或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现场实践后于1979年正式提出用于质量管理的。这新七种工具的提出不是对“老七种工具”的替代而是对它的补充和丰富。一般说来,“老七种工具”的特点是强调用数据说话,重视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而“新七种工具”则基本是整理、分析

29、语言文字资料(非数据)的方法,着重用来解决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P(计划)阶段的有关问题。因此,“新七种工具”有助于管理人员整理问题、展开方针目标和安排时间进度。QC新七工具的特性1.是整理语言资料的手法2.是能有效解決零乱问题的手法3.是能充实计划內容,減少遗漏,疏忽的手法4.是使相关人员能够了解且协力推行的手法5.是淋漓尽致表达过程的手法QC新七工具与问题形态的对应问题形态使用手法问题是什么?亲和图为什么会如此?关联图为什么要这样做?系统图甲与乙对应关系如何?矩阵图/矩阵数据解释法时间依次顺序如何?箭条图若那样该怎么办?PDPC法工具1:关联图F目的:关联图是原因-结果、目的-手段等

30、,具有缠绕复杂关系的问题,并将所有的要因全部列出,用自由发言的方式表现出简明的要因,将这些因果关系以理论的原理用箭头连接。并将它们分门别类,使用关键性的动作或结果成为有效的解决办法的中心。F应用于:1)制订全面质量管理计划;2)制订质量方针;3)制订生产过程的质量改进措施;4)推进外购、外协件的质量管理工作;5)制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规划与目标展开;6)解决工期、工序管理上的问题;7)改进职能部门的工作;8)其他。关联图(Relation Diagram)外观质量差气 孔坡口尺寸不合理焊机操作不对焊枪角度不对焊枪电弧电压不准确焊丝伸出长度不对CO2气体流量不适宜无相应焊接经验缺少培训F应用步骤:

31、1)确定要分析的“问题”,问题宜用简洁的“主语+谓语”的短语表述,一般用粗线方框圈起一个“问题”,多个问题则应用多个粗方框圈起来,“问题”识别规则是“箭头”只进不出。2)如开诸葛亮会。与会者应用“头脑风暴法”就分析的“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找“因素”(手段)。3)边记录,边绘制、反复修改关联图;4)用箭头表示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箭头指向是:原因-结果;5)原因要深入细致地分析,直至找出末端原因应是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原因,其识别标志是:箭头只出不进。工具2:亲和图 目的:目的:亲合图是使用改善小组(项目)成员针对浑沌状态中不清楚的问题,创造性的产生出大量的意见/论点,然后组织和总结出它

32、们的自然类别或亲和性作归纳,以便理解问题的本质以及突破问题的解决办法。作用:作用:明确应有的状态 例:“创造有魅力、可信赖的公司”,如果是具体来考虑如何创造有魅力、可信赖的公司时,总觉得有点模糊而不易掌握。这时我们可以采用脑力激荡、或是面谈的方式,去听取每个人各自的想法,可以想象得到这样子的语言资料应该是相当零散而无法整合的。亲和图(Affinity Diagram)但是如果我们依靠其相互间的亲和性作归纳,再由归纳的结果取出每个类别的含意,便可渐渐清楚其真正的状况。明确根本的问题质量管理活动是通过实施各种审查和评比,指出各项优点及必须改善的事项。根据审查和评比记录的事项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主观

33、性。如果各式各样的情形都被当作问题提出来,会模糊了焦点。所以可以根据亲和图掌握改善的重点。整理思绪 当我们在思考某一项主题时,往往会有一些跳跃性的观念或创意,或是与主题相关的其它事项。对于这些事项,不要马上做出取舍,应该分别记录在卡片上,画成亲和图再作评价。同时也可以从某个人所说(记载)的内容中,整理出其想法,然后再将各式各样的内容加以整合,用来澄清重要的课题。预测未来的状况未来的品质改善活动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未来的企业环境以及工作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尖端技术的开发以加速进行着,企业在此环境中的研究开发方向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提示:如果想预测不久的将来,目前周围所发生的现象就是线索,也可

34、以说是未来变化的征兆。但是,这些现象非常零乱,并不是可以用来直接做评估的情报。将现在已经发生的现象、或是已经知道的事情、或是可以加以思考的问题等用语言资料的形式加以收集、整合,便可以预测将来的情况。强化解决问题的方向要如何将本公司的品质改善活动与往来客户结合在一起?要如何使用工场的人际关系更好?提示:想要确定问题的解决方向、或是想要明确必须执行的事项时,若采用头脑风暴法,便可以产生各式各样的创意。然后将这些创意再进行集中、整合,便可以导引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方法:决定主题(用一个整句来描述主题)因为亲和图是将零散的语言资料、依其亲和性作整合、归类,使问题明确化的图形思考法。因此,大都以“不

35、够了解的事物”,“无法做整理的事物”,“不知如何是好的事物”等作为主题。收集情报在主题方面,收集使用“看到”、“听到”,“想到”,“感到”,“查到”等语言信息,并将其内容以简洁的文句整理写在卡片上。(资料卡)每人分派2030张卡片来填写语言资料,因为语言资料传达了最基本的印象,以陈述句来表现最为合适。排列卡片(归纳卡片)收集所有人写出的资料卡片,将资料卡片加以搅混后摊开在大白纸上或桌面上,花些时间反复读几次。在读卡片时,找出“好象很相似”,“好象感觉一样”有亲近感的卡片放在一起,这种有亲近感的情形,就称为有亲和性。提示:在归纳卡片时应注意:1)依语言资料的亲和性归纳;2)不用道理、理论,而用感

36、觉做归纳;3)不用左脑,而用右脑做归纳(不可采用分层法);4)不要勉强做归纳、让其自然的聚集在一起。没有亲和性的卡片可以单独摆放。将最初的相同信息的卡片资料汇总到一张卡片上(亲和卡)亲和卡是必须将原本2张或以上的卡片上所叙述的事情完整的转述,而且不可以超越其原本的内容。另外,若只是将语言罗列加总到卡片上也是不好的做法。将亲和卡叠放在同一意思的原始卡片上方,用环形针或橡皮筋固定重复以上两步(将卡片继续归类及堆叠成束)在卡片归类进程中,卡片间的亲和性会越来越远。由“好象类似”,“好象一样”变成了“有关系”,“有点共通性”。这种亲和性的连接关系变得松散,即为重点所在。亲和卡的摆放与布置将一叠叠的卡片

37、放在大白纸或桌面上。为了方便亲和图完成以后,更容易了解其构造,应适当地决定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取下环形针或橡皮筋,决定全体的摆放与归纳卡片相反的是,要取下每组卡片的环形针或橡皮筋,按照亲和卡来摆放每一组的卡片。再将A与B的含意进行整合将a与b的含意整合成A将c与d的含意整合成B语言资料语言资料a a语言资料语言资料b b语言资料语言资料c c语言资料语言资料d d亲和性亲和性亲和性依决定的位置将卡片粘贴在大白纸上或桌面上要使用记号等来注明其缘由或关系。完成亲和图后要将主题、成员及完成日期记入。无有效执行商业计划制定计划的方法须改进团体可以更加有效运作要解决资源缺乏问题外来因素影响计划没有被结合

38、公司资源分配不协调计划受工作范围限制制定方法无标准化对市场引进的意义不明纠缠在日常问题中执行计划手段不清不符实际的目标造成计划与财务目标无关团体工作没有全力以赴各工作组互不信任各组员没有尽个人努力工作组间没有明确的奖罚规定团体内交流有问题开发引进新产品不够有他们与我们概念之分工作组间交流困难工作组不能解决矛盾缺少时间和资源顾客要求的复杂性增加投资资金不足限制机会生产力不满足需要销售预测不准生产力问题要求变化过快引进新产品过快造成资源紧张缺乏辅助工作组计划较快的引进产品造成资源紧张政府的新政策经济下降趋势的可能性工具3:系统图 目的:目的:系统图是以问题为著眼点作分支式的思考,用以得到问题的解决

39、方案,并明确改善对象内容的一种方法。将问题分成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进行有系统的追求、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可实施方案。将构成改善对象的要素分成目的与手段或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经过有系统的整理后,明确改善对象之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系统图就是从树的分枝结构来探寻解决问题所必须的手段系统图(Tree Diagram)FF 作用:作用:取得可以实施的方案(方案展开型系统图)当提到“要如何推行品质改善活动好呢?”的时候,便以“如何推行品质改善活动”为目的来找出各种可以实施的方案。如果该方案(手段)并不是最终可以实施的方案,则以该方案为目的,进一步寻找可以达成该方案的实施手段。如下图所示:基本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

40、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有效的手段(可实施的方案)明确构成要素相互间的关系(构成要素展开型系统图)企业中的改善对象包括:产品、生产过程、服务、组织、业务等。为了针对这些对象进行改善,经、必须就改善对象的构成要素(例如:品质特性及机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明确。(手段目的、原因结果)提示:构成要素展开型系统图可以分为:1)功能展开型系统图:明确基本功能与必要功能之间的关系。比如:火机的基本功能是用来点火。将此功能作为最上位的目的,进行手段展开,再层层细化,最终必须实现哪些必要的功能,才能实现“火机点火

41、”的功能。以此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改善点。2)要求品质展开型系统图:要明确要求品质与代用特性之间的关系。何谓要求品质:是指顾客所期望和要求达到的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为了实现顾客所期望的品质,则产品或服务在各个阶段或层次上所需具备的特性称为代用特性。如此将代用特性依生产流程或结构进行细分,则此类图可以明白要求品质是通过什么样的代用特性来实现的。3)特性要因系统图:要明确代用特性与品质因素之间的关系。想要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产品的特性不良时,首先要想一想,调查调查,找出认为最有影响的要因,并且加以整理。将特性当作最上位的结果,再将造成此一结果的要因当作下一层次的结果,层层进行因果关系的展开。于是便可以

42、明确特性与要因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图可以很容易地找出对特性造成很大影响的要因,另外,也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是什么原因会造成特性不良。FF 方法方法(步骤步骤):决定主题(设定目标)将想要解决的问题以“为了”的形式表示。以此作为基本目的或是想要解决的问题。手段和策略的提出全员通过脑力激荡来讨论达成目标所需进行的手段,并记录在卡片上(一般以“要如何做”,“对做”)。一次手段是以方便往下思考为目的,其手段并不是可以直接实施的阶层。想解决的问题想达成的目的怎么办呢?方针/政策 基本目的手段目的手段排列卡片摊开大白纸,将基本目的写在最左侧的中央,一次手段在其右侧,依上下配置后以虚线连接。连接卡片(画系统图)

43、将一次手段当作目的,找到达成其目的的方法,将其当作二次手段,以下再以二次手段当作目的,此手段继续往3次、4次连接过去。直到达到可实施阶层的手段后才停止展开。确认系统图到达以上步骤,基本上完成了系统图的形式,在粘贴卡片以前,要确认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确认由基本目的开始到可实施阶层为止,是否有遗漏、疏忽和矛盾的地方。粘贴卡片将卡片粘贴在大白纸上,目换与手段用线连接,记入主题及成员、完成日期待必要的事项,此时系统图基本上完成了。评价系统图中的各个最终手段与策略最终可能实施的方案或手段,是不可能一一实施,或者说每一策略的实施是需要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来实施的。手段评价一般使用的符号:A)O 表示能够实施的

44、事项 B)表示经过一定的努力或调查才知道如何实施的事项 C)表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是不可能实施的 或者用分数的高低来对手段进行评价。手段评价的原则:A)实施后会产生的效果 B)实施该手段所需的费用 C)其难易程度 最后对其所有的评价进行汇总,找出最终可以实施的方案及手段,并拟定优先改善顺序。制订手段及策略的实施计划根据以上评价打分的改善顺序,要制定策略及手段实施的计划。案例见后:如何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率把它当作自己本身的活动使其成为快乐的活动要成为有计划的团体活动选择优良的主题提高问题意识讲明团体的功效尽量激励成员使成员拥有参与意识事件化、故事化是持续进步的团体活动清楚活动所处的状况设定与全员相

45、关的主题主题不受成员变动的影响考虑与其它部门相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的QC手法教育亲身应用QC手法及知识参观成功的小组活动成果介绍身边的成功事例给成员推行礼貌运动提升信任关系以全员为自发性执行来看待将效果尽量表现出来并宣传给上司和其它同事每个人都要主持会议和发言每人轮流当值,做临时组长分派全员参加的作业定期开展娱乐活动对产生成果的成员给予奖励采取演出的方式提升活性筹措小组活动经费将小组的任务时间设定更长领导者要有威信与号召力要选择全员能出席的时间设置小组的活动板及场所全员均明确规定的活动日期全员均明确计划和前次结果644444025450552324241004558044530235802456

46、03543035275355363342424310215404524535360354402546045360354453531513540254综合难度费用效果评价工具4:矩阵图 目的:目的:为了使现象、原因、对策相互间的关系更明确。为了评价方案及订定对策,常常要进行多元性的思考,此时利用矩阵图法进行行与列的配置,以其交点表示各要素是否有关联,以及关联的程度。作用:作用:查找某一项代用特性有多项对应的品质要求。强化品质评价体制,使其效率化。寻找到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原因。明确品质的职任与权限划分。用于讨论多个变量分析时应收集什么数据。矩阵图(Matrix Diagram)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

47、有关构想的资料。能使各个因素与问题的关系更明确。如下例:个人 资料 职务 介绍年龄282423563026婚姻已未未已已已性别男男男女男女姓名大伟小青小华小梅大兴小莉董事长O总经理O经理O主任O工程师O助理O姓名FF方法:方法:选择具有相互关系的不同事项以下是常用的几种具有相互关系的不同事项要求品质-代用特性 不良原因-对策保证特性-工程管理项目 管理功能-业务功能保证特性-试验测定项目 产品性能-工程机能产品特性-品质因素 不合格事项-原因硬件设施-软件机能 主管方针-实施效果选择适当的矩阵图形式 根据项目组数和需要作比较的类型来挑选矩阵图决定行与列的事项要素是什么选择和表示出行与列的关系符

48、号并解释有无关联可以表示为:O表示有关;X表示无关关联程度可以表示为:大;中;一般;小;极小一般在制作矩阵图时,要对关系符号进行选择并解释各个符号的含义。在各行与各列的交汇点给予适当的评价行与列之间的关系来源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推理来得出,也可以根据调查及统计得出,可以通过一定的资料得出。通过小矩阵块的资料,就可以找出相互关联的行与列的关系程序如何,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下为打火机的要求品质与代用特性重要程度的矩阵图 代用特性要求品质形状尺寸重量耐久性著火性操作性外观要求品质重要度确实能点着火O5使用简便OO5携带安心XO4长时间可使用OX3造型良好O4爱不离手O3代用特性重要度49415341

49、4232OO:表示强对应:表示强对应(5(5分分);:表示中对应:表示中对应(3(3分分);X X:表示弱对应:表示弱对应(1(1分分)工具5:矩阵数据分析法 目的:目的:要对大量的数据与变量进行分析,以求得能够掌握全体的较好的结论,在品质管理上,一般使用在计划和执行的阶段中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作用:作用:牵涉到复杂的因素之工程解析从多个的资料中解析不良要因自市场调查的资料中,要把握顾客所要求的品质外观检查时的系统化分类(例:异物的种类与来源)复杂的品质评价 正态分布等数据分析新产品开发的规划矩阵数据分析法(Variables Analysis)工具6:PDPC法 定义:定义:过程决策

50、程序图法,即所谓的PDPC法,是在制定计划阶段或进行系统设计时,事先预测可能发生的障碍(不理想事态或结果),从而设计出一系列对策措施以最大的可能引向最终目标(达到理想结果)。该法可用于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也称之为重大事故预测图法。由于一些突发性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工作出现障碍和停顿,对此需要用过程决策程序图法进行解决,俗称“多做几手准备”。用途:用途:1)制定方针目标的实施计划,怎样在实施过程中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2)制定新产品的研制计划;3)用于制订攻关课题的实施方案;4)用于组织均衡生产;5)用于组织材料供应;6)用于制定双边或多边谈判方案。PDPC法(PDPC Diagram)应用实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